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與你同行
大明朱棣:讓你監國,你登基稱帝 作者:西湖書生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雖然說這些官員老老實實的答應了下來,並且認領了各自負責的區域。
不過朱高煦也意識到一個問題。
那就是這些官員們已經習慣了之前那套規矩,一個個都是得過且過。
隻要不出大事伺候好上官,自己就會官運亨通。
說白了還是因為這年頭道路交通不發達。
這些官員在地方上,身為主政者簡直就是土皇帝。
隻要不搞出來大事情基本上不會有什麽問題。
要繼續這麽搞下去,遲早都會出大事。
要不然也不會有白蓮教,一直在各地活躍。
於是朱高煦就萌生了一個想法。
那就是對官員考核進行改革。
必須要讓這些官員們,指導自己該做什麽不該做什麽。
徹底改變之前那種上官決定下官命運的方式。
朝廷必須對於這些地方官員有足夠的影響力。
否則的話,這些官員們串通一氣,那就會形成政令難通的局麵。
不過這件事情啊,他一個人決定肯定不行。
說白了這些文官基本上都是屬於太子一黨。
所以返迴京城之後。
朱高煦便去找朱高熾,將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
聽完之後朱高熾想了一下問道。
“要是這麽做,會不會出什麽亂子?畢竟現在遼東還需要這些官員去治理。”
“現在擅改考核官員之法,恐怕這些官員們心中會有不滿。”
朱高煦自然知道他在擔心什麽。
畢竟想要改革這些東西,那可不是用嘴說的。
所謂近水樓台先得月京城這些官員提前得到消息,自然會在其中上下幾首!
這種情況向來如此。
所以朱高熾才會這說。
朱高煦則是很認真的說。
“以往考核官員的辦法,多是沒有具體的指向。”
“隻要上官認可當地官員的政績,那麽此人便可以高升!”
“有的人還好一些,不忘了做事,而有的人幹脆專以奉承上官為要!”
“父皇英明在位期間整頓吏治,下麵這些官員做事情還有所收斂,但以後呢。”
朱高熾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反問道。
“那你是打算怎麽做呢?”
於是朱高煦別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
“各地情況不同,比如說有的地方山多地少,但是礦產豐富。”
“而有些地方則是恰恰相反,需要根據每個地方的不同情況製定政績的考核標準。”
“比如說此地礦產豐富,在開礦的同時當地官府收入多少大戶得利多少?”
“到了最後上交朝廷又有多少?更重要的就是,其中是否有上下勾結,欺壓百姓一事?”
朱高熾聽得有些糊塗。
“要是這麽一來的話,那考核官員一事,豈不是要變得繁瑣無比?”
朱高煦輕輕搖了搖頭說道。
“自然不會,比如說刑部的官員他們的考核目標就是前往各地清查積壓案件。”
“對於已經審理的案件,要隨機抽出一部分來進行複核。”
“簡而言之就是各門各部的官員,要把自己的具體事物分開。”
“有目的的去做事,不能遇到事情以後過那些推諉抵賴的舉動。”
“將這些東西混合在一起,自然就能夠得到當地官員的政績了。”
說白了他就是在強化各部門的職能,而且是非常有針對性的。
在京城這些官員老是蹲在京城布置地方事務。
這時間一長將來有一天入主內閣。
這些官員還能用嗎?
這道理朱高熾自然能夠想得明白。
於是他輕輕點了點頭說了。
“二弟考慮的極是,隻不過這法子從來沒有人用過。”
“我擔心下麵的官員未必能夠適應!”
他這話已經說得很客氣了。
其實是在隱晦的說。
大家都已經習慣了現在的這種工作狀態。
如果照這樣改的話。
那麽各部門的官員可以說就沒有現在的好日子過了。
尤其是前往各地的官員,必須兢兢業業。
否則的話,到時候自己部門的官員拿出來的考核指標跟其他部門匯總之後,就能夠看出端倪。
朱高煦則是淡淡的一笑說道。
“前發現的問題,如果不解決難不成要拖到以後去嗎?”
