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時節,萬象更新。


    去歲之寒餘威尚在,今春之秀稍露崢嶸。


    大道兩側,溪堤岸前,柳芽新翠,黃棘漸長。蒼槐綠柏層巒起伏,暖日寒潭相映無聲。


    時值建安十二年,左將軍劉備從襄陽年會逃席而出,憑著“的盧”寶馬一躍三丈、橫渡檀溪,堪堪躲過蔡氏兄弟的追殺,逃得性命。


    劉玄德單人孤騎、失魂落魄,一路渾渾噩噩到了一處鄉村,忽聽得遠處牧笛聲脆,不由駐馬觀望。隻見一個十來歲的孩童橫坐在老水牛背上,手握短笛吹得起勁,悠然之態令狼狽不堪的劉備暗自慚愧。


    老牛慢悠悠地踱到劉備馬前,那小童遂停了吹笛,一雙大眼睛溜溜地盯著劉備看了又看,突然開口問道:“你是劉玄德?”


    這突然一問可給劉備嚇了一跳。荒村野外,一個幼童竟能叫出自己的名字,豈不怪哉?雖說劉備心理素質很好,但畢竟剛剛逃得性命,不免一陣心悸。臉上卻鎮定如常:“吾正是劉備,敢問童子如何知我名字?”


    “果然是劉玄德!”那童子見是劉備,立刻興奮地拍起手來:“我師父常與客人聊起,說有一位英雄名叫劉玄德,雙手過膝、目能自顧其耳。我看你容貌相似,故而發問。”


    “哦?不知尊師何方高人,竟知劉備?”


    “我師父不是高人,是老人。嗯——不但不高,好像還有一點矮。記得上次孔明先生來,師父還不及孔明先生肩膀。至於他為何識得你我卻不知。”


    “既如此,令師現在何處,可否引吾前往拜會?”


    “好呀好呀!你既是英雄,師父必然歡迎。我師父的草廬就在前麵,轉過小路便是。”


    劉備於是隨著童子的老牛緩緩而行,轉過路口,見前方兩間茅屋、一方小院,傳來陣陣沉穩渾厚的古琴聲。


    正聽得入神,忽然音樂頓止。屋內有人高聲大笑:“琴聲忽然高亢,必有英雄竊聽。不知是哪位英雄到此?”


    說話間,一位老者大笑著推門而出。劉備抬眼觀望,見他葛衣素袍,中等身高,須發皆白。年紀雖長,聲音卻中氣十足;身形清瘦,腰杆又挺得筆直。一雙慧眼炯炯有神,也在向自己打量。


    “閣下莫非是劉玄德?”


    劉備還未迴答,那童子先笑出了聲:“猜對了!猜對了!方才我見他容貌,便問他是否劉玄德,誰道竟然真是!”


    “你這小子,與左將軍講話毫無禮數!”那老者嘴上訓斥童子,臉上卻和顏悅色,嘴角一直掛著笑容,絲毫看不出生氣的樣子。


    劉備見狀趕忙翻身下馬,整理一下衣袖朝老者鞠躬施禮:“劉備誤入貴鄉,幸遇童子引見,老先生切勿怪罪於他。”


    “嗯……”,老者點點頭,捋了捋胡須:“觀將軍形狀,想必是突遭變故淪落於此。鄉野荒村,既來之則安之。將軍若不棄,還請入室歇息。”


    “不敢相欺,備乃是應劉荊州所邀代為主持襄陽年會,不料中途有人加害,不得已逃出襄陽流落至此。備不敢久留,但恐與老先生惹來禍端。”


    “哈哈哈哈。將軍多慮了。當年曹操使禰衡辱及劉景升,他尚且不肯殺之。況將軍盛名著於天下,景升豈肯落個害賢的罵名?此必是其部下所為,既然失手,焉能大張旗鼓四處尋人?將軍可放心歇下,來日再做打算。”


    “先生所言甚是。既如此備不勝打擾。敢問先生高姓大名,日後必來相報。”


    老者還沒迴答,那牧童又搶了話去:“我師父叫司馬徽,人稱水鏡先生。”


