禦史中丞崔器,
禮部尚書李峴,
兵部侍郎呂嶁,
奉李亨詔令提審長安、洛陽被叛軍占領時投降了的官員。
簡單說來就是:皇帝讓他仨審叛徒。
崔器、呂嶁對肅宗李亨說:
“降了叛賊的朝臣,他們享用國家俸祿,不忠於國家,貪生怕死,全無氣節,應該全部處死。”
他倆這樣說,更顯得思想端正,嫉惡如仇,關鍵是審案也省事兒,反正全部處死,哪用逐個審問罪行輕重?逐個審案定罪確實怪麻煩。
還是禮部尚書李峴辯證思想強,政治品味高,他對李亨說:
“應該逐個審訊定罪。依據罪行大小輕重,分等級治罪。
大罪大治,中罪中治,小罪小治。”
李亨認為李峴說得對,商議決叛國罪為四級。
一等罪:斬首,人頭落地,身首異處,死得很慘。
二等罪:賜死。可以自己選擇死法,比如懸梁自盡,比如跳河淹死,隻要犯人自己想辦法,讓自己從人世間消失就行。
一般人不傻,都選擇屍身完好的死法,用了半輩子的肉身,在魂魄離開它飛升前,得善待它。
三等罪:打一百棍杖,有近一半的人沒等打完就疼死了,有一半可能疼得昏死過去還能醒來,撿迴一條命,再存活下來。
四等罪:流放到荒涼偏遠的地方去受苦。
流放地衣食住行條件惡劣,住的漏風破草棚,吃的野菜粗糧,要麽酷暑熱死人,要麽嚴寒凍死人,各種熬煎折磨不用說。
犯人還得在刑吏監督下,接受超強體力勞動。
身體不好的,抗逆能力差的,有不少人累病累死在流放地,把肉身扔在那裏,魂魄帶著無邊哀怨,一路遊蕩,魂歸故鄉。
張均、張洎身為朝廷高官,又跑到安祿山偽朝廷去去當高官,罪大應該處死。
肅宗李亨不想讓他倆死,去求太上皇李隆基,請他下特赦令。這幾個人原是李隆基的臣。
李隆基說:
“張均、張洎蒙受國家厚恩,仍然投降叛賊,他們為叛賊工作盡心盡力,幹盡了多少毀我朝廷的壞事!
他二人影響及其惡劣,民憤及其重大,怎能不殺?”
肅宗李亨說:
“當初如果不是他倆的親爹張說盡力保我性命,我都沒法出生來到這個人世間。
如今我如果不能保全張說的兒子張均、張洎,以後我老死了去陰間,有什麽臉麵去見張說?”
說到這裏,李亨趴在地上哭,不肯起來。
李隆基命侍從扶起肅宗李亨,對他說:
“看在你的麵子上,饒了張洎死罪,把他流放嶺南。
張均這個叛逆奴才,他眼裏既沒有國君,也沒有他父親,是張說養的逆子賊子,絕不能赦免他死罪。
你不必再為他求情了。”
李亨哭著接受下來。
肅宗李亨為什麽感恩張說,要免張說倆兒子張均、張洎死罪呢?因為張說是李亨的保命恩人。
李亨是李隆基嬪妃張良媛生的。
張良媛懷上李亨時,正遇上太平公主專橫朝廷,她和當時還是太子的李隆基有仇怨。
當時,張說正擔任太子李隆基的侍讀,時常出入太子東宮。
李隆基當時擔心地對張說說:
“張良媛已有身孕,恐怕這事讓太平公主知道了會拿這事大做文章。
她會對我父皇(睿宗李旦)說我沉迷女色,寵愛妃妾,不適合當太子。
為這事她又要對我父皇搬弄是非,不如用草藥墮胎,免得又被她當做進讒言的借口。”
張說說:
“龍種龍胎怎麽給輕易打掉?”
