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去找來一副紙筆,我親自給陛下寫信。”柳知捷道。
柳思行苦笑道:“父親,您是知道的,閩地叛亂越鬧越大,不將其鎮壓下去,朝廷根本無法向長沙派兵。”
“莫要廢話,趕快去辦。”
柳思行無奈,隻能照父親說的做。
柳知捷寫好信後,交給柳思行,“盡快派人送去金陵,不得有片刻耽擱。”
“是。”
見柳思行仍然沒離開,柳知捷不悅道:“你有什麽話,一口氣說完。”
“父親,哪怕朝廷真調派援兵,一時半會也到不了長沙;再說,陛下也派不了多少人。”柳思行表情略有些無奈,說出他的想法,“不如放棄長沙城,全軍退守南昌,在武夷山脈重新構築防線。如此一來,金陵的糧草也能更快運抵前線。”
柳知捷微微搖了搖頭,目光深邃,緩緩道:“若真的這麽做了,相當於放棄了南昌以西全部城池;昭武軍得到這麽多土地、人口,實力會更加強大。更何況,昭武軍向來喜歡穿插作戰。閩贛之地,可沒有什麽劍門關。我若是沈寧,大概率會派一支精兵,直接繞過南昌城。”
“兒子自然知道這些,但是..........。”
“但是什麽,你怎麽如此愚鈍。”柳知捷略有些惱火,繼續道:“昭武軍如果真的打到南昌,齊國將人心動蕩。朝中一半以上的大臣,會搖身一變,成為李昭在金陵的內應。陛下想要再征集錢糧、招募士卒,會變得更加困難。你為官多年,難道不了解那些人的心思。”
柳思行愣了愣,仔細一想,父親說的確實是這麽迴事。這些年來,朝廷一直在大力抓捕金陵的黑冰台密探,但收效甚微,顯然有大臣在暗中包庇。
也不再說什麽,急忙安排人將信送去金陵。
次日一早,柳知捷與張峰詳談後,率兵離開益陽城。
原打算留下的一萬人,變成了五千人。
張峰知道當前形勢,未有怨言,隻說願死戰到底。
柳知捷出城三裏後,實在忍不住,轉身看向益陽城,眼神複雜。
............................................................................................................
楊智不知道石艾、沈寧等人戰況如何,他已經穿過了大庾嶺山脈,正興衝衝的前往韶州(韶關)。
見長子楊葉秋臉上塗滿各種草藥,模樣甚是滑稽,楊智哈哈大笑。
楊葉秋很無語,“兒子已經這副模樣,父親為何還笑得如此開心?”
無論古今,豈會有人不在乎自己的顏值。
“你盡可放心,為父問過大夫了,不會留下疤痕。”
“這就好。”楊葉秋拍了拍胸脯,懸著的心終於放下。
想起大庾嶺的各種毒蟲蛇鼠,楊葉秋一身雞皮疙瘩。
“這鬼地方,怎麽比蜀地還要熱。”
馬彥斌邊說邊脫掉盔甲,交給身旁親兵保管。
楊智看向韶州的方向,一臉的豪邁,“我三萬大軍,已殺入嶺南。柳知捷還在長沙,金陵也不會往這裏派兵。接下來,我等可痛痛快快,大幹一場。”
“楊將軍說的對,末將的大刀早已饑渴難耐。”馬彥斌同樣意氣風發,眼中戰意濃濃。
根據各種情報,偌大的嶺南,由於多次被抽調兵力。如今最多不過四萬士卒,並分散在多個城池。
楊智決定兵貴神速,各個擊破。
“馬將軍,你率兵五千,帶上葉秋,直奔韶州。”
“末將遵命!”
楊智自己則帶人,掃蕩韶州周邊城池。
昭武軍突然殺來,嶺南震動。
雖然嶺南位置偏遠,消息堵塞;但當地官員、將領,多少知道些昭武軍的事情。
沈天曾經駐守嶺南多年,在當地威望頗高,當眾人聽說他是被昭武軍所擊敗;一時間,人心惶惶。
馬彥斌殺到韶州城下,要求城內投降;被拒絕後,立刻發起攻擊。
昭武軍晝夜不停,箭矢如雨,將士勇武,始終攻勢猛烈。
楊智進展要順利的多,昭武軍氣勢如虹,連破數城。
連平城守將李宏任,招募大量青壯、士卒,出城與楊智一戰。
不到半個時辰,齊軍大敗;李宏任也在混戰中,被弓弩手射殺!
