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思摩派人前去向夏軍求援,使者來到了籠火城。此時,鎮守籠火城的夏軍主將正是大將王伏寶。得知突厥使者來到籠火城,王伏寶登時破口大罵:“番狗竟敢到此地來。不必讓他進見,隻管與我砍了。”
原來,王伏寶平日與宋正本關係最為親密。那宋正本被突厥所害的消息雖知者不多,但畢竟瞞不過王伏寶這個級別的大將。故此王伏寶一直咬牙切齒,發誓要為宋正本報仇。此時得知突厥使者來到籠火城,便要殺了使者以解心頭之恨。麾下眾將都知道王伏寶說到做到,不覺各自吃驚。副將高士興忙上前勸道:“將軍萬萬不可!突厥人雖可惡,但主公意在聯結突厥,抗拒唐軍,將軍切不可壞了主公大事。”
王伏寶沉吟半日,仍舊憤恨難消,道:“突厥人殺我宋大人,我豈不能殺他使者!”
高士興又道:“我聞聽突厥使者此番前來,是為了與我軍同取幽州,還望將軍莫要因一時之憤,壞了國家大事。”
王伏寶道:“幽州我自能取,豈需番狗相助!且我大夏軍馬豈能任由番狗調遣,把番狗趕出城去!”
眾人見狀,不敢再相勸。原來這王伏寶雖智勇雙全,卻生性高傲,目空一切,故此夏軍眾將多與他不睦,作為副將的高士興更對他多有不滿。他所以肯開口相勸,無非是職責所在,免得受到牽連。此時見他這般,樂得看他出事才好。其餘將佐或與高士興有著相同心理,或不敢多言,都不再相勸,隻得任他趕走突厥使者。待眾將離了官衙,高士興迴到下處,思來想去,便起身修書一封。不僅將今日之事寫明,還添油加醋地進了不少讒言,隨後又派一名心腹之人,偷偷離城將書信送給竇建德。
此時的竇建德並不在銘州,他早已率領大軍分路攻打鄰近的唐境了。唐軍大總管李神通畏懼建德威名不敢應戰,隻令各州刺史、總管守城,自己卻率主力撤至黎陽,與李世積合兵一處了。故此,竇建德大軍始出,便連克趙州、相州,守城唐將呂瑉、張道源、張誌昂等也都降了建德。在收到高士興的來信時,竇建德大軍正在相州。
看罷書信內容,竇建德不覺又驚又怒。事渉機密,不好讓更多人知悉,故此隻將侍中淩敬、左仆射齊善行、大將軍曹旦、王琮四人召來商議。齊善行見竇建德已經對王伏寶心生猜疑,忍不住勸道:“王伏寶雖天性莽撞,但為人忠誠耿直,當不會有異心。還望大王慎重行事。”
他話音未落,卻見曹旦道:“王伏寶素來輕狂犯上,且智勇過人。自宋正本被害,常發怨言。今又在籠火城獨將一軍,一旦有非常之舉,誰能製止!望大王早做準備。”
這齊善行與曹旦都是從高雞泊便跟隨竇建德浴血創業的老臣,齊善行為人老成持重,行事冷靜穩妥,深為竇建德所器重,因此他的話是很有分量的。而曹旦雖忠勇善戰,且是建德正妻曹妃的胞兄,但卻是個莽夫,素來被王伏寶所輕視,故此二人一向關係不睦,他自然於公於私,都不會為王伏寶講什麽好話,這一點竇建德是心中有數的。但此事關係重大,他也不好隻聽齊善行一麵之詞,不由得將目光轉向了淩敬。隻見淩敬沉吟半日,方才道:“臣以為以王將軍之天性忠純,斷不會有背叛大王之舉。今我軍不久必將至黎陽與唐軍決戰,黎陽城內兵精糧足,李神通雖是庸才,但李世積智勇兼備,非王將軍難以為敵。大王何不將王將軍調至相州以敵李世積。”
竇建德聞言,微微點頭。卻見王琮忽厲聲道:“大王萬萬不可。王將軍為人忠義,臣願以一家百口性命保王將軍必不反。如今王將軍剛剛做了魯莽之事,大王便調其來相州,其內心豈不生疑!此乃王將軍不反,而大王逼其反也。”
竇建德聞言,不覺臉色一變:“愛卿所言,思慮甚是周詳,孤所不及也。”沉吟片刻,又道,“如此,可不必召伏寶前來了。隻是今日之事,不可外傳。如何處置,容孤家三思。你等暫且退下吧。”
四人聞命,告辭退下。淩敬走出宮殿,正要上轎迴府,卻見王琮從後疾步走來。厲聲道:“淩大人且止步!”
