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裴仁基與眾將商議如何用兵,蕭懷靜卻不顧將士死活,力主進兵。眾將聞言,不覺各現怒色。橫嶺地勢險要,瓦崗軍又素以善戰聞名,如今已先設下埋伏,蕭懷靜卻要他們去攻打橫嶺,這簡直是讓他們去送死。這些將領如何不怒,立即紛紛表示不滿。裴仁基沉吟片刻,道:“我裴仁基忠心為國,何懼一死!監軍既有此言,便與仁基同為先鋒,前往橫嶺。叔寶可率大軍隨後而行,相機行事。”
蕭懷靜聞言,頓時張口結舌了好一陣,才道:“此乃將軍之事,下官素不習戰,若做先鋒,恐誤大事。不如……”
裴仁基道:“監軍大人,今日之戰,事山東都安危。你我二人若不身先士卒,誰肯舍生效命?監軍勿辭。”
裴仁基所言,可謂微言大義,無可辯駁。蕭懷靜此時真是又愧又怕,後悔自己剛才不該提出那樣的建議。但事已至此,又無法改口。正不知所措之際,秦瓊卻出列打破僵局:“依末將之計,不如從速派人前往東都報知敵情。我等再率軍前往橫嶺,相機而動。倘若敵軍可勝,便與之交戰。若無隙可乘,則盡快撤軍,以免中其詭計。”
話音剛落,蕭懷靜便迫不及待地道:“叔寶所言極是!叔寶所言極是!”
裴仁基輕蔑地瞥了一眼蕭懷靜,賭氣道:“如此,恐仍難向東都交代。還是依東都將令而行才是。”
蕭懷靜立即尷尬地幹咳了兩聲,又把目光投向眾將。眾將卻無人理睬。最後還是秦瓊對裴仁基勸道:“東都安危,係於將軍一身。若將軍略有差池,大事去矣!還望將軍從長計議。”
蕭懷靜又馬上讚成:“叔寶所言極是!極是!”
其實,裴仁基所言也不過是要將蕭懷靜一軍,而並非真要拿自己和三軍將士的性命與蕭懷靜賭氣,此刻他見蕭懷靜已不敢從中作梗,秦瓊又給了自己台階下,便道:“既然如此,便依監軍之議。”
“是叔寶之議,叔寶之議。”直到此時,蕭懷靜還不忘推卸責任。
裴仁基也不再理他,趕緊派人前往東都報信去了。一麵整頓軍隊開赴橫嶺。但大家心中都明白,這樣做無非是為了推卸責任,對於挽救劉長恭被殲命運卻是毫無意義。
當裴仁基派出的信使趕往東都之時,劉長恭所率隋軍已經與瓦崗軍交鋒了。原來,東都的達官顯貴們在瓦崗軍奪取興洛倉之後,並未感到危機,而是將他們當作一夥餓急搶糧的烏合之眾來對待。以為大軍一到,其必定作鳥獸散。故此派出劉長恭率三萬五千人馬前去剿討,又擔心瓦崗軍大敗之後聚而複合,故此才讓裴仁基率軍從後麵包圍,以便全殲。因此,劉長恭在出兵之前並未與裴仁基在此取得聯係,便率軍直奔洛口倉倉城。
當日天剛蒙蒙亮時,劉長恭率軍來到洛水岸邊。劉長恭見軍隊士氣旺盛,便產生了輕敵之心,指著對岸瓦崗軍營寨傳下將令:“先滅敵軍再吃早飯!”
於是,三萬五千大軍浩浩蕩蕩渡過洛水,布下一座十裏長陣。瓦崗軍也列陣迎敵。劉長恭舉目望去,但見敵軍不過二萬。為首二人,左麵一位身高體壯,神色粗豪,騎一匹棗紅馬,手持一杆鐵棍,殺氣凜然。正是瓦崗軍大首領翟讓。右邊一位身高七尺,身形瘦弱,相貌平凡,隻是一雙不大的眼睛中卻閃爍出不同凡響光彩。胯下一匹雪白戰馬,手持雙劍,一副王者風範。正是大首領李密。翟讓左邊排列著瓦崗大將翟讓兄長翟寬、大將單雄信、王儒信、趙君德等一幹眾將,李密右邊排列著神箭手小養由王伯當、柴孝和、楊得方、鄭德韜等戰將。隋軍見瓦崗軍人少,便未將其看在眼裏,直接便衝了過去。翟讓見狀,立即留下李密壓陣,自己將手中鐵棍一揮,瓦崗軍便衝上前去。衝在最前麵的一員戰將身高體壯,麵色紫黑,濃眉倒豎,虎目圓睜。騎一匹千裏駒名喚雪彪,手持一杆馬矟,直取隋軍主將劉長恭。正是瓦崗軍中號稱飛將的單雄信。不料單雄信剛到劉長恭近前,卻被一將舞刀攔住去路,正是隋軍大將房則。二人殺到一處,戰了十餘迴合,單雄信一矟將房則挑於馬下。催馬再次殺向劉長恭,劉長恭並不畏懼,揮刀敵住單雄信。這時,雙方將士早已殺作一處。劉長恭與單雄信戰了二十來合,便覺氣力不加。恰在此時,又有一位隋將殺出與劉長恭雙戰單雄信。正是劉長恭胞弟劉長林。兩員猛將敵住單雄信,瓦崗軍攻勢頓時受阻。翟讓有心繼續衝亂敵陣,卻又被隋將段達、高毗敵住。與此同時,隋軍將士卻滾滾衝殺過來。瓦崗軍寡不敵眾,紛紛潰敗下來。李密一見形勢不好,急一舉手中寶劍,瓦崗軍頓時衝向敵軍。小養由王伯當一馬當先衝在前麵,瞬間連射五箭,衝在最前麵的五員隋將登時翻身落馬。瓦崗軍頓時士氣大振,一陣呐喊殺將過去。此時,隋軍驍勇之士大多在與翟讓廝殺,餘者多是些未經戰陣的士卒,他們一見王伯當箭不虛發,瓦崗軍將士人人奮勇爭先,不覺膽寒,立即呈現出敗退之象。李密見狀,又令人舞動大旗。隻聽得遠處頓時響起陣陣號炮之聲,無數人馬從四麵八方潮湧般喊殺而來。為首一員大將,二十六七年紀,身材修長,黃白麵皮,眉目清秀,英氣勃勃,手中一杆大刀,正是大將徐世積。正向隋軍包圍過來,隋軍頓時四散逃去。劉長恭等眼見大勢已去,隻得撇下眾將士,突圍而走。隋軍三萬五千人,逃迴東都的不過二千餘人,其與不是戰死,便是被俘。瓦崗軍大獲全勝。
李密得勝之後,立即迴師橫嶺。待到達橫嶺後才知道,裴仁基隻是在橫嶺剛一露麵,便迴師駐紮百花穀。眾將聞言,各個惋惜不已。隻有徐世積道:“裴仁基雖逃得一死,但其違反將令,未與劉長恭會師,必懼朝廷責罰。何不乘其心懷不安之際,遣使勸其歸降。”
李密大喜道:“世積之言,正合我意!我有一計,可坐待裴仁基來降。”
百花穀的夜晚,烏雲蔽月,陰風習習,隋軍大寨一片死一般的寂靜。主將寢帳中,裴仁基正愁眉不展,兩眼失神地呆呆發愣。未參加洛口之戰,使虎牢關大軍避免了一場滅頂之災,但裴仁基個人的殺身之禍,卻悄悄降臨了。裴仁基深知,朝廷和東都的當權者們肯定會將這場戰爭的災難性結局算在自己頭上。而身邊的監軍蕭懷靜更會不間斷地向朝廷進獻讒言,必置自己於死地而後快。最終的結局究竟如何,簡直不敢想象。就在他一籌莫展之際,有人入帳來報:“帳外有人自稱大帥故人魏征,要來求見!”
