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溫在了解到事情的原委之後,感覺有些對不住昔日的戀人褚蒜子,褚蒜子的一生雖然榮耀之極,但是也一生悲苦,自十八歲嫁給司馬嶽為王妃,二十一歲成為皇後,二十三歲大好的年紀就失去了丈夫,受製於地位的尊貴而無法改嫁,三十三歲時失去父親,四十二歲時又失去唯一的兒子。
褚蒜子心中的悲苦,無人能知,但是桓溫知道,桓溫也清楚褚蒜子為何躲在佛堂裏不出來,就是不願意麵對這個紛雜的世界,她需要時間來彌合心中的悲苦,所謂人生三大苦:少年喪父,中年喪偶,晚年喪子;
褚蒜子剛剛人至中年,卻已經經曆了兩大苦,世人卻還是不知她的痛苦,硬要逼她出來主持大局,褚蒜子也隻能以沉默來應對世人的不理解了。
不管是出於心疼,還是出於愧疚之心,桓溫都覺得這個時候必須要幫褚蒜子主持一下大局,盡管這對世人來說有玩弄朝政之嫌,但是桓溫覺得都已經無所謂了,為了讓褚蒜子少受點委屈,就算是讓他背負千古罵名又何妨?
於是,由桓溫出麵,先後召集了丞相兼中書令司馬昱、尚書令王述、黃門監王蒙、禦史中丞王彪之、中書侍郎郗超、尚書侍郎謝安、黃門侍郎江彪、司空車灌、侍中兼揚州刺史王坦之、太常卿諸葛頤、宗正卿司馬珍等朝廷主要王公大臣齊聚在太極殿商議皇位繼承人的問題。
其實這也沒有什麽好商議的,雖然司馬聃沒有子嗣,司馬聃的父親晉康帝司馬嶽也沒有其他子嗣,但是晉成帝司馬衍卻留下了兩個兒子,他們分別是新任琅琊王司馬丕和東海王司馬奕。
其實在晉成帝死後,繼承皇位的應該就是皇長子司馬丕,但是在當時控製朝政的前丞相瘐冰的操作下,最終將皇位傳給了晉成帝的弟弟司馬嶽。
而司馬嶽死後本應將皇位還給司馬丕,但是司馬嶽私心作祟最終將皇位傳給了兒子司馬聃,可惜司馬聃也不長壽,僅僅活到十九歲就駕崩了。
除此之外再往上找的話那就是會稽王司馬昱這一支了,司馬昱作為晉元帝司馬睿尚切在世的兩個兒子之一,另一個兒子武陵王司馬曦已經被過繼給別人,況且又被桓溫給廢黜,自然無法參與皇位繼承。
而會稽王司馬昱則有兩個兒子,而且這兩個兒子還很有傳奇色彩,他們極有可能是中國曆史上唯一有黑人血統的皇室成員。
原來,會稽王司馬昱曾創下連續生下五子皆早殤的記錄,更詭計的是自此十年之內妻妾皆不孕,為了能有個兒子,司馬昱不得不請當時非常著名的道士許邁來麵相,結果許邁卻一眼相中了醜陋無比的昆侖奴李陵容。
李陵容據傳是飄洋過海而來的東南亞土著黑人的後代,這些東南亞黑人土著來到中國後世代為奴,一般被有錢人買去在府裏幹最髒最累的活,因為皮膚黝黑相貌醜陋,所以被統稱為昆侖奴。
這個李陵容不但身材高大,膀碩腰圓,而且皮膚黝黑又麵露兇光,據說她那膚色黑得像塗了油的木炭似的,連桓溫第一次見的時候都被嚇了一大跳。
但就是這樣的醜到極點的女人,司馬昱為了能生兒子,也隻能硬著頭皮捏著鼻子忍著膈應睡了她。
說來也怪,隻跟司馬昱睡了一次的李陵容就懷了孕,不久便誕下一個男嬰,司馬昱給他取名叫司馬曜。
有了第一個兒子後司馬昱再接再厲,又捏著鼻子多睡了李陵容幾次,李陵容果然又生了一個兒子和一個女兒,分別是司馬道子和鄱陽公主。
也就是說,除了晉成帝司馬衍的兩個兒子司馬丕和司馬奕外,會稽王司馬昱以及他的兩個兒子司馬曜和司馬道子從血統上來講也有繼承皇位的權力。
但是不論從法理上還是血緣親疏關係上,司馬丕無疑都是最近的,所以理應由琅琊王司馬丕來繼承大統。
而且更重要的是此時的司馬丕年僅二十一歲,年富力強,正值青春鼎盛之際,由他繼承皇位不需要再像司馬聃那樣再由其他人來輔政了。
所以雖然所有人都知道由司馬丕繼承皇位不論從哪方麵講都是不二人選,但是在太後褚蒜子和實際掌握朝政的桓溫這兩個人誰都不發話的情況下,依然沒有人敢願意出麵來挑這個頭。