淩敬感到對方口氣不對,忍不住扭過頭去,隻見王琮已來到自己麵前質問道:“我素來敬你雖是書生,卻忠義豁達。今日之事,何故對王將軍心存猜疑?”
淩敬對著王琮凝視片刻,道:“今日之事,大王顯然已對王將軍心存疑忌了。且王將軍素性孤傲,與高士興等不睦,如今又有此等事,此輩必不斷向大王進獻讒言。日久天長,不由得大王不信。如此,王將軍危矣!故我有意將王將軍調至大王身邊,使讒言不得行。今日將軍雖是愛王將軍,隻怕卻是害了他也。”
未曾聞言,恍然大悟,跌足歎道:“我之過也!隻是當如何補救?不如我二人再勸大王將其調迴如何?”
淩敬搖搖頭道:“我料大王迴到後宮,曹妃必定再獻此計於大王。大王若能聽從,便是王將軍的造化;若是不從,我二人多言也是無用。一切聽天由命吧!”
說罷,淩敬登轎離去。王琮也隻得上馬迴府,一路之上,失魂落魄,竟不知是如何迴到的家中的。
卻說竇建德見四人離去,便也迴到了後宮。王妃曹氏見建德悶悶不樂,不由得問道:“大王何故鬱悶?”
竇建德便將王伏寶之事及四人的建議告知曹王妃。曹王妃聞言,道:“以臣妾之見,大王若不能對王將軍釋然無疑,不如將王將軍調到身邊。”
竇建德一怔:“淩敬也以為當如此。隻是如此一來,恐打草驚蛇,使王伏寶速反。豈不弄巧成拙?”
曹妃道:“王伏寶久隨大王東征西殺,忠心耿耿,絕非反複小人,必不會行謀反之事。”
這位王妃,天性純良溫柔,且頗有膽識,故此建德對她的意見一向很重視,凡事也常與她商議。此刻見她這麽講,竇建德內心不覺輕鬆了許多。於是點點頭道:“你所言頗有道理。隻是此事關係重大,且容我三思而後行。”
當晚,竇建德心中想著王伏寶之事,一宿不曾入睡。次日,便派出一位心腹前往籠火城,暗中囑托高士興,令他密切關注王伏寶,一旦他有不軌之舉,可自行做出裁奪。這才略微放下心來。可是時間一天天過去了,從籠火城傳迴來的卻都是種種不利於王伏寶的訊息。這使得竇建德內心的疑慮越來越重。他有心再與淩敬等人商議,卻料知他們必定會竭力維護王伏寶。思來想去,他決定征求一下右仆射裴矩的意見。於是,他便單獨召見了裴矩。這裴矩本是楊廣的心腹重臣,雖然算不上忠臣,但也不是壞到骨頭裏的人物,而且博學多聞,頗有謀略,隻是為人油滑柔媚,凡事先求自保。此時見竇建德發問,料知竇建德對王伏寶已是深懷猜忌,不殺不足以安心,便想出一條陰毒之計:“大王何不遣一重臣至籠火城令王伏寶率軍攻打幽州?他若依旨前往,便定無叛意;倘若抗旨不尊,隻怕是……”
說到這裏,裴矩便停了下來,但竇建德卻已經明白了他未講出的意思。其實,無論是竇建德還是裴矩,心裏都明白,王伏寶大半不肯率兵去配合突厥人攻打羅藝,裴矩的建議與其說是要考驗王伏寶的忠誠度,倒不如說是為竇建德找一個殺掉王伏寶的借口。但這卻正中了竇建德下懷,於是,竇建德立即瞞著淩敬等人令曹旦前往籠火城,傳旨令王伏寶立即出兵攻打幽州城。
卻說曹旦未到籠火城,先派人與高士興取得了聯係,讓他做好準備。一旦王伏寶敢違背王詔,便可出手除掉他。得到了高士興的迴複後,才進城宣讀了王詔。王伏寶果然不肯從命:“曹將軍可迴去稟明大王:幽州城堅兵精,攻之損失必重,貿然出兵,乃是為突厥火中取栗也。恕伏寶難以從命。”
曹旦聞言,冷笑道:“隻怕是將軍為了宋正本,心存怨恨,才不願與突厥聯兵吧?實不相瞞,番狗所為,曹某豈不憤怒!隻是結盟突厥以取天下,乃是大王之深謀遠慮,還望將軍勿要因私情而壞國事。”
王伏寶聞言,立刻把臉一沉:“你這是甚話?王某追隨大王多年,忠心耿耿,天日可見,怎肯因私廢公!番狗欲侵擾唐朝,卻不肯自派兵馬前來,僅令高開道與我軍攻幽州。高開道不過烏合之眾,現已為羅藝所敗,我軍與幽州軍眾寡懸殊,一旦前往幽州,豈非羊入虎口!王某雖不懼一死,卻豈肯令二萬將士為我陪葬!”
