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溫明白了陳逵的苦心之後,也就不再為難陳逵,要看過軍事地圖之後桓溫發現,秦州的苻健已經攻占了蒲阪,蒲阪離滆頭和潁川都很近,而滆頭是羌族的大本營,所以苻健的下一步動作要麽是謀取潁川,要麽是有可能是對羌族動手,而姚襄也可能是預料到了這一點,所以才會批示弟弟姚萇放棄滎陽,增兵洛陽,可能也是為了防備苻健突然動手。
而苻健把大軍壓至蒲阪之後,後方就必然空虛出來,而梁州的漢中郡離長安很近,三國時代的諸葛亮就是從這裏六出祁山征戰魏國的,這讓桓溫突然意識到,即然管不了張遇,何不趁此機會打擊一下苻健,畢竟氐族的苻健也是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雖然此時的苻健名義上已經臣服於東晉,但是這幾年的所作所為根本就不把東晉放在眼裏,不但屢次侵犯梁州的漢中郡、荊州的魏興郡等地,還公然的拉隴張遇,不讓張遇投降東晉,稱帝之心已經照然若揭。
想到這裏,桓溫便立即要求張代向梁州刺史司馬勳傳達命令,要司馬勳立即從漢中郡入秦川,圖謀關中的略陽、扶風、長安等郡,這其中略陽是氐族祖地,成漢的李氏政權、仇池國的楊氏政權、占據關中的苻氏政權皆是從略陽出來的氐人,所以略陽對氐族來說至關重要,而長安又是當前苻氏政權的大本營,而現在苻健把所有兵力都集中在蒲阪,使後方空虛,所以此時至於司馬勳來說是個難得的好機會。
這司馬勳雖然是司馬昱插在桓溫身邊的一個釘子,但是名義上來講還是受桓溫管轄,所以桓溫要是命令司馬勳出戰,司馬勳也沒有理由不出戰,其實桓溫也是無奈,桓溫恨不能的讓自己的嫡係周楚和孫恩來執行這個任務,但是從當前的局勢來看漢中郡處於絕佳的位置,所以也隻能把機會讓給司馬勳了。
安排完司馬勳的事情之後,桓溫對於張遇之事覺得還是應該爭取一下,當年在許昌之時,若不是張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桓溫或許已經死於匈奴人劉勃勃的刀下了,桓溫還是一個知恩圖報的人。
於是在打發走陳逵等人之後,桓溫修書一封,交給劉建,讓他前往許昌見張遇,桓溫在信中坦誠的表明了自己的身份,並且感謝當年張遇的救命之恩,同時承諾隻要張遇肯真心歸附,自己願以身家性命擔保,讓張遇沒有後顧之憂;
劉建領命之後,便連夜出發了。
劉建走後,桓溫覺得再待在譙郡沒有什麽意思,此時的他思念南康公主及李嬌心切,想快些迴到江陵,所以便向陳逵辭行,陳逵擔心桓溫路上有失,於是便抽派了三百名士兵隨身保護桓溫,桓溫嗬嗬一笑便推辭了,他知道殷浩是個極其小心眼的人,所以他不想占殷浩的便宜,他讓張代點齊跟隨自己從鄴城撤退迴來了的一百名士兵之後,就帶著這跟隨自己風餐露宿了六個月的弟兄們,繼續踏上征途,向著家的方向走去。
桓溫等人從譙郡前往壽春,在壽春,桓溫拜謁了褚裒的陵墓,對於這個曾經無數次的幫助過自己的人,桓溫是發自內心的由衷的感激,雖然沒有當成他的女婿,沒有把褚蒜子娶到手,但是桓溫早已視褚裒為自己親人般的存在,褚裒幾乎在每個重大事件上都有幫助過桓溫,砸死江播之後是褚裒收留了他,前往彭城任職之時也是褚裒把自己的心腹愛將孫恩介紹給了自己,彭城受傷之後幾近死亡,又是褚裒力保桓溫,會同公主請來了魏夫人,把桓溫的小命從死神手裏拉了迴來;
桓溫是個極重感情的人,麵對褚裒的陵墓,桓溫哭到幾近昏厥,動人之情連周圍的人都十分的動容,最後還是壽春太守袁宏和張代死拉硬拽之下,才將桓溫從褚裒墓前拉了迴來。
對於壽春太守袁宏,桓溫也是十分的欣慰,其實現在想想,當年袁宏在襄陽之時逼死支家二老,也有桓溫的過錯,桓溫太急於求成,在條件不成熟的情況下力推土斷,而袁宏求功心切,這才有了逼死支家二老的事情,雖然當年此事讓桓溫一時的很被動,差點就被朝廷免職,使桓溫對袁宏恨之入骨,但是事隔多年之後,再想起此事,竟然覺得有些可笑,之前的恩怨也在談笑間灰飛煙滅。