這句話打動了朱高熾。
於是他當下便說的。
“既然二弟有這份雄心,大哥我支持你!”
他們這邊又商量了一下細則,將這件事情就給定了下來。
第二天朱高煦便把於謙給找了過來。
“於大人對於此次出行可有什麽想法?”
就見於謙感慨的說道。
“這些官員敷衍了事,完全置這些災民的安危與不顧。”
“還好王爺下手的早,要不然再等上一等恐怕就無可挽迴了!”
朱高煦輕輕點了點頭說道。
“可是光靠我去監督這些事情,那是遠遠不夠的。”
“所以我想要改革,朝廷考核官員之法。”
“這是我的初步想法,你拿去看一看,看有沒有什麽查缺補遺之處。”
做完之後他將桌子上的折子朝前一推。
於謙接過來之後展開一看。
雙眼之中,馬上就綻放出光芒來!
他抬頭看向了朱高煦!
“王爺此法甚為高明,明確了各個官員應該做的主要事務是什麽。”
“如此一來就能夠讓他們做到有的放矢。”
“不過此事恐怕執行起來頗有難度!”
朱高煦一聽就哈哈笑了起來說道。
“你也看出來了,所以我才會把你給找來。”
“要是一大人覺得此法可行,那麽本王便希望你來主導此事。”
“監督朝廷之中各個衙門口,一定要把這件事情做成了!”
於謙聽到這話遲疑了一下,還是開口說道。
“殿下想要把這件事情做成,恐怕還要跟太子殿下商量一番。”
“這件事情你不用操心,大哥那邊我已經說通了,他如今恐怕已經跟楊學士在商討此事。”
“既然如此那麽下官則無旁貸!”
“這樣一來於大人可就要成為千夫所指了!”
“能夠為天下間換來一片清明,下官就算是死也在所不惜!”
這番話說的擲地有聲,朱高煦臉上也是露出一抹欽佩之色。
不愧是吟出石灰吟的一代名臣啊!
於是他也鄭重的說道。
“本王與於大人同行!”
不過朱高煦也意識到一個問題。
那就是這些官員們已經習慣了之前那套規矩,一個個都是得過且過。
隻要不出大事伺候好上官,自己就會官運亨通。
說白了還是因為這年頭道路交通不發達。
這些官員在地方上,身為主政者簡直就是土皇帝。
隻要不搞出來大事情基本上不會有什麽問題。
要繼續這麽搞下去,遲早都會出大事。
要不然也不會有白蓮教,一直在各地活躍。
於是朱高煦就萌生了一個想法。
那就是對官員考核進行改革。
必須要讓這些官員們,指導自己該做什麽不該做什麽。
徹底改變之前那種上官決定下官命運的方式。
朝廷必須對於這些地方官員有足夠的影響力。
否則的話,這些官員們串通一氣,那就會形成政令難通的局麵。
不過這件事情啊,他一個人決定肯定不行。
說白了這些文官基本上都是屬於太子一黨。
所以返迴京城之後。
朱高煦便去找朱高熾,將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
聽完之後朱高熾想了一下問道。
“要是這麽做,會不會出什麽亂子?畢竟現在遼東還需要這些官員去治理。”
“現在擅改考核官員之法,恐怕這些官員們心中會有不滿。”
朱高煦自然知道他在擔心什麽。
畢竟想要改革這些東西,那可不是用嘴說的。
所謂近水樓台先得月京城這些官員提前得到消息,自然會在其中上下幾首!
這種情況向來如此。
所以朱高熾才會這說。
朱高煦則是很認真的說。
“以往考核官員的辦法,多是沒有具體的指向。”
“隻要上官認可當地官員的政績,那麽此人便可以高升!”
“有的人還好一些,不忘了做事,而有的人幹脆專以奉承上官為要!”
“父皇英明在位期間整頓吏治,下麵這些官員做事情還有所收斂,但以後呢。”
朱高熾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反問道。
“那你是打算怎麽做呢?”