曹旦聞言,厲聲道:“此乃大王嚴令,王將軍要違抗詔令嗎?”
王伏寶怒道:“你休要以王命壓某家,王某頭可斷,兵不可出。”
曹旦大怒:“來人,與我拿下王伏寶!”
便見身邊幾位衛士,湧身上前,要擒拿王伏寶。王伏寶奮起兩腳,將來人踢飛。曹旦早把目光移向高士興,隻見高士興登時率著幾位將領挺劍撲向王伏寶。另一方,也有幾位王伏寶的心腹亮出兵刃,護住王伏寶。曹旦見狀,忙喝道:“我奉大王之命,來擒拿反叛。敢助王伏寶者,以謀反論處。”
王伏寶的心腹們聞言,不覺遲疑不敢上前。王伏寶見勢不妙,忽然奮身一躍,躥到曹旦身前,一把雪亮亮的寶劍早已架在了曹旦脖頸,隻見他厲聲道:“鼠輩,你怎敢假傳王命,擅自害軍中大將。”
曹旦全無懼色:“王伏寶,你屢次口出怨言,指斥大王,圖謀不軌,今又敢違抗王詔,奉旨不尊,實乃罪在不赦。某家來時,大王已有成命,敢不從詔命,格殺勿論。王詔就在某家懷中。”
王伏寶道:“拿來我看。”
曹旦便從容取出王詔,卻被王伏寶抬手打落地下,以劍尖挑開詔書。看時,果然是竇建德的王詔,曹旦所言,一字不假。看罷詔書,王伏寶兩眼頓時黯然失色,繼而仰天長歎:“古人言:‘狡兔死,走狗烹;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某家隻道大王仁義豁達,必不如此。卻不料如今兔鳥未盡,大王已欲烹狗藏弓矣!罷了,算我王某眼瞎。”陡然,又將頭抬起,隻見一股殺氣,直射向高士興。隨即高聲喝道:“你等且丟下兵器,否則我必取曹旦人頭為某家陪葬。”
高士興等聞言,不覺心頭顫了一顫,身不由己地退後幾步。要知道,如果曹旦當真被殺,他們恐怕誰也脫不了幹係。王伏寶見眾人仍不肯丟下兵器,便立即手一加力,便見曹旦頸項上多了一道傷口,鮮血殷殷流出。高士興不覺手一抖,寶劍已然脫手墜地。眾人見狀,也紛紛丟掉兵器。不料恰在此時,王伏寶忽然縱身一躍,撲向高士興。高士興急待躲避,卻見寶劍已架在了他脖頸上了。直嚇得他頓時麵如土色。隻聽得王伏寶高聲斷喝:“鼠輩,必是你這小人在大王麵前進獻讒言,否則大王斷不會有此等詔令。”
這時,卻見曹旦道:“王伏寶,你若放了高將軍,大王或可饒你不死;倘若傷及無辜,你必死無疑。”
王伏寶聞言,忽仰天大笑:“鼠輩,到了此時,王某何懼一死。”
說罷,忽然全身射出萬丈殺氣,眼見高士興已是性命難保,卻見王伏寶忽又收迴右手,仰天歎道:“罷了!罷了!大王殺我,已是自毀長城。我又殺你,豈不讓大王又損一員猛將!”忽有厲聲道,“鼠輩記住,王某死後,你需盡忠於大王,不可再陷害忠良。”又轉向曹旦,“鼠輩,我死之後,你隻可率軍虛張聲勢,聲言進取幽州。待羅藝率兵迴援,便即刻撤迴籠火城,切勿枉送了將士性命。切記!切記!”
