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色微暗,唐白河傳來消息,第一座浮橋已經建好。趙雲率領三十鐵衛,駕著兩架馬車與官員家屬們第一批撤離。
馬車內,甘夫人懷抱阿鬥,一邊安撫兩個女兒。
“娘,咱們又要搬家?那個曹操為何總要來打爹爹呢?”劉若娟眨著兩大眼睛,滿臉的不理解。
“爹爹去哪裏我們就去哪裏,管他為什麽呢。”劉若蟬畢竟年長,幫著母親開導妹妹。
“若蟬說的對,我們聽爹爹的安排就是,不要多問。”甘夫人立刻附和。
阿鬥在甘夫人的懷裏可就鬱悶了,如果他熟知的曆史沒有偏差的話,這一趟逃難恐怕就是跟若蟬若娟的最後一次相聚了。他很想提醒一下大家,但什麽也說不了,唯一能做的就是伸出小手,再去抱抱這兩個姐姐,祈求這件事不要發生。
糜竺等人一夜未停,到次日天明已經把三座浮橋全部建好。又擔心新野人手不夠,親自領著糧草司一千兵,馬不停蹄趕迴來協助維持秩序。
願意隨行的百姓竟有十萬之多,浩大的隊伍從城南一直擠到了城裏。隨著一聲令下,這支逃難大軍開始了緩慢的行程。陳到就帶著鐵衛營與糧草司的一千官兵一路隨行。
縣衙內,劉備、徐庶與孔明在做最後的商議。
“主公,十餘萬百姓行動緩慢,光隊伍就拖出數裏。曹軍旦夕將至,屆時咱們一樣還是保不住他們啊!”徐庶還不死心,想勸玄德改變主意。
玄德搖頭道:“元直啊,百姓托命於我,是拿我劉備當親人啊,我怎能棄之而去?倘若結果依然不能保全,至少也讓我盡盡人事吧。”
徐庶歎了口氣不再說話。雖然理智上不認同劉備的做法,但在情感上還是不得不佩服主公的魄力。孔明拍了拍徐庶,道:“此事既成定局,多言無益,吾隻擔心翼德那裏,恐怕難以支撐太久。”
“不然,讓陳到率鐵衛營前去相助?護送百姓就交與糧草司負責。”劉備的擔心與孔明一樣。
徐庶點頭同意:“事已至此,也沒別的辦法了。鐵衛營人數雖少,但戰力不俗,能幫翼德多少便是多少吧。”
於是剛剛南下的陳到又收到了新的命令,把護送百姓的任務交給了糜竺,帶著鐵衛營片刻不停趕往澨山陣地增援張飛。
張飛在澨山接到了新的軍令。他拿起來看了兩遍,轉手交給傳令官,什麽也沒說。對於玄德他再了解不過,既然下這種死命令那就說明新野出了大事,不得不犧牲澨山保全大局。
張飛叫過高翔和廖化,把軍令講了一遍,高翔立刻叫了起來:“啥?十天?將軍,這可不是拿嘴說說就能辦成的事啊。咱現在沒了白河阻隔,就靠那臨時挖的幾個陷阱能擋住曹軍十天?他們後麵可還有大部隊沒到呢?這是要咱們送死嗎?”
張飛一瞪眼,小聲嗬斥:“你嚷嚷啥?新野肯定出事了,否則主公怎麽會下這種命令?有牢騷等活著迴去再說,現在抓緊合計一下怎麽禦敵。”
廖化把地圖攤開,指著地圖上標注的陷阱位置道:“將軍,我軍原計劃是拖延敵軍推進速度且戰且走,現在要再擋敵軍十日,這個辦法肯定不行了。澨山以後三十裏全無屏障,以我們的兵力根本不可能擋住曹軍。”
張飛點點頭:“言之有理。再阻敵十天,那就隻能在澨山這裏硬擋了。”
“高翔。”
“在!”
