張合殺到樊城時還未到正午,所謂的殺到樊城真的是言過其實了,因為樊城壓根就是一座空城,比新野還空,字麵意思上的空。荊州方麵一聽說曹軍到了新野,想也不想就把樊城軍民全部轉移到了襄陽,直接把樊城給放棄了。
放棄樊城倒也不算什麽昏招。俗話說鐵打的襄陽、紙糊的樊城。原因也簡單,因為襄陽除了城高牆厚,還有漢水這個天然屏障。而座落在漢水北岸的樊城則正好相反,隻要北往南打,被阻隔在漢水北岸的樊城就會成為一座天然孤城,難以防守。
張合兵不血刃占了樊城,大小也算個戰果。於是進城駐紮下了,派人向夏侯淵報告。曹操的大部隊此時剛到宛城,得到占領樊城的消息大喜,命令部隊不進宛城連夜趕往樊城休整。
曹軍來了,漢水那邊的襄陽城可就炸了鍋。劉琮得知新野的劉備人間蒸發,卻把曹操的大軍留給了襄陽,頓時氣得七竅生煙、滿地找牙。
“堂堂左將軍,你不是和曹賊勢不兩立麽?你不是要清君側麽?你不是漢皇後裔要中興漢室麽?你怎麽自己跑了把曹操留給我?”
劉琮對左將軍有種利己主義式的不滿,卻忽略了自己也是漢皇後裔。本來說好的讓劉備和曹操鷸蚌相爭,自己漁翁得利呢?咋一轉眼鷸蚌全不見了,就剩他這個傻漁翁獨自麵對大海呢?
劉琮沒了主意,忙不迭地去找蔡氏商量。可蔡氏一介婦人,搞個陰謀詭計還成,行軍打仗她哪裏懂?
隻得召集文武一起商議。
襄陽府衙,劉琮坐在以前劉表的位子上,多少顯得不倫不類。等兩班文武行過禮,劉琮等不及直接開口問道:“曹軍已至樊城,與襄陽隔水相望,諸公可有退敵之策?”
“主公,新野兵鮮糧寡,尚可與曹操數萬大軍周旋多日。襄陽有漢水天險,城池堅固,兵力充足。主公隻需選一能征慣戰之將守城,曹軍必將無功而返。”
說話的是伊籍,話說的也是事實,但這話卻惹惱了劉琮身旁的蔡瑁。
“伊大人,你一個文官,豈可亂言軍事?主公,曹軍勢大,難與匹敵。荊州軍人數雖眾,卻久不操練,焉能是曹軍對手?若頑抗,必將城破身死、生靈塗炭。主公宜另作打算。”
“另作打算?曹軍已到眼前,還能作何打算?”劉琮不解。
這時人群之中站出蒯越,拱手道:“主公,識時務者為俊傑。袁紹當年兵多於曹操,然終為所克,足見曹操用兵非常人能敵。況今日曹軍遠盛於我乎?操動以天子之名,頑抗則是逆旨,此大逆不道之罪,當誅九族啊。為今之計,隻有開城投降方為上策。”
“蒯大人這是何言?我剛剛坐上荊州之位,席尚未溫,便要拱手讓與曹操麽?”劉琮聞言不快,出言喝止。
“主公之言甚是。曹軍雖強,卻受挫於劉備,士氣低迷。今曹操知劉備棄新野而走,必日夜兼程趕來。末將請領一支人馬,趁夜渡河北上,於道路旁埋伏。待曹操過時突然襲擊,一戰可擒曹賊。則北軍必敗,襄陽無虞矣。”
出主意的是典軍中郎將王威,由於一心忠於劉表,故而也是常年受到蔡瑁打壓。
“王威亂言惑主,主公萬不可聽他胡說。襲擊曹丞相是要徹底激怒曹軍,到時再對荊州來一次徐州那樣的屠城,我等隻有死路一條啊!”蔡瑁急忙阻止。
“主公,請試思之,自比曹操如何?”傅巽站了出來,先不說主張,先設話題。
“不如也。”
“那主公比劉備如何?”
“亦不如。”
“主公可知今日之局勢?”