而袁宏這兩年的成長桓溫也都看在了眼裏,從襄陽調到廬江之後,兢兢業業、勤勤懇懇,不但將地方治理的很好,而且還能抽空收複了汝南郡,雖然褚裒私自北伐最後以失敗而告終,汝南也得而複失,但這都不影響袁宏在桓溫心中地位的改變。
褚裒因為自己的私自魯莽而讓袁宏的功績毀於一旦,深感自責,所以在臨死前力薦袁宏擔任壽春太守,而褚蒜子自己明白自己父親心中所想,為了能讓父親安心又加封袁宏為中郎將,也算是給袁宏這些年努力的一個肯定。
盡管袁宏如此努力,但是因為殷浩刻意的打壓,讓他沒有機會參與北伐而少了很多立功的機會,自然也就少了晉升的機會,盡管桓溫為此為袁宏鳴不平,但是袁宏似乎看開了很多,原來袁宏自支家二老之事以後也開始潛心學佛,調任廬江之後,又經常跟廬江境內的佛學大師交流,思想開闊了很多;在袁宏看來,凡事順心而為即可,不必非得要有結果,所謂但行好事,莫問前程,自己隻管努力,結果讓天來定。
袁宏豁達的心態讓桓溫備受感動,如此好的官員不能讓他埋沒,所以桓溫暗暗決心迴到江陵之後,就調袁宏調到自己的轄地任太守。
在告別袁宏之後,桓溫跟張代二人又從壽春經弋陽郡、武昌郡,從武昌逆流而上,最終來到了闊別三年之久的江陵,迴到了江陵的一刹那,桓溫大舒一口氣,開始微笑著打量著江陵的一草一木,仿若對每一個草木皆像離散多年的親人一樣,備感親切。
桓溫迴到江陵並沒有提前通知,但是消息很快就傳到了刺史府,等到南康跟李嬌趕來相見之時,桓溫再也抑製不住自己的感情,不顧大庭廣眾、眾目睽睽,突然的撲到了南康的懷裏,靠在那兩座熟悉的山峰之上,就像一個小孩一樣哭泣了起來,經曆了這麽多的事情之後,桓溫才明白,其實在自己的內心深處,最愛的人還是南康,經曆了這麽多的風風雨雨,此時的他一刻也不想放開南康,而是死死的抱住了她,盡情的痛哭了起來。
望著桓溫這般模樣,其他人也都很識趣的迴過了頭去,見桓溫這般模樣,南康與李嬌相視一笑,無奈的搖了搖頭,南康並沒有推開桓溫,也是很乖巧的抱著桓溫的頭,盡情的安撫著他。
許久之後,在李嬌的勸說下,桓溫才依依不舍的鬆開了南康的懷抱,又轉身抱了抱一旁的李嬌,三人相擁迴到了刺史府。
而苻健把大軍壓至蒲阪之後,後方就必然空虛出來,而梁州的漢中郡離長安很近,三國時代的諸葛亮就是從這裏六出祁山征戰魏國的,這讓桓溫突然意識到,即然管不了張遇,何不趁此機會打擊一下苻健,畢竟氐族的苻健也是一支不可忽視的力量,雖然此時的苻健名義上已經臣服於東晉,但是這幾年的所作所為根本就不把東晉放在眼裏,不但屢次侵犯梁州的漢中郡、荊州的魏興郡等地,還公然的拉隴張遇,不讓張遇投降東晉,稱帝之心已經照然若揭。
想到這裏,桓溫便立即要求張代向梁州刺史司馬勳傳達命令,要司馬勳立即從漢中郡入秦川,圖謀關中的略陽、扶風、長安等郡,這其中略陽是氐族祖地,成漢的李氏政權、仇池國的楊氏政權、占據關中的苻氏政權皆是從略陽出來的氐人,所以略陽對氐族來說至關重要,而長安又是當前苻氏政權的大本營,而現在苻健把所有兵力都集中在蒲阪,使後方空虛,所以此時至於司馬勳來說是個難得的好機會。
這司馬勳雖然是司馬昱插在桓溫身邊的一個釘子,但是名義上來講還是受桓溫管轄,所以桓溫要是命令司馬勳出戰,司馬勳也沒有理由不出戰,其實桓溫也是無奈,桓溫恨不能的讓自己的嫡係周楚和孫恩來執行這個任務,但是從當前的局勢來看漢中郡處於絕佳的位置,所以也隻能把機會讓給司馬勳了。
安排完司馬勳的事情之後,桓溫對於張遇之事覺得還是應該爭取一下,當年在許昌之時,若不是張遇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桓溫或許已經死於匈奴人劉勃勃的刀下了,桓溫還是一個知恩圖報的人。
於是在打發走陳逵等人之後,桓溫修書一封,交給劉建,讓他前往許昌見張遇,桓溫在信中坦誠的表明了自己的身份,並且感謝當年張遇的救命之恩,同時承諾隻要張遇肯真心歸附,自己願以身家性命擔保,讓張遇沒有後顧之憂;