十日後,馬彥斌在城牆上斬殺守將,攻入韶州。
不算上戰死的齊軍,各處被俘虜的士卒,加起來已超過六千餘人。
因屢戰屢敗,不少嶺南守軍心生懼意,不願死戰。
楊智則心情愉悅,邁著輕鬆的步伐走入韶州城。
“父親,城內糧草完好,至少夠全軍吃半個月。”楊葉秋道。
“還是有點少,再去找城內豪強借點糧;如他們不給,你看著辦吧。”楊智隨意道。
“額,兒子馬上去辦。”
“不急,派人把馬將軍叫來,我和他有要事相商。”
“是。”
不一會,馬彥斌來到了曾經的太守府,如今的將軍府。
楊智正趴在桌案上,認真看著麵前的嶺南輿圖。
“見過楊將軍。”馬彥斌抱拳道。
“隨便坐。”
“是。”
過了好一會,楊智起身,感慨道:“嶺南之地,倒是比我想象的要大。”
“據說這裏曾經是蠻荒之地,為開發此地,前朝和齊國花了兩百餘年。”馬彥斌道。
“這麽多城池,一個個攻打的話,恐怕起碼要花費數月時間,本將軍耗不起啊。”
楊智從未忘記他的目標,繞道嶺南,實行大迂迴作戰。
要是在嶺南待幾個月,估計長沙那邊早就打完了;他又如何能與沈寧、石艾等人並駕齊驅。
“楊將軍的意思是?”
楊智笑了笑,看向楊葉秋,“你說呢?”
楊葉秋一副氣定神閑的樣子,自信道:“兒子以為,隻要將士們上下一心,戰術得當,必能..........。”
話還沒說完,楊智一腳踹過去,罵道:“混賬東西,竟敢拿這種話搪塞老子。”
楊葉秋有點委屈,無奈道:“父親若不想在嶺南耗下去,還需盡快殲滅此處的齊軍主力。”
“具體如何做呢?”
“最快的方法,當然是一戰而定!”
柳思行苦笑道:“父親,您是知道的,閩地叛亂越鬧越大,不將其鎮壓下去,朝廷根本無法向長沙派兵。”
“莫要廢話,趕快去辦。”
柳思行無奈,隻能照父親說的做。
柳知捷寫好信後,交給柳思行,“盡快派人送去金陵,不得有片刻耽擱。”
“是。”
見柳思行仍然沒離開,柳知捷不悅道:“你有什麽話,一口氣說完。”
“父親,哪怕朝廷真調派援兵,一時半會也到不了長沙;再說,陛下也派不了多少人。”柳思行表情略有些無奈,說出他的想法,“不如放棄長沙城,全軍退守南昌,在武夷山脈重新構築防線。如此一來,金陵的糧草也能更快運抵前線。”
柳知捷微微搖了搖頭,目光深邃,緩緩道:“若真的這麽做了,相當於放棄了南昌以西全部城池;昭武軍得到這麽多土地、人口,實力會更加強大。更何況,昭武軍向來喜歡穿插作戰。閩贛之地,可沒有什麽劍門關。我若是沈寧,大概率會派一支精兵,直接繞過南昌城。”
“兒子自然知道這些,但是..........。”
“但是什麽,你怎麽如此愚鈍。”柳知捷略有些惱火,繼續道:“昭武軍如果真的打到南昌,齊國將人心動蕩。朝中一半以上的大臣,會搖身一變,成為李昭在金陵的內應。陛下想要再征集錢糧、招募士卒,會變得更加困難。你為官多年,難道不了解那些人的心思。”
柳思行愣了愣,仔細一想,父親說的確實是這麽迴事。這些年來,朝廷一直在大力抓捕金陵的黑冰台密探,但收效甚微,顯然有大臣在暗中包庇。
也不再說什麽,急忙安排人將信送去金陵。
次日一早,柳知捷與張峰詳談後,率兵離開益陽城。
原打算留下的一萬人,變成了五千人。
張峰知道當前形勢,未有怨言,隻說願死戰到底。
柳知捷出城三裏後,實在忍不住,轉身看向益陽城,眼神複雜。
............................................................................................................
