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上次在荊州推行土斷的經驗,這次桓溫再推行土斷之時就穩健了許多。根據荊州的經驗,桓溫認為,要想執行改革就得有人,而現有的官員又大部分是士族出身,這些士族出身的官員們一個基本特點就是把家族利益看的高於一切,所以想要依靠他們推行土斷,基本上癡心妄想。
所以桓溫推行土斷的第一步,就是招攬人才,提拔寒族官員,然後將他們充實到各級政府當中去,然後再依賴這批寒族官員推行土斷。
當時負責官員任用考核提拔的是尚書省的吏部,而此時的吏部尚書依然是由謝安兼任,但是因為謝安還擔任著尚書侍郎的職銜,還要負責尚書省的其他事情,所以吏部的工作就基本上交給二把手吏部侍郎來負責。
所以,桓溫決定提拔一位精幹的寒族官員去擔任吏部侍郎,來替桓溫執行第一步計劃,但是因為桓溫長期征戰,手下大部分都是帶兵的將領,而這樣工作又大部分是文職工作,所以一時難以找到合適的人選。
冥思苦想之後,桓溫想到了荊州別駕車胤,車胤就是“囊螢夜讀”故事的主人公,因為出身寒族,即便是有滿身的才華卻依然得不到啟用,最後被南平郡太守王胡之推薦給桓溫之後,才得到重用,最後官至荊州別駕。
車胤在被桓溫破格提拔到荊州別駕的位置上之後,兢兢業業,勤勤懇懇,政績十分卓著,所以桓溫決定進一步提拔他為吏部侍郎,讓車胤來負責官員的考核選拔工作。
而車胤作為寒族出身的官員,長期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自然是了解社會的弊病所在,所以對於桓溫推行土斷一事自然是十分的讚同。
因此車胤決定不辜負桓溫的希望,仗著有桓溫撐腰,上任一開始作風就十分的大膽,嚴格按照朝廷的相關規定考核官員,對一批長期不上班、不稱職、以及大量吃空餉的冗官庸官全部裁撤掉,完全不顧這些官員背後的家族勢力如何?是哪一位高官的親戚,隻要不符合考核規定,就直接裁撤,毫不留情;然後又將一批長期得到了提拔重用而確實又有能力的官員提拔了上來。
由於車胤裁撤掉的大部分是出身士族的官員,而提拔的又多是出身寒族官員,這也就打破了東晉官場長久以來形成的默契和不成文的規定,讓養尊處優慣了的士族官員們一時難以接愛,於是紛紛上書彈劾車胤。
但是執政的褚蒜子很清楚車胤是桓溫的人,而褚蒜子也早就想整頓官場風氣了,所以對於這些上書彈劾車胤的奏章一律留中不批,其實也是在暗示這些士族官員們自己是支持車胤的,讓他們自己收斂點。
有了褚蒜子的支持,再加上人們也都知道了車胤是桓溫的人,所以漸漸的也就沒有人再上書彈劾車胤了。
由車胤打響了第一炮之後,桓溫又決定推行第二步計劃:調整地方行政區劃,裁撤、合並僑置郡縣,重新劃定州、郡、縣的邊界。
根據尚書省的統計,當前東晉境內僑置州大約有七個,分別是幽州、冀州、並州、秦州、雍州、涼州、司州,而豫州、徐州、兗州、青州則隻據有一部分土地,並沒有完全占領;僑置的郡大約有一百三十多個,而僑置的縣則達到了恐怖的三百多個。
這些僑置州郡縣有的有實土,有的無實土,比如冀州清河郡,因為冀州已經全部淪陷,所以東晉朝廷就在長江以南找了塊地方重新設置冀州清河郡,然後將北方來的冀州清河郡的流民安置在這裏,所以冀州清河郡就是有實土的,隻不過跟原來的清河郡不在一個地方而已。
而更多的僑置郡縣其實並無實土,隻是一個辦事處性質的機構,但是一樣有政府機構和官員,並且人員一樣不比有實土的少,但是又沒有那麽多的工作可作,這也就造成了這些僑置州郡縣占用了大量的行政資源,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費,加重了財政負擔。
更重要的是,這些僑置州郡的設置極大地衝擊了此前的南方行政區劃,導致了“版籍為之混淆,職方所不能記”。
比如說,司州京兆郡在東晉境內竟然有三個辦事處,因為,從北方來到南方的京兆人分布在襄陽、晉陵、長沙三個郡,為了方便管理這些流民,僑置京兆郡也就必須在這三個地方都設置辦事處才能有效的進行管理。
又比如,許多不同地區的僑民湧到一處地方,使得一個郡內就有六十多個僑置縣存在。
也就是說,雖然僑置州郡縣便利了北方大族懷念故土,但是也方便了他們隱匿人口,逃避賦稅和徭役,這嚴重阻礙了東晉政府實際掌控這些地區。
