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武二年,七月上旬。
秦軍兵分三路,大舉攻鄭。
韓誌遠留守宛城,楊葉秋帶上原南陽守將蘇磊,率五萬秦軍,走宛洛古道,兵鋒直指洛陽。
石艾率十多萬秦軍,出襄陽後,經信陽北上,進攻蔡州(河南駐馬店附近)。
劉浩彥則獨領一支偏軍,殺往潁州(安徽阜陽附近)。
秦軍如同一頭兇猛的洪荒巨獸,張著血盆大口,意欲吞噬一切。
曹澤見其來勢洶洶,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精神全力應對。
早在一個月前,曹澤就察覺到秦軍意圖。
上上下下,拚命囤積糧草,並抓緊招募青壯。
由於中原地勢平坦,無險可守,曹澤隻能加固城池。
可若一味的死守,時間一久,形勢同樣會變得不妙。
有人勸曹澤主動放棄洛陽,將當地全部兵馬調迴開封,被曹澤果斷拒絕。
那可是洛陽,曾經魏國的東都;在曹澤心目中,它的地位不亞於天下任何一座城池。
更何況,從全局來看,放棄洛陽絕非一招好棋。
“潘顧景、張流啟繼續駐守洛陽,負責擊敗北上的秦軍;本王帶人南下去蔡州,會會石艾這廝。”曹澤沉聲道。
長史許清鴻心中略有些忐忑,“石艾被李昭封為衛國公,皆因此人戰功赫赫,大王務必當心。”
曹澤忽然想到了什麽,不客氣道:“通知韓清駿,讓他率晉軍與我一道南下,迎戰石艾;他要是不同意,立刻滾迴鄴城。”
韓清駿是孟凱部下,此次來開封,表麵上是協助曹澤對抗秦軍,實則是想趁機奪取開封。
曹澤對此一清二楚,心中對此甚是不屑。
若不是秦軍殺來,對方尚有些利用價值,曹澤早將韓清駿驅逐了。
....................
不久,韓清駿得知此事後,心中頓時不爽。
老子又不是你曹澤的部下,憑什麽要聽你的話。
韓清駿於是沒有理睬。
當天深夜,大批鄭軍突然將晉軍營地包圍。
韓清駿熟睡中被親兵叫醒,知道外麵情形後,心中大駭。
在鄭軍強勢逼迫下,答應一同南下。
...........................................
天亮後,曹澤準備率鄭軍主力前往蔡州。
剛出城沒多久,許清鴻滿頭大汗追了上來。
曹澤心中疑惑,詢問何事?
許清鴻嘴唇微微顫抖著,臉上神情變幻,仿佛心中有千言萬語,卻又不知該如何說起。
曹澤道:“你我二人,相知多年,有什麽話是不能說的嗎?”
許清鴻神情變得嚴肅,拱手道:“大王真的明白,這一戰意味著什麽?”
曹澤微微一笑,望了眼湛藍的天空。
此戰有多麽重要,他比所有人都清楚。
這一次不同以往,根本沒有平局的可能。
勝!則縱橫於世。
敗!則灰飛煙滅。
曹澤覺得,某種程度上,他和李昭是同類人。
哪怕是死,也不願放棄心中的野望。
許清鴻猛地上前,死死揪住曹澤的衣袖,表情明顯有些激動。
“大王乃英雄也!胸懷淩雲壯誌,它日應像雄鷹般展翅高飛,翱翔天地之間。臣從未去過遼東、嶺南,更未踏足那遙遠的西域。臣希望將來能陪大王一道,領閱山河之壯麗。”
曹澤深深看了眼許清鴻。
他察覺到,即使許清鴻平日裏處事淡定自若;今時今日,麵對這場生死大戰,心中仍舊感到了緊張。
甚至說,產生了一絲惶恐。
“大王務必打贏此戰,否則一旦讓李昭入主中原,我等將對不起芸芸眾生。”
後半句話,曹澤沒明白什麽意思,許清鴻未詳細解釋。
但他知道,許清鴻素來不喜李昭;每當和自己談論李昭時,毫不掩蓋眼中的厭惡之情。
這種厭惡,並非單純的恨,而是一種更為複雜的情緒。
戰情緊急,容不得耽擱。
許清鴻雙手伏地,重重行了一禮,“臣恭送大王,祝大王馬到成功。”
曹澤長長唿出一口氣,然後迅速翻身上馬,胸中湧出萬丈豪情。
“觀浩渺星辰,誰掌陰陽?看萬裏江山,誰定興亡?”
話音剛落,曹澤策馬揚鞭,揮師南下,迎戰石艾。
...............................................................................................................
古老的中原大地上,無數戰旗,迎風飄揚。
十多萬秦軍,如同一股洶湧澎湃的黑色洪流,浩浩蕩蕩,勢不可擋。
士卒步伐堅定而有力,兵器林立,甲胄在陽光下閃爍著幽深的光澤。
大軍所過之處,一片肅殺之氣!
