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思明領叛軍圍攻太原,被李光弼領官軍打退,敗逃迴守範陽,安慶緒封他為範陽節度使。


    範陽是安祿山叛軍老窩,叛軍在占領長安、洛陽時所搶的金銀珠寶,多半運往範陽,範陽叛軍府庫裏金銀堆積如山。


    既然範陽有金山銀山,史思明駐守範陽恃富而驕狂,心裏想把範陽占為己有,自稱一國,不再歸屬安慶緒。


    安慶緒丟了洛陽,逃往鄴郡,叛軍將領李歸仁領叛軍三萬,返迴範陽,走一路搶掠一路,沿途百姓財產被搶光。


    史思明乘勢招撫李歸仁,把他的軍隊搶掠的財物,一一收繳歸庫,史思明越發富強。


    安慶緒在鄴郡四麵征兵,叛軍將領蔡希德、田承嗣、武令珣各領所部,先後奔赴鄴郡,安慶緒又收到了六萬人。


    隻有史思明不發一個兵士,不派一個使者,他要籌劃建立脫離安慶緒的獨立燕國。


    安慶緒知道他懷有二心,特派阿史那承慶、安守忠、李立節三個人,領五千騎兵去範陽,以去征兵為名義,囑咐他三人查清史思明謀求獨立的情況,創造時機除掉他。


    史思明得知三人前來,料定他仨不懷好意,即和部下密商對策。


    判官狄仁智說:


    “大帥您本是他們安家的臣子,以前無非怕安祿山兇惡威風。


    如今安祿山已死,他兒子安慶緒沒啥本事,安家人失勢,唐朝將要中興。


    大帥為什麽不率眾歸唐,自求多福呢?”


    偏將烏承玼也說:


    “安慶緒就像秋後的螞蚱,蹦達不了沒多久就要死翹翹了。


    大帥為什麽還和他一起同歸於盡?不如歸順唐朝保住長久富貴。”


    史思明認為他們說得對,於是在營帳預先設下伏兵,自領兩萬兵士出城門迎接安慶緒派來的人。


    史思明見到阿史那承慶、安守忠、李立節,立即下馬行禮,握手言歡,暢敘舊情,表現得特別熱情。


    史思明隨身帶出這麽多兵護衛著他,阿史那承慶想:自己帶來的這五千騎兵和史思明眾多部下拚殺起來沒有勝算。


    阿史那承慶沒敢在城外嚐試動手除掉史思明,隻好跟隨史思明進入範陽城。


    史思明領阿史那承慶等步入宴會廳,命人吹笙彈琴助酒興,擺設豐盛酒席款待他們。


    大家表麵一團和氣、暗自各懷心思,相互戒備,喝酒喝到半醉,史思明突然把青銅酒杯哐啷一扔,這是發出了令伏兵開始動手的信號。


    埋伏的兵士得到擲杯信號,唿啦一下子闖了進來。


    阿史那承慶、安守忠、李立節來不及做出逃跑反應,都被史思明的兵士捉拿住。


    史思明又命部將烏承玼領兩萬兵士把他仨帶來的五千騎兵包圍控製住。


    烏承玼對五千騎兵喊話說:


    “全體騎兵聽著!


    這次領你們來的阿史那承慶、安守忠、李立節,因為謀殺我們史將軍,已被我軍捉拿扣押!


    範陽城裏,你們就這五千人,我們是十三萬人,你們想反抗,也是白白送命!


    我們史將軍已決定:把你們解散迴家,路途遙遠,各騎各馬,各迴各家!


    我們發給你們每個人路費,你們一路上吃住,手裏得有錢花!


    也別想著迴安慶緒那裏,安慶緒沒能耐!成不了事!他早晚要被唐朝消滅!


    我命令:你們騎兵軍隊就此解散!不要亂了秩序!排隊領路費迴家!


    各見自己的老婆和男娃女娃!各找各人的媽!”