因為根據曆史上的經驗來看,權臣一般都有自己的打算,萬一挑選的繼承人不符合二人的口味,那麽極有可能會引來殺身之禍,本著明哲保身的原則,所以沒有人願意出麵來挑這個頭。
但是既然桓溫讓群臣商議,那也就隻能按照法理和血緣親疏關係來商議了,所以最終商量來商量去,也隻有司馬丕最適合了。
對於司馬丕這個人,桓溫之前接觸的不多,對他也沒有什麽反感的地方,即然不管從哪方麵講司馬丕都是第一順序繼承人,那麽桓溫也就沒有反對的理由。
雖然桓溫同意由司馬丕繼承大統,但是褚蒜子畢竟是太後,所以在眾大臣都一直同意推舉司馬丕繼承大統後,桓溫扔然要求司馬昱將廷議結果寫成正式公文提交到崇德宮,由褚蒜子蓋上太後的大印之後方可生效。
雖然司馬昱認為這是脫褲子放屁多此一舉,因為褚蒜子同意與不同意都沒有用,最終還是桓溫說了算。
但是鑒於桓溫與褚蒜子之間的友誼天下人盡皆知,所以司馬昱也就隻當是替二人當了會信使,親自帶著朝廷的決議公文去崇德宮的佛堂找褚蒜子蓋印。
麵對司馬昱的苦苦哀求,就算褚蒜子再沉默,也不能無視朝廷的公文置之不理,如果說以前是為了司馬氏的江山社稷著想更多的是為了兒子的話,那麽現在褚蒜子再出麵那就真的是為了司馬氏的江山社稷了。
所以最終褚蒜子長長的歎了口氣,最終還是屈服於現實,她命宦官高陽去取出大印,然後再重重的給司馬昱帶來的朝廷公文蓋上了自己的大印之後,便不再多發一言。
司馬昱自然知道褚蒜子的想法,這能夠給自己蓋上大印就已經不錯了,沒有必要再去逼迫一個剛剛失去兒子的母親再做什麽高風亮節的事情了。
等到司馬昱捧著蓋上太後大印的公文出現在桓溫麵前的時候,桓溫也不由的長舒了一口氣,對於桓溫來說,這是他能夠為褚蒜子所作的最大的努力了。
桓溫之所以非要褚蒜子的太後之印,其實就是想把這擁立之功讓給褚蒜子,曆朝曆代以來,擁立皇帝都是大功一件,桓溫已經身居高位,沒有必要再去什麽擁立之功。
但是褚蒜子作為一介女人卻不行,現在褚蒜子的親兒子沒有了,司馬丕雖然名義上跟褚蒜子是侄嬸,但是畢竟沒有直接的血緣關係,而且當時褚蒜子的丈夫司馬嶽還搶了司馬丕的江山,這都難保一但登上大位的司馬丕不會報複褚蒜子。
而現在讓褚蒜子有了擁立司馬丕登基之功,司馬丕即便是想要報複褚蒜子,也得考慮一下公眾輿論,自然是不敢輕易下手了。
而這,也正是桓溫堅持讓褚蒜子在朝廷公議的文書上蓋章的最根本原因。
所謂愛一個人就要給她想要的幸福,大概也就是這個樣子吧。
升平五年六月,在司馬昱的主持下,群臣拿著太後褚蒜子的詔書,前往琅琊王府迎立司馬丕進宮即位。
在經過一係列繁雜的禮儀之後,司馬丕正式繼位為帝,改明年為隆和元年,封弟弟東海王司馬奕為新的琅琊王,王妃王穆之為皇後,加封王穆之父親王蒙為金紫光祿大夫,封晉安縣侯,母親爰氏為安國鄉君。
同時司馬丕繼續尊奉褚蒜子為崇德太後,準其繼續居住在崇德宮,身邊的宮女侍衛一切照舊。
對於前皇帝司馬聃,經眾臣商議定諡號為穆皇帝,廟號孝宗,安葬於永平陵。
司馬丕登基後也沒有忘記桓溫,為了安撫桓溫,司馬丕又加封桓溫為侍中、錄尚書事,假黃鉞,賜其羽葆鼓吹一部。
同時加封桓溫長子桓陸為南郡公世子,次子桓濟為臨賀郡公,三子桓歆為臨賀縣公,桓氏一門三公,一時間顯赫無比。
褚蒜子心中的悲苦,無人能知,但是桓溫知道,桓溫也清楚褚蒜子為何躲在佛堂裏不出來,就是不願意麵對這個紛雜的世界,她需要時間來彌合心中的悲苦,所謂人生三大苦:少年喪父,中年喪偶,晚年喪子;
褚蒜子剛剛人至中年,卻已經經曆了兩大苦,世人卻還是不知她的痛苦,硬要逼她出來主持大局,褚蒜子也隻能以沉默來應對世人的不理解了。
不管是出於心疼,還是出於愧疚之心,桓溫都覺得這個時候必須要幫褚蒜子主持一下大局,盡管這對世人來說有玩弄朝政之嫌,但是桓溫覺得都已經無所謂了,為了讓褚蒜子少受點委屈,就算是讓他背負千古罵名又何妨?