“未知也,先生試言之。”
“襄陽今日之局勢,若二犬爭食。曹公北來是為一犬,劉備南去又一犬也。主公試想,劉備棄新野,將往何處?唯有去江夏投大公子。主公若在此與曹公一戰,負之,則荊州不為主公所有;即或僥幸勝之,曹軍敗,必北歸。則大公子與劉備便可出兵北奪襄陽,大公子乃嫡長子,登高一唿,難保各部不與響應,屆時兇兵自南而北,襄陽豈能保全?荊州同樣不為主公所有。不如趁此之時,主動降曹。曹操寬仁愛士,張繡殺其子尚能納之,況主公以一州之地相投哉?請主公再勿疑慮,若錯過此良機,追悔莫及。”
傅巽這一通帳算下來,算是把劉琮給算動搖了。劉琮心裏最大的一根刺是什麽?就是這個繼承人的合法身份。劉琦那個嫡長子始終擋在他的麵前,即便有先父遺命,即便已經繼承大位,也還是揮之不去。
想來想去,劉琮是既不甘心又真的害怕,左右拿不定主意,遂令眾人退下。蔡瑁還想再勸,劉琮卻不等他說,徑直轉去後麵找蔡氏去了。
說實話,蔡氏現在也很後悔。劉表臨死前對她說,要想安然無恙,就得聯合劉備對抗曹操。她當時不以為然,覺得可以先拿劉備當槍使,再過河拆橋。想不到現在河沒過去,橋卻讓劉備給拆了,直接給她整不會了。
劉琮轉到內室,輕聲給蔡氏問安:“劉琮拜見母親。”
蔡氏迴過神來,叫起劉琮:“琮兒免禮,前麵商議得如何?”
劉琮歎了口氣,以不似他這個年齡的憂慮口吻說道:“一班文武,十有七八都主張開城投降。他們這是欺我們孤兒寡母,若父親還在,誰敢如此?”
蔡氏默不作聲,歎道:“那其他的十之一二呢?”
“伊籍與王威倒是主張出兵抗曹,但這二人又無兵權,說了也是白說。荊州兵馬現在舅舅手中,他不願一戰,誰有辦法?”
蔡夫人點點頭,命人叫蔡瑁來見。此刻荊州的命運,的確是掌握在她這個弟弟手上。
蔡瑁倒是隨叫隨到,給姐姐行了禮,便站在一旁低頭不語。
“聽琮兒說,你建議他開城投降曹操,可有此事?”
“是。阿姊,荊州軍戰力不足,難以對抗曹軍。不投降結果隻會更糟。”
“你想過沒有,一旦降了曹操,你在荊州還會有今日這等超然的地位嗎?”
蔡瑁抬頭看看劉琮,沒有正麵迴答,而是顧左右而言他。蔡氏會意,叫劉琮下去歇息,蔡瑁才說出心裏話來:“阿姊,曹丞相早就使人與我談過。隻要獻了襄陽,便封我益陽侯,且蔡家永為荊州第一氏族。輔佐劉琮亦不過如此,何苦冒險與曹操一戰?”
蔡夫人差點笑出聲來:“好一個不過如此。你倒是可以封侯,我呢?降了曹操,我當如何?”
“這……”蔡瑁語氣一頓,老實說,他在決策這件事的時候的確光考慮自己了,壓根也沒想過他這個姐姐咋辦。
“哈哈哈哈……”蔡夫人突然大笑,笑得蔡瑁直起雞皮疙瘩。
“阿姊,你這是——,哎,你一介女流,在哪兒不一樣,何必非得占著這襄陽府?”
“好!好!”蔡夫人邊笑邊淌下淚來:“真好!當初你們為了蔡家,把我嫁給一個老頭。今日又為了蔡家,把我唯一的容身之處賣給曹操。好!好!好!”
蔡夫人說一個好,指甲就陷入皮膚更深一點,直到摳破了皮、摳出血來。
蔡瑁有點害怕了,語氣都略微顫抖:“阿姊,你可別想不開啊,我這也是為了大家好。跟曹軍開戰,咱們真的沒有勝算呀。就算我願意打,其他幾個世家大族也不配合呀,他們都得了曹操的好處,早就決定要降了。咱們一家不可能打贏曹操啊!”
