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新機構
大明:在洪武底下當小官 作者:小車仔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54章 新機構
這麽一想,朱元璋立刻仔細迴憶了一下,當初在清遠縣和顧良聊天時,顧良所說的那些話,顧良關心的問題,和他看待問題的視角。
而後學著顧良的思考方式,開始琢磨顧良的這次行為。
“毛驤,你是說他給所有當地掌握實權的官員,都發了銀子?”
“迴陛下,據我們調查,確實是這樣的。”
朱元璋順著這個方向,以顧良的視角繼續思考。
顧良去福州肯定是要貪汙的,這點毋庸置疑。
因此顧良有如此操作:一來是為了和那些官員打好基礎。二來麽,應該是試探當地官員的態度和勢力分布。
畢竟福州這裏的官員久居此地,肯定形成各種利益團體。而顧良又是個新人,他要想貪汙肯定會觸動當地官員的利益,因此就涉及了利益重新分配的問題。
摸查走訪之後,了解了當地的利益團體,之後才好加入其中、或者各個擊破。
至於顧良不同於其他官員,先體察民情這點,朱元璋也想到了一二。
那自然是因為,顧良雖然貪汙,但他對百姓是秋毫無犯的。也正是因為如此,才引得他離開清遠縣的時候,那麽多百姓來為他送行,還對他像恩人一樣叩拜和惜別。
朱元璋對於他的這些推斷感到十分滿意,感覺已經摸到了顧良的思考方式。
於是轉向毛驤,想要問問顧良這麽做的真實原因,驗證一下他的推測是否正確。
“顧良自掏腰包給當地官員補貼,其目的到底為何?”
“這個,這個問題……”毛驤吞吞吐吐,好半晌也沒說出個所以然來。
朱元璋十分不耐,眼睛一瞪就要發火。
毛驤趕忙將實情和盤托出:“迴陛下,我們暫時隻查到了這裏,至於顧同知為什麽給當地官員送禮,我們還沒查到。”
朱元璋一聽頓時火冒三丈,這手下也太廢物了點,他費心竭力的推測了那麽多,正要驗證結果的時候,居然沒有下文了。
見到朱元璋厲目瞪眼,馬上就要發火,毛驤立刻跪倒在地連聲求饒。
“陛下息怒,陛下息怒,我們已經在查了,相信用不了多久就可以有結果。”
“而且山高路遠,傳遞消息也需要些時間,還請陛下稍等些時日。”
一聽還好稍等些時日,朱元璋頓時覺得剛剛一通推理索然無味,踢了一腳地上的毛驤將其趕走。
趕走了毛驤,朱元璋還在迴想這件事,上次徐州案調查結果就不準確,這次又在關鍵時刻讓他失望,接連的信息缺失讓朱元璋束手束腳,不禁自言自語。
“錦衣衛如今隻是暗中小範圍活動,作用著實有限,看來是時候公開錦衣衛的存在,大張旗鼓的展開調查活動了。”
次日早朝,朱元璋在與一眾文武討論完當日國策之後,並沒散朝。這讓許多大臣都感到有些奇怪,互相打量,看看是否誰收到了什麽消息。
可所有朝臣都麵露茫然之色,沒有人知道今天朱元璋要幹什麽。
這讓很多人心中十分沒底,尤其是站在眾人之首的胡為庸,更是對朱元璋的作為大為皺眉。
朱元璋在龍椅上,看著下麵文武官員的表現,心中倒也滿意,若是什麽事都被這些人知曉,他這個皇帝還怎麽當。
沒再給眾人心裏準備的時間,朱元璋直接開口:“諸位愛卿,上次徐州一案可還記得。”
這句話讓很多人心中一驚,全都緊張的看向朱元璋。
徐州案不是已經過去許久了麽,怎麽又提起來了。
更讓很多官員不解的是,徐州相關事件,已經被朱元璋定性為功勞,還給所有涉事的官員都升了官,發了獎勵。
為什麽今天會再次提起來,難道後續皇帝還派人在暗中做了什麽嗎?還是徐州的那些官員在其他地方又搞事了。
如果僅僅是這些,大殿上的這些官員還不是很擔心。
