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德,許久未見,風采依舊啊!”
馬車外響起一個老邁的聲音,雖已中氣不足,卻還風度不減。
“這就是劉表嗎?”阿鬥心想,盼著甘夫人能把自己抱出去看一眼這個號稱八俊之一的人長得啥樣。誰料甘夫人紋絲不動,劉若蟬與劉若娟也不再嬉鬧。
“景升兄,別來無恙,劉備特來拜候。”
“哈哈哈,賢弟應該多來,哎,吾老矣,行動不便,你多來我便歡喜。”
兩個人邊說邊去,竟撇下馬車裏的甘夫人和二女一子獨自走了。阿鬥暗想你這算個什麽老爹你簡直就是坑爹,自己跑去吃大餐,把我們娘幾個扔馬路上算咋迴事?
“夫人,主公已經入府,夫人想去何處遊玩,趙雲帶人護送。”
“隨意吧,隻尋熱鬧所在,讓孩子們開心開心。有勞將軍了。”
“不敢,護衛夫人與小主人,乃趙雲分內之事。”
趙雲說罷,帶著軍士們保護著馬車向熱鬧之處一路打聽,來到襄陽最繁華的北街停下。
“夫人,北街這裏便是城中最繁華之所,夫人可要下車一觀?”
“好。”甘夫人答應一聲,抱著阿鬥,領著若蟬若娟下了車。
這北街正對著襄陽城的北大門,商賈雲集摩肩接踵。街道兩旁則是各式各樣的商鋪。甘梅許久不曾出門,此時內心歡喜,揣著出門前準備的錢袋,抱著一個跟著兩個,饒有興致地逛了起來。
趙雲則命三名鐵衛守住馬車,自己帶著兩個人緊緊跟在甘梅身後,既當保鏢又當挑夫。
甘梅在北街帶著孩子瘋狂消費,劉備則在劉表的後堂與之單獨對飲。酒過三巡,劉表長歎一口氣。劉備不知劉表何意,便主動提起襄陽大會之事:“那日襄陽城盛會,備代兄主持,無奈席間遭逢變故不告而去,誠為失禮。還請景升兄恕罪。”
劉表連忙擺手:“玄德這說的是哪裏話來?此事皆蔡瑁所為,吾當時便訓斥於他。你我乃同宗兄弟,本為一家,切勿因此等小人而齟齬。”
劉表這話也算是給劉備麵子了,劉備點頭稱是,接著說:“新野流民頗多,擠占土地卻無稅收。我自作主張,將流民入籍五千戶,以實倉廩。未能親來請示,亦感惶恐。”
“玄德,你這就又見外啦。吾既將新野與你屯兵,新野之事自然由你做主。孫公佑來稟告之時,吾已使其傳達此意,今日何必再提。來,你我兄弟許久未見,多飲幾杯。”
劉表說罷,舉杯勸飲,劉備趕緊端起酒杯迴飲。
“唉——”放下酒杯,劉表又是一聲長歎。
“兄長有何心事?何故長歎不止?”
“玄德不知,吾心實苦。吾今年邁、時日無多,長子琦寬厚少謀;次子琮果斷聰慧,又得蔡氏支持。吾欲立琦為嗣,恐日後蔡氏作亂;若廢長立幼,又恐違背禮法引來內禍。故此煩悶不已。”
劉備一聽主菜來了,心說幸虧軍師提前給我打了招唿,於是按照徐庶教的言語迴道:“兄長正當壯年,偶染小疾切勿掛懷。立嗣乃兄長家事,事關重大,備安敢置喙。今袁紹之子已盡為曹操所擒,操平定河北,不日將還師許都。荊州危局將至。無論立哪位公子為嗣,荊州之穩定乃重中之重。”
劉備這番話說的不偏不倚,但特意提到袁紹諸子的下場,那意思不言自明。劉表雖聽出弦外之音,卻也不得不讚同劉備的觀點,點頭答道:“賢弟之言是也。悔當初不用汝計偷襲許都,乃至今日。曹操若侵略荊州,非玄德不能抵擋。”
“兄長放心,備與曹操勢不兩立,雖萬死亦不使曹軍犯境。”
兩人又聊了些風月民俗,相談甚歡。宴罷,劉備起身告辭。劉表拉著劉備的手送到門口,臨別說道:“玄德之才不在曹操之下,他日曹軍南下,吾若不在,玄德可自領荊州與曹賊抗衡。”
劉備聞言大驚,立刻拜倒。心說劉表以此言試探,莫非有除我之意?趕忙高聲道:“兄長何出此言?荊州乃兄長之荊州,十數年來安居樂業,百姓受惠良多。兄若不在,有子以承父業,備乃客將,豈敢覬覦主位?”
