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慶被這一套獨特的理論驚呆了,這才是釣魚高手啊,隱身於幕後,坐在幹岸上,看著官吏和百姓人腦子打成狗腦子。可謂萬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


    到了需要的時候,還可以隨時收迴自己手中的權力。


    怪不得南陽沒有士族,因為士族掌握不了權力,也壟斷不了知識,除了給南陽貢獻金銀之外,並不能撼動南陽的社會基礎。


    隆慶沒想到,秦朗不僅僅是能製造各種新奇之物,更重要的是,做官也這麽獨到。


    “秦朗……當官還能這麽當嗎?”


    秦朗說道:“你看我現在不是挺好嗎?什麽事情都不用操心,可以專注自己喜歡的事情,而且無論百姓彈劾執政官還是執政官治理百姓,對我都沒有什麽影響。”


    “到目前為止,南陽仍然欣欣向榮,看不到有偏航的跡象。”


    隆慶接觸秦朗以來,無論是最早在武陵時的新奇商品,還是後來在濮陽提出的價值論,包括現在在南陽搞起的小內閣,都讓隆慶有耳目一新的感覺。


    無論多麽困難的事情,到了秦朗這裏,就會變得簡單無比。


    給他一片荒蕪之地,不但能創造奇跡,還能守得住這個奇跡。


    隆慶覺得,如果自己要複國的話,就一定少不了秦朗的支持,父皇說的沒錯,秦朗真的是不可或缺的人才。


    而現在霓裳已死,與秦朗的“一家人”之間的紐帶已經斷了,隆慶急需一個新的“紐帶”把兩個人再度緊密聯結在一起。


    除了家人之外,最為親近的關係就是師徒了。


    所謂一日為師,終生為父。


    隆慶和秦朗年紀相仿,如果拜了秦朗為師,就要執弟子禮,無論是在人前還是人後。


    是否能舍出這個臉,對於隆慶是一個考驗。


    可是當隆慶想到猝死的父皇,被射死的妹妹,還有下落不明的母後,大魏江山已經被人無聲無息的奪去了,堂堂太子失蹤,竟然連個水花都沒響起,這才是讓隆慶寒心的地方。


    想起平時那些大臣個個裝得忠心耿耿,可是現在這個局麵,竟然沒有一個站出來的。


    而且隆慶一想到,將來奪迴大魏基業的時候,還是這幫人在朝堂上,就覺得心意難平。


    所以不如拜秦朗為師,徹底把士族清除掉,不讓大魏再在士族壯大的土壤。


    想到這裏,隆慶不再猶豫,鄭重地對秦朗說道:“秦朗,秦兄,我有一個想法,還望你不要推辭。”


    秦朗道:“什麽想法?”


    隆慶從席前起身,走到一旁,向秦郎鄭重的下拜叩首。


    “啊?這……這是做什麽?”秦朗連忙扶起隆慶,讓他起來說話。


    畢竟隆慶身為太子,對自己行這麽大的禮不太好。


    可是隆慶執意要拜,秦朗根本拉不起來,隻好避到一旁不受他的禮。


    “太子殿下,有什麽事情就盡管說嘛,為什麽行這麽大的禮?”


    隆慶執著的朝著秦朗磕頭道:“從今天起,我隆慶,願拜秦朗為師,以弟子之禮侍奉左右,終生不移!”


    “願秦師教我,助我重新奪迴大魏!”


    “願秦師教我,滌蕩大魏的士族,給百姓更寬廣的天地!”


    “我隆慶在此發誓,若有一句虛言,教我天雷轟頂不得好死!”


    秦朗愣在了原地:“殿下,就算你不拜我為師,我也會教你的。”


    隆慶搖了搖頭,他拜師的目的並不僅僅是從秦朗這裏學到新的治國之法,更重要的是通過這個“紐帶”,能把兩人重新連接在一起。


    即使真的有一天,霓裳的死訊傳到秦朗的耳朵裏,也不會因為這個原因棄魏國而去。


    所以這個師是一定要拜的,頭是一定要磕的。


    “若秦師不願收隆慶為徒,我就長跪不起,直到秦師迴心轉意為止。”


    秦朗怎麽可能讓大舅哥這麽一直跪著,他不是不肯,隻不過覺得有點怪怪的,隆慶口口聲聲說要執弟子禮,那麽跟霓裳這邊該怎麽辦?難道霓裳又當師母又當妹妹,有點亂套了。


    即使如此,秦朗也沒有多想,並不知道霓裳已經死了,隆慶此舉是在為以後做打算。


    “殿下,實在是不需如此。”


    “秦師,隆慶心意已決,請秦師收下弟子!”


    說著,隆慶就一個接一個的響頭磕在地上。


    秦朗無奈之下,隻好答應了他:“好吧好吧,我答應就是,唉,你又何需如此呢?”


    隆慶聽到秦朗答應下來,臉上才露出一絲笑意,這已經是很難得了,自從大業逃到南陽這段時間,他就沒有笑過。


    秦朗把隆慶扶起後說道:“本來我不應該答應你要拜師的請求,但是既然你堅持要拜,我就收下。當然,我也會助你奪迴魏國。”


    “多謝秦師成全!”隆慶興高采烈地說道:“不過,弟子是有所顧慮,才沒有決定立即奪迴魏國。”


    “其實就是剛才跟秦師談到的兩個問題,這兩個問題不解決,我是不會迴去的。”


    “另外弟子也是想要看看,到底是哪個反賊在暗中圖謀造反,竟然瞞過了父皇的眼睛。”


    其實此時的大業,朝廷中並不像外界所看到的那樣風平浪靜。


    許多文臣武將在散朝之後,都會三五個聚在一起,暗中商量著什麽。


    原來自從魏武帝駕崩之後,原本老成持重的宰相被推舉出來主持政務,這倒是大家比較認可的。


    不過遲國公輔政,卻有不少人反對,其中就數跟遲國公相差無幾的博淩侯意見最大。


    博淩侯十分年輕,才二十多歲,正是青春正茂的風華歲月。


    在他看來,憑什麽遲國公就可以輔政,而他博淩侯就不行?


    既然要輔政的話,就該挑選出有資格輔政的人選,博淩侯相信自己絕對會勝出。


    所以當宰相張甘宣布了輔政人選時,博淩侯第一個站出來反對。


    “太子失蹤,霓裳公主也失蹤,連皇後都失蹤,天下還有比這更可笑的事情嗎?”博淩侯在朝堂上公然提出了反對意見。


    並且,博淩侯對宰相也有微詞:“張宰相,陛下隻有隆慶太子這一個子嗣,如今最重要的事情莫過於尋找失蹤的太子,本侯不理解為什麽不公告天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縣令到帝師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少年騰飛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少年騰飛並收藏從縣令到帝師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