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這人太沒意思,我又沒說現在就去打!”李老二囁嚅了一句,坐迴了椅子。


    棉衣後續的事情,無須他煩惱。李靖會催著戶部、工部的人以最快的速度落實。而下麵還有一件小事亟待他解決,那就是采小蘭的獎勵。區區一個沒見過世麵的民女,隨便給點金銀、虛榮,就可以打發掉了。


    不過,他還是決定借此展現一下自己的大方,也順帶再一次觀察貪婪的人性。


    “采民女,你獻棉衣有功,朕重重有賞。你要什麽?”


    若不是在這朝殿之上,一群重臣肯定得嗤笑李老二的小氣。想賞什麽就賞賜下去,非得問人。一個婦道人家知道什麽好?擺明了欺負人沒見識。虞世南等老臣們紛紛咧嘴輕笑。


    采小蘭搖了搖頭,“民女無所求!”


    第一句話,就讓企圖看熱鬧的各人收迴了嘴角的笑。


    隻聽采小蘭繼續說道:“小蘭是經曆過前朝戰亂之苦的人。我小時候,家裏一無耕地,二無桑織,依靠山林過活,朝不慮夕。後來聖朝建立,分田百畝,阿耶與阿娘伺候莊稼,養人無慮。民女常思……”


    李老二臉上的笑意越來越足,這番誇耀功德的話,若是殿內任何其他人說,都會被他斥責一番。


    拍馬屁的人,他一向不喜歡。


    而唯獨出自采小蘭之口,他才覺得這是真話,是老百姓的聲音。


    “好!太好了!沒想到民間的生活卻是這副場景,朕今日得聞百姓心意,開心呀。”李老二龍顏大悅。


    尉遲一個武夫沒感覺到什麽,其餘重臣與太監,都看向虞世南。都以為是他的手筆。


    “這老虞,向來隻幹自己的本職。今天為何下場了?難道真像傳言中的那樣,此女背後有大謀劃?”李靖想到了前些日子朝堂上的爭吵。如果沒記錯,虞世南確實幫屈突壽講話了。


    而虞世南是數朝元老,看周圍人的微表情,大致猜到了他們心裏所想。可采小蘭說的話,真不是他教的。無可奈何,隻剩苦笑。


    采小蘭的發言並沒有因為李世民的誇讚就此結束,仍在繼續:“我來的時候,揚州的百姓們為聖人準備了三件禮物,棉衣與製作技術我已經交給您了,現在還有第三件。民女請求呈上。”


    “準了!”


    采小蘭又從懷中掏出了一張疊好的宣紙,上麵密密麻麻寫滿了字。


    皇帝一張嘴,太監跑斷腿。


    小太監立即捧了宣紙,遞給了李世民。


    李老二望了眼簪花般的小字,眉頭直皺,做了皇帝後,沒看過那麽長的文章了。粗略掃了一通,興趣盎然。在讀到第二遍的時候,大腿拍得直響。


    “傳朕旨意,召六部尚書,速來議事!”李世民囑咐完近臣,又對殿裏其他人喊道:“諸臣,都上來傳閱一遍吧!”


    “老虞,你今天賣什麽關子呀!”李靖走到虞世南旁邊的時候,小聲念叨了一句。


    虞世南麵皮直哆嗦,“真不關我事呀!”


    ……


    等六部其餘尚書到達小朝殿的時候,采小蘭的文章已經被貼到了屏風上。皇帝也到內室休息去了。


    先來的都聚在屏風不住點頭,激起了後來者的好奇心。


    “《棉布富民策》?”最後到達的刑部尚書李道宗小聲念了一遍文章的題目,心裏嘀咕不已,“早晨朝會已經開過了,又喊,這把老骨頭早晚被折騰散了。”


    “此等文章大妙,究竟出自哪位大儒?”


    後來的沒看到采小蘭獻文那一段,但字裏行間,他們能品出其中悲天憫人的胸懷。有此等胸襟,恐怕是天下有名的大儒了。


    為什麽隻是大儒,而不是官,這與文章內容有關。如果朝廷真按照文中的政策施行,全天下的權貴都要被打斷一條腿。


    “陛下又得一賢才!”


    後來人的“馬屁”惹得李靖等先來的哈哈大笑,“陛下喊你們來,可不是聽你們胡吹的。想想看,裏麵提到的這些策略究竟有幾分實現的可能?”


    “還有,這文章不是大儒寫的。原作者不過是一個民間女子罷了!”


    “啊——”


    涉及到家國大事,自然不是一次兩次議事就能商議妥當的。采小蘭在揚州時候,在盧青雲的首肯下,還那麽多大商人跳出來反對。更不必說在權力中心長安了。


    六部的尚書們猜不透李世民的心意,這家夥躲進內室就沒出來過。又有人在朝堂上提出此事,吵吵鬧鬧比先前厲害得多。而李老二一直獨坐高台,不發表看法,隻讓群臣議論。


    皇帝不發表看法,爭論就一直繼續。而采小蘭身為富民策的提出人,卻被雪藏了。除了六部的尚書,皇帝的近侍,沒人知道朝堂上爭論不休的富民策是采小蘭提出來。


    之前懷疑采小蘭麵聖是崔樂布局的重臣,也沒了聲音。如果崔樂能有這一份才華,又何必轉介他人?采小蘭那兩倍常人的智力在竹節筆的加持下,達到了恐怖的程度。一篇《棉布富民策》,不僅文采斐然,其思想更是曠古絕今。


    朝堂上後續發生的事情,采小蘭一概不知。她每天吃喝不愁,一直等到麵聖後的第五天,虞世南才捧著一卷白色誥書到了驛站。


    “民女采小蘭承誥!”


    正當采小蘭猶豫是否要下跪的時候,她又聽虞世南繼續說道:“陛下說一切從簡,不必行禮了。”


    “今天開始你就可以收拾迴揚州了,陛下對你的賞賜都在誥書裏寫著。我就不再讀一遍了。你提的要求,陛下在考慮中了。這裏還有一封信,返程的路上再拆!”


    虞世南幾句話,把事情交代完,人就離開了。如果文章真是采小蘭所寫,這個人的才能太可怕了。他不敢與之久待。


    一麵半丈的宣紙能寫下什麽內容?


    毛筆字,把句讀算上,一共一千多個字。但文內以棉花為例,論了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要想綿延國祚,必重民本。其文若是隻有討好百姓那一套,講得再好,也比不上孔夫子。而是借用縱橫家那一套,緩和權貴地主與貧民百姓的關係。絲織品一定不能少,走上層精品路線;而棉布也不能少,要保障百姓基本冷暖。


    如果換一個守成的帝王,他不會同意割權貴的肉喂給百姓,因為他自己就是最大的權貴。但李世民一路征戰,見了太多的民間疾苦,懂君舟民水的道理。為了綿延國祚,有可能會選擇犧牲:


    一條大腿的利益。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人在大唐,開局一把金鋤頭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日暮不鳴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日暮不鳴蟬並收藏人在大唐,開局一把金鋤頭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