裴仁基微微一愣:這魏征字玄成,確是裴仁基故交。此人平生胸懷大誌,智略過人,隻是許久未曾相見,近來聽說他做了道士,為何此時夜晚來訪,莫非有何要事?想到此處。裴仁基不覺心念一動,忙道:“快快有請!”
來報者出去不多時,隻見一位四十不到年紀儒者打扮的人走了進來。此人身高不到七尺,略顯瘦弱,一張長臉兒,黃白麵皮,棱角分明,雖非醜陋不堪,卻著實與英俊無緣,隻有一雙眼睛炯炯有神,給人以一種威嚴不可輕侮之感。正是魏征。
裴仁基見魏征闊步入帳,忙起身相迎:“玄成兄,想殺我也!”
便挽手同坐。二人寒暄過後,裴仁基便問道:“玄成兄夜間光臨小寨,不知有何見教?”
魏征連連搖手道:“豈敢!豈敢!實不相瞞,小弟今日來此,一為道賀,二為投身帳下,也好謀個出身。”
裴仁基聞言,搖頭一聲:“愚兄如今正禍事臨頭,何賀之有啊!”
隻見魏征迷惑不解道:“小弟聞聽近日仁兄神機妙算,使李密詭計未逞,三軍得以避免一場滅頂之災。此等大功朝廷焉能不賞,小弟又豈可不賀!”
裴仁基不覺長歎一聲:“愚兄何敢以此求賞?若能免除殺身滅族之禍,便是萬幸了。”
魏征驚道:“仁兄何出此言?”
“洛口之戰,愚兄失期未至,朝廷必將劉長恭之敗推過於愚兄,故此愚兄罪過不輕啊!”
“什麽?朝廷還不至於如此賢愚不辨,是非不明吧?”
“賢弟有所不知。如今當權者盡是些貪鄙邪佞之徒,愚兄近來為國家屢立戰功,反成其猜忌之由。這些人早就想將愚兄置之死地,今日有此借口,他們焉能放過。”說著,裴仁基連連搖頭歎息。
魏征怒道:“這等朝廷,這等狗官,保他何用!”
裴仁基忙搖手道:“賢弟輕聲,需防隔壁有耳。”
魏征故作一驚:“難道仁兄身邊放還有朝廷耳目不成?”
裴仁基又長歎一聲。到了此時,魏征已甚至裴仁基心意,便不再隱瞞道:“小弟今有一言,不知仁兄願聽否?”
“賢弟請講。”
“古人雲: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事。今昏君無道,天下大亂,英雄並起,以仁兄英雄蓋世,何不擇良主而事之?”說著,魏征又瞥了一眼裴仁基,見他正在出神地聽自己講話,便繼續講道。“目下民間瘋傳,楊氏將亡,李氏將取而代之。今瓦崗軍領袖李密名應圖讖,仁義豁達,英明神武,取隋室江山而代之者非此人而誰!仁兄何不前往歸附,以便博得個封妻蔭子,青史留名?”
原來,這魏征近來已投往瓦崗軍,成了李密的謀士,洛口之戰後,得知裴仁基處境尷尬,故此自告奮勇,前來說服裴仁基。
裴仁基聞言,不禁沉默了半晌,方道:“我祖孫三世,為隋朝忠臣,一旦背之,心實不忍。且恐玷汙了祖、父英名。”
“古人有雲: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當由有德者居之。今皇帝無道,百姓塗炭,仁兄反隋而投李密,實乃拯濟蒼生之義舉也。且古人又雲:識時務者為俊傑。今仁兄以蓋世之功而被讒遭妒,身家不保,豈可為守愚忠而坐以待斃乎?還望仁兄三思。”
裴仁基有沉吟片刻道:“我與瓦崗軍相持日久,多殺其大將,此仇難以一言而解。縱然我有意相投,隻恐其未必收留。”
話到此處,魏征突然微微一笑道:“不瞞仁兄,小弟今日,實乃奉李將軍之命而來。李將軍素慕仁兄英勇忠義,欲得仁兄如劉備之欲得孔明也。仁兄若肯歸附,封妻蔭子,唾手而取也。”
裴仁基聞言,麵露驚喜之色,隨即又猶豫道:“隻怕蕭懷靜必會從中作梗。”
“蕭賊如籠中之雞,仁兄欲除之,一刀之事耳!”
裴仁基豁然開朗,果斷道:“我意已決。賢弟請迴稟李將軍,三日內我必率軍相投。”
三日後,裴仁基果然殺了蕭懷靜,率軍投奔了瓦崗軍。李密既大破劉長恭,又得裴仁基相助,自此聲威大振。四方豪傑及隋朝官員紛紛來投,就連竇建德也遣使表示歸附。一時之間,河南諸郡,幾乎全都歸附了瓦崗軍。翟讓自知不如李密,便推李密為主。請李密為魏公,一應官員將領,均有加封。同時又在洛口倉附近修建了周長四十餘裏的洛口城,作為駐軍之所。
東都官員眼見形勢窘迫,便派人到江都求援。
卻說這隋煬帝楊廣自來到江都後,荒淫日甚,根本無心管理朝政。尤其是對於各地反隋勢力的情況,更是聽都不願聽。凡有人來奏言賊盜猖獗,勸其早日迴京師者,一律視為誹謗朝政,非殺即貶。在短短的不到一年的時間裏,他已經處死了三位勸他迴駕京師的剛正大臣。他甚至不願意看到前方傳來的捷報,因為每一份捷報的傳來,都意味著自己要付出大批的賞賜,而他更願意把這筆財帛用於修池築苑,花天酒地。更讓他煩心的是,捷報上總會上報參戰和殺獲賊盜的人數,這讓他感覺到反抗力量的強大和自己的無奈。因此,他寧願相信這些前線將領是在虛報戰功。事實上,他也不是不了解目前形勢是多麽嚴峻,更不是沒有認識到那些勸他迴駕京師者的正確。但是,他更深知一旦迴到京師,就將會直麵那些無窮無盡的戰爭。其實,以戰爭建樹武功、贏得榮譽本是楊廣最大的追求和興趣所在,他曾無數次禦駕親征以顯示自己的無所不能。但那時,他每次親征身邊都簇擁著上千員猛將和數十萬雄兵,這些戰爭幾乎不會給他個人帶來任何風險。然而,隨著一係列戰爭的失敗和社會的動亂,隋朝國力驟然下滑,他已無法再征集起如此強大的隊伍去麵對戰爭。尤其是前年的那場“雁門之圍”,更讓他一想起來就感到陣陣膽寒。這場戰爭讓他真正感受到戰爭的殘酷和危險,更讓他失去了贏得戰爭的信心。說到底,楊廣並非是一位真正嗜好戰爭的武士,而是一個用戰爭和他人生命滿足個人虛榮的自私的懦夫。而一旦戰爭真正威脅到其個人的安全時,他便開始如鴕鳥一般的把頭埋起來自欺欺人了。實際上,楊廣已經預感的自己和大隋朝的末日即將到來,但他卻再也沒有勇氣去麵對危機,扭轉頹勢了,甚至也不願為這一天晚一點到來而努力了。他所希望的隻是在在這一天到來之前,自己能夠盡量地享受這種窮奢極欲生活,以便讓自己少一點人生“遺憾”。所以,來到江都後,他每日隻與皇後姬妾尋歡作樂。他在宮中修建了一百餘套房屋,每套房屋都有一個美女,令這些美女每日輪流做東,自己和蕭皇後及寵姬前去宴飲,不醉不休。又經常在宮中遊曆樓台館舍,戀戀不舍,似乎這一切明日就要便不屬於他了。又常對鏡歎息:“好頭顱,不知他日被何人砍掉!”他的日日醉酒,其實也不過是麻醉自己而已。然而,當東都信使到達江都時,他卻實在無法再迴避了。隻好召集群臣商議對策。
坐在大殿的龍椅上,楊廣早已失去了往日的從容,臉上顯露出明顯的焦躁和不安。這位大隋皇帝,身長八尺,麵如冠玉,眉目如畫,風流倜儻。如從外表看上去,真讓人無法將他與一位暴君聯係到一起。。倘若他不是不幸做了皇帝,或許可以成為一位風流才子平安幸福地度過一生,但是做了皇帝,卻成了萬人痛恨的獨夫民賊。
當他把東都的形勢告知群臣並向他們征求意見時,大殿內一片鴉雀無聲。楊廣忍不住將期待的目光投向了自己最為寵愛的臣子宇文化及和宇文智及,但這兩人卻急忙避開了楊廣的目光,把頭低了下去。楊廣不禁大失所望,心中又恨又躁。正在六神無主之際,忽見武班中一人挺身而出,道:“臣願率軍前往剿滅李密!”