    阿史那承慶領著用來消滅史思明的五千騎兵,就這麽被史思明兵不血刃地解決了。


    隨後,史思明派部將竇子昂揣著他親筆寫的奏表,領著十幾名隨從,去長安進見肅宗李亨。


    史思明在寫給李亨的奏表裏說:願意領自己占有的十三個郡,兵士十三萬人,歸順唐朝。


    史思明又令偽河東節度使高秀岩,也寫奏表 ,向唐朝投降。


    不管史思明是三心二意,還是真心實意,他肯來投降,總比叛軍和唐軍血拚血戰,相互損失兵士,最終從肉體上消滅叛軍好得多。


    不交戰流血而屈人之兵,是戰爭的最好形式。


    肅宗李亨大喜,召見竇子昂,好言好語撫慰。


    李亨封史思明為歸義王。讓他仍兼任範陽節度使。這就隻是名義上歸附了,設法調任史思明入朝做高官,把他和他的屬下軍隊分離開最好,但是李亨不敢這樣做。他膽小,受降步子邁得大,容易扯蛋。


    李亨封史思明的七個兒子都當大官。他這麽急著給他兒子封官,史思明是否真心歸順還兩說呢。


    封高秀岩為雲中太守,他的兒子也給封官。皇帝手裏官帽多,想封哪個封哪個。


    李亨派內侍李思敬,和前信都太守烏承恩, 去範陽宣慰,命令史思明領兵討伐安慶緒,讓史思明去打安慶緒,是李亨對史思明是否真心歸降的測試。


    史思明受了冊封,立即斬殺了安守忠、李立節兩人。他知道光靠嘴說不行,這是用實際行動向朝廷表示誠意。


    史思明和阿史那承慶是多年交情的老朋友,史思明不問罪於他。


    烏承恩完成李亨令他宣慰史思明的任務,迴來時一路上也沒閑著。


    烏承恩率領隨從,一路上風餐露宿,走遍黃河以北各郡縣,宣布李亨詔旨。


    他走訪宣諭過的滄州、瀛州、安州、深州、德州、棣州都歸降,隻剩相州還被安慶緒的叛軍占領著。烏承慶不能去相州,去了要被叛軍捉殺的。


    河北大勢,基本平複。


    過了沒多久,到至德三年,太上皇李隆基忽然心血來潮,給肅宗李亨加封尊號,他封李亨為“光天文武大聖孝感皇帝”。


    肅宗李亨想:我爹都禮敬我,我也得有禮敬父親的表示,他也加封太上皇李隆基尊號。他封他爹為“聖天天帝。”


    當然,尊號再好聽,就是他爺倆自娛自樂。


    老百姓都知道,李隆基年輕時勵精圖治,後半生是個貪圖享樂的老糊塗蟲。


    李亨是半糊塗半聰明。皇帝英明不英明,老百姓心裏有杆秤。


    有其父必有其子,他爺倆天性相關,都喜歡搞這些虛頭巴腦的東西。


    李亨還真把自己當成天文武大聖明君,又一次頒聖旨大赦天下,作惡的罪犯們托他的福了,一次次減罪。


    他又把至德三年, 改為乾元元年。立張淑妃為皇後,命奸詐的李輔國為太仆卿。


    張皇後和李輔國內外勾結,勢傾朝野。


    張皇後常說“子以母貴”暗示李亨。


    意思是說:我都貴為皇後了,我兒子李佋該當太子了。


    李亨覺得李佋雖是張皇後(張良娣)生的,但是他太年幼。


    李佋在李亨的兒子們裏麵年齡排序中太靠後,不適合立太子。


    李亨曾對考功郎中李揆說:


    “朕打算立李俶為太子,你覺得怎麽樣?”