劉建領命之後,便連夜出發了。
劉建走後,桓溫覺得再待在譙郡沒有什麽意思,此時的他思念南康公主及李嬌心切,想快些迴到江陵,所以便向陳逵辭行,陳逵擔心桓溫路上有失,於是便抽派了三百名士兵隨身保護桓溫,桓溫嗬嗬一笑便推辭了,他知道殷浩是個極其小心眼的人,所以他不想占殷浩的便宜,他讓張代點齊跟隨自己從鄴城撤退迴來了的一百名士兵之後,就帶著這跟隨自己風餐露宿了六個月的弟兄們,繼續踏上征途,向著家的方向走去。
桓溫等人從譙郡前往壽春,在壽春,桓溫拜謁了褚裒的陵墓,對於這個曾經無數次的幫助過自己的人,桓溫是發自內心的由衷的感激,雖然沒有當成他的女婿,沒有把褚蒜子娶到手,但是桓溫早已視褚裒為自己親人般的存在,褚裒幾乎在每個重大事件上都有幫助過桓溫,砸死江播之後是褚裒收留了他,前往彭城任職之時也是褚裒把自己的心腹愛將孫恩介紹給了自己,彭城受傷之後幾近死亡,又是褚裒力保桓溫,會同公主請來了魏夫人,把桓溫的小命從死神手裏拉了迴來;
桓溫是個極重感情的人,麵對褚裒的陵墓,桓溫哭到幾近昏厥,動人之情連周圍的人都十分的動容,最後還是壽春太守袁宏和張代死拉硬拽之下,才將桓溫從褚裒墓前拉了迴來。
對於壽春太守袁宏,桓溫也是十分的欣慰,其實現在想想,當年袁宏在襄陽之時逼死支家二老,也有桓溫的過錯,桓溫太急於求成,在條件不成熟的情況下力推土斷,而袁宏求功心切,這才有了逼死支家二老的事情,雖然當年此事讓桓溫一時的很被動,差點就被朝廷免職,使桓溫對袁宏恨之入骨,但是事隔多年之後,再想起此事,竟然覺得有些可笑,之前的恩怨也在談笑間灰飛煙滅。
而袁宏這兩年的成長桓溫也都看在了眼裏,從襄陽調到廬江之後,兢兢業業、勤勤懇懇,不但將地方治理的很好,而且還能抽空收複了汝南郡,雖然褚裒私自北伐最後以失敗而告終,汝南也得而複失,但這都不影響袁宏在桓溫心中地位的改變。
褚裒因為自己的私自魯莽而讓袁宏的功績毀於一旦,深感自責,所以在臨死前力薦袁宏擔任壽春太守,而褚蒜子自己明白自己父親心中所想,為了能讓父親安心又加封袁宏為中郎將,也算是給袁宏這些年努力的一個肯定。
盡管袁宏如此努力,但是因為殷浩刻意的打壓,讓他沒有機會參與北伐而少了很多立功的機會,自然也就少了晉升的機會,盡管桓溫為此為袁宏鳴不平,但是袁宏似乎看開了很多,原來袁宏自支家二老之事以後也開始潛心學佛,調任廬江之後,又經常跟廬江境內的佛學大師交流,思想開闊了很多;在袁宏看來,凡事順心而為即可,不必非得要有結果,所謂但行好事,莫問前程,自己隻管努力,結果讓天來定。
袁宏豁達的心態讓桓溫備受感動,如此好的官員不能讓他埋沒,所以桓溫暗暗決心迴到江陵之後,就調袁宏調到自己的轄地任太守。
在告別袁宏之後,桓溫跟張代二人又從壽春經弋陽郡、武昌郡,從武昌逆流而上,最終來到了闊別三年之久的江陵,迴到了江陵的一刹那,桓溫大舒一口氣,開始微笑著打量著江陵的一草一木,仿若對每一個草木皆像離散多年的親人一樣,備感親切。
桓溫迴到江陵並沒有提前通知,但是消息很快就傳到了刺史府,等到南康跟李嬌趕來相見之時,桓溫再也抑製不住自己的感情,不顧大庭廣眾、眾目睽睽,突然的撲到了南康的懷裏,靠在那兩座熟悉的山峰之上,就像一個小孩一樣哭泣了起來,經曆了這麽多的事情之後,桓溫才明白,其實在自己的內心深處,最愛的人還是南康,經曆了這麽多的風風雨雨,此時的他一刻也不想放開南康,而是死死的抱住了她,盡情的痛哭了起來。
望著桓溫這般模樣,其他人也都很識趣的迴過了頭去,見桓溫這般模樣,南康與李嬌相視一笑,無奈的搖了搖頭,南康並沒有推開桓溫,也是很乖巧的抱著桓溫的頭,盡情的安撫著他。
許久之後,在李嬌的勸說下,桓溫才依依不舍的鬆開了南康的懷抱,又轉身抱了抱一旁的李嬌,三人相擁迴到了刺史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