說罷,抬手就要自刎。此時,曹旦的腦海裏早已浮現出一幕幕與王伏寶合力殺敵的往事,一腔悔意油然而起,兩行熱淚不由得奪眶而出,忍不住高聲喝道:“伏寶且慢!”
王伏寶淒然一笑,右手一緊,劍已入頸,一道熱血倏然噴出,王伏寶那鐵塔一般的身軀怦然倒地。高士興登時頹然癱坐在地上,曹旦先是一愕,繼而猛地撲倒在王伏寶身上放聲大哭,卻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哭罷,曹旦便令高士興依伏寶之計,虛張聲勢進兵幽州,自己卻返迴相州複命去了。高士興大軍未到幽州,羅藝果然撤漁陽之圍,率軍迴守幽州了。高士興便也撤迴了籠火城。
卻說曹旦迴到相州,將王伏寶自刎的經過告知竇建德。竇建德先是麵色鐵青,繼而兩行老淚滾滾而落,忍不住長歎一聲:“伏寶,是孤家負了你,你未曾辜負孤家啊!早知如此,何如就在高雞泊為賊乎!”
於是傳令將王伏寶生前爵祿繼續按時發給其家人,他的三個兒子全都入朝為官,並親自穿上喪服,為王伏寶舉哀祭奠。
待為王伏寶處理了後事,竇建德內心依舊愧疚難解,終日悶悶不樂。淩敬不由得晉見勸道:“大王在相州多日,如無意繼續開拓境域,當早迴銘州;否則當從速發兵。不可荒廢日月。”
竇建德這才強打精神,整頓軍馬,繼續開赴唐境。
原來,王伏寶平日與宋正本關係最為親密。那宋正本被突厥所害的消息雖知者不多,但畢竟瞞不過王伏寶這個級別的大將。故此王伏寶一直咬牙切齒,發誓要為宋正本報仇。此時得知突厥使者來到籠火城,便要殺了使者以解心頭之恨。麾下眾將都知道王伏寶說到做到,不覺各自吃驚。副將高士興忙上前勸道:“將軍萬萬不可!突厥人雖可惡,但主公意在聯結突厥,抗拒唐軍,將軍切不可壞了主公大事。”
王伏寶沉吟半日,仍舊憤恨難消,道:“突厥人殺我宋大人,我豈不能殺他使者!”
高士興又道:“我聞聽突厥使者此番前來,是為了與我軍同取幽州,還望將軍莫要因一時之憤,壞了國家大事。”
王伏寶道:“幽州我自能取,豈需番狗相助!且我大夏軍馬豈能任由番狗調遣,把番狗趕出城去!”
