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建都,始於周代,西周時期,周公姬旦奉周武王之命在澗、瀍二水沿岸營建新都洛邑,築起了兩座城:一座在澗水以東、瀍水以西,稱王城,係王都所在;另一座在瀍水以東,稱下都,用來監禁商代的“頑民”和駐紮軍隊。


    後來, 周幽王被犬戎和申侯所殺,周平王自鎬京遷都洛邑, 都於王城,史稱東周。周公所築之城被後世稱為周代洛陽城。


    現在,澗、瀍二水又被稱為伊水和洛水,這兩道水係是洛陽最重要的屏障,此時此刻,在伊水東岸的穀地及山間,到處都是兵馬,人頭攢動,一片喧囂。


    山坡上,東晉荊州都督桓溫風塵仆仆,正騎在馬上向西岸眺望。


    西岸是姚襄軍的陣地,那裏也是一片忙碌,姚襄因為詐降失敗,而不得不加緊在西岸布置構築城營,以防備晉軍的進攻。


    看著對岸忙碌的身影,桓溫不由的微微一笑,恰在此時,在河穀地帶巡邏迴來的武陵太守朱序請示桓溫需不需構築城壘,桓溫搖了搖頭,在他看來,在此地構築城壘完全就是多此一舉,因為他根本就不想跟姚襄長期對峙,他要的是速戰速決,因此,他讓朱序立即去準備戰船和排筏,準備隨時率軍渡江作戰。


    麵對這個威武的大將軍,朱序沒有絲毫的懷疑,就立即領命而去準備了。


    朱序離開之後,桓溫帶著主薄顧愷之沿伊水向南行進,發源於今河南欒川縣熊耳山南麓的伊水,在流經古都洛陽的南部時,從東西對峙的香山和闕塞山中間穿行而過,呈南北走向。而伊水就像從山的中間避開了一樣,相傳在上古時代,這東、西二座山是連在一起的。大禹為了疏通河道,將它們鑿開來。依據這一傳說,後人在西山上建起了一座禹王亭,又修了禹王池。


    桓溫不由的想起了後世洛陽著名的龍門石窟,似乎龍門石窟的對岸就是香山,而且這裏的地形也很相似,於是便向隨行的顧愷之詢問此地為何處?


    顧愷之連忙答道:“此地名為伊闕,這兩邊的山分別為香山和闕塞山,兩山對立,伊水從中流過,遠遠望去就如同天然的門闕一樣,因此自春秋戰國以來,這裏便獲得了一個形象化的稱謂——伊闕。”


    “原來這裏就是伊闕?”桓溫恍然大悟,熟讀史書的他自然是知道伊闕這個地名的,因為在戰國時代這裏曾經發起過一起慘烈的戰爭,秦國著名將領白起在這裏大敗韓、魏二國聯軍,斬首二十四萬,俘獲魏軍主將公孫喜。伊闕之戰是白起的成名之戰,從此以後,白起兵鋒所向,戰無不勝,成就了“人屠”的威名。


    望著這個有名的古戰場,桓溫不由的開始浮想聯翩,或許在這裏,他也可以成就白起那樣的事業。


    此次的伊水遊曆讓桓溫有了新的想法,當年戰國時代的戰神白起都能夠身先士卒,自己又為何不可呢?


    為了盡快拿下故都洛陽,然後迎請皇帝還京舊都,這在任何朝代都是一個彪炳千古的功績,若是能夠取得如此功績,自己的名望就會達到頂峰,到時候朝廷一定會給自己加九錫的,隻要加了九錫,那麽接下來的事情就好辦多了。


    想到這裏,桓溫立即命令顧愷之迴軍營拿出自己的鎧甲來,桓溫決定,此次伊水之戰,自己將親自披掛上陣,爭取一鼓作氣,打敗姚襄,拿下洛陽。


    迴到軍營的桓溫,開始緊鑼密鼓的謀劃渡江作戰的事情,這時朱序進來向桓溫稟報道:“稟大都督,戰船和排筏均已準備妥當,毛穆之、鄧遐諸將也已抵達指定位置,可以隨時發起渡江。”


    “嗯。”對於朱序的辦事效率,桓溫很滿意,既然都已經準備好了,桓溫也就不準備再等了,此時已經是午後一時三刻,豔陽高照,正是人困馬乏的時候,桓溫覺得這個時候進攻正是最佳機時。


    恰在此時顧愷之也從後方軍營帶來了桓溫以前穿的愷甲,這幅愷甲是當年桓溫因為守彭城有功,褚蒜子的丈夫晉康帝司馬嶽親自贈給桓溫的,桓溫一直視若珍寶,沒有穿,此次,他決定效仿白起當年的伊闕之戰,特意穿上這幅禦賜的愷甲,一是為了鼓舞士氣,二也是滿足自己的虛榮心,想在青史上留下點好的名聲。


    於是,在碧波蕩漾的伊水河畔,桓溫身披金色的鎧甲,在豔陽的照耀下閃著耀眼的金光,威風凜凜的矗立在西岸邊,目光如炬的注視著河對岸的羌軍大營。


    此時的羌軍大營,顯然也注意到了河另一邊的晉軍的異動,自姚襄詐降的伎倆被桓溫識破之後,姚襄就一直十分緊張,連同著整個羌軍大營也是風聲鶴唳,對晉軍的動向高度的警惕,再加上桓溫的金色鎧甲實在太過顯眼,從河對岸遠遠望去,如同一個小金人一樣矗立在那裏,氣焰十分的囂張。


    桓溫越囂張,姚襄就越緊張,見桓溫如此興師動眾的矗立在河灘頭,姚襄本能的意識到,晉軍的進攻可能要開始了,於是連忙讓姚萇下令進入戰都準備,一時間,山坡上,弓箭兵都拉滿了弓弦,營寨裏,刀箭兵和長戟兵也都進入了戰鬥位置,大家都死死的盯著麵前碧波蕩漾的河水,靜靜的等待著一聲生死搏殺。


    羌寨異動的情形都被桓溫看了個透徹,桓溫微微一笑,他要的就是這個效果,他就是想利用自己來吸引對方,讓對方把注意力吸引到自己這邊來,而其實毛穆之和鄧遐兩位將軍早已帶著主力部隊秘密的來到了伊水下遊一處叫八節灘的地方,這裏礁石遍布,“劍棱”突出,來往船隻常觸礁遇險,船夫們將其視為畏途。


    據說,黃河裏的鯉魚,順著洛水、伊水逆行而上,當遊到這裏時,河水就會波浪滔天,鯉魚紛紛跳躍,意欲翻過,跳過者為龍,跳不過者額頭上便留下一道黑疤,所以這裏又被稱為龍門。


    也正是因為這裏是險灘,所以姚襄才沒有在這裏布置軍隊,在桓溫準備進攻洛陽之前,就已經秘密安排了蝶眼台的人偵查過這裏了,所以桓溫才會一到伊水河邊就親自帶著顧愷之到八節灘查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謀晉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石頭阿愣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石頭阿愣並收藏謀晉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