蔡夫人歎了口氣,冷笑道:“罷了,你們想幹嘛就幹嘛吧,想不到,我要到窮途末路了,才明白老頭子臨終那句話的意思。”
蔡瑁不知道姐姐此話何意,但隻要不罵他他就求神拜佛了。當下也不敢細問,趕忙施禮告退。
蔡夫人歎了口氣,目光呆滯地望著劉表臨終躺著那張竹椅,嘴裏喃喃地不斷重複著:“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
當夜,蔡夫人自縊於院中。
她生於豪門,是她的幸,更是她的不幸。二十歲風華正茂,被作為政治工具嫁給了有名無實的老頭。三十歲做了寡婦,又被親弟弟把丈夫留給她的荊州賣給了別人。她這一生活在算計裏,不是自己算計,就是被人算計。她這一生活在仇恨裏,不是恨別人,就是被人恨。十年辛苦,一朝夢醒。到頭來卻是一掛白綾,香消命隕。
可歎,可悲,可憐!
蔡夫人一死,劉琮更加沒了主心骨,隻會趴在蔡夫人屍身上不住痛哭。蔡瑁心中愧疚,死命拉起劉琮,一邊給姐姐治喪,一邊繼續鼓動群臣勸劉琮投降。
劉琮此時已是喊天不應、叫地不靈,再也沒有能力坐領荊襄了。萬般無奈,隻得同意。
伊籍苦勸無果,隻好連夜出城,往江陵方向去追劉備。
那邊曹操剛進樊城,還沒見眾將,便收到劉琮的降表。曹操哈哈大笑,如此輕鬆拿下荊襄,當真出乎他的意料。當即命令曹仁徐晃渡過漢水接收襄陽城,曹操自己則在樊城大擺筵席款待眾將。
次日,曹操率軍渡河,劉琮出郭相迎。曹操在馬上看劉琮跪拜在路旁,笑道:“劉卿既識大體,無須多禮,請起。”
說罷大笑著獨自催馬,蹋進襄陽城。
放棄樊城倒也不算什麽昏招。俗話說鐵打的襄陽、紙糊的樊城。原因也簡單,因為襄陽除了城高牆厚,還有漢水這個天然屏障。而座落在漢水北岸的樊城則正好相反,隻要北往南打,被阻隔在漢水北岸的樊城就會成為一座天然孤城,難以防守。
張合兵不血刃占了樊城,大小也算個戰果。於是進城駐紮下了,派人向夏侯淵報告。曹操的大部隊此時剛到宛城,得到占領樊城的消息大喜,命令部隊不進宛城連夜趕往樊城休整。
曹軍來了,漢水那邊的襄陽城可就炸了鍋。劉琮得知新野的劉備人間蒸發,卻把曹操的大軍留給了襄陽,頓時氣得七竅生煙、滿地找牙。
“堂堂左將軍,你不是和曹賊勢不兩立麽?你不是要清君側麽?你不是漢皇後裔要中興漢室麽?你怎麽自己跑了把曹操留給我?”
劉琮對左將軍有種利己主義式的不滿,卻忽略了自己也是漢皇後裔。本來說好的讓劉備和曹操鷸蚌相爭,自己漁翁得利呢?咋一轉眼鷸蚌全不見了,就剩他這個傻漁翁獨自麵對大海呢?
劉琮沒了主意,忙不迭地去找蔡氏商量。可蔡氏一介婦人,搞個陰謀詭計還成,行軍打仗她哪裏懂?
隻得召集文武一起商議。
襄陽府衙,劉琮坐在以前劉表的位子上,多少顯得不倫不類。等兩班文武行過禮,劉琮等不及直接開口問道:“曹軍已至樊城,與襄陽隔水相望,諸公可有退敵之策?”
