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聞張遇投降之後又複叛,桓溫跟劉建都深感可惜,張遇在許昌救過桓溫的命,而劉建又跟隨張遇多年,此次劉建跟隨桓溫離開許昌前往襄國之後,張遇非但沒有為難劉建,反而主動派兵將劉建的妻兒送到了東晉境內,所以桓溫覺得,張遇之所以複叛一定是謝尚的方式不對,為了挽救張遇,桓溫決定親自前往許昌勸降張遇。
而劉建也正有此意,但是考慮到桓溫此時已然公開了身份,若以征西大將軍、大都督之職貿然前往許昌的話,極有可能會引起各方勢力的注意,而且許昌跟秦州很近,而苻健稱帝的野心也不是一天兩天了,所以桓溫此時前往許昌必然會兇多吉少。
眾人正在說話間,鎮守譙郡的西路軍副帥、西中郎將陳逵來了,陳逵在聽聞桓溫就在譙郡的時候,大驚失色,連忙親自前往城外迎接,在跪拜完桓溫之後,桓溫也不客氣,在眾人的簇擁下,來到了譙郡太守府。
經過一段時間的梳妝打扮,桓溫洗去了數月的疲憊與風塵,換上了新的衣服,重新容光煥發的出現在了眾人的麵前,看著雄姿英發的桓溫重新出現在了眾人的麵前,張代跟劉建忍不住的流下了淚水,經曆了這麽多的生死時刻,劉張二人始終不離不終,守護在桓溫的身邊,也最終讓桓溫轉危為安,迴到了東晉境內,迴想起之前的種種種種,又怎能不讓人激動不已。
盡管桓溫自認為自己的北方冒險之旅可以吹一輩子,但是陳逵、劉遁等人世受封建思想的影響,又一直養尊處優慣了,自認為為將者就應當有為將者的樣子,不能跟下等人相提並論,對於北方故土之地,更多的是一種收複國土匡扶社稷的大丈夫之誌而已,而讓他們屈尊去跟北方的士兵以及下級官員們混在一起他們本能的嗤之以鼻,認為那不是大丈夫所為,也正因為如此,在聽了桓溫北方之行之後,並沒有換來他們的尊敬與敬佩,而更多的是一種冷漠甚至是鄙視。
看著這群孤高自傲的官員,桓溫並不想跟他們過多的浪費口舌,此時的他隻想盡快的拉張遇一把,但是考慮到此時的自己已然公開了身份,再貿然前往許昌已然不可能,所以桓溫想修書一封,交由劉建代為轉交張遇,力勸張遇投降。
雖然桓溫是好心,但是卻遭到了陳逵的拒絕,此時的陳逵也同步的接收到了殷浩的命令,讓陳逵寧可放棄譙郡,也要助謝尚拿下許昌,殷浩的想法很簡單,自北伐以來,所有的成果都是對方主動投降,自己都沒有好好的打一仗,盡管東晉朝廷不看過程,隻要結果,但是殷浩心裏也是煩,此時的殷浩儼然是朝廷裏麵替代桓溫的不二人選,也就難免會被別人拿來比較,桓溫西征成漢之時都是真刀真槍的一仗一仗打下來的,而殷浩卻總是撿現成的,總會被人別不如桓溫。
現在正巧遇到張遇複叛,殷浩就想以張遇為目標,打一場大仗,一來打給朝廷裏那些懷疑自己的人看,二來也是打給周邊那些異族政權看;其實殷浩之所以想打這一仗,另一個原因還是因為謝尚想打,主帥謝尚久負盛名,一向瞧不起張遇,正巧可以借此機會教訓教訓張遇,所以此戰上下皆要求打。
要聽到陳逵的想法之後,桓溫勃然大怒,兵者國之大事,這群官員一點也不吝惜士兵們的性命,僅僅是為了要個麵子就要大動幹戈,卻不想想此戰又要戰死多少人。
桓溫要求陳逵暫不要派兵,待劉建從許昌歸來之後再作商議,但是陳逵卻提醒桓溫道:“大人,我乃西路軍副帥,受鎮東將軍謝尚直接管轄,而且上麵還有一個征北大將軍殷浩,無論從哪個方麵講,我都沒有辦法聽您的吩咐。”
陳逵已經說的很直白了,就是您桓溫桓將軍很厲害,但是我並不是您的兵,您的命令我無法執行。
這就讓桓溫很難堪了,但是難堪歸難堪,陳逵也說了一個事實,那就是這裏是殷浩的地盤,兵也是殷浩的兵,自己無權管轄,他們也不會聽從自己的命令。