劉表扶起劉備,輕聲道:“賢弟勿慮,此吾真心矣。二子皆非曹操對手,便傳與他,終歸使曹賊得了荊州,吾死不瞑目矣。”
劉備不管劉表說什麽,就是堅決不搭茬,劉表無奈便不再提此事。
出了府衙,三十鐵衛已在門外等候。劉備麵無表情,牽過的盧來翻身上馬,直接就去劉琦的公子府求見。
公子府位於襄陽城東南,雖是個清淨的去處,但以劉琦嫡長子的身份,也不該像今日這般門可羅雀。門人向劉琦通報劉備來拜訪的時候,劉琦也吃了一驚,心說如今襄陽大大小小的官紳無不避自己唯恐不及,怕將來被蔡氏清算,怎麽劉玄德還敢大張旗鼓地來?
有人來給自己壯聲勢劉琦自然高興,當即命人大開中門迎接劉備。見劉備立於階下,劉琦執弟子禮先拜:“將軍遠來,不及迎接,甚為失禮。”
玄德見劉琦公子如此多禮,走上前一把扶起,道:“公子之禮太過,備安敢當此。”
於是劉琦命人大堂奉茶,與劉備進府敘話。
劉備見完劉表,就去到公子劉琦府上。這個消息在襄陽城的上層社會中不脛而走,不消片刻人盡皆知。蔡瑁聽聞,急急忙忙趕到州牧府與姐姐蔡氏商議。
“家姊,劉備公開拜訪大公子,這是在向荊州官員表明對大公子的支持,此人竟明目張膽地介入立嗣之事,恐為禍患。”蔡瑁提醒蔡氏,還是對上次失手心存芥蒂。
“我知道了,你嚷什麽?要不是你上次讓他跑了,還能有今日之事?你還有臉來跟我吵吵?”蔡夫人滿臉的不快。
“母親,劉備馬躍檀溪非常人所能,此事怪不得舅舅。”劉琮在一旁幫蔡瑁解圍,為了打敗哥哥坐領荊州,他簡直快把蔡瑁當親舅舅來孝敬了。
“大公子府裏不是有你的人麽?你去打聽打聽,劉備去跟大公子都說了些什麽,咱們再想對策。”蔡夫人一提醒,蔡瑁恍然大悟,轉身出去辦事了。
蔡夫人看看身邊的劉琮道:“這些事你少摻和,讓你父親知道了又要惱你。迴去找你媳婦抓緊生個兒子出來,別的事自有我為你做主。”
“諾。”
此刻,在公子府的大堂之中,大公子劉琦也對劉備的到訪疑惑不解:“左將軍,劉琦今日不比往常,襄陽城中敢來我公子府之人已不多了。將軍今日來,是否有益於琦?”