“帶上人連夜製作鹿角、拒馬等物,在山路前設置一層屏障。”
“諾。”
“廖化。”
“在!”
“帶騎兵營沿著陷阱的位置向後每半裏再設置兩座工事,能夠阻擋騎兵突擊可以放箭即可。哦,對,再準備一些投石機用的石塊。”
“諾。”
“大力。”
“哎!張爺,啥事?”
“帶上人,把剩下的投石機布置在山坡一側,正對高翔設的路障,隨時聽候命令。”
“得令!”
再說徐晃領著前軍無驚無險地走了兩天,第三天早上探子來報,敵軍在澨山設防。徐晃聞言令部隊警戒,親自前往澨山偵察。
隻見一條小路夾在山與河水之間,已被填滿了拒馬和鹿角,山上隱隱有塵土浮動,似乎有軍隊埋伏。
徐晃觀察許久,命令部隊停止前進,尋找有利地形紮營,同時命令將投石車組裝起來,以備攻山使用。
徐晃這裏在做戰鬥準備,後麵曹仁的部隊跟了上來,見前軍紮營,曹仁趕來與徐晃商議。
徐晃領著曹仁去山前轉了一圈,再迴到營中,徐晃道:“這澨山雖不很險峻,但張飛已在此準備數日,貿然上去恐遭埋伏。不如先用投石機砸他一陣,再將士兵分成幾隊,重甲在前,弓弩在後,交替前進,緩緩上山。”
曹仁讚同,補充道:“穩妥起見,可傳令臧霸將宛城的木筏沿河運至此處。將軍攻山時,我卻率軍乘木筏沿河而下,使張飛左右不能兼顧。”
“此計甚好。”
徐晃當即命人返迴宛城,通知臧霸依計行事。又下令部隊養精蓄銳,等臧霸到了就開始進攻。
臧霸當夜收到命令,次日一早便率軍駕著數百架木筏沿白河而下,前往指定地點。曹仁接收了木筏,朝臧霸揮揮手:“臧將軍一路辛苦。”
臧霸迴禮:“曹將軍謬讚,分內之事,不敢言苦。”
曹仁便請臧霸向徐晃複命,約好明日卯時一起行動。
卻說山上的張飛見曹軍在澨山前紮了大營,不緊不慢地組裝著投石機,不禁疑惑。按說曹軍得知新野正在轉移應當急於進軍才是,怎麽現在反而一副氣定神閑的模樣?
再看他營中雖然在組裝投石機,但卻沒有準備太多石塊,這也不是全力攻山的樣子呀。張飛皺了皺眉頭,感覺這裏麵還有自己沒看透的道道。於是找來高翔,要他帶幾個機靈的士兵換上曹軍的衣服趁夜潛到曹營去查探一番。
高翔領命去了,張飛才找了顆大樹靠著眯了會兒。大約一個時辰過後,高翔就領著人迴來匯報了。
“將軍,讓你猜著啦。曹軍從宛城拉了幾百架木筏來,怕是要從水路繞過咱們的防線。”
張飛揉揉睡眼,拿過水帶灌了一口涼水清醒清醒,沉聲道:“這麽看來水上的這股敵人比山下的威脅大得多。”
“高翔。”
“在!”
“你率兩千人守在此處。曹軍若要攻山必定先用投石機,但他石塊有限。你等先躲在山脊後,等敵軍投石停止了再突前防守。滾木我都給你備足了,等曹軍靠近就用滾木給它砸下去,盡量不要與敵軍硬拚。”
“末將明白!”