無奈之際,桓溫隻得放下身段,懇請陳逵能寬限幾日,待劉建從許昌歸來之後再作打算,可即便是桓溫如此低三下四,陳逵依然不能答應,他見桓溫為了張遇都能放下身段跟自己一個中郎將求情,猜想桓溫張遇關係肯定不一般,為了不得罪桓溫,陳逵主動說起了許昌當前的情況。
原來,張遇在偷偷的拿下潁川之後,又正值冉魏政權滅亡,大量的乞活軍士兵逃出鄴城之後無處可去,便紛紛的歸附於張遇,僅僅半年不到,張遇已經累兵至三萬餘人,這三萬人皆是乞活老兵,戰鬥力極強,所以謝尚雖然孤高自傲,但還是知道自己幾斤幾兩的,此時的西路軍總兵力也僅僅是五萬,要空整個西路軍而去征討許昌顯然不現實,謝尚的想法就是集兵三萬兵,隻要有了跟張遇旗鼓相當的兵力,謝尚就敢跟張遇硬碰硬的來一場戰鬥,教訓教訓這個張遇。
當時因為隻是前往許昌受降,所以謝尚隻帶了一萬兵力,為了湊齊這三萬兵力,謝尚分別從譙郡陳逵處調兵一萬,又從濮陽戴施處調兵一萬,戴施自鄴城逃出之後,已經領兵迴到了濮陽,燕國的慕容恪滅了冉魏之後,俘虜了太子冉智和董太後,董太後為了保命,主動的獻出了另一個傳國玉璽,也就是偽造的那個,慕容恪信以為真,大喜過望,就帶著董太後及太子冉智一家人撤迴了龍城,暫緩了繼續南下的計劃,這讓戴施逃過一劫,不然的話濮陽是很難守得住的。
慕容恪一撤,正好把濮陽的兵力給騰了出來,而譙郡這裏因為兗州的劉啟攜甄城投降,東、西、南皆無戰事,隻有西北角的陳留還在燕國的手裏,所以譙郡的防守壓力也不大,這一萬兵擠一擠也能擠出來,但是陳逵畢竟是沙場老兵,跟乞活軍交過很多次的手,十分的清楚乞活軍的戰鬥力如何,所以對於許昌這一仗不是很有信心,而且謝尚久居廟堂之上,之前根本就沒有任何的戰鬥經驗,所以陳逵十分的不看好謝尚,但是沒辦法,許昌之戰殷浩謝尚都十分的關注,而自己僅僅是一個副帥,無法左右,所以隻能依從二人的命令,準備調兵一萬給劉遁前往許昌支援。
而劉建也正有此意,但是考慮到桓溫此時已然公開了身份,若以征西大將軍、大都督之職貿然前往許昌的話,極有可能會引起各方勢力的注意,而且許昌跟秦州很近,而苻健稱帝的野心也不是一天兩天了,所以桓溫此時前往許昌必然會兇多吉少。
眾人正在說話間,鎮守譙郡的西路軍副帥、西中郎將陳逵來了,陳逵在聽聞桓溫就在譙郡的時候,大驚失色,連忙親自前往城外迎接,在跪拜完桓溫之後,桓溫也不客氣,在眾人的簇擁下,來到了譙郡太守府。
經過一段時間的梳妝打扮,桓溫洗去了數月的疲憊與風塵,換上了新的衣服,重新容光煥發的出現在了眾人的麵前,看著雄姿英發的桓溫重新出現在了眾人的麵前,張代跟劉建忍不住的流下了淚水,經曆了這麽多的生死時刻,劉張二人始終不離不終,守護在桓溫的身邊,也最終讓桓溫轉危為安,迴到了東晉境內,迴想起之前的種種種種,又怎能不讓人激動不已。
盡管桓溫自認為自己的北方冒險之旅可以吹一輩子,但是陳逵、劉遁等人世受封建思想的影響,又一直養尊處優慣了,自認為為將者就應當有為將者的樣子,不能跟下等人相提並論,對於北方故土之地,更多的是一種收複國土匡扶社稷的大丈夫之誌而已,而讓他們屈尊去跟北方的士兵以及下級官員們混在一起他們本能的嗤之以鼻,認為那不是大丈夫所為,也正因為如此,在聽了桓溫北方之行之後,並沒有換來他們的尊敬與敬佩,而更多的是一種冷漠甚至是鄙視。
看著這群孤高自傲的官員,桓溫並不想跟他們過多的浪費口舌,此時的他隻想盡快的拉張遇一把,但是考慮到此時的自己已然公開了身份,再貿然前往許昌已然不可能,所以桓溫想修書一封,交由劉建代為轉交張遇,力勸張遇投降。