劉備拿起茶杯卻沒有喝,笑答:“聽聞襄陽城中波譎雲詭,備特來看看風向。大公子今遭人冷落,亦不必灰心。來日方長。”
“唉!我不如琮弟聰慧,一向不為父親所喜。琮弟又娶了夫人侄女為妻,自然也得到蔡氏支持。我這個長公子在公子府中惶惶不可終日,不知哪天就要禍事臨頭。”
“大公子可知令尊在想些什麽嗎?”劉備故意吊吊劉琦的胃口,劉琦果然入甕。
“不知,還請將軍試言。”
“令尊所慮者無非兩件事,一是荊州的安危,二是你兄弟二人的安危。先說第一件,曹操平定河北,南下荊襄隻是早晚的事。荊州若能一心抗曹,或可與之周旋;若四分五裂,則必為曹操所得。再說你兄弟二人,皆是鎮南之骨肉。為人父母,最怕的就是骨肉相殘。景升兄最擔心的是他一旦不在,你兄弟二人會為了大位同室操戈,若有一傷則吾兄雖死不能瞑目矣。”
劉備的一番話說的劉琦鼻子直泛酸,從小他就知道父親喜歡弟弟多過自己,因此凡事都小心翼翼不敢出錯。如今父親年事已高,荊州上下都去討好劉琮,儼然已經將自己當作了廢人。卻不料這個讓自己一直感覺很陌生的父親其實也為自己操了不少心。
劉琦的眼淚毫不爭氣地滾出了眼眶,他趕忙用袖子擦去,低頭問劉備:“以將軍之見,劉琦該怎麽做?”
“爭!”
“爭?”
“又不爭!”
劉琦這下不明白了。爭又不爭?這是什麽車軲轆話?他這個大公子早就已經被上上下下拋棄了,有時候連他自己都不相信父親會把荊州交給自己。可這劉備大老遠跑來一下叫自己爭一下叫自己不爭,這人是不是有病?
“將軍此話怎講?”
“大公子可知自己有何處不如令弟?”
“琮弟比我聰明乖巧,會討父母歡喜,又與蔡氏聯姻,吾豈能比。”
“那麽大公子可知何處令弟不如你?”
“這……,未知也。”
哈哈哈,劉備哈哈一笑,對於性情沉穩的他而言,這已經有些反常了:“公子若肯聽我一言,必可保無虞。”
馬車外響起一個老邁的聲音,雖已中氣不足,卻還風度不減。
“這就是劉表嗎?”阿鬥心想,盼著甘夫人能把自己抱出去看一眼這個號稱八俊之一的人長得啥樣。誰料甘夫人紋絲不動,劉若蟬與劉若娟也不再嬉鬧。
“景升兄,別來無恙,劉備特來拜候。”
“哈哈哈,賢弟應該多來,哎,吾老矣,行動不便,你多來我便歡喜。”
兩個人邊說邊去,竟撇下馬車裏的甘夫人和二女一子獨自走了。阿鬥暗想你這算個什麽老爹你簡直就是坑爹,自己跑去吃大餐,把我們娘幾個扔馬路上算咋迴事?
“夫人,主公已經入府,夫人想去何處遊玩,趙雲帶人護送。”
“隨意吧,隻尋熱鬧所在,讓孩子們開心開心。有勞將軍了。”
“不敢,護衛夫人與小主人,乃趙雲分內之事。”
趙雲說罷,帶著軍士們保護著馬車向熱鬧之處一路打聽,來到襄陽最繁華的北街停下。
“夫人,北街這裏便是城中最繁華之所,夫人可要下車一觀?”