眾人見狀,不敢再相勸。原來這王伏寶雖智勇雙全,卻生性高傲,目空一切,故此夏軍眾將多與他不睦,作為副將的高士興更對他多有不滿。他所以肯開口相勸,無非是職責所在,免得受到牽連。此時見他這般,樂得看他出事才好。其餘將佐或與高士興有著相同心理,或不敢多言,都不再相勸,隻得任他趕走突厥使者。待眾將離了官衙,高士興迴到下處,思來想去,便起身修書一封。不僅將今日之事寫明,還添油加醋地進了不少讒言,隨後又派一名心腹之人,偷偷離城將書信送給竇建德。
此時的竇建德並不在銘州,他早已率領大軍分路攻打鄰近的唐境了。唐軍大總管李神通畏懼建德威名不敢應戰,隻令各州刺史、總管守城,自己卻率主力撤至黎陽,與李世積合兵一處了。故此,竇建德大軍始出,便連克趙州、相州,守城唐將呂瑉、張道源、張誌昂等也都降了建德。在收到高士興的來信時,竇建德大軍正在相州。
看罷書信內容,竇建德不覺又驚又怒。事渉機密,不好讓更多人知悉,故此隻將侍中淩敬、左仆射齊善行、大將軍曹旦、王琮四人召來商議。齊善行見竇建德已經對王伏寶心生猜疑,忍不住勸道:“王伏寶雖天性莽撞,但為人忠誠耿直,當不會有異心。還望大王慎重行事。”
他話音未落,卻見曹旦道:“王伏寶素來輕狂犯上,且智勇過人。自宋正本被害,常發怨言。今又在籠火城獨將一軍,一旦有非常之舉,誰能製止!望大王早做準備。”
這齊善行與曹旦都是從高雞泊便跟隨竇建德浴血創業的老臣,齊善行為人老成持重,行事冷靜穩妥,深為竇建德所器重,因此他的話是很有分量的。而曹旦雖忠勇善戰,且是建德正妻曹妃的胞兄,但卻是個莽夫,素來被王伏寶所輕視,故此二人一向關係不睦,他自然於公於私,都不會為王伏寶講什麽好話,這一點竇建德是心中有數的。但此事關係重大,他也不好隻聽齊善行一麵之詞,不由得將目光轉向了淩敬。隻見淩敬沉吟半日,方才道:“臣以為以王將軍之天性忠純,斷不會有背叛大王之舉。今我軍不久必將至黎陽與唐軍決戰,黎陽城內兵精糧足,李神通雖是庸才,但李世積智勇兼備,非王將軍難以為敵。大王何不將王將軍調至相州以敵李世積。”
竇建德聞言,微微點頭。卻見王琮忽厲聲道:“大王萬萬不可。王將軍為人忠義,臣願以一家百口性命保王將軍必不反。如今王將軍剛剛做了魯莽之事,大王便調其來相州,其內心豈不生疑!此乃王將軍不反,而大王逼其反也。”
竇建德聞言,不覺臉色一變:“愛卿所言,思慮甚是周詳,孤所不及也。”沉吟片刻,又道,“如此,可不必召伏寶前來了。隻是今日之事,不可外傳。如何處置,容孤家三思。你等暫且退下吧。”
四人聞命,告辭退下。淩敬走出宮殿,正要上轎迴府,卻見王琮從後疾步走來。厲聲道:“淩大人且止步!”
淩敬感到對方口氣不對,忍不住扭過頭去,隻見王琮已來到自己麵前質問道:“我素來敬你雖是書生,卻忠義豁達。今日之事,何故對王將軍心存猜疑?”
淩敬對著王琮凝視片刻,道:“今日之事,大王顯然已對王將軍心存疑忌了。且王將軍素性孤傲,與高士興等不睦,如今又有此等事,此輩必不斷向大王進獻讒言。日久天長,不由得大王不信。如此,王將軍危矣!故我有意將王將軍調至大王身邊,使讒言不得行。今日將軍雖是愛王將軍,隻怕卻是害了他也。”
未曾聞言,恍然大悟,跌足歎道:“我之過也!隻是當如何補救?不如我二人再勸大王將其調迴如何?”
淩敬搖搖頭道:“我料大王迴到後宮,曹妃必定再獻此計於大王。大王若能聽從,便是王將軍的造化;若是不從,我二人多言也是無用。一切聽天由命吧!”
說罷,淩敬登轎離去。王琮也隻得上馬迴府,一路之上,失魂落魄,竟不知是如何迴到的家中的。
卻說竇建德見四人離去,便也迴到了後宮。王妃曹氏見建德悶悶不樂,不由得問道:“大王何故鬱悶?”
竇建德便將王伏寶之事及四人的建議告知曹王妃。曹王妃聞言,道:“以臣妾之見,大王若不能對王將軍釋然無疑,不如將王將軍調到身邊。”
竇建德一怔:“淩敬也以為當如此。隻是如此一來,恐打草驚蛇,使王伏寶速反。豈不弄巧成拙?”