眾人望去,但見此人五十上下年紀,身高七尺有餘,一張圓臉,兩道眉粗且短,一雙眼賊而亮,頷下修出三縷髭須。雖是漢人打扮,卻極似胡人。滿臉堆笑卻無親和之感,舉止故作文雅反透出一股輕佻粗俗。正是大將王世充。
這王世充原本西域胡人,其後隨娘改嫁王氏,故冒姓王。出身小吏,楊廣初見他時,也對他頗為討厭。但此人心機頗深,尤其善於洞察他人心理,更兼巧於逢迎,投人所好,沒有多久便討得了楊廣歡心。且此人也不比其他魅君有術,經國乏才的奸臣,他胸中確有韜略。故近一兩年來,率軍平定了多起淮南賊盜,因而深受楊廣器重。此時,楊廣見王世充在關鍵時刻挺身請戰,心中大喜,道:“愛卿此次前去剿討李密,有何要求,盡管講來。”
王世充道:“李密胸懷韜略,威望隆重,瓦崗軍久經沙場,不比烏合之眾。故臣以為此次出兵切不可輕敵,需調集諸路大軍,做持久準備。”
楊廣表示讚同:“準卿所奏!”
王世充又道:“臣此去東都,還有一事放心不下,需稟明陛下。”
“愛卿隻管講來。”
“杜伏威、輔公祏夥同不逞之徒,轉掠淮南,頗為猖獗,近者又有盜賊李子通率眾渡淮,與之聯合,其勢益張。若不早除之,恐成大患。臣本欲奏明陛下,率兵剿討。今臣既向東都,可令將軍來整率兵討伐此賊。切不可坐視不理,養虎為患。”
楊廣讚道:“愛卿心在社稷,真乃忠臣也!皆依卿奏。”
於是大將王世充會合各地官軍十幾萬,浩浩蕩蕩來剿討瓦崗軍。來整則並五千,討伐杜伏威。
卻說來整率軍剿討杜伏威,尚未與杜伏威相遇,杜軍內部卻發生了一場嚴重內訌。
原來這杜伏威,乃是齊州章丘人,自幼落拓不羈,不治產業,故家貧無以自給,故此常做些偷盜之事。他有一個刎頸之交,名輔公祏,乃是齊州臨濟人。這輔公祏家中也不富裕,但又不忍眼看著杜伏威挨餓,恰好他姑母家以牧羊為業,輔公祏便常去偷羊送給杜伏威。日久天長,難免被姑母發現。這老太太得知實情,心生怨恨,也顧不得骨肉親情,竟一怒之下將侄兒與杜伏威一同告到官府。當時天下已亂,賊盜蜂起,杜伏威自覺本就生計沒個著落,又要坐牢,幹脆就與輔公祏一同入夥為寇了。這杜伏威身材健壯,生性悍勇。入夥之後,在一次次的打劫活動中總是衝鋒在前,撤退殿後,因而贏得了同夥的尊重,便一致推舉他做首領。這杜伏威自從做了首領之後,不僅打家劫舍,甚至攻州略縣,幹了幾件大事,還將周邊的幾夥大盜苗海潮、趙破陣等兼並了。因此聲威漸盛,成為當地最為強悍的賊盜。州縣也曾發兵剿討過幾次,卻都被他殺敗。尤其是最近,又有一名威震淮北的大盜入夥到杜伏威山寨。此人名喚李子通,東海丞縣人,本以漁獵為生,家甚貧寒。這李子通也是個性情中人,平時扶老攜幼,輕財好施,但一旦有人招惹到他,他又睚眥必報。隻因自負才勇卻飽受饑寒,便投靠了當地賊帥左才相為盜。因其武力過人而受到左才相的器重。當時各地賊盜大多生性殘忍,不僅殘害百姓,而且虐待下屬,而李子通卻行仁義,待下屬寬厚慷慨,因而深得人心,故此來投奔他的人極多。李子通因而威名日盛,但卻因此受到了左才相的猜忌。李子通一怒之下,率眾渡過淮南,投奔了杜伏威。杜伏威由此實力大增,有兵眾幾近二萬。故此成為當地官府心腹大患。
常言道:一山容不得二虎。這杜伏威堪稱亂世梟雄,而李子通也是個混世魔王,兩人原本就各有自己的勢力,突然合兵一處,難免各有一本要唱的經。且李子通原非久居人下之人,加之心胸狹窄,平日見杜伏威重用輔公祏超過自己,心中更生怨憤,便產生了火並之心。偏巧這日晚上,杜伏威要設宴款待眾首領。李子通在接到邀請後,卻稱有病不能前來。杜伏威也沒有多想,便依舊與眾首領相聚甚歡。但酒過三巡之後,輔公祏卻忽然一怔,在舉目巡視廳內,不覺臉上笑意漸漸收斂,忽地起身走向杜伏威,附耳講了幾句後,杜伏威不禁也掃視了一眼廳內,不由得神色一斂,急向一旁的愛將王雄誕、闞棱遞了個眼色,四人便匆匆走出後門。原來這輔公祏發現,未到宴會的並非僅是李子通,他的幾位心腹都未到場,這就不能不引起他的懷疑。杜伏威聽了輔公祏之言,立即趕到事態嚴重,於是並不聲張,便起身離席要做好預防萬一的準備。不料三人剛剛走出門去,便見正門外一陣騷亂,隨即便見李子通與他的心腹愛將樂伯通率著百十名全副武裝的將士衝進宴會大廳,口中高喊著:“妄動者死!”