七月初八,韓振葉一舉攻克羅山縣。
七月初十,陳祿率偏師兵臨正陽縣,守將膽寒,不戰而降。
七月十三,宋俊率六千步騎殺至汝南,守將棄城逃往蔡州。
各處捷報頻頻傳來,鄭軍或死或降已超過一萬餘人。
石艾依舊淡定,鄭軍主力尚在,遠未到慶賀的時候。
對石艾來講,當前最重要的是攻克蔡州城。
拿下蔡州後,秦軍完全可繞過許昌,直接攻打開封。
實際上,能夠威脅開封的,不僅是石艾率領的秦軍主力。
西路的楊葉秋所部,若能順利拿下洛陽,同樣可從西麵,經滎陽逼近開封。
至於東麵的劉浩彥,其麾下僅有一萬餘人;勝了固然可喜,敗了也不至於動搖全局。
正當秦軍闊步向前推進,形勢一片大好時,傳來了一則壞消息。
宋俊追殺汝南鄭軍時,鄭將馮鍾毓趁宋俊疏於防備,繞道秦軍後方。
前後兩處鄭軍,合力夾擊秦軍。
宋俊雖奮力苦戰,仍陷入頹勢,幸虧韓振葉及時帶兵出現,馮鍾毓主動退走。
戰後一統計,秦軍折兵一千餘人。
宋俊麵色慚愧,前來向石艾請罪。
石艾麵無表情道:“陛下允你參與此戰,乃是希望你能戴罪立功;若再敗了,天下無人能救得了你。”
生平第一次,宋俊感受到了強烈的恐懼,以及少許的不甘。
“你與陳祿皆有一身出色的武藝,卻很少獨領一軍,你可知為何如此?”石艾冷冷道。
宋俊汗如雨下,他就是再蠢也明白;在很多人眼中,他屬於有勇無謀那一類人。
打打殺殺沒問題,運籌帷幄純屬笑話。
不少人還認為,要不是宋俊、陳祿是黑虎嶺時期“老人”,根本沒機會封爵。
兩人武藝雖厲害,但秦軍中從不缺悍勇之輩,武藝高強者不在少數。
宋俊神情毅然,揚聲道:“衛國公盡可放心,末將必殊死一戰,絕不讓陛下失望。”
石艾淡淡看了他一眼,未再言語。
七月十八,石艾攜秦軍主力,進至蔡州以南二十裏外。
同時,曹澤領十多萬鄭軍,抵達了蔡州城。
一戰分高下,狼煙蔽長空!
一股莫名的興奮,悄然湧入石艾心田。
它如同一股激流,在平靜的內心湖麵上掀起了層層漣漪。
秦軍兵分三路,大舉攻鄭。
韓誌遠留守宛城,楊葉秋帶上原南陽守將蘇磊,率五萬秦軍,走宛洛古道,兵鋒直指洛陽。
石艾率十多萬秦軍,出襄陽後,經信陽北上,進攻蔡州(河南駐馬店附近)。
劉浩彥則獨領一支偏軍,殺往潁州(安徽阜陽附近)。
秦軍如同一頭兇猛的洪荒巨獸,張著血盆大口,意欲吞噬一切。
曹澤見其來勢洶洶,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精神全力應對。
早在一個月前,曹澤就察覺到秦軍意圖。
上上下下,拚命囤積糧草,並抓緊招募青壯。
由於中原地勢平坦,無險可守,曹澤隻能加固城池。
可若一味的死守,時間一久,形勢同樣會變得不妙。
有人勸曹澤主動放棄洛陽,將當地全部兵馬調迴開封,被曹澤果斷拒絕。
那可是洛陽,曾經魏國的東都;在曹澤心目中,它的地位不亞於天下任何一座城池。
更何況,從全局來看,放棄洛陽絕非一招好棋。
“潘顧景、張流啟繼續駐守洛陽,負責擊敗北上的秦軍;本王帶人南下去蔡州,會會石艾這廝。”曹澤沉聲道。
長史許清鴻心中略有些忐忑,“石艾被李昭封為衛國公,皆因此人戰功赫赫,大王務必當心。”
曹澤忽然想到了什麽,不客氣道:“通知韓清駿,讓他率晉軍與我一道南下,迎戰石艾;他要是不同意,立刻滾迴鄴城。”
韓清駿是孟凱部下,此次來開封,表麵上是協助曹澤對抗秦軍,實則是想趁機奪取開封。
曹澤對此一清二楚,心中對此甚是不屑。
若不是秦軍殺來,對方尚有些利用價值,曹澤早將韓清駿驅逐了。
....................
不久,韓清駿得知此事後,心中頓時不爽。
老子又不是你曹澤的部下,憑什麽要聽你的話。
韓清駿於是沒有理睬。
當天深夜,大批鄭軍突然將晉軍營地包圍。
韓清駿熟睡中被親兵叫醒,知道外麵情形後,心中大駭。
在鄭軍強勢逼迫下,答應一同南下。
...........................................
天亮後,曹澤準備率鄭軍主力前往蔡州。
剛出城沒多久,許清鴻滿頭大汗追了上來。
曹澤心中疑惑,詢問何事?