曹妃道:“王伏寶久隨大王東征西殺,忠心耿耿,絕非反複小人,必不會行謀反之事。”
這位王妃,天性純良溫柔,且頗有膽識,故此建德對她的意見一向很重視,凡事也常與她商議。此刻見她這麽講,竇建德內心不覺輕鬆了許多。於是點點頭道:“你所言頗有道理。隻是此事關係重大,且容我三思而後行。”
當晚,竇建德心中想著王伏寶之事,一宿不曾入睡。次日,便派出一位心腹前往籠火城,暗中囑托高士興,令他密切關注王伏寶,一旦他有不軌之舉,可自行做出裁奪。這才略微放下心來。可是時間一天天過去了,從籠火城傳迴來的卻都是種種不利於王伏寶的訊息。這使得竇建德內心的疑慮越來越重。他有心再與淩敬等人商議,卻料知他們必定會竭力維護王伏寶。思來想去,他決定征求一下右仆射裴矩的意見。於是,他便單獨召見了裴矩。這裴矩本是楊廣的心腹重臣,雖然算不上忠臣,但也不是壞到骨頭裏的人物,而且博學多聞,頗有謀略,隻是為人油滑柔媚,凡事先求自保。此時見竇建德發問,料知竇建德對王伏寶已是深懷猜忌,不殺不足以安心,便想出一條陰毒之計:“大王何不遣一重臣至籠火城令王伏寶率軍攻打幽州?他若依旨前往,便定無叛意;倘若抗旨不尊,隻怕是……”
說到這裏,裴矩便停了下來,但竇建德卻已經明白了他未講出的意思。其實,無論是竇建德還是裴矩,心裏都明白,王伏寶大半不肯率兵去配合突厥人攻打羅藝,裴矩的建議與其說是要考驗王伏寶的忠誠度,倒不如說是為竇建德找一個殺掉王伏寶的借口。但這卻正中了竇建德下懷,於是,竇建德立即瞞著淩敬等人令曹旦前往籠火城,傳旨令王伏寶立即出兵攻打幽州城。
卻說曹旦未到籠火城,先派人與高士興取得了聯係,讓他做好準備。一旦王伏寶敢違背王詔,便可出手除掉他。得到了高士興的迴複後,才進城宣讀了王詔。王伏寶果然不肯從命:“曹將軍可迴去稟明大王:幽州城堅兵精,攻之損失必重,貿然出兵,乃是為突厥火中取栗也。恕伏寶難以從命。”
曹旦聞言,冷笑道:“隻怕是將軍為了宋正本,心存怨恨,才不願與突厥聯兵吧?實不相瞞,番狗所為,曹某豈不憤怒!隻是結盟突厥以取天下,乃是大王之深謀遠慮,還望將軍勿要因私情而壞國事。”
王伏寶聞言,立刻把臉一沉:“你這是甚話?王某追隨大王多年,忠心耿耿,天日可見,怎肯因私廢公!番狗欲侵擾唐朝,卻不肯自派兵馬前來,僅令高開道與我軍攻幽州。高開道不過烏合之眾,現已為羅藝所敗,我軍與幽州軍眾寡懸殊,一旦前往幽州,豈非羊入虎口!王某雖不懼一死,卻豈肯令二萬將士為我陪葬!”
曹旦聞言,厲聲道:“此乃大王嚴令,王將軍要違抗詔令嗎?”
王伏寶怒道:“你休要以王命壓某家,王某頭可斷,兵不可出。”
曹旦大怒:“來人,與我拿下王伏寶!”