交待完高翔,張飛自己領著一千多號人偷偷下了山,前往河岸布置。投石機和石塊都布置在了山上,一時無法轉移下來,張飛也就幹脆不想了。隻帶了數十條兒臂粗細的麻繩,命人牽著遊過對岸,在河麵上拉出數十條阻攔索。
次日天剛微亮,上遊傳來了動靜。曹軍在曹仁親自帶隊下,乘著木筏排成三列順水而來。劃著劃著,河麵上突然多出數十道繩索,曹軍措手不及,一陣卡裏哢嚓被繩索攔了下來。許多士兵來不及反應被繩索擠下水去,其中也包括主將曹仁。
前方木筏受阻,後方木筏又擠了上來,片刻之間,數百架木筏在河麵擁成一團,難以散開。張飛見機會來了,大喝一聲“擲火油”,士兵們紛紛拿出準備好的火油罐,與廖化燒浮橋時一般用根短繩係著,先把油罐點著了火,再用短繩甩起來砸向河麵上的木筏。
結果可想而知,曹軍連拚命的機會都沒有,著火的著火,落水的落水。曹仁辛辛苦苦做了三天的那幾百架木筏也讓燒了個幹幹淨淨。幸虧是曹仁他沒有披甲,被幾個手下死命拽上對岸,否則這條小命隻怕也要交待在此處。
張飛一直放心不下高翔那邊,見曹軍已然潰散,也不顧不得清理戰場,急急忙忙帶著人往山上的陣地趕來。
張飛趕到的時候,曹軍已經攻上山頭。高翔正帶著部下與曹軍肉搏,各有損傷。原來徐晃故意隻留少數石塊在外麵迷惑敵軍,一輪投石過後命步兵開始登山仰攻。
高翔見曹軍停了投石,依計率軍靠前準備投滾木。不料徐晃這次布置得很巧,部隊以小股分散登山,滾木的效果大打折扣。徐晃趁機再次投石,一時之間給高翔造成不少傷亡。
看看戰況,徐晃本以為今日一戰十拿九穩。誰想張飛那頭解決了曹仁,還能及時率部迴援。曹軍剛剛頂住高翔,又被張飛帶隊來了一波反衝鋒。
這些人剛剛跟著張飛打了個勝仗,士氣正旺,那爬了半天山的曹軍如何抵擋得住?被一個衝鋒分割成數塊,紛紛中槍倒下。後麵的曹軍見狀膽寒,不等主將鳴金掉頭就跑,一口氣跑迴大本營才算完事。
馬車內,甘夫人懷抱阿鬥,一邊安撫兩個女兒。
“娘,咱們又要搬家?那個曹操為何總要來打爹爹呢?”劉若娟眨著兩大眼睛,滿臉的不理解。
“爹爹去哪裏我們就去哪裏,管他為什麽呢。”劉若蟬畢竟年長,幫著母親開導妹妹。
“若蟬說的對,我們聽爹爹的安排就是,不要多問。”甘夫人立刻附和。
阿鬥在甘夫人的懷裏可就鬱悶了,如果他熟知的曆史沒有偏差的話,這一趟逃難恐怕就是跟若蟬若娟的最後一次相聚了。他很想提醒一下大家,但什麽也說不了,唯一能做的就是伸出小手,再去抱抱這兩個姐姐,祈求這件事不要發生。
糜竺等人一夜未停,到次日天明已經把三座浮橋全部建好。又擔心新野人手不夠,親自領著糧草司一千兵,馬不停蹄趕迴來協助維持秩序。
願意隨行的百姓竟有十萬之多,浩大的隊伍從城南一直擠到了城裏。隨著一聲令下,這支逃難大軍開始了緩慢的行程。陳到就帶著鐵衛營與糧草司的一千官兵一路隨行。
縣衙內,劉備、徐庶與孔明在做最後的商議。
“主公,十餘萬百姓行動緩慢,光隊伍就拖出數裏。曹軍旦夕將至,屆時咱們一樣還是保不住他們啊!”徐庶還不死心,想勸玄德改變主意。
玄德搖頭道:“元直啊,百姓托命於我,是拿我劉備當親人啊,我怎能棄之而去?倘若結果依然不能保全,至少也讓我盡盡人事吧。”
徐庶歎了口氣不再說話。雖然理智上不認同劉備的做法,但在情感上還是不得不佩服主公的魄力。孔明拍了拍徐庶,道:“此事既成定局,多言無益,吾隻擔心翼德那裏,恐怕難以支撐太久。”
“不然,讓陳到率鐵衛營前去相助?護送百姓就交與糧草司負責。”劉備的擔心與孔明一樣。
徐庶點頭同意:“事已至此,也沒別的辦法了。鐵衛營人數雖少,但戰力不俗,能幫翼德多少便是多少吧。”
於是剛剛南下的陳到又收到了新的命令,把護送百姓的任務交給了糜竺,帶著鐵衛營片刻不停趕往澨山陣地增援張飛。
張飛在澨山接到了新的軍令。他拿起來看了兩遍,轉手交給傳令官,什麽也沒說。對於玄德他再了解不過,既然下這種死命令那就說明新野出了大事,不得不犧牲澨山保全大局。
張飛叫過高翔和廖化,把軍令講了一遍,高翔立刻叫了起來:“啥?十天?將軍,這可不是拿嘴說說就能辦成的事啊。咱現在沒了白河阻隔,就靠那臨時挖的幾個陷阱能擋住曹軍十天?他們後麵可還有大部隊沒到呢?這是要咱們送死嗎?”