“主公,新野兵鮮糧寡,尚可與曹操數萬大軍周旋多日。襄陽有漢水天險,城池堅固,兵力充足。主公隻需選一能征慣戰之將守城,曹軍必將無功而返。”
說話的是伊籍,話說的也是事實,但這話卻惹惱了劉琮身旁的蔡瑁。
“伊大人,你一個文官,豈可亂言軍事?主公,曹軍勢大,難與匹敵。荊州軍人數雖眾,卻久不操練,焉能是曹軍對手?若頑抗,必將城破身死、生靈塗炭。主公宜另作打算。”
“另作打算?曹軍已到眼前,還能作何打算?”劉琮不解。
這時人群之中站出蒯越,拱手道:“主公,識時務者為俊傑。袁紹當年兵多於曹操,然終為所克,足見曹操用兵非常人能敵。況今日曹軍遠盛於我乎?操動以天子之名,頑抗則是逆旨,此大逆不道之罪,當誅九族啊。為今之計,隻有開城投降方為上策。”
“蒯大人這是何言?我剛剛坐上荊州之位,席尚未溫,便要拱手讓與曹操麽?”劉琮聞言不快,出言喝止。
“主公之言甚是。曹軍雖強,卻受挫於劉備,士氣低迷。今曹操知劉備棄新野而走,必日夜兼程趕來。末將請領一支人馬,趁夜渡河北上,於道路旁埋伏。待曹操過時突然襲擊,一戰可擒曹賊。則北軍必敗,襄陽無虞矣。”
出主意的是典軍中郎將王威,由於一心忠於劉表,故而也是常年受到蔡瑁打壓。
“王威亂言惑主,主公萬不可聽他胡說。襲擊曹丞相是要徹底激怒曹軍,到時再對荊州來一次徐州那樣的屠城,我等隻有死路一條啊!”蔡瑁急忙阻止。
“主公,請試思之,自比曹操如何?”傅巽站了出來,先不說主張,先設話題。
“不如也。”
“那主公比劉備如何?”
“亦不如。”
“主公可知今日之局勢?”
“未知也,先生試言之。”
“襄陽今日之局勢,若二犬爭食。曹公北來是為一犬,劉備南去又一犬也。主公試想,劉備棄新野,將往何處?唯有去江夏投大公子。主公若在此與曹公一戰,負之,則荊州不為主公所有;即或僥幸勝之,曹軍敗,必北歸。則大公子與劉備便可出兵北奪襄陽,大公子乃嫡長子,登高一唿,難保各部不與響應,屆時兇兵自南而北,襄陽豈能保全?荊州同樣不為主公所有。不如趁此之時,主動降曹。曹操寬仁愛士,張繡殺其子尚能納之,況主公以一州之地相投哉?請主公再勿疑慮,若錯過此良機,追悔莫及。”
傅巽這一通帳算下來,算是把劉琮給算動搖了。劉琮心裏最大的一根刺是什麽?就是這個繼承人的合法身份。劉琦那個嫡長子始終擋在他的麵前,即便有先父遺命,即便已經繼承大位,也還是揮之不去。
想來想去,劉琮是既不甘心又真的害怕,左右拿不定主意,遂令眾人退下。蔡瑁還想再勸,劉琮卻不等他說,徑直轉去後麵找蔡氏去了。
說實話,蔡氏現在也很後悔。劉表臨死前對她說,要想安然無恙,就得聯合劉備對抗曹操。她當時不以為然,覺得可以先拿劉備當槍使,再過河拆橋。想不到現在河沒過去,橋卻讓劉備給拆了,直接給她整不會了。
劉琮轉到內室,輕聲給蔡氏問安:“劉琮拜見母親。”
蔡氏迴過神來,叫起劉琮:“琮兒免禮,前麵商議得如何?”
劉琮歎了口氣,以不似他這個年齡的憂慮口吻說道:“一班文武,十有七八都主張開城投降。他們這是欺我們孤兒寡母,若父親還在,誰敢如此?”
蔡氏默不作聲,歎道:“那其他的十之一二呢?”
“伊籍與王威倒是主張出兵抗曹,但這二人又無兵權,說了也是白說。荊州兵馬現在舅舅手中,他不願一戰,誰有辦法?”