此時他們最為擔心的是上次廷議,當時朱元璋搞了個烏龍,他們很多官員都跟著聲討楊幼文,尤其以胡惟庸為首的一幹人等,聲嘶力竭的聲討楊幼文,還蠱惑皇帝直接將其斬首。
很多人事後才反應過來,此舉已經侵犯了朱元璋的底線,這讓他們很多人都害怕不已。
如今朱元璋舊事重提,難道要將他們一一清算。
官員們心中焦慮,頻頻看向胡惟庸,希望他能給些安定人心的消息。
可此時胡惟庸也已經懵了,朱元璋的這個操作也完全出乎了他的意料,心中十分忐忑,畢竟當時他是被朱元璋當做典型敲打過的。
雖然現在胡惟庸已經貴為丞相,可他根基未穩,一時還無法摸透朱元璋的心思,於是隻能悄悄搖了搖頭,讓眾人按兵不動以免引起反效果。
看著官員們神色各異的表現,晾了他們好一會,朱元璋才繼續說道。
“徐州一事,讓咱家看清了一些人的麵目,也認識到了如今對信息的掌控十分缺失。”
“若不是咱家親自於這大殿上和楊幼文對峙,又哪裏能知道徐州為百姓囤積了那麽多的糧食,又如何能知道徐州官員所作所為。”
“若是長此以往,豈不是要冤枉很多官員。痛定思痛,咱家做了一個重要的決定。”
朱元璋的話說的十分嚴肅,這讓一眾官員全都麵色肅然,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麽。
不過聽朱元璋所說,其決定應該和關於調查方麵有關,難道要全麵排查所有人。
這個念頭一出,就讓許多官員汗流浹背,他們可經不起查。以往明裏暗裏的收了不少東西,雖然做得隱蔽但難免被牽連。
一時間朝堂上所有人都屏息靜氣,豎起耳朵等待著朱元璋的決定。
“咱家決定……”
這四個字一出,大殿中一片死寂,真如落針可聞所形容的那般。
“咱家決定,建立一個名為‘錦衣衛’的的機構,此機構主要職能為侍衛儀仗、偵緝廷杖、對外情報,從事偵察、逮捕、審問等活動。”
開始的“侍衛儀仗、偵緝廷杖”等職責大家的反應還不大,可後麵朱元璋每說出一個職責,大殿中的那些官員的臉色就白上一分。
最終說道“逮捕、審問”時,更是讓許多官員心跳加速。
“且其權限與都督府、大理寺等平級,並隻由咱家專門管轄,其機構所有人也隻向咱家一人匯報。”
這……
等朱元璋說完,滿朝文武全都傻眼了。
如果說這個新機構負責情報偵查、兼顧逮捕審訊,這些臣子們還勉強能接受,可最後朱元璋居然說,這個機構隻向他負責,隻想他匯報。
這決定讓臣子們立刻心髒狂跳,腦子中各種念頭急轉。
這麽一想,朱元璋立刻仔細迴憶了一下,當初在清遠縣和顧良聊天時,顧良所說的那些話,顧良關心的問題,和他看待問題的視角。
而後學著顧良的思考方式,開始琢磨顧良的這次行為。
“毛驤,你是說他給所有當地掌握實權的官員,都發了銀子?”
“迴陛下,據我們調查,確實是這樣的。”
朱元璋順著這個方向,以顧良的視角繼續思考。
顧良去福州肯定是要貪汙的,這點毋庸置疑。
因此顧良有如此操作:一來是為了和那些官員打好基礎。二來麽,應該是試探當地官員的態度和勢力分布。
畢竟福州這裏的官員久居此地,肯定形成各種利益團體。而顧良又是個新人,他要想貪汙肯定會觸動當地官員的利益,因此就涉及了利益重新分配的問題。
摸查走訪之後,了解了當地的利益團體,之後才好加入其中、或者各個擊破。
至於顧良不同於其他官員,先體察民情這點,朱元璋也想到了一二。
那自然是因為,顧良雖然貪汙,但他對百姓是秋毫無犯的。也正是因為如此,才引得他離開清遠縣的時候,那麽多百姓來為他送行,還對他像恩人一樣叩拜和惜別。
朱元璋對於他的這些推斷感到十分滿意,感覺已經摸到了顧良的思考方式。
於是轉向毛驤,想要問問顧良這麽做的真實原因,驗證一下他的推測是否正確。
“顧良自掏腰包給當地官員補貼,其目的到底為何?”