許清鴻嘴唇微微顫抖著,臉上神情變幻,仿佛心中有千言萬語,卻又不知該如何說起。
曹澤道:“你我二人,相知多年,有什麽話是不能說的嗎?”
許清鴻神情變得嚴肅,拱手道:“大王真的明白,這一戰意味著什麽?”
曹澤微微一笑,望了眼湛藍的天空。
此戰有多麽重要,他比所有人都清楚。
這一次不同以往,根本沒有平局的可能。
勝!則縱橫於世。
敗!則灰飛煙滅。
曹澤覺得,某種程度上,他和李昭是同類人。
哪怕是死,也不願放棄心中的野望。
許清鴻猛地上前,死死揪住曹澤的衣袖,表情明顯有些激動。
“大王乃英雄也!胸懷淩雲壯誌,它日應像雄鷹般展翅高飛,翱翔天地之間。臣從未去過遼東、嶺南,更未踏足那遙遠的西域。臣希望將來能陪大王一道,領閱山河之壯麗。”
曹澤深深看了眼許清鴻。
他察覺到,即使許清鴻平日裏處事淡定自若;今時今日,麵對這場生死大戰,心中仍舊感到了緊張。
甚至說,產生了一絲惶恐。
“大王務必打贏此戰,否則一旦讓李昭入主中原,我等將對不起芸芸眾生。”
後半句話,曹澤沒明白什麽意思,許清鴻未詳細解釋。
但他知道,許清鴻素來不喜李昭;每當和自己談論李昭時,毫不掩蓋眼中的厭惡之情。
這種厭惡,並非單純的恨,而是一種更為複雜的情緒。
戰情緊急,容不得耽擱。
許清鴻雙手伏地,重重行了一禮,“臣恭送大王,祝大王馬到成功。”
曹澤長長唿出一口氣,然後迅速翻身上馬,胸中湧出萬丈豪情。
“觀浩渺星辰,誰掌陰陽?看萬裏江山,誰定興亡?”
話音剛落,曹澤策馬揚鞭,揮師南下,迎戰石艾。
...............................................................................................................
古老的中原大地上,無數戰旗,迎風飄揚。
十多萬秦軍,如同一股洶湧澎湃的黑色洪流,浩浩蕩蕩,勢不可擋。
士卒步伐堅定而有力,兵器林立,甲胄在陽光下閃爍著幽深的光澤。
大軍所過之處,一片肅殺之氣!
七月初八,韓振葉一舉攻克羅山縣。
七月初十,陳祿率偏師兵臨正陽縣,守將膽寒,不戰而降。
七月十三,宋俊率六千步騎殺至汝南,守將棄城逃往蔡州。
各處捷報頻頻傳來,鄭軍或死或降已超過一萬餘人。
石艾依舊淡定,鄭軍主力尚在,遠未到慶賀的時候。
對石艾來講,當前最重要的是攻克蔡州城。
拿下蔡州後,秦軍完全可繞過許昌,直接攻打開封。
實際上,能夠威脅開封的,不僅是石艾率領的秦軍主力。
西路的楊葉秋所部,若能順利拿下洛陽,同樣可從西麵,經滎陽逼近開封。
至於東麵的劉浩彥,其麾下僅有一萬餘人;勝了固然可喜,敗了也不至於動搖全局。
正當秦軍闊步向前推進,形勢一片大好時,傳來了一則壞消息。
宋俊追殺汝南鄭軍時,鄭將馮鍾毓趁宋俊疏於防備,繞道秦軍後方。
前後兩處鄭軍,合力夾擊秦軍。
宋俊雖奮力苦戰,仍陷入頹勢,幸虧韓振葉及時帶兵出現,馮鍾毓主動退走。
戰後一統計,秦軍折兵一千餘人。
宋俊麵色慚愧,前來向石艾請罪。
石艾麵無表情道:“陛下允你參與此戰,乃是希望你能戴罪立功;若再敗了,天下無人能救得了你。”
生平第一次,宋俊感受到了強烈的恐懼,以及少許的不甘。
“你與陳祿皆有一身出色的武藝,卻很少獨領一軍,你可知為何如此?”石艾冷冷道。
宋俊汗如雨下,他就是再蠢也明白;在很多人眼中,他屬於有勇無謀那一類人。
打打殺殺沒問題,運籌帷幄純屬笑話。
不少人還認為,要不是宋俊、陳祿是黑虎嶺時期“老人”,根本沒機會封爵。
兩人武藝雖厲害,但秦軍中從不缺悍勇之輩,武藝高強者不在少數。
宋俊神情毅然,揚聲道:“衛國公盡可放心,末將必殊死一戰,絕不讓陛下失望。”
石艾淡淡看了他一眼,未再言語。
七月十八,石艾攜秦軍主力,進至蔡州以南二十裏外。
同時,曹澤領十多萬鄭軍,抵達了蔡州城。
一戰分高下,狼煙蔽長空!
一股莫名的興奮,悄然湧入石艾心田。
它如同一股激流,在平靜的內心湖麵上掀起了層層漣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