    李揆再拜一拜稱賀說:


    “這是國家和百姓的福氣,臣不勝歡慶呢。”


    李亨於是封李俶為太子,嫌李俶這名不大氣,給李俶改名叫李豫。


    同平章事張鎬,生性淡泊,不去討好權勢熏天的宮中宦官李輔國。


    張皇後和李輔國,都不喜歡張鎬。他倆見了李亨,經常說張鎬的壞話。


    張鎬對李亨說:


    “史思明這人不靠譜,他隻是首鼠兩端,趨利辟害。


    僅僅因為看到安祿的兒子沒啥本事,安家勢力不行了,他才投靠唐朝。


    他長了一張人臉,也長了禽獸的心腸,萬萬不可相信他。


    再就是新任滑州刺史許叔冀,他也是朝秦暮楚,狡猾奸詐,遇到危險情況,他還會再次叛變。”


    肅宗正沉浸在叛軍歸降的洋洋得意裏,聽不進去提醒他做好防範戒備的話。


    他認為張鎬多慮,提得不符合時機,罷免了張鎬的宰相職務,貶任他為荊州防禦使。


    張鎬兼任的河南節度使也被罷免,改由崔光遠擔任。


    崔光遠是曾經打開長安城門迎接叛軍,把長安城獻給叛軍的唐朝廷大叛徒。


    不知為什麽,李亨處置叛徒時,沒有處決崔光遠,還又讓他當上了大官。


    史思明是個見風使舵的勢利小人,歸唐不到半年,打算再次反叛的跡象越發明顯,這時他想叛唐獨立,自稱大燕國王。


    從張鎬被罷相以後,接連是李光弼又奏請李亨,說:


    “史思明是兇惡奸詐、反複無常的小人,他必定再次叛亂。


    應該讓烏承恩部署軍隊就近防備他發動突然襲擊。”


    不大精明的李亨還是不信。李光弼又上第二次密奏,勸說李亨任命烏承恩為範陽副使,賞賜他鐵券,讓他找機會除掉史思明。


    肅宗李亨這次依計而行。


    烏承恩赴任範陽節度副後,心藏秘密不聲張。


    在範陽史思明軍營中,他用錢財聯絡部下,好幾次男扮女裝,到達下屬各將領營地,勸說各位將領效忠唐朝中央政府。


    將領們又馬上向史思明反映烏承恩的行為舉止異常,這事兒史思明懷疑:


    “朝廷派烏承恩來我的部隊,對我的將士們進行效忠朝廷的政治思想教育,這是什麽意思呀?


    為什麽烏承恩還偷偷摸摸地進行,做這種事還瞞著我?”


    史思明特意邀請烏承恩參加酒宴,他陪酒陪到烏承恩喝得大醉。


    烏承恩醉得走不了路了,史思明對烏承恩說:


    “烏將軍吃酒吃得有些醉了,騎馬走路不穩,我不放心,今天晚上就住在我府上吧。


    內室有床鋪被褥,你安歇一晚,明天早晨再迴。”


    烏承恩躺在床上不大一會就睡著了,史思明暗暗囑咐兩位心腹下屬,悄然藏進烏承恩睡覺的床底下聽動靜。


    史思明又派人去對烏承恩的小兒子說:


    “你父親喝醉酒了,今晚睡在史將軍府上了,你快去看看他吧。”


    烏承恩的兒子聽了,急忙去史思明府上看望他父親。


    烏承恩的兒子喊醒熟睡中的烏承恩,對他說:


    “爹爹,你不是說史思明是壞蛋麽?他既然是壞蛋,你為什麽還和他一起喝酒,還喝醉睡在他家裏?”


    烏承恩壓低聲音對兒子說:


    “我奉皇帝詔命,來除掉這個壞蛋,當然我要表現得和他親密友好,他才不防備我呀。


    待我除掉了他,我就是這兒的節度使了。”


    話剛說完,他那床底下爬出兩個人來,倆人從床下爬出來,匆忙站起身,喊叫一聲:


    “哎呀呀,趴在床底下快要悶死了!”