“這個,這個問題……”毛驤吞吞吐吐,好半晌也沒說出個所以然來。
朱元璋十分不耐,眼睛一瞪就要發火。
毛驤趕忙將實情和盤托出:“迴陛下,我們暫時隻查到了這裏,至於顧同知為什麽給當地官員送禮,我們還沒查到。”
朱元璋一聽頓時火冒三丈,這手下也太廢物了點,他費心竭力的推測了那麽多,正要驗證結果的時候,居然沒有下文了。
見到朱元璋厲目瞪眼,馬上就要發火,毛驤立刻跪倒在地連聲求饒。
“陛下息怒,陛下息怒,我們已經在查了,相信用不了多久就可以有結果。”
“而且山高路遠,傳遞消息也需要些時間,還請陛下稍等些時日。”
一聽還好稍等些時日,朱元璋頓時覺得剛剛一通推理索然無味,踢了一腳地上的毛驤將其趕走。
趕走了毛驤,朱元璋還在迴想這件事,上次徐州案調查結果就不準確,這次又在關鍵時刻讓他失望,接連的信息缺失讓朱元璋束手束腳,不禁自言自語。
“錦衣衛如今隻是暗中小範圍活動,作用著實有限,看來是時候公開錦衣衛的存在,大張旗鼓的展開調查活動了。”
次日早朝,朱元璋在與一眾文武討論完當日國策之後,並沒散朝。這讓許多大臣都感到有些奇怪,互相打量,看看是否誰收到了什麽消息。
可所有朝臣都麵露茫然之色,沒有人知道今天朱元璋要幹什麽。
這讓很多人心中十分沒底,尤其是站在眾人之首的胡為庸,更是對朱元璋的作為大為皺眉。
朱元璋在龍椅上,看著下麵文武官員的表現,心中倒也滿意,若是什麽事都被這些人知曉,他這個皇帝還怎麽當。
沒再給眾人心裏準備的時間,朱元璋直接開口:“諸位愛卿,上次徐州一案可還記得。”
這句話讓很多人心中一驚,全都緊張的看向朱元璋。
徐州案不是已經過去許久了麽,怎麽又提起來了。
更讓很多官員不解的是,徐州相關事件,已經被朱元璋定性為功勞,還給所有涉事的官員都升了官,發了獎勵。
為什麽今天會再次提起來,難道後續皇帝還派人在暗中做了什麽嗎?還是徐州的那些官員在其他地方又搞事了。
如果僅僅是這些,大殿上的這些官員還不是很擔心。
此時他們最為擔心的是上次廷議,當時朱元璋搞了個烏龍,他們很多官員都跟著聲討楊幼文,尤其以胡惟庸為首的一幹人等,聲嘶力竭的聲討楊幼文,還蠱惑皇帝直接將其斬首。
很多人事後才反應過來,此舉已經侵犯了朱元璋的底線,這讓他們很多人都害怕不已。
如今朱元璋舊事重提,難道要將他們一一清算。
官員們心中焦慮,頻頻看向胡惟庸,希望他能給些安定人心的消息。
可此時胡惟庸也已經懵了,朱元璋的這個操作也完全出乎了他的意料,心中十分忐忑,畢竟當時他是被朱元璋當做典型敲打過的。
雖然現在胡惟庸已經貴為丞相,可他根基未穩,一時還無法摸透朱元璋的心思,於是隻能悄悄搖了搖頭,讓眾人按兵不動以免引起反效果。
看著官員們神色各異的表現,晾了他們好一會,朱元璋才繼續說道。
“徐州一事,讓咱家看清了一些人的麵目,也認識到了如今對信息的掌控十分缺失。”
“若不是咱家親自於這大殿上和楊幼文對峙,又哪裏能知道徐州為百姓囤積了那麽多的糧食,又如何能知道徐州官員所作所為。”
“若是長此以往,豈不是要冤枉很多官員。痛定思痛,咱家做了一個重要的決定。”
朱元璋的話說的十分嚴肅,這讓一眾官員全都麵色肅然,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麽。
不過聽朱元璋所說,其決定應該和關於調查方麵有關,難道要全麵排查所有人。
這個念頭一出,就讓許多官員汗流浹背,他們可經不起查。以往明裏暗裏的收了不少東西,雖然做得隱蔽但難免被牽連。
一時間朝堂上所有人都屏息靜氣,豎起耳朵等待著朱元璋的決定。
“咱家決定……”
這四個字一出,大殿中一片死寂,真如落針可聞所形容的那般。
“咱家決定,建立一個名為‘錦衣衛’的的機構,此機構主要職能為侍衛儀仗、偵緝廷杖、對外情報,從事偵察、逮捕、審問等活動。”
開始的“侍衛儀仗、偵緝廷杖”等職責大家的反應還不大,可後麵朱元璋每說出一個職責,大殿中的那些官員的臉色就白上一分。
最終說道“逮捕、審問”時,更是讓許多官員心跳加速。
“且其權限與都督府、大理寺等平級,並隻由咱家專門管轄,其機構所有人也隻向咱家一人匯報。”
這……
等朱元璋說完,滿朝文武全都傻眼了。
如果說這個新機構負責情報偵查、兼顧逮捕審訊,這些臣子們還勉強能接受,可最後朱元璋居然說,這個機構隻向他負責,隻想他匯報。
這決定讓臣子們立刻心髒狂跳,腦子中各種念頭急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