便撲上前來。席間眾人登時嚇得目瞪口呆,隻有一位杜伏威義子淩峰奮然起身,舉起麵前餐桌砸向李子通,卻被李子通揮刀將餐桌砍成兩截,樂伯通早已箭步上前,手起刀落,將淩峰砍成兩段。緊接著又見門外闖進數百人來,都是李子通部下。眾人哪敢再動,隻得束手就擒。
再說這杜伏威等四人出的門外,便發現裏麵已是混亂起來,料知李子通已經下手了,便疾步向寨外趕去,卻見迎麵奔來十幾位李子通部屬攔住去路。闞棱與王雄誕見狀,急抽出腰間寶劍,衝上前去。原來這王雄誕與闞棱都是杜伏威的義子,專門負責貼身保護杜伏威,故此任何時候都要佩戴寶劍。此刻見對手殺到,故此拔劍殺了過去。對手見了二人,各舞兵刃一齊湧上前來,卻早被王、闞二人揮劍捅死兩人。餘者不免膽怯,一時步步後退下去,杜伏威與輔公祏乘勢上前,拾起死者大刀加入了戰團,這四人都是以悍勇著稱的猛將,十幾位普通將士如何是他們的對手,霎時便又有六七人被砍翻在地。王、闞二將乘勢也各拾起一杆大刀,殺散對手,衝向寨門。這時,卻聽得身後喊聲大作:“莫要走了杜伏威!”正是李子通率著幾百士卒追趕過來。四人見狀,把腿就逃。看看將至寨門,早有李子通部下守在那裏。四人衝上前去,打算奪路逃走,卻不防身後忽有一枝冷箭射來,正中杜伏威後背。杜伏威大吼一聲,栽倒在地。王雄誕聞聲迴頭看見,忙返身奔迴,俯身將杜伏威背起,左手托著杜伏威,右手舞刀衝向敵軍,輔、闞二人一時護在兩旁一起衝殺,敵軍抵擋不住被他們殺出寨外。一出寨外,輔、闞二人舍命攔住敵軍,王雄誕也顧不了許多,背著杜伏威隻管舍命奔逃。直逃到一片蘆葦蕩中方才止住腳步。這一夜之中,未敢走出蘆葦蕩,直到次日天色大亮,方才出了蘆葦蕩,正撞見闞棱率人尋找他們。上前相見後,方知李子通殺散杜伏威軍後到處尋找杜伏威,直到傍晚,方才率軍迴到了海陵本軍營寨。杜伏威這才迴到本寨。到了次日,潰散的士卒漸漸迴歸,倒也聚集了四五千人,軍中將領損失大半,輔公祏與闞棱也都身上帶了傷。隻得一麵重整旗鼓,一麵為眾人療傷。卻不料屋漏偏逢連夜雨,李子通剛走,來整又來了。
這天夜裏,來整的軍隊突然出現在杜伏威寨前。此時的杜軍,正處於軍心懈怠,人無鬥誌之際,對於營中防務也不似往日嚴備。來整率軍來到山寨已不足一裏遠時,寨內才有人發現敵軍前來劫寨。待他們發出警報之時,隋軍早已踏破營寨,鋪天蓋地湧向寨內。霎時間,營寨裏一派喊殺之聲。王雄誕聞聽帳外喊聲,倏然躍起,也顧不得披掛,提了大刀,便飛奔向杜伏威,來到杜伏威帳前,卻見已有幾位貼身衛士扶著他走出大寨,並叫喊著命人牽馬來。王雄誕四下望去,但見不遠處隋兵已四麵殺來。氣得他一腳踹開衛兵背起杜伏威便跑,那幾名衛兵也隨後跟上。隋兵隨後趕來,那幾名衛兵急上前攔住,卻如何攔得住這些如狼似虎的眾多追兵,轉眼之間,便一個個被砍翻在地,王雄誕登時被眾人圍在核心。王雄誕雖然悍勇,但畢竟身後背著杜伏威,無法施展,戰不多時左腿便被劃傷。眼看情勢危急,卻見東麵殺出數十人來,為首二人,一人身材頎長,麵如冠玉,著實令宋玉自愧,讓潘安蒙羞,手持長矟,直殺向隋軍;另一位身高八尺,虎背熊腰,濃眉大眼,威風凜凜,人還沒到,聲音卻已到了:“休傷我主!”聽到這聲音,方知是個女人。原來這二人乃是杜伏威軍中一對歡喜冤家,男的喚作西門君儀,人送綽號玉麵郎君,也算得上軍中猛將,這女的乃是他妻子王氏,武藝竟遠高於丈夫,人送綽號母老虎。這夫妻二人都是性如烈火,動輒廝打作一處。西門君儀每次都要吃虧,便聲稱要休妻,結果無一例外地遭到王氏更猛烈的一頓暴打。故此軍中隻要發現西門君儀身上有傷或鼻青臉腫,便知道二人又打了架。此時西門君儀首先殺了過來,隋軍霎時便有數十人上前將他圍住。王氏見狀,手舞雙刀殺將過來,轉眼之間,便有四五人被他砍翻在地,二人並肩殺到王雄誕近前。王雄誕見了二人,大喜,急對西門君儀道:“你來背著主公,我在前麵開路。”
西門君儀急上前接過杜伏威,卻不料杜伏威身材高大粗重,頓時被壓了一連串趔趄。那王氏見了,不禁口中罵了句:“沒用的東西。”順手將杜伏威提起,一手托到後背,一手舞刀衝殺。這時,王雄誕放下了杜伏威,方才大展神威舞刀一陣亂砍,隋兵紛紛倒地,不一時,便保著眾人殺出重圍。又令西門君儀夫妻先逃,自己在後麵斷後。直殺得追兵膽戰心驚,不敢向前,方才保著杜伏威等逃命去了。四人又躲到蘆葦蕩中,這才發現,王雄誕也有四處負傷,所幸不甚重。次日天明,西門君儀夫妻讓王雄誕留下照顧杜伏威,自己去外麵打探消息。直到晚間,二人才帶迴百來士卒及一些食物迴來。又過了兩日,來整在當地掃蕩完畢,方才班師離去。杜伏威等這才出得蘆葦蕩外。這時,杜伏威身邊已有聚攏了千餘部屬,損失雖大,所幸輔公祏、王雄誕、闞棱等骨幹力量尚在。杜伏威歎道:“我等打拚數年,方才有今日局麵,不想竟毀於數日之間。”
輔公祏道:“賢弟不可氣餒。自古勝敗兵家常事,待我等糾集逃散,再整旗鼓,必報此仇。”
眾人正在商議之際,卻見有一小嘍囉來報:“陳正通首領從高郵迴來了。”
原來在遭李子通偷襲之前,杜伏威曾令首領陳正通率領三千人馬去高郵一帶“借糧”。如今恰好滿載而歸。眾人見到陳正通,莫不大喜過望。王雄誕道:“我軍屢敗之後,正需一次勝利重振士氣。如今來整大勝而驕,又不知正通迴來,必然輕敵無備。我若乘機劫其寨,必獲大勝。”
杜伏威:“此計雖妙,但我等各個身上帶傷,恐難以再戰。”
王雄誕道:“主公盡管放心,我雖負傷,尚堪一戰。”
輔公祏卻道:“萬萬不可,我料來整此去,必定前往剿討李子通。不如讓他們二虎相爭,我軍方可有喘息之機。”
未知後事如何,且看下迴分解。
蕭懷靜聞言,頓時張口結舌了好一陣,才道:“此乃將軍之事,下官素不習戰,若做先鋒,恐誤大事。不如……”
裴仁基道:“監軍大人,今日之戰,事山東都安危。你我二人若不身先士卒,誰肯舍生效命?監軍勿辭。”
裴仁基所言,可謂微言大義,無可辯駁。蕭懷靜此時真是又愧又怕,後悔自己剛才不該提出那樣的建議。但事已至此,又無法改口。正不知所措之際,秦瓊卻出列打破僵局:“依末將之計,不如從速派人前往東都報知敵情。我等再率軍前往橫嶺,相機而動。倘若敵軍可勝,便與之交戰。若無隙可乘,則盡快撤軍,以免中其詭計。”
話音剛落,蕭懷靜便迫不及待地道:“叔寶所言極是!叔寶所言極是!”
