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仁的前鋒部隊於八月十五中秋從許昌出發,用了十天到達宛城。剛剛進城還沒來得及休整,就收到了後方傳來的加急軍令。曹仁打開一看,是讓他停止休整、立刻渡過白河進軍新野的命令。
曹仁曹洪哥倆對這條軍令大為不滿。曹洪牢騷道:“奔喪一般趕了這麽久的路,原以為到了宛城能好好歇上幾天,哪個曉得屁股還沒沾席,這就要趕人去新野。這軍令是誰下的?簡直不把咱們當人麽!”
曹仁聞言,立刻瞪眼,讓曹洪閉嘴:“除了丞相,還有誰敢給你我下令?你再囉嗦小心軍法!既有軍令,照辦便是,何必多言?”
“但是,哥,咱們是前鋒部隊,隻有渡船架橋的裝備,沒有攻城器械呀,咱們到了新野拿啥攻城呢?”
“咳!動動你的腦子!丞相難道不知道咱們沒有攻城器械嗎?沒有器械你不會不攻城?”
“啥?不攻城急著把咱趕去新野作甚?”
“這不明擺著嗎?當然是盯住劉備別讓他跑了呀!等徐晃所部到了,他那裏有的是攻城器具,就新野那小縣城還不手到擒來?”
“哦!對對對!還是丞相看得遠,俺這腦子哪能跟他老人家比!”曹洪聞言不好意思地撓頭笑道。
“罷了!傳令部隊,今晚休息一夜,你帶人連夜搜集城中船隻,明日一早渡河,不得有誤!”
“遵令!”
次日清晨,宛城城門打開。一隊隊士兵扛著木船從城裏出來,去河岸邊集中。河岸上已經收攏了幾十條船,加上城裏抬出來的,總共大概有一百來艘木船。
這種木船以櫓槳為動力,長約12米,寬3米,一次可以搭載30名士兵。一百條船一次便可渡過去三千多人,隻消七八個來迴就能全部渡過河去。
“渡河!”
曹仁一聲令下,第一撥渡河的三千人隨令而動,紛紛列隊上船。一百多條船在河麵上拉出一條數百米寬的橫線,緩緩劃向對岸。
曹仁曹洪二人則讓人找了塊空地鋪上軟榻,兩人對坐飲酒,邊喝邊等部隊渡河。
就在他倆喝的高興的時候,突然——
河對岸一陣梆子響,“放箭”之聲此起彼伏,緊接著便有無數羽箭從岸邊的蘆葦叢射向劃過江心一半的曹軍。
這一下變故來得太過突然,從渡船裏的曹兵到軟榻上的曹仁弟兄一時間都沒反應過來,等對麵一輪箭射過了才大叫不好!
曹仁扔下酒杯跳了起來,大步跑向河岸,邊跑邊大聲傳令:“撤迴來!撤迴來!快撤迴來!有埋伏!”
但船已過江心,要撤迴來談何容易?由於沒有準備,船上的士兵都是輕裝渡河,沒有裝甲和盾牌保護,隻能伏低身體靠船舷來擋箭。但木船不夠大,無法讓所有人都趴下,何況還得有人劃槳,因此船上的曹軍幾乎就成了活靶子,被射得個七零八落。
等好不容易把船搖迴北岸,清點一下人數,死了一多半,受傷好幾百,可以說是讓人給射殘了。
“混蛋!”曹仁怒不可遏,拉過曹洪怒罵:“昨日你不是派斥候過河偵察過嗎?不是說沒有異常嗎?這箭是從哪射來的?”
曹洪也懵了,說:“哥啊,咱倆都是昨天才來,這斥候迴來說啥它也不是我教的,我咋知道啥情況啊?”