蔡夫人點點頭,命人叫蔡瑁來見。此刻荊州的命運,的確是掌握在她這個弟弟手上。
蔡瑁倒是隨叫隨到,給姐姐行了禮,便站在一旁低頭不語。
“聽琮兒說,你建議他開城投降曹操,可有此事?”
“是。阿姊,荊州軍戰力不足,難以對抗曹軍。不投降結果隻會更糟。”
“你想過沒有,一旦降了曹操,你在荊州還會有今日這等超然的地位嗎?”
蔡瑁抬頭看看劉琮,沒有正麵迴答,而是顧左右而言他。蔡氏會意,叫劉琮下去歇息,蔡瑁才說出心裏話來:“阿姊,曹丞相早就使人與我談過。隻要獻了襄陽,便封我益陽侯,且蔡家永為荊州第一氏族。輔佐劉琮亦不過如此,何苦冒險與曹操一戰?”
蔡夫人差點笑出聲來:“好一個不過如此。你倒是可以封侯,我呢?降了曹操,我當如何?”
“這……”蔡瑁語氣一頓,老實說,他在決策這件事的時候的確光考慮自己了,壓根也沒想過他這個姐姐咋辦。
“哈哈哈哈……”蔡夫人突然大笑,笑得蔡瑁直起雞皮疙瘩。
“阿姊,你這是——,哎,你一介女流,在哪兒不一樣,何必非得占著這襄陽府?”
“好!好!”蔡夫人邊笑邊淌下淚來:“真好!當初你們為了蔡家,把我嫁給一個老頭。今日又為了蔡家,把我唯一的容身之處賣給曹操。好!好!好!”
蔡夫人說一個好,指甲就陷入皮膚更深一點,直到摳破了皮、摳出血來。
蔡瑁有點害怕了,語氣都略微顫抖:“阿姊,你可別想不開啊,我這也是為了大家好。跟曹軍開戰,咱們真的沒有勝算呀。就算我願意打,其他幾個世家大族也不配合呀,他們都得了曹操的好處,早就決定要降了。咱們一家不可能打贏曹操啊!”
蔡夫人歎了口氣,冷笑道:“罷了,你們想幹嘛就幹嘛吧,想不到,我要到窮途末路了,才明白老頭子臨終那句話的意思。”
蔡瑁不知道姐姐此話何意,但隻要不罵他他就求神拜佛了。當下也不敢細問,趕忙施禮告退。
蔡夫人歎了口氣,目光呆滯地望著劉表臨終躺著那張竹椅,嘴裏喃喃地不斷重複著:“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
當夜,蔡夫人自縊於院中。
她生於豪門,是她的幸,更是她的不幸。二十歲風華正茂,被作為政治工具嫁給了有名無實的老頭。三十歲做了寡婦,又被親弟弟把丈夫留給她的荊州賣給了別人。她這一生活在算計裏,不是自己算計,就是被人算計。她這一生活在仇恨裏,不是恨別人,就是被人恨。十年辛苦,一朝夢醒。到頭來卻是一掛白綾,香消命隕。
可歎,可悲,可憐!
蔡夫人一死,劉琮更加沒了主心骨,隻會趴在蔡夫人屍身上不住痛哭。蔡瑁心中愧疚,死命拉起劉琮,一邊給姐姐治喪,一邊繼續鼓動群臣勸劉琮投降。
劉琮此時已是喊天不應、叫地不靈,再也沒有能力坐領荊襄了。萬般無奈,隻得同意。
伊籍苦勸無果,隻好連夜出城,往江陵方向去追劉備。
那邊曹操剛進樊城,還沒見眾將,便收到劉琮的降表。曹操哈哈大笑,如此輕鬆拿下荊襄,當真出乎他的意料。當即命令曹仁徐晃渡過漢水接收襄陽城,曹操自己則在樊城大擺筵席款待眾將。
次日,曹操率軍渡河,劉琮出郭相迎。曹操在馬上看劉琮跪拜在路旁,笑道:“劉卿既識大體,無須多禮,請起。”
說罷大笑著獨自催馬,蹋進襄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