    劉備也不怪童子沒大沒小,暗想這水鏡先生談吐不凡,必是大隱。此人複姓司馬,多半係潁川司馬氏一脈,亦屬名門。


    當下不敢怠慢,深躬一禮道:“原來是水鏡先生。久聞大名,無緣相見。今日叨擾,多有唐突。”


    “哈,與英雄相見乃人生快事,何言叨擾?”司馬徽心情不錯,笑聲格外爽朗。一邊招唿劉備進屋,一邊與牧童去準備飯菜。


    劉備獨坐於廬內,觀望良久。草廬雖然簡陋,卻幹淨整潔,倒也十分舒適。


    不多時,幾道鄉野小菜陳畢。不見牧童,隻司馬徽一人陪劉備坐下,二人邊吃邊談。菜雖清淡,卻新鮮味美,加上劉備跑了一整天啥也沒吃,正饑腸轆轆。於是吃了個津津有味、讚歎不已。


    司馬徽微微笑著,也不多言。見劉備吃得差不多了,才開口問道:“將軍自涿郡起兵,討黃巾、戰董卓、征袁紹、助陶謙。仁義之名著於四海,何至今日落魄於此?”


    一席話勾起了劉備的心事。玄德放下碗筷,長歎一聲:“命途多舛、生不逢時。備與曹操、孫堅同時起兵與黃巾賊對戰,二十年間南征北討,從未安定。如今曹孟德挾天子而令諸侯,擊袁紹而定河北,一統北方、鼎定中原;孫堅父子攏聚江東,地富人賢,基業已成。獨備寄居於荊州,兵微將寡無處用武,尚為宵小之徒所不容。時耶?命耶?天命如此,人奈何哉?”


    “不然!將軍以白身起事,隻手裰補江山,何必自慚於孫、曹?吾觀將軍不得誌如此,非惟天命,但缺人謀爾。”


    “蒙先生教誨。備庸碌之才,幸得關羽、張飛、趙雲等將士用命,又賴糜竺、孫乾、簡雍等相佐。何謂不得人謀?”


    司馬徽見劉備維護部下,非但不反感反覺親切。笑道:“關、張、趙雲世之勇將,糜氏富甲一方,孫、簡亦一時之傑。然將軍欲得霸業雄踞一方,僅靠此輩卻還不夠。”


    劉備聞言來了精神,不自覺拱手求問:“還望先生賜教。”


    “將軍可曾想過,你與曹操同時起事,今實力相差懸殊,其根本為何?依老朽看來,將軍與曹操相比,有三不足。一是缺少頂尖謀士的謀劃,二是缺少世家大族的支持,三嘛,就是缺少一塊穩定富饒的根據地。”


    “哎呀!”聽司馬徽說到這裏,劉備激動地喊出了聲:“先生所言甚是!曹操剛起事時亦是四處碰壁,待得兗州之後,有了荀彧、郭嘉、滿寵、程昱等一幹英才輔佐,這才能平定青州、迎奉天子,屯兵整武、積蓄實力。哎!恨備福澤淺薄,當日坐領徐州,本有陳元龍可堪大任。卻不慎先後被呂布曹操襲了徐州去,再難覓得此等大才,以至今日。”


    “子曰,十步之內必有忠信。天下之大,豈得無人?將軍征戰廿載,矢誌不改、聲名遠播,何必羨慕於曹操?且稍寬時日,必可得經天緯地之才,扭轉乾坤之士輔佐。”


    聽到水鏡先生的鼓勵,劉備一下子熱血沸騰起來,不自覺地坐直身子,問道:“水鏡先生見識非凡,不知可願出山,助備興複漢室。備終身以先生為師,死且不違!”


    “啥?哈哈、哈哈哈哈哈……”聽劉備說要招募自己,司馬徽忍不住笑出了眼淚:“老朽年事已高,不堪大用,難以輔佐將軍。但將軍勿慮,且安心休息。自有勝吾十倍之人相助。”


    司馬徽笑罷起身,喚來童子收拾餐具,自己將劉備引至偏房休息。劉備人雖躺下,卻滿腦子都在想司馬徽之言。輾轉一夜、未曾合眼。第二日起身,與司馬徽吃過早飯,便聽遠處兵馬攢動之聲。


    劉備吃了一驚,怕是蔡瑁派來的追兵,趕忙出屋收拾馬匹。卻看見村外進來一隊兵士,領頭一員大將,銀盔銀甲、銀鞍銀馬,正是趙雲趙子龍。


    劉備喜不自勝,趕出院落高聲召喚:“子龍!吾在這裏!汝如何尋得此處?”


