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重才不重德
大明朱棣:讓你監國,你登基稱帝 作者:西湖書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雖然說朱高煦提前已經做了功課。
可是在朝會上宣布考核官員執法改革之後,還是引起軒然大波。
大家都已經習慣之前的模式了。
猛然來這一下,誰都感覺不適應。
但是長久都沒有上過朝的太子,朱高熾以力支持。
內閣首府楊榮也出來站台!
下麵這些官員也是說不出話來,隻能捏著鼻子認了。
這算是勉勉強強將考核官員執法給推廣下去。
而朱高煦則是讓於謙以禦史的身份監督此事。
並且宣布此法隻是暫時實行。
如果有什麽不妥之處,將會依據實際情況再進行改動。
有了這句話下麵的這些官員心裏麵就有了數。
隻要將來這法子執行不下去。
那麽大家照樣還是按照以前的日子過。
朱高煦自然也是心知肚明。
而且於謙做事他放心,現在就是等著結果了。
等到散朝之後,朱高燧有些不滿地對他說道。
“我說二哥這種事情交給錦衣衛去做多好啊?”
“何苦搞得這麽麻煩,你看那些官員一個個竊竊私語的樣子。”
“說不定他們在下麵已經想著要如何對抗此事了。”
朱高煦則是輕輕搖頭說道。
“這考核官員之法怎麽能夠交給錦衣衛呢?這與理不合!”
“再說了,這是朝廷的法度,你要是參與其中將來出了什麽事情。”
“那麽這些官員就會把矛頭全部對準你。”
“但凡到時候你做錯了一點事兒,第二天走著就會送到父皇手中!”
朱高燧一聽這話,不禁渾身一抖。
身為皇家貴胄,誰身上沒有一點見不得光的事兒?
這要是整天被人盯著,日子還能過不能過?
看到他臉上的表情變化。
朱高煦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
“二哥是絕對不會害你的,不讓你參與也是為你好。”
“那二哥你為什麽要主導此事,幹脆上榜父皇就是。”
“話可不能這麽說,父皇就是相信我才是讓我監國,所以我怎麽能辜負父皇的期望呢?”
朱高燧像是第一次認識他一樣,上下打量一番。
“我說二哥伱這一段時間變化好大啊,居然能夠說出這番話來!”
這倒並不是因為他說話說的不對。
而是以前哥倆坐在一起的時候。
朱高煦老是說起來當年靖難之役的時候,朱棣答應他當太子之類的話。
像這種大義凜然的話,那可是很少從他嘴裏麵聽到。
聽到這話,朱高煦摸了摸自己的鼻子。
“當初我的怨氣是大了一點,不過已經過去了這麽久,我也想著做一點正事。”
“再說了,父皇對我們兄弟兩個也是不錯的,要是這都看不到,那豈不是成了白眼狼?”
說到這裏他略一停頓又囑咐道。
“不過三弟你還是要把錦衣衛給派出去,一來是保護於大人的安全。”
“二來就是收到什麽風聲也可以及時通告。”
“正確把頭給開好了,以後事情也就好做了。”
朱高遂當下就說道。
“這事情我在行二哥就放心吧!”
很快在於謙的組織之下,第一份的官員政績考核名單新鮮出爐。
這也在朝堂之上引起軒然大波。
眾人都是據理以爭。
因為這牽涉到他們自己的官身仕途,誰也不可能做出讓步。
要有人當下就氣咻咻的對於謙質問道。
“敢問於大人,我做事情從來都是兢兢業業,從來都是中優之選。”
“怎麽這一次居然會評為下等,我不服。”
有人出頭了,其他人也就偃旗息鼓,想要看看於謙怎麽說。
這時候於謙就正色說道。
“如果是這位大人有疑問,隨時可以前去查閱考核卷宗。”
此時有人就對考核標準提出質疑。
“敢問於大人,你的考核標準是什麽?怎麽這麽多士林清流政績如此之低?”
這典型是個聰明人。
光說自己肯定是不行,幹脆把一幫人都拉出來。
於謙要是給不出一個合理的解釋。
那麽這個考核製度也就名存實亡了。
而於謙則是不慌不忙的說道。
“治理地方首要任務有三,其一就是教化百姓導人向善!”