便見身邊幾位衛士,湧身上前,要擒拿王伏寶。王伏寶奮起兩腳,將來人踢飛。曹旦早把目光移向高士興,隻見高士興登時率著幾位將領挺劍撲向王伏寶。另一方,也有幾位王伏寶的心腹亮出兵刃,護住王伏寶。曹旦見狀,忙喝道:“我奉大王之命,來擒拿反叛。敢助王伏寶者,以謀反論處。”
王伏寶的心腹們聞言,不覺遲疑不敢上前。王伏寶見勢不妙,忽然奮身一躍,躥到曹旦身前,一把雪亮亮的寶劍早已架在了曹旦脖頸,隻見他厲聲道:“鼠輩,你怎敢假傳王命,擅自害軍中大將。”
曹旦全無懼色:“王伏寶,你屢次口出怨言,指斥大王,圖謀不軌,今又敢違抗王詔,奉旨不尊,實乃罪在不赦。某家來時,大王已有成命,敢不從詔命,格殺勿論。王詔就在某家懷中。”
王伏寶道:“拿來我看。”
曹旦便從容取出王詔,卻被王伏寶抬手打落地下,以劍尖挑開詔書。看時,果然是竇建德的王詔,曹旦所言,一字不假。看罷詔書,王伏寶兩眼頓時黯然失色,繼而仰天長歎:“古人言:‘狡兔死,走狗烹;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某家隻道大王仁義豁達,必不如此。卻不料如今兔鳥未盡,大王已欲烹狗藏弓矣!罷了,算我王某眼瞎。”陡然,又將頭抬起,隻見一股殺氣,直射向高士興。隨即高聲喝道:“你等且丟下兵器,否則我必取曹旦人頭為某家陪葬。”
高士興等聞言,不覺心頭顫了一顫,身不由己地退後幾步。要知道,如果曹旦當真被殺,他們恐怕誰也脫不了幹係。王伏寶見眾人仍不肯丟下兵器,便立即手一加力,便見曹旦頸項上多了一道傷口,鮮血殷殷流出。高士興不覺手一抖,寶劍已然脫手墜地。眾人見狀,也紛紛丟掉兵器。不料恰在此時,王伏寶忽然縱身一躍,撲向高士興。高士興急待躲避,卻見寶劍已架在了他脖頸上了。直嚇得他頓時麵如土色。隻聽得王伏寶高聲斷喝:“鼠輩,必是你這小人在大王麵前進獻讒言,否則大王斷不會有此等詔令。”
這時,卻見曹旦道:“王伏寶,你若放了高將軍,大王或可饒你不死;倘若傷及無辜,你必死無疑。”
王伏寶聞言,忽仰天大笑:“鼠輩,到了此時,王某何懼一死。”
說罷,忽然全身射出萬丈殺氣,眼見高士興已是性命難保,卻見王伏寶忽又收迴右手,仰天歎道:“罷了!罷了!大王殺我,已是自毀長城。我又殺你,豈不讓大王又損一員猛將!”忽有厲聲道,“鼠輩記住,王某死後,你需盡忠於大王,不可再陷害忠良。”又轉向曹旦,“鼠輩,我死之後,你隻可率軍虛張聲勢,聲言進取幽州。待羅藝率兵迴援,便即刻撤迴籠火城,切勿枉送了將士性命。切記!切記!”
說罷,抬手就要自刎。此時,曹旦的腦海裏早已浮現出一幕幕與王伏寶合力殺敵的往事,一腔悔意油然而起,兩行熱淚不由得奪眶而出,忍不住高聲喝道:“伏寶且慢!”
王伏寶淒然一笑,右手一緊,劍已入頸,一道熱血倏然噴出,王伏寶那鐵塔一般的身軀怦然倒地。高士興登時頹然癱坐在地上,曹旦先是一愕,繼而猛地撲倒在王伏寶身上放聲大哭,卻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哭罷,曹旦便令高士興依伏寶之計,虛張聲勢進兵幽州,自己卻返迴相州複命去了。高士興大軍未到幽州,羅藝果然撤漁陽之圍,率軍迴守幽州了。高士興便也撤迴了籠火城。
卻說曹旦迴到相州,將王伏寶自刎的經過告知竇建德。竇建德先是麵色鐵青,繼而兩行老淚滾滾而落,忍不住長歎一聲:“伏寶,是孤家負了你,你未曾辜負孤家啊!早知如此,何如就在高雞泊為賊乎!”
於是傳令將王伏寶生前爵祿繼續按時發給其家人,他的三個兒子全都入朝為官,並親自穿上喪服,為王伏寶舉哀祭奠。
待為王伏寶處理了後事,竇建德內心依舊愧疚難解,終日悶悶不樂。淩敬不由得晉見勸道:“大王在相州多日,如無意繼續開拓境域,當早迴銘州;否則當從速發兵。不可荒廢日月。”
竇建德這才強打精神,整頓軍馬,繼續開赴唐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