裴仁基輕蔑地瞥了一眼蕭懷靜,賭氣道:“如此,恐仍難向東都交代。還是依東都將令而行才是。”
蕭懷靜立即尷尬地幹咳了兩聲,又把目光投向眾將。眾將卻無人理睬。最後還是秦瓊對裴仁基勸道:“東都安危,係於將軍一身。若將軍略有差池,大事去矣!還望將軍從長計議。”
蕭懷靜又馬上讚成:“叔寶所言極是!極是!”
其實,裴仁基所言也不過是要將蕭懷靜一軍,而並非真要拿自己和三軍將士的性命與蕭懷靜賭氣,此刻他見蕭懷靜已不敢從中作梗,秦瓊又給了自己台階下,便道:“既然如此,便依監軍之議。”
“是叔寶之議,叔寶之議。”直到此時,蕭懷靜還不忘推卸責任。
裴仁基也不再理他,趕緊派人前往東都報信去了。一麵整頓軍隊開赴橫嶺。但大家心中都明白,這樣做無非是為了推卸責任,對於挽救劉長恭被殲命運卻是毫無意義。
當裴仁基派出的信使趕往東都之時,劉長恭所率隋軍已經與瓦崗軍交鋒了。原來,東都的達官顯貴們在瓦崗軍奪取興洛倉之後,並未感到危機,而是將他們當作一夥餓急搶糧的烏合之眾來對待。以為大軍一到,其必定作鳥獸散。故此派出劉長恭率三萬五千人馬前去剿討,又擔心瓦崗軍大敗之後聚而複合,故此才讓裴仁基率軍從後麵包圍,以便全殲。因此,劉長恭在出兵之前並未與裴仁基在此取得聯係,便率軍直奔洛口倉倉城。
當日天剛蒙蒙亮時,劉長恭率軍來到洛水岸邊。劉長恭見軍隊士氣旺盛,便產生了輕敵之心,指著對岸瓦崗軍營寨傳下將令:“先滅敵軍再吃早飯!”
於是,三萬五千大軍浩浩蕩蕩渡過洛水,布下一座十裏長陣。瓦崗軍也列陣迎敵。劉長恭舉目望去,但見敵軍不過二萬。為首二人,左麵一位身高體壯,神色粗豪,騎一匹棗紅馬,手持一杆鐵棍,殺氣凜然。正是瓦崗軍大首領翟讓。右邊一位身高七尺,身形瘦弱,相貌平凡,隻是一雙不大的眼睛中卻閃爍出不同凡響光彩。胯下一匹雪白戰馬,手持雙劍,一副王者風範。正是大首領李密。翟讓左邊排列著瓦崗大將翟讓兄長翟寬、大將單雄信、王儒信、趙君德等一幹眾將,李密右邊排列著神箭手小養由王伯當、柴孝和、楊得方、鄭德韜等戰將。隋軍見瓦崗軍人少,便未將其看在眼裏,直接便衝了過去。翟讓見狀,立即留下李密壓陣,自己將手中鐵棍一揮,瓦崗軍便衝上前去。衝在最前麵的一員戰將身高體壯,麵色紫黑,濃眉倒豎,虎目圓睜。騎一匹千裏駒名喚雪彪,手持一杆馬矟,直取隋軍主將劉長恭。正是瓦崗軍中號稱飛將的單雄信。不料單雄信剛到劉長恭近前,卻被一將舞刀攔住去路,正是隋軍大將房則。二人殺到一處,戰了十餘迴合,單雄信一矟將房則挑於馬下。催馬再次殺向劉長恭,劉長恭並不畏懼,揮刀敵住單雄信。這時,雙方將士早已殺作一處。劉長恭與單雄信戰了二十來合,便覺氣力不加。恰在此時,又有一位隋將殺出與劉長恭雙戰單雄信。正是劉長恭胞弟劉長林。兩員猛將敵住單雄信,瓦崗軍攻勢頓時受阻。翟讓有心繼續衝亂敵陣,卻又被隋將段達、高毗敵住。與此同時,隋軍將士卻滾滾衝殺過來。瓦崗軍寡不敵眾,紛紛潰敗下來。李密一見形勢不好,急一舉手中寶劍,瓦崗軍頓時衝向敵軍。小養由王伯當一馬當先衝在前麵,瞬間連射五箭,衝在最前麵的五員隋將登時翻身落馬。瓦崗軍頓時士氣大振,一陣呐喊殺將過去。此時,隋軍驍勇之士大多在與翟讓廝殺,餘者多是些未經戰陣的士卒,他們一見王伯當箭不虛發,瓦崗軍將士人人奮勇爭先,不覺膽寒,立即呈現出敗退之象。李密見狀,又令人舞動大旗。隻聽得遠處頓時響起陣陣號炮之聲,無數人馬從四麵八方潮湧般喊殺而來。為首一員大將,二十六七年紀,身材修長,黃白麵皮,眉目清秀,英氣勃勃,手中一杆大刀,正是大將徐世積。正向隋軍包圍過來,隋軍頓時四散逃去。劉長恭等眼見大勢已去,隻得撇下眾將士,突圍而走。隋軍三萬五千人,逃迴東都的不過二千餘人,其與不是戰死,便是被俘。瓦崗軍大獲全勝。
李密得勝之後,立即迴師橫嶺。待到達橫嶺後才知道,裴仁基隻是在橫嶺剛一露麵,便迴師駐紮百花穀。眾將聞言,各個惋惜不已。隻有徐世積道:“裴仁基雖逃得一死,但其違反將令,未與劉長恭會師,必懼朝廷責罰。何不乘其心懷不安之際,遣使勸其歸降。”
李密大喜道:“世積之言,正合我意!我有一計,可坐待裴仁基來降。”
百花穀的夜晚,烏雲蔽月,陰風習習,隋軍大寨一片死一般的寂靜。主將寢帳中,裴仁基正愁眉不展,兩眼失神地呆呆發愣。未參加洛口之戰,使虎牢關大軍避免了一場滅頂之災,但裴仁基個人的殺身之禍,卻悄悄降臨了。裴仁基深知,朝廷和東都的當權者們肯定會將這場戰爭的災難性結局算在自己頭上。而身邊的監軍蕭懷靜更會不間斷地向朝廷進獻讒言,必置自己於死地而後快。最終的結局究竟如何,簡直不敢想象。就在他一籌莫展之際,有人入帳來報:“帳外有人自稱大帥故人魏征,要來求見!”