於是朱高煦別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
“各地情況不同,比如說有的地方山多地少,但是礦產豐富。”
“而有些地方則是恰恰相反,需要根據每個地方的不同情況製定政績的考核標準。”
“比如說此地礦產豐富,在開礦的同時當地官府收入多少大戶得利多少?”
“到了最後上交朝廷又有多少?更重要的就是,其中是否有上下勾結,欺壓百姓一事?”
朱高熾聽得有些糊塗。
“要是這麽一來的話,那考核官員一事,豈不是要變得繁瑣無比?”
朱高煦輕輕搖了搖頭說道。
“自然不會,比如說刑部的官員他們的考核目標就是前往各地清查積壓案件。”
“對於已經審理的案件,要隨機抽出一部分來進行複核。”
“簡而言之就是各門各部的官員,要把自己的具體事物分開。”
“有目的的去做事,不能遇到事情以後過那些推諉抵賴的舉動。”
“將這些東西混合在一起,自然就能夠得到當地官員的政績了。”
說白了他就是在強化各部門的職能,而且是非常有針對性的。
在京城這些官員老是蹲在京城布置地方事務。
這時間一長將來有一天入主內閣。
這些官員還能用嗎?
這道理朱高熾自然能夠想得明白。
於是他輕輕點了點頭說了。
“二弟考慮的極是,隻不過這法子從來沒有人用過。”
“我擔心下麵的官員未必能夠適應!”
他這話已經說得很客氣了。
其實是在隱晦的說。
大家都已經習慣了現在的這種工作狀態。
如果照這樣改的話。
那麽各部門的官員可以說就沒有現在的好日子過了。
尤其是前往各地的官員,必須兢兢業業。
否則的話,到時候自己部門的官員拿出來的考核指標跟其他部門匯總之後,就能夠看出端倪。
朱高煦則是淡淡的一笑說道。
“前發現的問題,如果不解決難不成要拖到以後去嗎?”
這句話打動了朱高熾。
於是他當下便說的。
“既然二弟有這份雄心,大哥我支持你!”
他們這邊又商量了一下細則,將這件事情就給定了下來。
第二天朱高煦便把於謙給找了過來。
“於大人對於此次出行可有什麽想法?”
就見於謙感慨的說道。
“這些官員敷衍了事,完全置這些災民的安危與不顧。”
“還好王爺下手的早,要不然再等上一等恐怕就無可挽迴了!”
朱高煦輕輕點了點頭說道。
“可是光靠我去監督這些事情,那是遠遠不夠的。”
“所以我想要改革,朝廷考核官員之法。”
“這是我的初步想法,你拿去看一看,看有沒有什麽查缺補遺之處。”
做完之後他將桌子上的折子朝前一推。
於謙接過來之後展開一看。
雙眼之中,馬上就綻放出光芒來!
他抬頭看向了朱高煦!
“王爺此法甚為高明,明確了各個官員應該做的主要事務是什麽。”
“如此一來就能夠讓他們做到有的放矢。”
“不過此事恐怕執行起來頗有難度!”
朱高煦一聽就哈哈笑了起來說道。
“你也看出來了,所以我才會把你給找來。”
“要是一大人覺得此法可行,那麽本王便希望你來主導此事。”
“監督朝廷之中各個衙門口,一定要把這件事情做成了!”
於謙聽到這話遲疑了一下,還是開口說道。
“殿下想要把這件事情做成,恐怕還要跟太子殿下商量一番。”
“這件事情你不用操心,大哥那邊我已經說通了,他如今恐怕已經跟楊學士在商討此事。”
“既然如此那麽下官則無旁貸!”
“這樣一來於大人可就要成為千夫所指了!”
“能夠為天下間換來一片清明,下官就算是死也在所不惜!”
這番話說的擲地有聲,朱高煦臉上也是露出一抹欽佩之色。
不愧是吟出石灰吟的一代名臣啊!
於是他也鄭重的說道。
“本王與於大人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