於是,由桓溫出麵,先後召集了丞相兼中書令司馬昱、尚書令王述、黃門監王蒙、禦史中丞王彪之、中書侍郎郗超、尚書侍郎謝安、黃門侍郎江彪、司空車灌、侍中兼揚州刺史王坦之、太常卿諸葛頤、宗正卿司馬珍等朝廷主要王公大臣齊聚在太極殿商議皇位繼承人的問題。
其實這也沒有什麽好商議的,雖然司馬聃沒有子嗣,司馬聃的父親晉康帝司馬嶽也沒有其他子嗣,但是晉成帝司馬衍卻留下了兩個兒子,他們分別是新任琅琊王司馬丕和東海王司馬奕。
其實在晉成帝死後,繼承皇位的應該就是皇長子司馬丕,但是在當時控製朝政的前丞相瘐冰的操作下,最終將皇位傳給了晉成帝的弟弟司馬嶽。
而司馬嶽死後本應將皇位還給司馬丕,但是司馬嶽私心作祟最終將皇位傳給了兒子司馬聃,可惜司馬聃也不長壽,僅僅活到十九歲就駕崩了。
除此之外再往上找的話那就是會稽王司馬昱這一支了,司馬昱作為晉元帝司馬睿尚切在世的兩個兒子之一,另一個兒子武陵王司馬曦已經被過繼給別人,況且又被桓溫給廢黜,自然無法參與皇位繼承。
而會稽王司馬昱則有兩個兒子,而且這兩個兒子還很有傳奇色彩,他們極有可能是中國曆史上唯一有黑人血統的皇室成員。
原來,會稽王司馬昱曾創下連續生下五子皆早殤的記錄,更詭計的是自此十年之內妻妾皆不孕,為了能有個兒子,司馬昱不得不請當時非常著名的道士許邁來麵相,結果許邁卻一眼相中了醜陋無比的昆侖奴李陵容。
李陵容據傳是飄洋過海而來的東南亞土著黑人的後代,這些東南亞黑人土著來到中國後世代為奴,一般被有錢人買去在府裏幹最髒最累的活,因為皮膚黝黑相貌醜陋,所以被統稱為昆侖奴。
這個李陵容不但身材高大,膀碩腰圓,而且皮膚黝黑又麵露兇光,據說她那膚色黑得像塗了油的木炭似的,連桓溫第一次見的時候都被嚇了一大跳。
但就是這樣的醜到極點的女人,司馬昱為了能生兒子,也隻能硬著頭皮捏著鼻子忍著膈應睡了她。
說來也怪,隻跟司馬昱睡了一次的李陵容就懷了孕,不久便誕下一個男嬰,司馬昱給他取名叫司馬曜。
有了第一個兒子後司馬昱再接再厲,又捏著鼻子多睡了李陵容幾次,李陵容果然又生了一個兒子和一個女兒,分別是司馬道子和鄱陽公主。
也就是說,除了晉成帝司馬衍的兩個兒子司馬丕和司馬奕外,會稽王司馬昱以及他的兩個兒子司馬曜和司馬道子從血統上來講也有繼承皇位的權力。
但是不論從法理上還是血緣親疏關係上,司馬丕無疑都是最近的,所以理應由琅琊王司馬丕來繼承大統。
而且更重要的是此時的司馬丕年僅二十一歲,年富力強,正值青春鼎盛之際,由他繼承皇位不需要再像司馬聃那樣再由其他人來輔政了。
所以雖然所有人都知道由司馬丕繼承皇位不論從哪方麵講都是不二人選,但是在太後褚蒜子和實際掌握朝政的桓溫這兩個人誰都不發話的情況下,依然沒有人敢願意出麵來挑這個頭。
因為根據曆史上的經驗來看,權臣一般都有自己的打算,萬一挑選的繼承人不符合二人的口味,那麽極有可能會引來殺身之禍,本著明哲保身的原則,所以沒有人願意出麵來挑這個頭。
但是既然桓溫讓群臣商議,那也就隻能按照法理和血緣親疏關係來商議了,所以最終商量來商量去,也隻有司馬丕最適合了。