“好。”甘夫人答應一聲,抱著阿鬥,領著若蟬若娟下了車。
這北街正對著襄陽城的北大門,商賈雲集摩肩接踵。街道兩旁則是各式各樣的商鋪。甘梅許久不曾出門,此時內心歡喜,揣著出門前準備的錢袋,抱著一個跟著兩個,饒有興致地逛了起來。
趙雲則命三名鐵衛守住馬車,自己帶著兩個人緊緊跟在甘梅身後,既當保鏢又當挑夫。
甘梅在北街帶著孩子瘋狂消費,劉備則在劉表的後堂與之單獨對飲。酒過三巡,劉表長歎一口氣。劉備不知劉表何意,便主動提起襄陽大會之事:“那日襄陽城盛會,備代兄主持,無奈席間遭逢變故不告而去,誠為失禮。還請景升兄恕罪。”
劉表連忙擺手:“玄德這說的是哪裏話來?此事皆蔡瑁所為,吾當時便訓斥於他。你我乃同宗兄弟,本為一家,切勿因此等小人而齟齬。”
劉表這話也算是給劉備麵子了,劉備點頭稱是,接著說:“新野流民頗多,擠占土地卻無稅收。我自作主張,將流民入籍五千戶,以實倉廩。未能親來請示,亦感惶恐。”
“玄德,你這就又見外啦。吾既將新野與你屯兵,新野之事自然由你做主。孫公佑來稟告之時,吾已使其傳達此意,今日何必再提。來,你我兄弟許久未見,多飲幾杯。”
劉表說罷,舉杯勸飲,劉備趕緊端起酒杯迴飲。
“唉——”放下酒杯,劉表又是一聲長歎。
“兄長有何心事?何故長歎不止?”
“玄德不知,吾心實苦。吾今年邁、時日無多,長子琦寬厚少謀;次子琮果斷聰慧,又得蔡氏支持。吾欲立琦為嗣,恐日後蔡氏作亂;若廢長立幼,又恐違背禮法引來內禍。故此煩悶不已。”
劉備一聽主菜來了,心說幸虧軍師提前給我打了招唿,於是按照徐庶教的言語迴道:“兄長正當壯年,偶染小疾切勿掛懷。立嗣乃兄長家事,事關重大,備安敢置喙。今袁紹之子已盡為曹操所擒,操平定河北,不日將還師許都。荊州危局將至。無論立哪位公子為嗣,荊州之穩定乃重中之重。”
劉備這番話說的不偏不倚,但特意提到袁紹諸子的下場,那意思不言自明。劉表雖聽出弦外之音,卻也不得不讚同劉備的觀點,點頭答道:“賢弟之言是也。悔當初不用汝計偷襲許都,乃至今日。曹操若侵略荊州,非玄德不能抵擋。”
“兄長放心,備與曹操勢不兩立,雖萬死亦不使曹軍犯境。”
兩人又聊了些風月民俗,相談甚歡。宴罷,劉備起身告辭。劉表拉著劉備的手送到門口,臨別說道:“玄德之才不在曹操之下,他日曹軍南下,吾若不在,玄德可自領荊州與曹賊抗衡。”
劉備聞言大驚,立刻拜倒。心說劉表以此言試探,莫非有除我之意?趕忙高聲道:“兄長何出此言?荊州乃兄長之荊州,十數年來安居樂業,百姓受惠良多。兄若不在,有子以承父業,備乃客將,豈敢覬覦主位?”
劉表扶起劉備,輕聲道:“賢弟勿慮,此吾真心矣。二子皆非曹操對手,便傳與他,終歸使曹賊得了荊州,吾死不瞑目矣。”
劉備不管劉表說什麽,就是堅決不搭茬,劉表無奈便不再提此事。
出了府衙,三十鐵衛已在門外等候。劉備麵無表情,牽過的盧來翻身上馬,直接就去劉琦的公子府求見。
公子府位於襄陽城東南,雖是個清淨的去處,但以劉琦嫡長子的身份,也不該像今日這般門可羅雀。門人向劉琦通報劉備來拜訪的時候,劉琦也吃了一驚,心說如今襄陽大大小小的官紳無不避自己唯恐不及,怕將來被蔡氏清算,怎麽劉玄德還敢大張旗鼓地來?