曹仁無語,命令道:“把傷兵拉迴城裏,再換一撥人,披甲執盾,強渡過河。”
於是從船上搬下死傷的兵卒,再換了三千精卒,個個身披厚甲,手持盾牌。上船後,外側一排士卒架起盾牌形成一排遮蔽,掩護著劃槳的士兵再次操舟離岸,在鼓聲中向對岸緩緩前進。
曹仁雖讓人射了一陣措手不及,卻也不十分驚慌。畢竟他帶了兩萬精兵,損失千把人還傷不到他的筋骨。這一次有甲有盾,他自信足以抵擋對岸的箭矢。隻要船靠了南岸,這些重甲步兵可就不是荊州軍那幾個弓箭手能對付的了。
曹仁的自信很快被打臉。重甲和盾牌的確擋得了弓箭,但這一迴對岸根本就沒有放箭,而是改為投石機拋石頭。岸邊稍遠處,一千餘戰士操作著兩百多架投石機,不斷地把巨石從天上拋到江心。
這木船在水中變道不易,根本無法躲避這麽密集的炮擊,瞬間就有不少中彈。巨石攜著慣性砸到船上,直接就把船底打穿。
本來這些船載著重甲步兵就吃力,一旦被貫穿了船底哪還支撐得住?唿啦啦地就開始快速進水沉沒。
這下可就可憐了船上的這些兵了,一時之間也來不及卸甲,咕咚掉進水裏哪裏還漂得起來?隻見一個個咕嘟咕嘟地喝著清涼的河水瞬間就沉了底。
那話是咋說的來著?我們不生產水,我們都是大自然的鬼!
一百多條木船被對岸三輪齊射幹掉了一半,中彈的船上,士兵無一幸免全都喂了王八。曹仁在岸邊看得直跺腳,指著對岸大罵:“對麵是何人?匹夫!鬼鬼祟祟用此陰招,待我殺過河去定斬汝頭。”
對岸當然不會迴應他,曹仁看看曹洪,心想才渡了兩次河就用了半天時間,連敵人的影子都沒看見,便損失了三千多人,真窩囊呀!
曹洪見兄長臉色不好,湊過來說:“哥,看來敵軍已有準備,咱們這樣強渡不是辦法。不如佯作不敵退迴城內,等天黑再悄悄出城,偷渡過去如何?”
曹仁想了想,似乎也沒有別的辦法,點頭道:“隻能如此了。把船隻抬迴城去,免得被敵軍破壞。留下兩百人沿河岸警戒,其他人迴城休整,今夜醜時出城渡河,殺他個措手不及。”
商量已畢,曹軍把木船拉上岸,抬著迴城了,隻留下幾百輕步兵沿河岸警戒。
偷襲曹仁的當然就是張飛的部隊。卻說張飛的這一趟阻敵任務他可不是拍拍腦門就接下的,而是經過仔細研究深思熟慮的結果。
總方略分為三步,第一步河岸對峙,利用白河屏障阻止曹軍渡河;第二步中途設限,曹軍兵力增強後河岸是一定守不住的,此時就在宛城至新野中間的澨山一帶遍布陷阱,遲滯敵人前進速度;第三步重點突擊,當敵人前進受阻不得不分兵繞路時,尋找敵人的薄弱點快速突擊,造成傷害後再迅速脫離,給敵人造成巨大的心裏壓力使其不得不放慢推進速度。
為了實現這三步方略,張飛首先找了關羽,用自己的一千步兵同關羽交換了騎兵。
劉備是北方將領,深知騎兵的重要。因此新野的第一旅和第二旅雖都是步兵旅,但其實每個旅都有一支千人的騎兵部隊。
由於騎兵維護太過費錢,養一個騎兵相當於八個步兵的費用,因此維持這支兩千人的騎兵力量劉備是下了血本的。所以才由能力最強的關羽和張飛各領一支。
張飛把兩千騎兵集中在一起,相當於把兩隻手的力量攥成了一個拳頭,在關鍵時刻用來反擊曹軍。而關羽去江陵是攻城戰,騎兵難以施展,可以說是兩相便利。
出發前,孔明又找到張飛,給了他一張投石機的設計圖。這是孔明那個精通木甲術的夫人黃月英的傑作。這種投石機構造簡單,可以隨時伐木製作。雖然耐用性差些,但勝在隨用隨造,不用帶著它拖累行軍速度,而且用完還能分部位拆解,便於轉移,正適合此次任務。
張飛拿到圖紙眼前一亮,立刻命人把附近能找的到的木匠全部找了來,集中了一百多名木工和四千步兵一起北上。廖化領著兩千騎兵沒有立刻跟進,而是先運動到澨山一側遍地挖坑設置陷阱。