    就匆匆跑走了。


    床底下有人,人長著耳朵。烏承恩吃驚不小,醉意也嚇醒了一半。


    壞了!壞了!自己說話不小心泄了密了!烏承恩慌得手忙腳亂,打算逃出史府。


    這時房子外麵已有七八個史思明的兵士,步履匆忙地衝了進來,一進來立即把烏承恩父子捉拿住,並搜查烏承恩隨身攜帶的背囊。


    胡兵從烏承恩背囊裏搜出了皇帝賜給烏承恩的鐵券、和李光弼的書信。


    烏承恩也太大意了,這樣絕密的東西,他居然敢帶進史思明軍營,並且還帶進了史思明府上。


    兵士們把搜到的禦賜鐵券和李光弼書信,一並交給史思明。


    史思明一看就明白咋迴事了,他憤怒地斥責烏承恩:


    “我有什麽地方對不起你?你居然想暗害死我?”


    烏承恩無話可說,又不能把主謀推到皇帝身,隻好說這事完全是李光弼指使的。


    史思明吩咐身邊侍衛:


    “立即通知所有人!集合!”


    通知下達,各級將領、各級官吏,全部士兵,集結在範陽官署前廣場,等候召開批判大會。


    烏承恩和他小兒子,被史思明衛兵押上大講台待命。


    眾人到齊,史思明臉上陰雲密布,神色凝重地走上大講台,萬眾矚目下,他朝著唐朝廷方向,突然放聲大哭起來。


    哭了一會,史思明又轉身麵向大家。他聲淚俱下地對大家控訴說:


    “我忠心為國啊!換來了些什麽?


    我率領十三萬人歸降朝廷啊,我哪方麵對不起皇帝了?


    皇帝居然派人來要殺我!”


    說完,史思明喝令左右侍從:


    “你們還等什麽?趕快抄起木棍子,揮起馬鞭子,把皇帝派來殺我的烏承恩父子打死!”


    七八個人一起圍了上去,棍棒、皮鞭雨點般打在烏承恩父子身上。


    他倆疼著大聲慘叫,眾目睽睽目下,不大一會兒,他倆就不再掙紮,發不出聲音了,他倆被打死了。


    史思明又派人抓捕在範陽城的烏承恩同黨二百多人,下令全部處死。


    烏承思的弟弟烏承玼,是史思明屬下將領,他見事不好,騎馬逃出軍營,奔往太原。


    史思明關押著皇宮使者李思敬,讓軍中判官狄仁智、張不矜起草奏表,請求肅宗李亨下詔旨處死李光弼。


    奏表寫好了,張不矜拿給史思明看了,然後張不矜想把奏章放進信封,打算交給皇宮使者李思敬,讓他迴去送給李亨。


    狄仁智把奏章從信封裏抽出來撕毀,換上了另寫的史思明向皇帝表忠心的奏章。


    不料這事被人舉報了。史思明召入狄仁智、張不矜,審問他倆犯的陽奉陰違罪。


    史思明對狄仁智說:


    “我任用你快三十年了,今天你犯的罪應該砍頭。


    今天是你對不起我,不是我對不起你!”


    狄仁智厲聲說:


    “現在死了也罷,過些年再死也罷,哪個人都逃不過一死。


    能夠盡守忠義的死,叫死得值。


    我跟隨你造反,不過是瞎活白活,我是唐朝的一個叛賊,將來我死了名聲奇臭!


    現在我死在你手中,還留個唐朝忠烈美名!”


    原來狄仁智長期和叛賊在一起,心還沒和他們一樣髒黑。


    史思明聽了很憤怒,喝令兵士把狄仁智用木棍捶死。張不矜也被兵士捶死。


    史思明另安排聽話的人寫好了奏章,讓宮使李思敬送迴唐朝廷。


    肅宗李亨頒布詔令撫慰史思明,把殺史思明的主謀全部推在已死烏承恩身上。


    李亨詔令裏向史思明說,朝廷和李光弼都沒有要殺史思明的意思。朝廷不接受史思明提出的處死李光弼的請求。


    奸詐的史思明,看了皇帝詔令,根本不信這些謊言。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唐朝那些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堯天舜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堯天舜日並收藏唐朝那些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