因此,桓溫推行土斷的第二步就是裁撤沒有實土的僑置州郡縣,他將沒有實土的幽州、冀州、並州、秦州、雍州、涼州、司州等僑置州全部撤掉,但是因為這些州級官員級別都比較高,所以桓溫對他們進行了分流,改派到其他州或者中央來任職,但是對僑置的郡縣兩級的官員則直接全部裁撤,這雖然引起了這些官員的不滿,造成了極大的社會輿論壓力,但是也大大減輕了朝廷的財政負擔。
而對有實土的僑置州郡縣則根據人口、土地等情況進行合並,調整其隸屬關係,將實土僑置郡縣劃歸目前所屬州郡管轄,使州郡與所屬郡縣不至於相互隔越。
比如把冀州在長江以南所轄的三個郡十六個縣合並為一個郡,這個郡不再屬於冀州,而是隸屬於現在的江州,原來的官員根據能力擇優錄取,而對於無才無能的則直接辭退,類似於後世的下崗再競聘上崗。
同時,對於保留下來的有實土的僑置郡縣,桓溫也采取了限製州府置將和屬官的人數的措施,一舉解決了自東晉成立以來置官濫亂的現象,大大減輕了人民的負擔,減少了財政支出。
通過裁撤、合並僑置州郡縣以及限製屬官人數雖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減輕了朝廷的財政負擔,但是也不可避免的觸動了部分人的利益,在當時,能吃上皇糧至關重要,現在桓溫直接把這些僑置郡縣的官員的鐵飯碗收走了,家族勢力大的還好說,而哪些家族不行的就困難了,這就等於斷了他們的活路。
所以在桓溫推行裁撤、合並僑置州郡縣的過程中,也總是伴隨著不斷的叛亂、造反,他們妄圖通過這種方式來抵抗桓溫推行的政策,讓桓溫知難而退。
然而,桓溫的崛起就是造不斷的打壓士族崛起的,又怎麽會被這些人的叛亂所嚇倒,對於這些叛亂郡縣桓溫都是直接派兵剿滅,在桓溫絕對的軍事實力麵前,這些叛亂基本上都被平息,叛亂官兵或被殺或被流民,桓溫就是通過這種鐵腕手段,完成了推行土斷的第二步計劃。
經過桓溫的不懈努力,至興寧三年正月的時候,東晉已經裁撤掉了六十多個僑置郡,二百多個僑置縣,剩下的則合並成了二十二個郡,一百多個縣,裁撤了官員達到了數萬人,大大的減輕了朝廷的財政支持,也減輕了人民的負擔,取得了極大的成功。
在完成裁撤、合並僑置郡縣之後,桓溫決定推行土斷的第三步,也是最核心,也是最難、阻力最大的一步,那就是清查人口,重新核定戶籍。
所以桓溫推行土斷的第一步,就是招攬人才,提拔寒族官員,然後將他們充實到各級政府當中去,然後再依賴這批寒族官員推行土斷。
當時負責官員任用考核提拔的是尚書省的吏部,而此時的吏部尚書依然是由謝安兼任,但是因為謝安還擔任著尚書侍郎的職銜,還要負責尚書省的其他事情,所以吏部的工作就基本上交給二把手吏部侍郎來負責。
所以,桓溫決定提拔一位精幹的寒族官員去擔任吏部侍郎,來替桓溫執行第一步計劃,但是因為桓溫長期征戰,手下大部分都是帶兵的將領,而這樣工作又大部分是文職工作,所以一時難以找到合適的人選。
冥思苦想之後,桓溫想到了荊州別駕車胤,車胤就是“囊螢夜讀”故事的主人公,因為出身寒族,即便是有滿身的才華卻依然得不到啟用,最後被南平郡太守王胡之推薦給桓溫之後,才得到重用,最後官至荊州別駕。
車胤在被桓溫破格提拔到荊州別駕的位置上之後,兢兢業業,勤勤懇懇,政績十分卓著,所以桓溫決定進一步提拔他為吏部侍郎,讓車胤來負責官員的考核選拔工作。
而車胤作為寒族出身的官員,長期生活在社會的最底層,自然是了解社會的弊病所在,所以對於桓溫推行土斷一事自然是十分的讚同。
因此車胤決定不辜負桓溫的希望,仗著有桓溫撐腰,上任一開始作風就十分的大膽,嚴格按照朝廷的相關規定考核官員,對一批長期不上班、不稱職、以及大量吃空餉的冗官庸官全部裁撤掉,完全不顧這些官員背後的家族勢力如何?是哪一位高官的親戚,隻要不符合考核規定,就直接裁撤,毫不留情;然後又將一批長期得到了提拔重用而確實又有能力的官員提拔了上來。
由於車胤裁撤掉的大部分是出身士族的官員,而提拔的又多是出身寒族官員,這也就打破了東晉官場長久以來形成的默契和不成文的規定,讓養尊處優慣了的士族官員們一時難以接愛,於是紛紛上書彈劾車胤。