裴仁基微微一愣:這魏征字玄成,確是裴仁基故交。此人平生胸懷大誌,智略過人,隻是許久未曾相見,近來聽說他做了道士,為何此時夜晚來訪,莫非有何要事?想到此處。裴仁基不覺心念一動,忙道:“快快有請!”
來報者出去不多時,隻見一位四十不到年紀儒者打扮的人走了進來。此人身高不到七尺,略顯瘦弱,一張長臉兒,黃白麵皮,棱角分明,雖非醜陋不堪,卻著實與英俊無緣,隻有一雙眼睛炯炯有神,給人以一種威嚴不可輕侮之感。正是魏征。
裴仁基見魏征闊步入帳,忙起身相迎:“玄成兄,想殺我也!”
便挽手同坐。二人寒暄過後,裴仁基便問道:“玄成兄夜間光臨小寨,不知有何見教?”
魏征連連搖手道:“豈敢!豈敢!實不相瞞,小弟今日來此,一為道賀,二為投身帳下,也好謀個出身。”
裴仁基聞言,搖頭一聲:“愚兄如今正禍事臨頭,何賀之有啊!”
隻見魏征迷惑不解道:“小弟聞聽近日仁兄神機妙算,使李密詭計未逞,三軍得以避免一場滅頂之災。此等大功朝廷焉能不賞,小弟又豈可不賀!”
裴仁基不覺長歎一聲:“愚兄何敢以此求賞?若能免除殺身滅族之禍,便是萬幸了。”
魏征驚道:“仁兄何出此言?”
“洛口之戰,愚兄失期未至,朝廷必將劉長恭之敗推過於愚兄,故此愚兄罪過不輕啊!”
“什麽?朝廷還不至於如此賢愚不辨,是非不明吧?”
“賢弟有所不知。如今當權者盡是些貪鄙邪佞之徒,愚兄近來為國家屢立戰功,反成其猜忌之由。這些人早就想將愚兄置之死地,今日有此借口,他們焉能放過。”說著,裴仁基連連搖頭歎息。
魏征怒道:“這等朝廷,這等狗官,保他何用!”
裴仁基忙搖手道:“賢弟輕聲,需防隔壁有耳。”
魏征故作一驚:“難道仁兄身邊放還有朝廷耳目不成?”
裴仁基又長歎一聲。到了此時,魏征已甚至裴仁基心意,便不再隱瞞道:“小弟今有一言,不知仁兄願聽否?”
“賢弟請講。”
“古人雲: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事。今昏君無道,天下大亂,英雄並起,以仁兄英雄蓋世,何不擇良主而事之?”說著,魏征又瞥了一眼裴仁基,見他正在出神地聽自己講話,便繼續講道。“目下民間瘋傳,楊氏將亡,李氏將取而代之。今瓦崗軍領袖李密名應圖讖,仁義豁達,英明神武,取隋室江山而代之者非此人而誰!仁兄何不前往歸附,以便博得個封妻蔭子,青史留名?”
原來,這魏征近來已投往瓦崗軍,成了李密的謀士,洛口之戰後,得知裴仁基處境尷尬,故此自告奮勇,前來說服裴仁基。
裴仁基聞言,不禁沉默了半晌,方道:“我祖孫三世,為隋朝忠臣,一旦背之,心實不忍。且恐玷汙了祖、父英名。”
“古人有雲: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當由有德者居之。今皇帝無道,百姓塗炭,仁兄反隋而投李密,實乃拯濟蒼生之義舉也。且古人又雲:識時務者為俊傑。今仁兄以蓋世之功而被讒遭妒,身家不保,豈可為守愚忠而坐以待斃乎?還望仁兄三思。”
裴仁基有沉吟片刻道:“我與瓦崗軍相持日久,多殺其大將,此仇難以一言而解。縱然我有意相投,隻恐其未必收留。”
話到此處,魏征突然微微一笑道:“不瞞仁兄,小弟今日,實乃奉李將軍之命而來。李將軍素慕仁兄英勇忠義,欲得仁兄如劉備之欲得孔明也。仁兄若肯歸附,封妻蔭子,唾手而取也。”
裴仁基聞言,麵露驚喜之色,隨即又猶豫道:“隻怕蕭懷靜必會從中作梗。”
“蕭賊如籠中之雞,仁兄欲除之,一刀之事耳!”
裴仁基豁然開朗,果斷道:“我意已決。賢弟請迴稟李將軍,三日內我必率軍相投。”
三日後,裴仁基果然殺了蕭懷靜,率軍投奔了瓦崗軍。李密既大破劉長恭,又得裴仁基相助,自此聲威大振。四方豪傑及隋朝官員紛紛來投,就連竇建德也遣使表示歸附。一時之間,河南諸郡,幾乎全都歸附了瓦崗軍。翟讓自知不如李密,便推李密為主。請李密為魏公,一應官員將領,均有加封。同時又在洛口倉附近修建了周長四十餘裏的洛口城,作為駐軍之所。
東都官員眼見形勢窘迫,便派人到江都求援。
卻說這隋煬帝楊廣自來到江都後,荒淫日甚,根本無心管理朝政。尤其是對於各地反隋勢力的情況,更是聽都不願聽。凡有人來奏言賊盜猖獗,勸其早日迴京師者,一律視為誹謗朝政,非殺即貶。在短短的不到一年的時間裏,他已經處死了三位勸他迴駕京師的剛正大臣。他甚至不願意看到前方傳來的捷報,因為每一份捷報的傳來,都意味著自己要付出大批的賞賜,而他更願意把這筆財帛用於修池築苑,花天酒地。更讓他煩心的是,捷報上總會上報參戰和殺獲賊盜的人數,這讓他感覺到反抗力量的強大和自己的無奈。因此,他寧願相信這些前線將領是在虛報戰功。事實上,他也不是不了解目前形勢是多麽嚴峻,更不是沒有認識到那些勸他迴駕京師者的正確。但是,他更深知一旦迴到京師,就將會直麵那些無窮無盡的戰爭。其實,以戰爭建樹武功、贏得榮譽本是楊廣最大的追求和興趣所在,他曾無數次禦駕親征以顯示自己的無所不能。但那時,他每次親征身邊都簇擁著上千員猛將和數十萬雄兵,這些戰爭幾乎不會給他個人帶來任何風險。然而,隨著一係列戰爭的失敗和社會的動亂,隋朝國力驟然下滑,他已無法再征集起如此強大的隊伍去麵對戰爭。尤其是前年的那場“雁門之圍”,更讓他一想起來就感到陣陣膽寒。這場戰爭讓他真正感受到戰爭的殘酷和危險,更讓他失去了贏得戰爭的信心。說到底,楊廣並非是一位真正嗜好戰爭的武士,而是一個用戰爭和他人生命滿足個人虛榮的自私的懦夫。而一旦戰爭真正威脅到其個人的安全時,他便開始如鴕鳥一般的把頭埋起來自欺欺人了。實際上,楊廣已經預感的自己和大隋朝的末日即將到來,但他卻再也沒有勇氣去麵對危機,扭轉頹勢了,甚至也不願為這一天晚一點到來而努力了。他所希望的隻是在在這一天到來之前,自己能夠盡量地享受這種窮奢極欲生活,以便讓自己少一點人生“遺憾”。所以,來到江都後,他每日隻與皇後姬妾尋歡作樂。他在宮中修建了一百餘套房屋,每套房屋都有一個美女,令這些美女每日輪流做東,自己和蕭皇後及寵姬前去宴飲,不醉不休。又經常在宮中遊曆樓台館舍,戀戀不舍,似乎這一切明日就要便不屬於他了。又常對鏡歎息:“好頭顱,不知他日被何人砍掉!”他的日日醉酒,其實也不過是麻醉自己而已。然而,當東都信使到達江都時,他卻實在無法再迴避了。隻好召集群臣商議對策。
坐在大殿的龍椅上,楊廣早已失去了往日的從容,臉上顯露出明顯的焦躁和不安。這位大隋皇帝,身長八尺,麵如冠玉,眉目如畫,風流倜儻。如從外表看上去,真讓人無法將他與一位暴君聯係到一起。。倘若他不是不幸做了皇帝,或許可以成為一位風流才子平安幸福地度過一生,但是做了皇帝,卻成了萬人痛恨的獨夫民賊。
當他把東都的形勢告知群臣並向他們征求意見時,大殿內一片鴉雀無聲。楊廣忍不住將期待的目光投向了自己最為寵愛的臣子宇文化及和宇文智及,但這兩人卻急忙避開了楊廣的目光,把頭低了下去。楊廣不禁大失所望,心中又恨又躁。正在六神無主之際,忽見武班中一人挺身而出,道:“臣願率軍前往剿滅李密!”