有人來給自己壯聲勢劉琦自然高興,當即命人大開中門迎接劉備。見劉備立於階下,劉琦執弟子禮先拜:“將軍遠來,不及迎接,甚為失禮。”
玄德見劉琦公子如此多禮,走上前一把扶起,道:“公子之禮太過,備安敢當此。”
於是劉琦命人大堂奉茶,與劉備進府敘話。
劉備見完劉表,就去到公子劉琦府上。這個消息在襄陽城的上層社會中不脛而走,不消片刻人盡皆知。蔡瑁聽聞,急急忙忙趕到州牧府與姐姐蔡氏商議。
“家姊,劉備公開拜訪大公子,這是在向荊州官員表明對大公子的支持,此人竟明目張膽地介入立嗣之事,恐為禍患。”蔡瑁提醒蔡氏,還是對上次失手心存芥蒂。
“我知道了,你嚷什麽?要不是你上次讓他跑了,還能有今日之事?你還有臉來跟我吵吵?”蔡夫人滿臉的不快。
“母親,劉備馬躍檀溪非常人所能,此事怪不得舅舅。”劉琮在一旁幫蔡瑁解圍,為了打敗哥哥坐領荊州,他簡直快把蔡瑁當親舅舅來孝敬了。
“大公子府裏不是有你的人麽?你去打聽打聽,劉備去跟大公子都說了些什麽,咱們再想對策。”蔡夫人一提醒,蔡瑁恍然大悟,轉身出去辦事了。
蔡夫人看看身邊的劉琮道:“這些事你少摻和,讓你父親知道了又要惱你。迴去找你媳婦抓緊生個兒子出來,別的事自有我為你做主。”
“諾。”
此刻,在公子府的大堂之中,大公子劉琦也對劉備的到訪疑惑不解:“左將軍,劉琦今日不比往常,襄陽城中敢來我公子府之人已不多了。將軍今日來,是否有益於琦?”
劉備拿起茶杯卻沒有喝,笑答:“聽聞襄陽城中波譎雲詭,備特來看看風向。大公子今遭人冷落,亦不必灰心。來日方長。”
“唉!我不如琮弟聰慧,一向不為父親所喜。琮弟又娶了夫人侄女為妻,自然也得到蔡氏支持。我這個長公子在公子府中惶惶不可終日,不知哪天就要禍事臨頭。”
“大公子可知令尊在想些什麽嗎?”劉備故意吊吊劉琦的胃口,劉琦果然入甕。
“不知,還請將軍試言。”
“令尊所慮者無非兩件事,一是荊州的安危,二是你兄弟二人的安危。先說第一件,曹操平定河北,南下荊襄隻是早晚的事。荊州若能一心抗曹,或可與之周旋;若四分五裂,則必為曹操所得。再說你兄弟二人,皆是鎮南之骨肉。為人父母,最怕的就是骨肉相殘。景升兄最擔心的是他一旦不在,你兄弟二人會為了大位同室操戈,若有一傷則吾兄雖死不能瞑目矣。”
劉備的一番話說的劉琦鼻子直泛酸,從小他就知道父親喜歡弟弟多過自己,因此凡事都小心翼翼不敢出錯。如今父親年事已高,荊州上下都去討好劉琮,儼然已經將自己當作了廢人。卻不料這個讓自己一直感覺很陌生的父親其實也為自己操了不少心。
劉琦的眼淚毫不爭氣地滾出了眼眶,他趕忙用袖子擦去,低頭問劉備:“以將軍之見,劉琦該怎麽做?”
“爭!”
“爭?”
“又不爭!”
劉琦這下不明白了。爭又不爭?這是什麽車軲轆話?他這個大公子早就已經被上上下下拋棄了,有時候連他自己都不相信父親會把荊州交給自己。可這劉備大老遠跑來一下叫自己爭一下叫自己不爭,這人是不是有病?
“將軍此話怎講?”
“大公子可知自己有何處不如令弟?”
“琮弟比我聰明乖巧,會討父母歡喜,又與蔡氏聯姻,吾豈能比。”
“那麽大公子可知何處令弟不如你?”
“這……,未知也。”
哈哈哈,劉備哈哈一笑,對於性情沉穩的他而言,這已經有些反常了:“公子若肯聽我一言,必可保無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