張飛的隊伍比曹仁提前五天到達白河,馬不停蹄立刻開始了迎戰準備。一千人伐木,一千人運輸,一千人在木工的指導下協助製作投石機,五百人準備火油等器具,五百人負責後勤保障及警戒工作。
四千多號人大幹了三天,製作好了兩百架投石機,收集了足夠多的弓弩、箭矢、巨石、火油等器具。
第四日所有準備工作都已完成,估計曹軍也差不多要到了,張飛命令部隊攜帶所有物資進入後方的樹林中隱蔽待命。從這一刻起,禁止生火,禁止喧鬧,禁止走動。因此曹洪派出的斥候才會繞著河岸跑了一圈啥也沒發現。
第五日下午,張飛派在河岸監視的哨探發現了曹軍,立刻報告了軍情。張飛親自潛到岸邊蘆葦叢中,觀察敵軍動向。見曹軍並未卸裝重型物資,張飛估計敵人大概不會在宛城久留,很可能會直接渡河南下。於是下令趁夜埋伏,在河岸後方二百步的位置擺放投石車,由一千士兵負責操作,一千士兵搬運石塊。其他兩千人則佩戴弩箭埋伏在河岸前的蘆葦叢中。
天明後曹兵果然大大咧咧地開始渡河,張飛見狀心頭暗喜,下令不許輕動。等曹軍渡船開到離岸百步以內,張飛才大喝一聲放箭,於是兩千人同時發射,箭飛如雨,頓時將曹軍射成了馬蜂窩。
敵軍慌忙後退,看看船隻駛出有效射程,張飛下令停止射箭、原地待命。隻見曹軍撤迴北岸,一隊隊戴甲戰士手執盾牌又開始登船,張飛會心一笑,命弓弩手沒有命令不得射擊,同時傳令投石機準備。
黃月英的設計相當巧妙,這些投石機雖說是臨時製作,卻能夠調整射角和射距,這對於攻擊移動目標幫助可太大了。張飛看看敵船又過了江心,漸漸進入投石機的射程,立刻下令發射。
兩百架投石機一次齊射,就是兩百塊重達百斤的石塊一齊從天而降,其威力可想而知。曹軍這一次光注意防箭,未料到還有空中轟炸,頓時亂作一團。船隻損失大半不用說,人員也死傷大半。
上一次被射成了馬蜂窩,這一次被砸成了落水狗,曹軍士氣大落。相反的,新野軍這邊眼看兩次動手,己方毫發無損就讓敵人損兵折將,頓時軍心大振,剛開始出於兵力懸殊的恐懼感也逐漸消失。士兵們各各摩拳擦掌,恨不得曹軍不要停,再來弄死他一撥。
然而曹軍沒有再來,反倒扛起船隻縮迴城裏去了,隻留下一支小部隊沿著河岸溜達。
“張爺,這曹軍咋這麽不禁打?才揍了兩下就縮城裏不出來了,這下咱可咋辦?總不能一直晾在這兒吧?”
說話的人名叫張大力,原本是個流民,無名無姓。張飛在涿郡賣肉的時候,他逃難餓暈在張飛門前,被好心收留,就跟著做了個夥計。
有了飯吃,幹起活來又不惜力,三百斤的豬他一個人扛起就走。於是張飛就給他起了個張大力的名字,一直讓他跟在身邊。
此刻聽張大力嘟囔,張飛沒好氣地說:“我說大力,你跟著我大小也打了不少仗了,怎麽臨敵還是不動腦子呢?你若是敵軍將領,被人弄死了幾千人還不知道對方是誰,你還會接著衝嗎?那不是找死?”
“嘿嘿,張爺,你又不是不知道俺,除了有把子力氣啥都沒有。這種勞神的事有您就行了,您讓往哪兒衝俺就往哪兒衝,俺去想那麽多幹啥?”
張飛哼了一聲,沒接張大力的話茬,心裏想的是曹軍下一步的打算。張大力就在一旁瞪著倆大眼珠子盯著張飛,一言不發。張飛撓了撓頭,自言自語道:“曹軍兩次受挫,都是被遠程攻擊。如果我是對麵的主將,在找到避開遠程打擊的辦法之前,肯定不會再嚐試渡河。但是怎麽才能躲過咱們放箭投石呢?”
張大力聞言咧嘴一笑:“那還不容易,等天黑看不著了,咱們不就沒法放箭了。”
“啊?對呀!”張飛聞言叫了一聲,把張大力嚇了一跳。
“爺,你別叫呀,對岸還有曹軍呢!”