但是執政的褚蒜子很清楚車胤是桓溫的人,而褚蒜子也早就想整頓官場風氣了,所以對於這些上書彈劾車胤的奏章一律留中不批,其實也是在暗示這些士族官員們自己是支持車胤的,讓他們自己收斂點。
有了褚蒜子的支持,再加上人們也都知道了車胤是桓溫的人,所以漸漸的也就沒有人再上書彈劾車胤了。
由車胤打響了第一炮之後,桓溫又決定推行第二步計劃:調整地方行政區劃,裁撤、合並僑置郡縣,重新劃定州、郡、縣的邊界。
根據尚書省的統計,當前東晉境內僑置州大約有七個,分別是幽州、冀州、並州、秦州、雍州、涼州、司州,而豫州、徐州、兗州、青州則隻據有一部分土地,並沒有完全占領;僑置的郡大約有一百三十多個,而僑置的縣則達到了恐怖的三百多個。
這些僑置州郡縣有的有實土,有的無實土,比如冀州清河郡,因為冀州已經全部淪陷,所以東晉朝廷就在長江以南找了塊地方重新設置冀州清河郡,然後將北方來的冀州清河郡的流民安置在這裏,所以冀州清河郡就是有實土的,隻不過跟原來的清河郡不在一個地方而已。
而更多的僑置郡縣其實並無實土,隻是一個辦事處性質的機構,但是一樣有政府機構和官員,並且人員一樣不比有實土的少,但是又沒有那麽多的工作可作,這也就造成了這些僑置州郡縣占用了大量的行政資源,造成了不必要的浪費,加重了財政負擔。
更重要的是,這些僑置州郡的設置極大地衝擊了此前的南方行政區劃,導致了“版籍為之混淆,職方所不能記”。
比如說,司州京兆郡在東晉境內竟然有三個辦事處,因為,從北方來到南方的京兆人分布在襄陽、晉陵、長沙三個郡,為了方便管理這些流民,僑置京兆郡也就必須在這三個地方都設置辦事處才能有效的進行管理。
又比如,許多不同地區的僑民湧到一處地方,使得一個郡內就有六十多個僑置縣存在。
也就是說,雖然僑置州郡縣便利了北方大族懷念故土,但是也方便了他們隱匿人口,逃避賦稅和徭役,這嚴重阻礙了東晉政府實際掌控這些地區。
因此,桓溫推行土斷的第二步就是裁撤沒有實土的僑置州郡縣,他將沒有實土的幽州、冀州、並州、秦州、雍州、涼州、司州等僑置州全部撤掉,但是因為這些州級官員級別都比較高,所以桓溫對他們進行了分流,改派到其他州或者中央來任職,但是對僑置的郡縣兩級的官員則直接全部裁撤,這雖然引起了這些官員的不滿,造成了極大的社會輿論壓力,但是也大大減輕了朝廷的財政負擔。
而對有實土的僑置州郡縣則根據人口、土地等情況進行合並,調整其隸屬關係,將實土僑置郡縣劃歸目前所屬州郡管轄,使州郡與所屬郡縣不至於相互隔越。
比如把冀州在長江以南所轄的三個郡十六個縣合並為一個郡,這個郡不再屬於冀州,而是隸屬於現在的江州,原來的官員根據能力擇優錄取,而對於無才無能的則直接辭退,類似於後世的下崗再競聘上崗。
同時,對於保留下來的有實土的僑置郡縣,桓溫也采取了限製州府置將和屬官的人數的措施,一舉解決了自東晉成立以來置官濫亂的現象,大大減輕了人民的負擔,減少了財政支出。
通過裁撤、合並僑置州郡縣以及限製屬官人數雖然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減輕了朝廷的財政負擔,但是也不可避免的觸動了部分人的利益,在當時,能吃上皇糧至關重要,現在桓溫直接把這些僑置郡縣的官員的鐵飯碗收走了,家族勢力大的還好說,而哪些家族不行的就困難了,這就等於斷了他們的活路。
所以在桓溫推行裁撤、合並僑置州郡縣的過程中,也總是伴隨著不斷的叛亂、造反,他們妄圖通過這種方式來抵抗桓溫推行的政策,讓桓溫知難而退。
然而,桓溫的崛起就是造不斷的打壓士族崛起的,又怎麽會被這些人的叛亂所嚇倒,對於這些叛亂郡縣桓溫都是直接派兵剿滅,在桓溫絕對的軍事實力麵前,這些叛亂基本上都被平息,叛亂官兵或被殺或被流民,桓溫就是通過這種鐵腕手段,完成了推行土斷的第二步計劃。
經過桓溫的不懈努力,至興寧三年正月的時候,東晉已經裁撤掉了六十多個僑置郡,二百多個僑置縣,剩下的則合並成了二十二個郡,一百多個縣,裁撤了官員達到了數萬人,大大的減輕了朝廷的財政支持,也減輕了人民的負擔,取得了極大的成功。
在完成裁撤、合並僑置郡縣之後,桓溫決定推行土斷的第三步,也是最核心,也是最難、阻力最大的一步,那就是清查人口,重新核定戶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