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帝下詔訓斥桓溫的行為在朝野裏引起了極大的震動,所有王臣勳貴們的第一反應就是完了,穆帝命不久唉,因為根本曆史上的權臣行為來看,權臣一般都是極要麵子的人,他們一般都不容許別人質疑自己的權威,一但有人敢於冒頭挑戰自己的權威,那麽下場基本上就是一個,那就是死;


    而皇帝也不例外,曆史上因為得罪了權臣而被廢黜的皇帝比比皆是,現在桓溫已經掌控了除揚州外所有州郡,甚至連朝堂之上也已經基本上掌控了中書省和門下省兩個中樞機構,而穆帝剛剛親政,就敢這般挑釁桓溫,若是桓溫不反擊的話,那麽他剛剛樹立起來的權臣的權威也就蕩然無存。


    其實此時的桓溫還沒有適應權臣的位置,他看到穆帝下旨訓斥自己,並沒有感覺什麽不妥,畢竟人家是皇帝嘛,再一個自己也做的確實不夠好,司馬勳狼子野心人盡皆知,自己之前並不是沒有察覺,而是選擇了忽視,結果釀成此大禍,所以這鍋理應由自己來背。


    桓溫這麽想不要緊,畢竟做為一個傳越之人,心思當真沒有古人那麽深,但是已經投靠了桓溫的勢力卻不幹了,在他們看來,穆帝下旨訓斥桓溫就是在訓斥桓溫的勢力,而他們作為桓溫勢力的一部分,自然是要維護桓溫的權威的,所以眼看著桓溫無所作為,已經升任中書侍郎的郗超做不主了,直接跑到合肥來麵對桓溫,要求桓溫應對穆帝的下詔訓斥行為進行反擊,而桓溫卻認為郗超是大題小作,自己現在被各地的戰爭搞的精疲力竭,那還有心思搞什麽樹立權威啊,能夠打敗敵人、收複失地才是最大的權威。


    眼見桓溫不上道,郗超急了,直接喊出了:“難道大司馬忘記了高平陵之變嘛?難道你忘記了你們桓家怎麽成的邢家嘛?”


    一語驚醒夢中人,郗超的話讓桓溫瞬間明白,此時的他已不再一個人,而是一群人,當年的權臣曹爽因為一時之仁,相信了司馬懿的鬼話,交出了兵權,選擇了當一個富家翁,結果被司馬懿秋後算賬,連同追隨曹爽的桓範一同被誅三族,從此經學世家桓氏淪落為邢家,直到桓溫的父親桓彝之時才重新崛起。


    桓溫吃驚的看著郗超,此時的他才明白郗超來的意思,他是不想重蹈當年桓氏一族的覆轍,郗超明白,若是此時示弱於穆帝,那麽天下士人就會明白,桓溫就是一個紙老虎,那麽剛剛依附過來的士族門閥就會貌合神離,這對桓溫來說十分的不利,一個權臣若是沒有核心的勢力支持,那麽就根本成不了氣候,若是一個權臣成不了氣候,那麽下場就隻有一個,那就是被另一個崛起的權臣給打壓下去,甚至直接斬草除根。


    這就是政治,政治的“政”字怎麽寫?正反皆是政,不正即反,不反即正,要麽一統天下,要麽灰飛煙滅,這在中國的曆史長河中屢見不鮮,桓溫是穿越者,雖然熟讀史書,但是對這麽殘酷的鬥爭因為沒有親身經曆過,所以反應並沒有那麽強烈,但是作為桓溫勢力核心的郗超,因為家族出身的緣故,經曆過無數次你死我活的政治鬥爭才成為的頂級門閥,所以自然比桓溫更能體會這裏的殘酷性,況且郗超還是桓溫勢力的核心人物,在桓溫剛剛崛起之時就依附於他,雖然當時還有袁喬,但是因為袁喬自調迴朝廷之後就因病去世了,所以當年桓溫的兩大核心謀臣現在就隻剩郗超一個了,郗超自然不希望桓溫衰落,所以才會跑到合肥來親自向桓溫說教。