    卻說趙雲在襄陽宴會上丟了劉備,頓時魂飛魄散,哪敢迴轉新野?帶著一眾侍衛一夜不停沿著村落挨個尋找,這才找到這裏。見劉備安然無恙,趙雲喜出望外。當下顧不得疲憊,拍馬來到近前,翻身下馬、倒頭便拜:“主公受驚,雲之過也。”


    劉備扶起趙雲,向身後的水鏡先生引薦:“水鏡先生勿驚。此乃備麾下部將常山趙子龍,昨日護我去襄陽。吾倉促逃席,不及告知彼等,因此找到此處,打擾先生清靜。”


    司馬徽認真打量了趙雲一番,讚歎道:“吾亦聞常山趙子龍,為人嚴重、勇冠三軍,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將軍可是一夜未曾歇息?不妨與劉將軍同往廬中稍歇。”


    “謝先生!趙雲不敢。軍士人多手雜,滯留村中多有不便。我且領去村外休整,主公欲行便使人來喚。”


    劉備點頭許可,趙雲便指派兩名侍衛守住院門,自己約束隊伍。士兵們見找到了主公,便不再喧嘩,安安靜靜排成隊列退往村外。


    司馬徽暗暗點頭,心想:“觀趙雲帶兵,可知劉備軍紀嚴明,與民無犯。人嚐言劉玄德仁義過人,吾尚以為亂世之中人如草芥,仁義之說多半言過其實。今日一見,才知所言不虛。”


    想到這裏,向劉備輕施一禮:“今觀子龍帶兵,可見將軍秉德守正。世事紛擾,人以詐立。將軍卻以仁義與爭天下,令人佩服之至!”


    劉備慌忙還禮,赧然答道:“水鏡先生謬讚。備起身微末,乃知民間疾苦。桓靈以來,百姓不堪重負。欲興漢室,必使宇宙重歸清平、萬民得以安居。唯力有不逮,難隨人願耳。”


    “將軍可知伏龍、鳳雛?”司馬徽突然發問。


    劉備一呆:“伏龍鳳雛?何許人也?”


    見劉備不知,水鏡先生也不解釋,隻笑笑說:“伏龍鳳雛,二人得一可得天下。至於是何許人,將軍早晚必知,某無需多言。子龍既來,吾亦不留將軍,將軍自去即可。”


    水鏡先生說罷,也不等劉備接話,拱拱手徑自迴房去了。劉備恐趙雲等驚擾鄉裏惹得先生不快,亦不敢多言。便向茅廬鞠了一躬,慢慢退出院落,輕合門扉、轉身離去。


    一路無話,行了半日,眾人到了新野城下。還未進城門便聽得城上鑼鼓之聲不絕於耳。劉備看看趙雲,趙雲看看劉備,兩人一頭霧水,不知縣城出了什麽大事。


    待進了城門,兩個等在那裏的仆人見到劉備,趕忙上前拜倒:“恭喜主公、賀喜主公!甘夫人昨夜夢吞北鬥,為主公誕下一位公子。”


    “什麽!?”劉備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呃,你,再、再說一遍。”


    “主公,甘夫人昨夜誕下公子,母子平安!主公,您有公子了!天大的喜訊呀!”仆人說著,嘴角已經快裂到耳根了。劉備雖是喜怒不行於色,聽到這個消息也是不由得叫出了聲。


    “哈,啊,哈哈哈,好!好!呃……,好!好!”


    “主公且速去看望主母與小主人,雲自帶兵迴營。”趙雲見劉備高興得亂了分寸,連忙提醒。


    “對!對!對!呃……,對!對!子龍,你且迴營,吾去看望夫人與孩子。”劉備一邊重複著趙雲的話,一邊輕籠韁轡朝府內騎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漢闕三國夢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吃就胖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吃就胖並收藏漢闕三國夢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