“其二上交官府的賦稅相較往年增減如何?”
“至於第三條那就是綜合各地人口增長,相應田畝增加多少?”
“而這些田畝,又有多少歸於朝廷賦稅?”
當下便有人反駁道。
“這三條想做到其中之一就要下大力氣,如今這三條全部都要做到。”
“這怎麽可能有人能夠達到優等呢?”
此時於謙淡然一笑說道。
“那就說與這位大人知道,在今年考核之中有百餘人,皆被評為優。”
“各位大人可以查看名單最後,這些人被單獨列了出來。”
於是眾人紛紛朝後翻,當下便有人不滿的說道。
“這些官員之中,居然沒有一個舉孝廉出身之人!”
這個角度就頗為刁鑽了。
因為這舉孝廉製度來自於漢朝。
多是由地方上的官員經過考察之後,選出那些在孝道之上卓於常人的儒生。
這種方式也是在引導百姓向善。
所以自漢朝確立之後一直延續至今。
這也成為一種道德標杆。
如今這優等官員之中居然沒有舉孝廉之人。
對方攻擊的立場,就是說於謙重才不重德,這跟朝廷的孝廉製度有悖。
看到他們爭論到這種地步。
朱高煦便直接開口說道。
“主政一方,首要就是為百姓謀福祉,這與能力有關,與道德無關。”
“所以本王認為,於大人這麽做無可厚非!”
“朝廷用人首重其才,如果德不配位,那麽就是百姓受苦!”
“因此本文認為如此選官之法,當定為常製!”
此話一出,滿堂嘩然。
說老實話舉孝廉製度到了現在這種地步,已經成了某些貴族的特權。
隻要通曉四書五經,通過舉孝廉製度,便可以獲得官職。
普通寒門學子想要出頭,那是相對比較難的。
於是在朱高煦一力支持之下。
將那些考核不合格的官員就地罷免,換上一副年富力強進取心足的官員!
一時之間大明朝堂震動,而百姓則是拍手稱快!
可是在朝會上宣布考核官員執法改革之後,還是引起軒然大波。
大家都已經習慣之前的模式了。
猛然來這一下,誰都感覺不適應。
但是長久都沒有上過朝的太子,朱高熾以力支持。
內閣首府楊榮也出來站台!
下麵這些官員也是說不出話來,隻能捏著鼻子認了。
這算是勉勉強強將考核官員執法給推廣下去。
而朱高煦則是讓於謙以禦史的身份監督此事。
並且宣布此法隻是暫時實行。
如果有什麽不妥之處,將會依據實際情況再進行改動。
有了這句話下麵的這些官員心裏麵就有了數。
隻要將來這法子執行不下去。
那麽大家照樣還是按照以前的日子過。
朱高煦自然也是心知肚明。
而且於謙做事他放心,現在就是等著結果了。
等到散朝之後,朱高燧有些不滿地對他說道。
“我說二哥這種事情交給錦衣衛去做多好啊?”
“何苦搞得這麽麻煩,你看那些官員一個個竊竊私語的樣子。”
“說不定他們在下麵已經想著要如何對抗此事了。”
朱高煦則是輕輕搖頭說道。
“這考核官員之法怎麽能夠交給錦衣衛呢?這與理不合!”
“再說了,這是朝廷的法度,你要是參與其中將來出了什麽事情。”
“那麽這些官員就會把矛頭全部對準你。”
“但凡到時候你做錯了一點事兒,第二天走著就會送到父皇手中!”
朱高燧一聽這話,不禁渾身一抖。
身為皇家貴胄,誰身上沒有一點見不得光的事兒?
這要是整天被人盯著,日子還能過不能過?
看到他臉上的表情變化。
朱高煦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
“二哥是絕對不會害你的,不讓你參與也是為你好。”
“那二哥你為什麽要主導此事,幹脆上榜父皇就是。”
“話可不能這麽說,父皇就是相信我才是讓我監國,所以我怎麽能辜負父皇的期望呢?”