張飛的黑臉稍稍轉紅,壓了壓嗓子,拍了張大力一下,說:“好小子!正好給我提個醒,我知道曹仁要幹啥了。”
“啊?我提的醒?啥事啊?”張大力一臉愕然。
“行了,少廢話。命令部隊隱蔽撤迴,留下兩百個人在此監視。”
曹仁曹洪哥倆對這條軍令大為不滿。曹洪牢騷道:“奔喪一般趕了這麽久的路,原以為到了宛城能好好歇上幾天,哪個曉得屁股還沒沾席,這就要趕人去新野。這軍令是誰下的?簡直不把咱們當人麽!”
曹仁聞言,立刻瞪眼,讓曹洪閉嘴:“除了丞相,還有誰敢給你我下令?你再囉嗦小心軍法!既有軍令,照辦便是,何必多言?”
“但是,哥,咱們是前鋒部隊,隻有渡船架橋的裝備,沒有攻城器械呀,咱們到了新野拿啥攻城呢?”
“咳!動動你的腦子!丞相難道不知道咱們沒有攻城器械嗎?沒有器械你不會不攻城?”
“啥?不攻城急著把咱趕去新野作甚?”
“這不明擺著嗎?當然是盯住劉備別讓他跑了呀!等徐晃所部到了,他那裏有的是攻城器具,就新野那小縣城還不手到擒來?”
“哦!對對對!還是丞相看得遠,俺這腦子哪能跟他老人家比!”曹洪聞言不好意思地撓頭笑道。
“罷了!傳令部隊,今晚休息一夜,你帶人連夜搜集城中船隻,明日一早渡河,不得有誤!”
“遵令!”
次日清晨,宛城城門打開。一隊隊士兵扛著木船從城裏出來,去河岸邊集中。河岸上已經收攏了幾十條船,加上城裏抬出來的,總共大概有一百來艘木船。
這種木船以櫓槳為動力,長約12米,寬3米,一次可以搭載30名士兵。一百條船一次便可渡過去三千多人,隻消七八個來迴就能全部渡過河去。
“渡河!”
曹仁一聲令下,第一撥渡河的三千人隨令而動,紛紛列隊上船。一百多條船在河麵上拉出一條數百米寬的橫線,緩緩劃向對岸。
曹仁曹洪二人則讓人找了塊空地鋪上軟榻,兩人對坐飲酒,邊喝邊等部隊渡河。
就在他倆喝的高興的時候,突然——
河對岸一陣梆子響,“放箭”之聲此起彼伏,緊接著便有無數羽箭從岸邊的蘆葦叢射向劃過江心一半的曹軍。
這一下變故來得太過突然,從渡船裏的曹兵到軟榻上的曹仁弟兄一時間都沒反應過來,等對麵一輪箭射過了才大叫不好!
曹仁扔下酒杯跳了起來,大步跑向河岸,邊跑邊大聲傳令:“撤迴來!撤迴來!快撤迴來!有埋伏!”
但船已過江心,要撤迴來談何容易?由於沒有準備,船上的士兵都是輕裝渡河,沒有裝甲和盾牌保護,隻能伏低身體靠船舷來擋箭。但木船不夠大,無法讓所有人都趴下,何況還得有人劃槳,因此船上的曹軍幾乎就成了活靶子,被射得個七零八落。
等好不容易把船搖迴北岸,清點一下人數,死了一多半,受傷好幾百,可以說是讓人給射殘了。
“混蛋!”曹仁怒不可遏,拉過曹洪怒罵:“昨日你不是派斥候過河偵察過嗎?不是說沒有異常嗎?這箭是從哪射來的?”
曹洪也懵了,說:“哥啊,咱倆都是昨天才來,這斥候迴來說啥它也不是我教的,我咋知道啥情況啊?”
曹仁無語,命令道:“把傷兵拉迴城裏,再換一撥人,披甲執盾,強渡過河。”
於是從船上搬下死傷的兵卒,再換了三千精卒,個個身披厚甲,手持盾牌。上船後,外側一排士卒架起盾牌形成一排遮蔽,掩護著劃槳的士兵再次操舟離岸,在鼓聲中向對岸緩緩前進。
曹仁雖讓人射了一陣措手不及,卻也不十分驚慌。畢竟他帶了兩萬精兵,損失千把人還傷不到他的筋骨。這一次有甲有盾,他自信足以抵擋對岸的箭矢。隻要船靠了南岸,這些重甲步兵可就不是荊州軍那幾個弓箭手能對付的了。
曹仁的自信很快被打臉。重甲和盾牌的確擋得了弓箭,但這一迴對岸根本就沒有放箭,而是改為投石機拋石頭。岸邊稍遠處,一千餘戰士操作著兩百多架投石機,不斷地把巨石從天上拋到江心。
這木船在水中變道不易,根本無法躲避這麽密集的炮擊,瞬間就有不少中彈。巨石攜著慣性砸到船上,直接就把船底打穿。
本來這些船載著重甲步兵就吃力,一旦被貫穿了船底哪還支撐得住?唿啦啦地就開始快速進水沉沒。
這下可就可憐了船上的這些兵了,一時之間也來不及卸甲,咕咚掉進水裏哪裏還漂得起來?隻見一個個咕嘟咕嘟地喝著清涼的河水瞬間就沉了底。
那話是咋說的來著?我們不生產水,我們都是大自然的鬼!