眾人望去,但見此人五十上下年紀,身高七尺有餘,一張圓臉,兩道眉粗且短,一雙眼賊而亮,頷下修出三縷髭須。雖是漢人打扮,卻極似胡人。滿臉堆笑卻無親和之感,舉止故作文雅反透出一股輕佻粗俗。正是大將王世充。
這王世充原本西域胡人,其後隨娘改嫁王氏,故冒姓王。出身小吏,楊廣初見他時,也對他頗為討厭。但此人心機頗深,尤其善於洞察他人心理,更兼巧於逢迎,投人所好,沒有多久便討得了楊廣歡心。且此人也不比其他魅君有術,經國乏才的奸臣,他胸中確有韜略。故近一兩年來,率軍平定了多起淮南賊盜,因而深受楊廣器重。此時,楊廣見王世充在關鍵時刻挺身請戰,心中大喜,道:“愛卿此次前去剿討李密,有何要求,盡管講來。”
王世充道:“李密胸懷韜略,威望隆重,瓦崗軍久經沙場,不比烏合之眾。故臣以為此次出兵切不可輕敵,需調集諸路大軍,做持久準備。”
楊廣表示讚同:“準卿所奏!”
王世充又道:“臣此去東都,還有一事放心不下,需稟明陛下。”
“愛卿隻管講來。”
“杜伏威、輔公祏夥同不逞之徒,轉掠淮南,頗為猖獗,近者又有盜賊李子通率眾渡淮,與之聯合,其勢益張。若不早除之,恐成大患。臣本欲奏明陛下,率兵剿討。今臣既向東都,可令將軍來整率兵討伐此賊。切不可坐視不理,養虎為患。”
楊廣讚道:“愛卿心在社稷,真乃忠臣也!皆依卿奏。”
於是大將王世充會合各地官軍十幾萬,浩浩蕩蕩來剿討瓦崗軍。來整則並五千,討伐杜伏威。
卻說來整率軍剿討杜伏威,尚未與杜伏威相遇,杜軍內部卻發生了一場嚴重內訌。
原來這杜伏威,乃是齊州章丘人,自幼落拓不羈,不治產業,故家貧無以自給,故此常做些偷盜之事。他有一個刎頸之交,名輔公祏,乃是齊州臨濟人。這輔公祏家中也不富裕,但又不忍眼看著杜伏威挨餓,恰好他姑母家以牧羊為業,輔公祏便常去偷羊送給杜伏威。日久天長,難免被姑母發現。這老太太得知實情,心生怨恨,也顧不得骨肉親情,竟一怒之下將侄兒與杜伏威一同告到官府。當時天下已亂,賊盜蜂起,杜伏威自覺本就生計沒個著落,又要坐牢,幹脆就與輔公祏一同入夥為寇了。這杜伏威身材健壯,生性悍勇。入夥之後,在一次次的打劫活動中總是衝鋒在前,撤退殿後,因而贏得了同夥的尊重,便一致推舉他做首領。這杜伏威自從做了首領之後,不僅打家劫舍,甚至攻州略縣,幹了幾件大事,還將周邊的幾夥大盜苗海潮、趙破陣等兼並了。因此聲威漸盛,成為當地最為強悍的賊盜。州縣也曾發兵剿討過幾次,卻都被他殺敗。尤其是最近,又有一名威震淮北的大盜入夥到杜伏威山寨。此人名喚李子通,東海丞縣人,本以漁獵為生,家甚貧寒。這李子通也是個性情中人,平時扶老攜幼,輕財好施,但一旦有人招惹到他,他又睚眥必報。隻因自負才勇卻飽受饑寒,便投靠了當地賊帥左才相為盜。因其武力過人而受到左才相的器重。當時各地賊盜大多生性殘忍,不僅殘害百姓,而且虐待下屬,而李子通卻行仁義,待下屬寬厚慷慨,因而深得人心,故此來投奔他的人極多。李子通因而威名日盛,但卻因此受到了左才相的猜忌。李子通一怒之下,率眾渡過淮南,投奔了杜伏威。杜伏威由此實力大增,有兵眾幾近二萬。故此成為當地官府心腹大患。
常言道:一山容不得二虎。這杜伏威堪稱亂世梟雄,而李子通也是個混世魔王,兩人原本就各有自己的勢力,突然合兵一處,難免各有一本要唱的經。且李子通原非久居人下之人,加之心胸狹窄,平日見杜伏威重用輔公祏超過自己,心中更生怨憤,便產生了火並之心。偏巧這日晚上,杜伏威要設宴款待眾首領。李子通在接到邀請後,卻稱有病不能前來。杜伏威也沒有多想,便依舊與眾首領相聚甚歡。但酒過三巡之後,輔公祏卻忽然一怔,在舉目巡視廳內,不覺臉上笑意漸漸收斂,忽地起身走向杜伏威,附耳講了幾句後,杜伏威不禁也掃視了一眼廳內,不由得神色一斂,急向一旁的愛將王雄誕、闞棱遞了個眼色,四人便匆匆走出後門。原來這輔公祏發現,未到宴會的並非僅是李子通,他的幾位心腹都未到場,這就不能不引起他的懷疑。杜伏威聽了輔公祏之言,立即趕到事態嚴重,於是並不聲張,便起身離席要做好預防萬一的準備。不料三人剛剛走出門去,便見正門外一陣騷亂,隨即便見李子通與他的心腹愛將樂伯通率著百十名全副武裝的將士衝進宴會大廳,口中高喊著:“妄動者死!”