朱高燧像是第一次認識他一樣,上下打量一番。
“我說二哥伱這一段時間變化好大啊,居然能夠說出這番話來!”
這倒並不是因為他說話說的不對。
而是以前哥倆坐在一起的時候。
朱高煦老是說起來當年靖難之役的時候,朱棣答應他當太子之類的話。
像這種大義凜然的話,那可是很少從他嘴裏麵聽到。
聽到這話,朱高煦摸了摸自己的鼻子。
“當初我的怨氣是大了一點,不過已經過去了這麽久,我也想著做一點正事。”
“再說了,父皇對我們兄弟兩個也是不錯的,要是這都看不到,那豈不是成了白眼狼?”
說到這裏他略一停頓又囑咐道。
“不過三弟你還是要把錦衣衛給派出去,一來是保護於大人的安全。”
“二來就是收到什麽風聲也可以及時通告。”
“正確把頭給開好了,以後事情也就好做了。”
朱高遂當下就說道。
“這事情我在行二哥就放心吧!”
很快在於謙的組織之下,第一份的官員政績考核名單新鮮出爐。
這也在朝堂之上引起軒然大波。
眾人都是據理以爭。
因為這牽涉到他們自己的官身仕途,誰也不可能做出讓步。
要有人當下就氣咻咻的對於謙質問道。
“敢問於大人,我做事情從來都是兢兢業業,從來都是中優之選。”
“怎麽這一次居然會評為下等,我不服。”
有人出頭了,其他人也就偃旗息鼓,想要看看於謙怎麽說。
這時候於謙就正色說道。
“如果是這位大人有疑問,隨時可以前去查閱考核卷宗。”
此時有人就對考核標準提出質疑。
“敢問於大人,你的考核標準是什麽?怎麽這麽多士林清流政績如此之低?”
這典型是個聰明人。
光說自己肯定是不行,幹脆把一幫人都拉出來。
於謙要是給不出一個合理的解釋。
那麽這個考核製度也就名存實亡了。
而於謙則是不慌不忙的說道。
“治理地方首要任務有三,其一就是教化百姓導人向善!”
“其二上交官府的賦稅相較往年增減如何?”
“至於第三條那就是綜合各地人口增長,相應田畝增加多少?”
“而這些田畝,又有多少歸於朝廷賦稅?”
當下便有人反駁道。
“這三條想做到其中之一就要下大力氣,如今這三條全部都要做到。”
“這怎麽可能有人能夠達到優等呢?”
此時於謙淡然一笑說道。
“那就說與這位大人知道,在今年考核之中有百餘人,皆被評為優。”
“各位大人可以查看名單最後,這些人被單獨列了出來。”
於是眾人紛紛朝後翻,當下便有人不滿的說道。
“這些官員之中,居然沒有一個舉孝廉出身之人!”
這個角度就頗為刁鑽了。
因為這舉孝廉製度來自於漢朝。
多是由地方上的官員經過考察之後,選出那些在孝道之上卓於常人的儒生。
這種方式也是在引導百姓向善。
所以自漢朝確立之後一直延續至今。
這也成為一種道德標杆。
如今這優等官員之中居然沒有舉孝廉之人。
對方攻擊的立場,就是說於謙重才不重德,這跟朝廷的孝廉製度有悖。
看到他們爭論到這種地步。
朱高煦便直接開口說道。
“主政一方,首要就是為百姓謀福祉,這與能力有關,與道德無關。”
“所以本王認為,於大人這麽做無可厚非!”
“朝廷用人首重其才,如果德不配位,那麽就是百姓受苦!”
“因此本文認為如此選官之法,當定為常製!”
此話一出,滿堂嘩然。
說老實話舉孝廉製度到了現在這種地步,已經成了某些貴族的特權。
隻要通曉四書五經,通過舉孝廉製度,便可以獲得官職。
普通寒門學子想要出頭,那是相對比較難的。
於是在朱高煦一力支持之下。
將那些考核不合格的官員就地罷免,換上一副年富力強進取心足的官員!
一時之間大明朝堂震動,而百姓則是拍手稱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