一百多條木船被對岸三輪齊射幹掉了一半,中彈的船上,士兵無一幸免全都喂了王八。曹仁在岸邊看得直跺腳,指著對岸大罵:“對麵是何人?匹夫!鬼鬼祟祟用此陰招,待我殺過河去定斬汝頭。”
對岸當然不會迴應他,曹仁看看曹洪,心想才渡了兩次河就用了半天時間,連敵人的影子都沒看見,便損失了三千多人,真窩囊呀!
曹洪見兄長臉色不好,湊過來說:“哥,看來敵軍已有準備,咱們這樣強渡不是辦法。不如佯作不敵退迴城內,等天黑再悄悄出城,偷渡過去如何?”
曹仁想了想,似乎也沒有別的辦法,點頭道:“隻能如此了。把船隻抬迴城去,免得被敵軍破壞。留下兩百人沿河岸警戒,其他人迴城休整,今夜醜時出城渡河,殺他個措手不及。”
商量已畢,曹軍把木船拉上岸,抬著迴城了,隻留下幾百輕步兵沿河岸警戒。
偷襲曹仁的當然就是張飛的部隊。卻說張飛的這一趟阻敵任務他可不是拍拍腦門就接下的,而是經過仔細研究深思熟慮的結果。
總方略分為三步,第一步河岸對峙,利用白河屏障阻止曹軍渡河;第二步中途設限,曹軍兵力增強後河岸是一定守不住的,此時就在宛城至新野中間的澨山一帶遍布陷阱,遲滯敵人前進速度;第三步重點突擊,當敵人前進受阻不得不分兵繞路時,尋找敵人的薄弱點快速突擊,造成傷害後再迅速脫離,給敵人造成巨大的心裏壓力使其不得不放慢推進速度。
為了實現這三步方略,張飛首先找了關羽,用自己的一千步兵同關羽交換了騎兵。
劉備是北方將領,深知騎兵的重要。因此新野的第一旅和第二旅雖都是步兵旅,但其實每個旅都有一支千人的騎兵部隊。
由於騎兵維護太過費錢,養一個騎兵相當於八個步兵的費用,因此維持這支兩千人的騎兵力量劉備是下了血本的。所以才由能力最強的關羽和張飛各領一支。
張飛把兩千騎兵集中在一起,相當於把兩隻手的力量攥成了一個拳頭,在關鍵時刻用來反擊曹軍。而關羽去江陵是攻城戰,騎兵難以施展,可以說是兩相便利。
出發前,孔明又找到張飛,給了他一張投石機的設計圖。這是孔明那個精通木甲術的夫人黃月英的傑作。這種投石機構造簡單,可以隨時伐木製作。雖然耐用性差些,但勝在隨用隨造,不用帶著它拖累行軍速度,而且用完還能分部位拆解,便於轉移,正適合此次任務。
張飛拿到圖紙眼前一亮,立刻命人把附近能找的到的木匠全部找了來,集中了一百多名木工和四千步兵一起北上。廖化領著兩千騎兵沒有立刻跟進,而是先運動到澨山一側遍地挖坑設置陷阱。
張飛的隊伍比曹仁提前五天到達白河,馬不停蹄立刻開始了迎戰準備。一千人伐木,一千人運輸,一千人在木工的指導下協助製作投石機,五百人準備火油等器具,五百人負責後勤保障及警戒工作。
四千多號人大幹了三天,製作好了兩百架投石機,收集了足夠多的弓弩、箭矢、巨石、火油等器具。
第四日所有準備工作都已完成,估計曹軍也差不多要到了,張飛命令部隊攜帶所有物資進入後方的樹林中隱蔽待命。從這一刻起,禁止生火,禁止喧鬧,禁止走動。因此曹洪派出的斥候才會繞著河岸跑了一圈啥也沒發現。