便撲上前來。席間眾人登時嚇得目瞪口呆,隻有一位杜伏威義子淩峰奮然起身,舉起麵前餐桌砸向李子通,卻被李子通揮刀將餐桌砍成兩截,樂伯通早已箭步上前,手起刀落,將淩峰砍成兩段。緊接著又見門外闖進數百人來,都是李子通部下。眾人哪敢再動,隻得束手就擒。
再說這杜伏威等四人出的門外,便發現裏麵已是混亂起來,料知李子通已經下手了,便疾步向寨外趕去,卻見迎麵奔來十幾位李子通部屬攔住去路。闞棱與王雄誕見狀,急抽出腰間寶劍,衝上前去。原來這王雄誕與闞棱都是杜伏威的義子,專門負責貼身保護杜伏威,故此任何時候都要佩戴寶劍。此刻見對手殺到,故此拔劍殺了過去。對手見了二人,各舞兵刃一齊湧上前來,卻早被王、闞二人揮劍捅死兩人。餘者不免膽怯,一時步步後退下去,杜伏威與輔公祏乘勢上前,拾起死者大刀加入了戰團,這四人都是以悍勇著稱的猛將,十幾位普通將士如何是他們的對手,霎時便又有六七人被砍翻在地。王、闞二將乘勢也各拾起一杆大刀,殺散對手,衝向寨門。這時,卻聽得身後喊聲大作:“莫要走了杜伏威!”正是李子通率著幾百士卒追趕過來。四人見狀,把腿就逃。看看將至寨門,早有李子通部下守在那裏。四人衝上前去,打算奪路逃走,卻不防身後忽有一枝冷箭射來,正中杜伏威後背。杜伏威大吼一聲,栽倒在地。王雄誕聞聲迴頭看見,忙返身奔迴,俯身將杜伏威背起,左手托著杜伏威,右手舞刀衝向敵軍,輔、闞二人一時護在兩旁一起衝殺,敵軍抵擋不住被他們殺出寨外。一出寨外,輔、闞二人舍命攔住敵軍,王雄誕也顧不了許多,背著杜伏威隻管舍命奔逃。直逃到一片蘆葦蕩中方才止住腳步。這一夜之中,未敢走出蘆葦蕩,直到次日天色大亮,方才出了蘆葦蕩,正撞見闞棱率人尋找他們。上前相見後,方知李子通殺散杜伏威軍後到處尋找杜伏威,直到傍晚,方才率軍迴到了海陵本軍營寨。杜伏威這才迴到本寨。到了次日,潰散的士卒漸漸迴歸,倒也聚集了四五千人,軍中將領損失大半,輔公祏與闞棱也都身上帶了傷。隻得一麵重整旗鼓,一麵為眾人療傷。卻不料屋漏偏逢連夜雨,李子通剛走,來整又來了。
這天夜裏,來整的軍隊突然出現在杜伏威寨前。此時的杜軍,正處於軍心懈怠,人無鬥誌之際,對於營中防務也不似往日嚴備。來整率軍來到山寨已不足一裏遠時,寨內才有人發現敵軍前來劫寨。待他們發出警報之時,隋軍早已踏破營寨,鋪天蓋地湧向寨內。霎時間,營寨裏一派喊殺之聲。王雄誕聞聽帳外喊聲,倏然躍起,也顧不得披掛,提了大刀,便飛奔向杜伏威,來到杜伏威帳前,卻見已有幾位貼身衛士扶著他走出大寨,並叫喊著命人牽馬來。王雄誕四下望去,但見不遠處隋兵已四麵殺來。氣得他一腳踹開衛兵背起杜伏威便跑,那幾名衛兵也隨後跟上。隋兵隨後趕來,那幾名衛兵急上前攔住,卻如何攔得住這些如狼似虎的眾多追兵,轉眼之間,便一個個被砍翻在地,王雄誕登時被眾人圍在核心。王雄誕雖然悍勇,但畢竟身後背著杜伏威,無法施展,戰不多時左腿便被劃傷。眼看情勢危急,卻見東麵殺出數十人來,為首二人,一人身材頎長,麵如冠玉,著實令宋玉自愧,讓潘安蒙羞,手持長矟,直殺向隋軍;另一位身高八尺,虎背熊腰,濃眉大眼,威風凜凜,人還沒到,聲音卻已到了:“休傷我主!”聽到這聲音,方知是個女人。原來這二人乃是杜伏威軍中一對歡喜冤家,男的喚作西門君儀,人送綽號玉麵郎君,也算得上軍中猛將,這女的乃是他妻子王氏,武藝竟遠高於丈夫,人送綽號母老虎。這夫妻二人都是性如烈火,動輒廝打作一處。西門君儀每次都要吃虧,便聲稱要休妻,結果無一例外地遭到王氏更猛烈的一頓暴打。故此軍中隻要發現西門君儀身上有傷或鼻青臉腫,便知道二人又打了架。此時西門君儀首先殺了過來,隋軍霎時便有數十人上前將他圍住。王氏見狀,手舞雙刀殺將過來,轉眼之間,便有四五人被他砍翻在地,二人並肩殺到王雄誕近前。王雄誕見了二人,大喜,急對西門君儀道:“你來背著主公,我在前麵開路。”
西門君儀急上前接過杜伏威,卻不料杜伏威身材高大粗重,頓時被壓了一連串趔趄。那王氏見了,不禁口中罵了句:“沒用的東西。”順手將杜伏威提起,一手托到後背,一手舞刀衝殺。這時,王雄誕放下了杜伏威,方才大展神威舞刀一陣亂砍,隋兵紛紛倒地,不一時,便保著眾人殺出重圍。又令西門君儀夫妻先逃,自己在後麵斷後。直殺得追兵膽戰心驚,不敢向前,方才保著杜伏威等逃命去了。四人又躲到蘆葦蕩中,這才發現,王雄誕也有四處負傷,所幸不甚重。次日天明,西門君儀夫妻讓王雄誕留下照顧杜伏威,自己去外麵打探消息。直到晚間,二人才帶迴百來士卒及一些食物迴來。又過了兩日,來整在當地掃蕩完畢,方才班師離去。杜伏威等這才出得蘆葦蕩外。這時,杜伏威身邊已有聚攏了千餘部屬,損失雖大,所幸輔公祏、王雄誕、闞棱等骨幹力量尚在。杜伏威歎道:“我等打拚數年,方才有今日局麵,不想竟毀於數日之間。”
輔公祏道:“賢弟不可氣餒。自古勝敗兵家常事,待我等糾集逃散,再整旗鼓,必報此仇。”
眾人正在商議之際,卻見有一小嘍囉來報:“陳正通首領從高郵迴來了。”
原來在遭李子通偷襲之前,杜伏威曾令首領陳正通率領三千人馬去高郵一帶“借糧”。如今恰好滿載而歸。眾人見到陳正通,莫不大喜過望。王雄誕道:“我軍屢敗之後,正需一次勝利重振士氣。如今來整大勝而驕,又不知正通迴來,必然輕敵無備。我若乘機劫其寨,必獲大勝。”
杜伏威:“此計雖妙,但我等各個身上帶傷,恐難以再戰。”
王雄誕道:“主公盡管放心,我雖負傷,尚堪一戰。”
輔公祏卻道:“萬萬不可,我料來整此去,必定前往剿討李子通。不如讓他們二虎相爭,我軍方可有喘息之機。”
未知後事如何,且看下迴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