    明白利害關係的桓溫這才靜下心來認真的思考這件事,自己原本以為很小的一件事情,卻沒想到會有如此大的連鎖反應,為了保護自己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勢力,桓溫決定向穆帝反擊,可是如何反擊呢?現在邊境烽煙四起,蜀地又有司馬勳叛亂,桓溫本來就忙的焦頭爛額,哪還有心思去思考如何反擊穆帝之事。


    桓溫沒有心思去思考,可是郗超有啊,在郗超來合肥之前,早已經想好了應對之策,因為桓溫掌握著整個東晉的軍事力量,完全可以學當年王敦之法,領兵入京,威逼朝廷;你穆帝不是訓斥我嘛?那好,我就以進京謝罪為名,率領大軍,浩浩蕩蕩的武裝進京,來一次武裝流行,向穆帝、王公大臣、頂級門閥們展示一下自己的實力,這些人大多都是見風使舵之人,當年王敦帶兵入京之時的慘狀還曆曆在目,連開國皇帝司馬睿都被嚇的不敢上朝,最後還是在王導的親自護送下才上的早朝,但是群臣在王敦的帶甲兵士麵前誰又敢說王敦的壞話?王敦事件才剛剛過去沒有多少年,所以他們自然是不希望再重蹈王敦的覆轍。


    這樣一來,桓溫的權臣地位就基本上鞏固下來了。


    但是桓溫還是有顧慮,王敦當年帶兵進京,雖然成功的嚇住了晉元帝司馬睿,也鎮住了群臣,但是也落下了一個千古罵名,桓溫不想這樣做,他之所以選擇掌控朝政,主要還是想為自己北伐掃除後患,畢竟有一幫屍位素餐的人在後麵自己啥事也幹不成。


    但是麵對郗超的堅定,桓溫也不好再說什麽,畢竟若是連郗超都倒戈了,那麽桓溫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勢力就土崩瓦解了,再一個就是郗超向桓溫保證隻需要帶兵進京武裝遊行一下就行,不需要像王敦一樣帶著兵士上早朝公然的威脅皇帝和群臣,所以桓溫這才答應率兵進京向穆帝謝罪。


    而此時桓溫手中的兵力也確實不多了,桓衝帶著兩萬人前往廣固抗擊前燕,劉建帶著兩萬人入蜀援助周楚,留守洛陽的毛穆之帶著三萬人堅守洛陽,豫州刺史桓豁率領一萬餘人進軍司馬勳的老巢南鄭,除了這些之外,桓溫還要留出其他的兵力,防範前秦政權、前燕政權可能的偷襲,因為這涉及到東晉北部戰線的安全,所以滿打滿算,桓溫隻能擠出不到兩萬人的兵力可以到京城武裝流行了。


    雖然兩萬人的兵力比不上當年王敦五萬人入京的大場麵,但是在郗超看來已經足夠了,畢竟郗超也不希望桓溫學王敦背負千古的罵名,他隻是想在穆帝及群臣麵前樹立起桓溫的權威而已,因為隻有這樣郗超這個桓溫勢力的核心人物才能重現自己家族的榮光,高平郗氏雖然也是頂級門閥之一,但是因為沒有出過力挽狂瀾的知名人物的緣故,在門閥排名上還是要低於琅琊王氏和陳郡謝氏,甚至連太原王氏都不如,所以郗超的內心裏還是希望能夠光大自己的家族,所以他心中的理想一直都是東晉的開國皇帝王導,希望成為王導那樣的人物,力挽狂瀾、匡扶皇室,帶領家族成為至高無上的頂級門閥,而要想實現這一切,目前隻能通過依附於桓溫來實現,所以郗超才會如此的幫助桓溫。


    在得到桓溫的應允之後,郗超便心滿意足的迴到了京城,靜等他所期望的事情發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謀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石頭阿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石頭阿愣並收藏謀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