第五日下午,張飛派在河岸監視的哨探發現了曹軍,立刻報告了軍情。張飛親自潛到岸邊蘆葦叢中,觀察敵軍動向。見曹軍並未卸裝重型物資,張飛估計敵人大概不會在宛城久留,很可能會直接渡河南下。於是下令趁夜埋伏,在河岸後方二百步的位置擺放投石車,由一千士兵負責操作,一千士兵搬運石塊。其他兩千人則佩戴弩箭埋伏在河岸前的蘆葦叢中。
天明後曹兵果然大大咧咧地開始渡河,張飛見狀心頭暗喜,下令不許輕動。等曹軍渡船開到離岸百步以內,張飛才大喝一聲放箭,於是兩千人同時發射,箭飛如雨,頓時將曹軍射成了馬蜂窩。
敵軍慌忙後退,看看船隻駛出有效射程,張飛下令停止射箭、原地待命。隻見曹軍撤迴北岸,一隊隊戴甲戰士手執盾牌又開始登船,張飛會心一笑,命弓弩手沒有命令不得射擊,同時傳令投石機準備。
黃月英的設計相當巧妙,這些投石機雖說是臨時製作,卻能夠調整射角和射距,這對於攻擊移動目標幫助可太大了。張飛看看敵船又過了江心,漸漸進入投石機的射程,立刻下令發射。
兩百架投石機一次齊射,就是兩百塊重達百斤的石塊一齊從天而降,其威力可想而知。曹軍這一次光注意防箭,未料到還有空中轟炸,頓時亂作一團。船隻損失大半不用說,人員也死傷大半。
上一次被射成了馬蜂窩,這一次被砸成了落水狗,曹軍士氣大落。相反的,新野軍這邊眼看兩次動手,己方毫發無損就讓敵人損兵折將,頓時軍心大振,剛開始出於兵力懸殊的恐懼感也逐漸消失。士兵們各各摩拳擦掌,恨不得曹軍不要停,再來弄死他一撥。
然而曹軍沒有再來,反倒扛起船隻縮迴城裏去了,隻留下一支小部隊沿著河岸溜達。
“張爺,這曹軍咋這麽不禁打?才揍了兩下就縮城裏不出來了,這下咱可咋辦?總不能一直晾在這兒吧?”
說話的人名叫張大力,原本是個流民,無名無姓。張飛在涿郡賣肉的時候,他逃難餓暈在張飛門前,被好心收留,就跟著做了個夥計。
有了飯吃,幹起活來又不惜力,三百斤的豬他一個人扛起就走。於是張飛就給他起了個張大力的名字,一直讓他跟在身邊。
此刻聽張大力嘟囔,張飛沒好氣地說:“我說大力,你跟著我大小也打了不少仗了,怎麽臨敵還是不動腦子呢?你若是敵軍將領,被人弄死了幾千人還不知道對方是誰,你還會接著衝嗎?那不是找死?”
“嘿嘿,張爺,你又不是不知道俺,除了有把子力氣啥都沒有。這種勞神的事有您就行了,您讓往哪兒衝俺就往哪兒衝,俺去想那麽多幹啥?”
張飛哼了一聲,沒接張大力的話茬,心裏想的是曹軍下一步的打算。張大力就在一旁瞪著倆大眼珠子盯著張飛,一言不發。張飛撓了撓頭,自言自語道:“曹軍兩次受挫,都是被遠程攻擊。如果我是對麵的主將,在找到避開遠程打擊的辦法之前,肯定不會再嚐試渡河。但是怎麽才能躲過咱們放箭投石呢?”
張大力聞言咧嘴一笑:“那還不容易,等天黑看不著了,咱們不就沒法放箭了。”
“啊?對呀!”張飛聞言叫了一聲,把張大力嚇了一跳。
“爺,你別叫呀,對岸還有曹軍呢!”
張飛的黑臉稍稍轉紅,壓了壓嗓子,拍了張大力一下,說:“好小子!正好給我提個醒,我知道曹仁要幹啥了。”
“啊?我提的醒?啥事啊?”張大力一臉愕然。
“行了,少廢話。命令部隊隱蔽撤迴,留下兩百個人在此監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