張飛一瞪眼,小聲嗬斥:“你嚷嚷啥?新野肯定出事了,否則主公怎麽會下這種命令?有牢騷等活著迴去再說,現在抓緊合計一下怎麽禦敵。”
廖化把地圖攤開,指著地圖上標注的陷阱位置道:“將軍,我軍原計劃是拖延敵軍推進速度且戰且走,現在要再擋敵軍十日,這個辦法肯定不行了。澨山以後三十裏全無屏障,以我們的兵力根本不可能擋住曹軍。”
張飛點點頭:“言之有理。再阻敵十天,那就隻能在澨山這裏硬擋了。”
“高翔。”
“在!”
“帶上人連夜製作鹿角、拒馬等物,在山路前設置一層屏障。”
“諾。”
“廖化。”
“在!”
“帶騎兵營沿著陷阱的位置向後每半裏再設置兩座工事,能夠阻擋騎兵突擊可以放箭即可。哦,對,再準備一些投石機用的石塊。”
“諾。”
“大力。”
“哎!張爺,啥事?”
“帶上人,把剩下的投石機布置在山坡一側,正對高翔設的路障,隨時聽候命令。”
“得令!”
再說徐晃領著前軍無驚無險地走了兩天,第三天早上探子來報,敵軍在澨山設防。徐晃聞言令部隊警戒,親自前往澨山偵察。
隻見一條小路夾在山與河水之間,已被填滿了拒馬和鹿角,山上隱隱有塵土浮動,似乎有軍隊埋伏。
徐晃觀察許久,命令部隊停止前進,尋找有利地形紮營,同時命令將投石車組裝起來,以備攻山使用。
徐晃這裏在做戰鬥準備,後麵曹仁的部隊跟了上來,見前軍紮營,曹仁趕來與徐晃商議。
徐晃領著曹仁去山前轉了一圈,再迴到營中,徐晃道:“這澨山雖不很險峻,但張飛已在此準備數日,貿然上去恐遭埋伏。不如先用投石機砸他一陣,再將士兵分成幾隊,重甲在前,弓弩在後,交替前進,緩緩上山。”
曹仁讚同,補充道:“穩妥起見,可傳令臧霸將宛城的木筏沿河運至此處。將軍攻山時,我卻率軍乘木筏沿河而下,使張飛左右不能兼顧。”
“此計甚好。”
徐晃當即命人返迴宛城,通知臧霸依計行事。又下令部隊養精蓄銳,等臧霸到了就開始進攻。
臧霸當夜收到命令,次日一早便率軍駕著數百架木筏沿白河而下,前往指定地點。曹仁接收了木筏,朝臧霸揮揮手:“臧將軍一路辛苦。”
臧霸迴禮:“曹將軍謬讚,分內之事,不敢言苦。”
曹仁便請臧霸向徐晃複命,約好明日卯時一起行動。
卻說山上的張飛見曹軍在澨山前紮了大營,不緊不慢地組裝著投石機,不禁疑惑。按說曹軍得知新野正在轉移應當急於進軍才是,怎麽現在反而一副氣定神閑的模樣?