對於司馬丕這個人,桓溫之前接觸的不多,對他也沒有什麽反感的地方,即然不管從哪方麵講司馬丕都是第一順序繼承人,那麽桓溫也就沒有反對的理由。
雖然桓溫同意由司馬丕繼承大統,但是褚蒜子畢竟是太後,所以在眾大臣都一直同意推舉司馬丕繼承大統後,桓溫扔然要求司馬昱將廷議結果寫成正式公文提交到崇德宮,由褚蒜子蓋上太後的大印之後方可生效。
雖然司馬昱認為這是脫褲子放屁多此一舉,因為褚蒜子同意與不同意都沒有用,最終還是桓溫說了算。
但是鑒於桓溫與褚蒜子之間的友誼天下人盡皆知,所以司馬昱也就隻當是替二人當了會信使,親自帶著朝廷的決議公文去崇德宮的佛堂找褚蒜子蓋印。
麵對司馬昱的苦苦哀求,就算褚蒜子再沉默,也不能無視朝廷的公文置之不理,如果說以前是為了司馬氏的江山社稷著想更多的是為了兒子的話,那麽現在褚蒜子再出麵那就真的是為了司馬氏的江山社稷了。
所以最終褚蒜子長長的歎了口氣,最終還是屈服於現實,她命宦官高陽去取出大印,然後再重重的給司馬昱帶來的朝廷公文蓋上了自己的大印之後,便不再多發一言。
司馬昱自然知道褚蒜子的想法,這能夠給自己蓋上大印就已經不錯了,沒有必要再去逼迫一個剛剛失去兒子的母親再做什麽高風亮節的事情了。
等到司馬昱捧著蓋上太後大印的公文出現在桓溫麵前的時候,桓溫也不由的長舒了一口氣,對於桓溫來說,這是他能夠為褚蒜子所作的最大的努力了。
桓溫之所以非要褚蒜子的太後之印,其實就是想把這擁立之功讓給褚蒜子,曆朝曆代以來,擁立皇帝都是大功一件,桓溫已經身居高位,沒有必要再去什麽擁立之功。
但是褚蒜子作為一介女人卻不行,現在褚蒜子的親兒子沒有了,司馬丕雖然名義上跟褚蒜子是侄嬸,但是畢竟沒有直接的血緣關係,而且當時褚蒜子的丈夫司馬嶽還搶了司馬丕的江山,這都難保一但登上大位的司馬丕不會報複褚蒜子。
而現在讓褚蒜子有了擁立司馬丕登基之功,司馬丕即便是想要報複褚蒜子,也得考慮一下公眾輿論,自然是不敢輕易下手了。
而這,也正是桓溫堅持讓褚蒜子在朝廷公議的文書上蓋章的最根本原因。
所謂愛一個人就要給她想要的幸福,大概也就是這個樣子吧。
升平五年六月,在司馬昱的主持下,群臣拿著太後褚蒜子的詔書,前往琅琊王府迎立司馬丕進宮即位。
在經過一係列繁雜的禮儀之後,司馬丕正式繼位為帝,改明年為隆和元年,封弟弟東海王司馬奕為新的琅琊王,王妃王穆之為皇後,加封王穆之父親王蒙為金紫光祿大夫,封晉安縣侯,母親爰氏為安國鄉君。
同時司馬丕繼續尊奉褚蒜子為崇德太後,準其繼續居住在崇德宮,身邊的宮女侍衛一切照舊。
對於前皇帝司馬聃,經眾臣商議定諡號為穆皇帝,廟號孝宗,安葬於永平陵。
司馬丕登基後也沒有忘記桓溫,為了安撫桓溫,司馬丕又加封桓溫為侍中、錄尚書事,假黃鉞,賜其羽葆鼓吹一部。
同時加封桓溫長子桓陸為南郡公世子,次子桓濟為臨賀郡公,三子桓歆為臨賀縣公,桓氏一門三公,一時間顯赫無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