雖然桓溫是好心,但是卻遭到了陳逵的拒絕,此時的陳逵也同步的接收到了殷浩的命令,讓陳逵寧可放棄譙郡,也要助謝尚拿下許昌,殷浩的想法很簡單,自北伐以來,所有的成果都是對方主動投降,自己都沒有好好的打一仗,盡管東晉朝廷不看過程,隻要結果,但是殷浩心裏也是煩,此時的殷浩儼然是朝廷裏麵替代桓溫的不二人選,也就難免會被別人拿來比較,桓溫西征成漢之時都是真刀真槍的一仗一仗打下來的,而殷浩卻總是撿現成的,總會被人別不如桓溫。
現在正巧遇到張遇複叛,殷浩就想以張遇為目標,打一場大仗,一來打給朝廷裏那些懷疑自己的人看,二來也是打給周邊那些異族政權看;其實殷浩之所以想打這一仗,另一個原因還是因為謝尚想打,主帥謝尚久負盛名,一向瞧不起張遇,正巧可以借此機會教訓教訓張遇,所以此戰上下皆要求打。
要聽到陳逵的想法之後,桓溫勃然大怒,兵者國之大事,這群官員一點也不吝惜士兵們的性命,僅僅是為了要個麵子就要大動幹戈,卻不想想此戰又要戰死多少人。
桓溫要求陳逵暫不要派兵,待劉建從許昌歸來之後再作商議,但是陳逵卻提醒桓溫道:“大人,我乃西路軍副帥,受鎮東將軍謝尚直接管轄,而且上麵還有一個征北大將軍殷浩,無論從哪個方麵講,我都沒有辦法聽您的吩咐。”
陳逵已經說的很直白了,就是您桓溫桓將軍很厲害,但是我並不是您的兵,您的命令我無法執行。
這就讓桓溫很難堪了,但是難堪歸難堪,陳逵也說了一個事實,那就是這裏是殷浩的地盤,兵也是殷浩的兵,自己無權管轄,他們也不會聽從自己的命令。
無奈之際,桓溫隻得放下身段,懇請陳逵能寬限幾日,待劉建從許昌歸來之後再作打算,可即便是桓溫如此低三下四,陳逵依然不能答應,他見桓溫為了張遇都能放下身段跟自己一個中郎將求情,猜想桓溫張遇關係肯定不一般,為了不得罪桓溫,陳逵主動說起了許昌當前的情況。
原來,張遇在偷偷的拿下潁川之後,又正值冉魏政權滅亡,大量的乞活軍士兵逃出鄴城之後無處可去,便紛紛的歸附於張遇,僅僅半年不到,張遇已經累兵至三萬餘人,這三萬人皆是乞活老兵,戰鬥力極強,所以謝尚雖然孤高自傲,但還是知道自己幾斤幾兩的,此時的西路軍總兵力也僅僅是五萬,要空整個西路軍而去征討許昌顯然不現實,謝尚的想法就是集兵三萬兵,隻要有了跟張遇旗鼓相當的兵力,謝尚就敢跟張遇硬碰硬的來一場戰鬥,教訓教訓這個張遇。
當時因為隻是前往許昌受降,所以謝尚隻帶了一萬兵力,為了湊齊這三萬兵力,謝尚分別從譙郡陳逵處調兵一萬,又從濮陽戴施處調兵一萬,戴施自鄴城逃出之後,已經領兵迴到了濮陽,燕國的慕容恪滅了冉魏之後,俘虜了太子冉智和董太後,董太後為了保命,主動的獻出了另一個傳國玉璽,也就是偽造的那個,慕容恪信以為真,大喜過望,就帶著董太後及太子冉智一家人撤迴了龍城,暫緩了繼續南下的計劃,這讓戴施逃過一劫,不然的話濮陽是很難守得住的。
慕容恪一撤,正好把濮陽的兵力給騰了出來,而譙郡這裏因為兗州的劉啟攜甄城投降,東、西、南皆無戰事,隻有西北角的陳留還在燕國的手裏,所以譙郡的防守壓力也不大,這一萬兵擠一擠也能擠出來,但是陳逵畢竟是沙場老兵,跟乞活軍交過很多次的手,十分的清楚乞活軍的戰鬥力如何,所以對於許昌這一仗不是很有信心,而且謝尚久居廟堂之上,之前根本就沒有任何的戰鬥經驗,所以陳逵十分的不看好謝尚,但是沒辦法,許昌之戰殷浩謝尚都十分的關注,而自己僅僅是一個副帥,無法左右,所以隻能依從二人的命令,準備調兵一萬給劉遁前往許昌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