再看他營中雖然在組裝投石機,但卻沒有準備太多石塊,這也不是全力攻山的樣子呀。張飛皺了皺眉頭,感覺這裏麵還有自己沒看透的道道。於是找來高翔,要他帶幾個機靈的士兵換上曹軍的衣服趁夜潛到曹營去查探一番。
高翔領命去了,張飛才找了顆大樹靠著眯了會兒。大約一個時辰過後,高翔就領著人迴來匯報了。
“將軍,讓你猜著啦。曹軍從宛城拉了幾百架木筏來,怕是要從水路繞過咱們的防線。”
張飛揉揉睡眼,拿過水帶灌了一口涼水清醒清醒,沉聲道:“這麽看來水上的這股敵人比山下的威脅大得多。”
“高翔。”
“在!”
“你率兩千人守在此處。曹軍若要攻山必定先用投石機,但他石塊有限。你等先躲在山脊後,等敵軍投石停止了再突前防守。滾木我都給你備足了,等曹軍靠近就用滾木給它砸下去,盡量不要與敵軍硬拚。”
“末將明白!”
交待完高翔,張飛自己領著一千多號人偷偷下了山,前往河岸布置。投石機和石塊都布置在了山上,一時無法轉移下來,張飛也就幹脆不想了。隻帶了數十條兒臂粗細的麻繩,命人牽著遊過對岸,在河麵上拉出數十條阻攔索。
次日天剛微亮,上遊傳來了動靜。曹軍在曹仁親自帶隊下,乘著木筏排成三列順水而來。劃著劃著,河麵上突然多出數十道繩索,曹軍措手不及,一陣卡裏哢嚓被繩索攔了下來。許多士兵來不及反應被繩索擠下水去,其中也包括主將曹仁。
前方木筏受阻,後方木筏又擠了上來,片刻之間,數百架木筏在河麵擁成一團,難以散開。張飛見機會來了,大喝一聲“擲火油”,士兵們紛紛拿出準備好的火油罐,與廖化燒浮橋時一般用根短繩係著,先把油罐點著了火,再用短繩甩起來砸向河麵上的木筏。
結果可想而知,曹軍連拚命的機會都沒有,著火的著火,落水的落水。曹仁辛辛苦苦做了三天的那幾百架木筏也讓燒了個幹幹淨淨。幸虧是曹仁他沒有披甲,被幾個手下死命拽上對岸,否則這條小命隻怕也要交待在此處。
張飛一直放心不下高翔那邊,見曹軍已然潰散,也不顧不得清理戰場,急急忙忙帶著人往山上的陣地趕來。
張飛趕到的時候,曹軍已經攻上山頭。高翔正帶著部下與曹軍肉搏,各有損傷。原來徐晃故意隻留少數石塊在外麵迷惑敵軍,一輪投石過後命步兵開始登山仰攻。
高翔見曹軍停了投石,依計率軍靠前準備投滾木。不料徐晃這次布置得很巧,部隊以小股分散登山,滾木的效果大打折扣。徐晃趁機再次投石,一時之間給高翔造成不少傷亡。
看看戰況,徐晃本以為今日一戰十拿九穩。誰想張飛那頭解決了曹仁,還能及時率部迴援。曹軍剛剛頂住高翔,又被張飛帶隊來了一波反衝鋒。
這些人剛剛跟著張飛打了個勝仗,士氣正旺,那爬了半天山的曹軍如何抵擋得住?被一個衝鋒分割成數塊,紛紛中槍倒下。後麵的曹軍見狀膽寒,不等主將鳴金掉頭就跑,一口氣跑迴大本營才算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