楊智不知道石艾、沈寧等人戰況如何,他已經穿過了大庾嶺山脈,正興衝衝的前往韶州(韶關)。
見長子楊葉秋臉上塗滿各種草藥,模樣甚是滑稽,楊智哈哈大笑。
楊葉秋很無語,“兒子已經這副模樣,父親為何還笑得如此開心?”
無論古今,豈會有人不在乎自己的顏值。
“你盡可放心,為父問過大夫了,不會留下疤痕。”
“這就好。”楊葉秋拍了拍胸脯,懸著的心終於放下。
想起大庾嶺的各種毒蟲蛇鼠,楊葉秋一身雞皮疙瘩。
“這鬼地方,怎麽比蜀地還要熱。”
馬彥斌邊說邊脫掉盔甲,交給身旁親兵保管。
楊智看向韶州的方向,一臉的豪邁,“我三萬大軍,已殺入嶺南。柳知捷還在長沙,金陵也不會往這裏派兵。接下來,我等可痛痛快快,大幹一場。”
“楊將軍說的對,末將的大刀早已饑渴難耐。”馬彥斌同樣意氣風發,眼中戰意濃濃。
根據各種情報,偌大的嶺南,由於多次被抽調兵力。如今最多不過四萬士卒,並分散在多個城池。
楊智決定兵貴神速,各個擊破。
“馬將軍,你率兵五千,帶上葉秋,直奔韶州。”
“末將遵命!”
楊智自己則帶人,掃蕩韶州周邊城池。
昭武軍突然殺來,嶺南震動。
雖然嶺南位置偏遠,消息堵塞;但當地官員、將領,多少知道些昭武軍的事情。
沈天曾經駐守嶺南多年,在當地威望頗高,當眾人聽說他是被昭武軍所擊敗;一時間,人心惶惶。
馬彥斌殺到韶州城下,要求城內投降;被拒絕後,立刻發起攻擊。
昭武軍晝夜不停,箭矢如雨,將士勇武,始終攻勢猛烈。
楊智進展要順利的多,昭武軍氣勢如虹,連破數城。
連平城守將李宏任,招募大量青壯、士卒,出城與楊智一戰。
不到半個時辰,齊軍大敗;李宏任也在混戰中,被弓弩手射殺!
十日後,馬彥斌在城牆上斬殺守將,攻入韶州。
不算上戰死的齊軍,各處被俘虜的士卒,加起來已超過六千餘人。
因屢戰屢敗,不少嶺南守軍心生懼意,不願死戰。
楊智則心情愉悅,邁著輕鬆的步伐走入韶州城。
“父親,城內糧草完好,至少夠全軍吃半個月。”楊葉秋道。
“還是有點少,再去找城內豪強借點糧;如他們不給,你看著辦吧。”楊智隨意道。
“額,兒子馬上去辦。”
“不急,派人把馬將軍叫來,我和他有要事相商。”
“是。”
不一會,馬彥斌來到了曾經的太守府,如今的將軍府。
楊智正趴在桌案上,認真看著麵前的嶺南輿圖。
“見過楊將軍。”馬彥斌抱拳道。
“隨便坐。”
“是。”
過了好一會,楊智起身,感慨道:“嶺南之地,倒是比我想象的要大。”
“據說這裏曾經是蠻荒之地,為開發此地,前朝和齊國花了兩百餘年。”馬彥斌道。
“這麽多城池,一個個攻打的話,恐怕起碼要花費數月時間,本將軍耗不起啊。”
楊智從未忘記他的目標,繞道嶺南,實行大迂迴作戰。
要是在嶺南待幾個月,估計長沙那邊早就打完了;他又如何能與沈寧、石艾等人並駕齊驅。
“楊將軍的意思是?”
楊智笑了笑,看向楊葉秋,“你說呢?”
楊葉秋一副氣定神閑的樣子,自信道:“兒子以為,隻要將士們上下一心,戰術得當,必能..........。”
話還沒說完,楊智一腳踹過去,罵道:“混賬東西,竟敢拿這種話搪塞老子。”
楊葉秋有點委屈,無奈道:“父親若不想在嶺南耗下去,還需盡快殲滅此處的齊軍主力。”
“具體如何做呢?”
“最快的方法,當然是一戰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