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想什麽來什麽,正在桓溫因為東晉國力的急速提升而有了想再次北伐中原的想法的時候,前燕一位將領的投降則把想法直接變成了行動。


    這位將領就是前燕建義將軍段思,段思也屬於段部鮮卑,祖父就是著名的段部鮮卑的首領段末波,段末波當年被後趙石勒打敗之後,便率部投降後趙,被後趙封為幽州刺史、安北將軍、北平公。


    段末波死後,冉閔崛起,打敗了後趙一眾皇子,並建立了冉魏政權,段末波的兒子段勤便聚集胡、羯部眾一萬餘人據守繹幕,並自稱趙帝,過起了自己當家作主的日子,但是隨著冉閔被前燕打敗,前燕軍隊迅速南進,前燕將領慕容霸率軍抵達繹幕後,段勤自知打不過前燕,於是便又一次當了一會老漢,率部投降了前燕,被前燕封為鎮北將軍、令支公。


    段勤死後,兒子段思繼承了段勤的爵位及部眾,被前燕政權冊封為建義將軍,由於此時的前燕在著名宰相,有著“古之遺愛”之稱的太原王慕容恪的領導下國力十分的強盛,所以段思自然是沒有叛變的打算,但是當看到同屬段部鮮卑的段齊政權從首領段龕到普通部眾三千多人皆被慕容恪全部活埋了之後,段思開始意識到自己終究不是慕容部的人,保不齊那一天慕容部的人也會這樣對待自己,於是便開始尋找機會逃離前燕,逃到前秦或者東晉的地盤去,但是因為段思的部落位於遼西,距離邊境非常遙遠,所以一時半會找不到機會。


    而隨著東晉與前燕在江淮地區打起了拉據戰,雙方投入的兵力也越來越多,為了補充兵源的不足,前燕不得不把遠在東北的段思的部落也拉到了江淮地區投入戰鬥,這也就給了段思逃跑的機會。


    於是乎,在被拉到前線之後不久,段思便率領部眾三千餘人投降了東晉將領鄧遐,段思的投降讓鄧遐十分高興,於是便將段思推薦給了桓溫。


    桓溫在召見段思溝通了一番之時,才知道此時前燕已經亂成了一鍋粥,在攝政太宰、太原王、有“古之遺愛”美譽的慕容恪死後,驃騎大將軍、司徒公,冊封上庸王的慕容評繼任太宰,繼續擔任攝政。


    客觀的講,慕容評是一位傑出的軍事將領,為前燕的建立及政權的穩定立下了汗馬功勞,但是是執政上卻是目光短淺、嫉賢妒能,本來慕容恪死之前,考慮到弟弟吳王慕容垂頗有才幹,因此建議慕容評及皇帝慕容偉能把軍權交給慕容垂管理,當時慕容評滿口答應,但是在慕容恪死之後,卻並沒有這樣做,反而讓不滿十歲的皇弟慕容衝擔任大司馬,執掌軍權,而自己則和皇太後可足渾氏共同掌權,從這一點上來看,慕容評不管是胸襟還是格局上都要比他的前任太宰慕容恪差的遠。


    不但如此,慕容評還特別無能和低效,當年前秦五公之亂時,魏公苻廋本想獻陝城以迎前燕軍相助,這對前燕來說是個絕好的機會,當時連皇叔範陽王慕容德在內的眾多官員,都認為這是征服前秦的天賜良機。但慕容評卻顧慮再三,最終沒有對前秦采取任何軍事行動。最終四位前秦國公的叛亂被撲滅,前燕也失去了一統北方的唯一一次機會。


    如果僅僅是這樣的話也還好說,畢竟前燕國內還是有不少賢臣良將的,這些賢臣良將足以支撐前燕的發展,然而卻是奸臣做到底,不但自己無能,也見不得別人做事,前燕的開國功臣之一,位至尚書左仆射的悅綰,因為看到鮮卑貴族們紛紛把百姓遷入自己的封地,致使這些百姓不再向朝廷納稅,導致國庫空虛,無力支持官員俸祿和供養軍隊,於是便向皇帝慕容偉提出應當效仿東晉的土斷,將這些百姓重新納入國家管理。


    皇帝慕容偉同意了悅綰的改革方案,並且下旨讓悅綰負責此事,悅綰通過自己的努力,成功的讓二十萬百姓重新為朝廷納稅,悅綰也因此被鮮卑貴族們所嫉恨,於是他們就暗中賄賂太宰慕容評,讓慕容評除掉悅綰,於是,悅綰便在毫無征兆的情況下死去,悅綰的改革也隨之被廢除。


    悅綰改革的失敗對前燕造成了很大的損失,使國力逐漸衰落,而同樣類型的改革卻因為桓溫的強勢推行而令東晉國力蒸蒸日上,一正一反下,東晉的優勢也就顯現出來。


    於是,桓溫當機立斷,決定趁著前燕國內矛盾重重、太宰慕容評昏聵無能之際,立即著手準備進行第三次北伐。


    鑒於前兩次的失敗,桓溫這次做了充分了準備,由於前兩次都是因為糧草問題而前功盡棄,所以這次在北伐之前桓溫就命令豫州刺史桓豁征用十萬流民,沿壽春、淮南、項縣、陳郡、譙郡、梁郡、陳留一線開鑿人工運河,用於連通泗水和黃河,以便通過水運的方式徹底解決糧草的運輸問題。


    同時,桓溫又在青州廣固郡集結了五萬大軍,以寧遠將軍桓石虔為主帥,從廣固、泰山二郡出發,進攻已被前燕占據了樂陵、濟陰、祝阿、清河等郡,從東麵進攻前燕。


    在豫州的襄城郡集結了五萬大軍,以豫州刺史桓豁為主帥,從襄城、陳郡二郡出發,進攻潁川郡、許昌郡等地,從西麵進攻前燕。


    而桓溫自己則坐鎮壽春,也統兵五萬,再加上私兵北府軍一萬,合計六萬,從壽春出發,沿著新開鑿的運河,先打滎陽,再打洛陽,然後揮師北上,目標直指前燕都城鄴城。


    這次桓溫下了血本,湊齊了十六萬大軍進行北伐,規模超過了晉室東渡以來的任何一次北伐,同時,桓溫在向皇帝司馬奕上的奏折中也發出了“五年平燕”的豪言壯語,因為桓溫明白,自己年齡已經大了,而褚蒜子的年齡也大了,若是這一次再不統一天下的話,可能以後就真的沒有機會了。


    所以,這次桓溫決定投入自己全部的身家性命,無論如何都要把要把北方統一,至少把前燕政權徹底消滅,收複中原之後,再集中精力對付前秦,圖謀關中之地。


    由於人工運河所經之地有一部分尚在前燕的掌控範圍之內,所以為了能夠順利的開鑿運河,桓溫決定先期先派桓衝率北府軍先行從壽春出兵,替主力部隊打通水上交通線之後,然後再揮師北上,北伐中原。


    考慮到北府兵的兵力太少,又不熟悉地形,因此桓溫將淮南太守袁宏提拔為豫州別駕,率軍一萬配合桓衝打通水上交通線。


    同時,桓溫命令寧遠將軍桓石虔、豫州刺史桓豁、兗州刺史朱序加大對前燕軍隊的打擊力度,從側麵牽製前燕軍隊,以減輕桓衝的壓力。


    而桓衝也是充滿了期待,新軍隊終於要登場了,是時候展示一下苦訓一年的成果的時候了,這次他也憋足了一股子勁,準備帶領著這支給予厚望的軍隊來個一鳴驚人。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謀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石頭阿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石頭阿愣並收藏謀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