李隆基說:
“為了保全一個胎兒,轉而損害自身名譽、前程,實在不值得,我的主意已拿定。
請你為我尋找一種效果可靠的打胎藥,不要泄露這事,也不要忘了這事,快去張羅。”
李隆基生性好色,還不想擔當自己的行為帶來的後續影響。
張說走出太子東宮,自己尋思這事讓人左右兩難:
墮胎損害母親和胎兒的生命健康,一個新生靈想來到這個世界,他還沒能出生就把他打掉了是有罪的。
如果不墮胎,影響到李隆基太子儲位能不能當下去。
張說去中藥鋪買了兩種藥,一個是保胎藥,一個是墮胎藥。他決定把兩種藥都送去東宮,任憑天命安排。
張說見到李隆基說:“ 墮胎藥我已經買來了。”
李隆基接了藥,趁夜夜深人靜時,在密室用砂鍋親自煎熬草藥。
他知道熬藥再費時費力也不能讓奴仆去做,自己熬藥,知情的人少,自己不說就能保密。
嘴巴這東西,長在別人身上,有時任憑怎麽囑咐,都管不住它亂咧咧。
李隆基熬夜熬了一服藥汁,讓張良媛喝了下去,張良媛肚子裏毫無動靜。
張良媛安安穩穩地睡了一晚上,第二天仍然不見什麽動靜。
原來喝的第一服,是安胎藥。李隆基哪裏知道,隻認為第一服藥不管用,需要再給張良媛熬喝一服就行。
李隆基按照昨天晚上的熬藥方法,仍在深夜秘密熬煎。
李隆基因為連續辛苦熬夜,眼皮睜不開,盹得厲害。他就趴在桌子上打打盹,暗暗囑咐自己不能睡著了。
朦朧中快要睡著了,忽珍看見一個身材高大、身披金甲的神人,走到熬藥火爐前,繞著轉了一圈,突然用手裏拿的一柄金戈一下子把火爐撥倒了。
李隆基不由得突然驚醒,急忙起身查看。
熬藥的火爐已經翻倒在地,熬藥的砂鍋側翻傾扣,藥汁已經把木柴炭火澆滅。鍋裏的藥汁沒了。
自從李隆基定神細看,金甲神人就不見了。李隆基覺得不勝驚異,他無法理解眼前發生的一切。
第二天,張良媛沒有草藥可喝,李隆基把昨天下半夜發生的事,偷偷跟張說說了。
誰知那張說並不感到意外,反而向李隆基拜賀說:
“這便是天神在嗬護殿下!臣原說龍種不能輕易墮胎打掉,又害怕不去拿藥,違背你的命令。
所以我去拿藥時同時拿了兩種,拿迴來取決天命安排。一種是保胎藥,一種是打胎藥。
我想前天張良媛喝得顯然是保胎藥了。
昨天晚上您煎得是墮胎藥,可是天意不讓墮胎,還派神仙把熬第二服藥的熬藥鍋一下子打翻。
殿下應該順天而行,應該能避免災鍋,獲得後福。”
李隆基聽了,不再考慮給張良媛打胎的事了。
果然李亨出生給李隆基帶來了福,李亨出生後不久,接連發生了李隆基接受父皇李旦禪讓皇位,李隆基成了皇帝,太平公主謀反失敗,被抓住問罪處死的事。
李亨母親張良媛升為貴嬪,又生了一個女兒,即寧親公主。
寧親公主長大成人,李亨母親張良媛把自己這個女兒嫁給了張說的二兒子張洎,兩家人結成了兒女親家,算是報答了張說恩德。
李亨平生最恨奸詐狠毒的宰相李林甫,最親的是張說、張均、張洎他們父子仨。
李亨還是太子時,多次被李林甫陷害,李亨那時無權勢,沒有力量鬥倒李林甫,他隻能隱忍不發。
李亨當上皇帝後,李林甫已病死。李亨想挖開李林甫墳墓,讓人劈爛他棺材,焚毀他骸骨,把他的骨灰扔進廁所糞尿坑。
還是李泌極力勸諫阻止,他才沒有這樣做。
李亨感念張均、張洎兄弟,還想赦免他們投敵罪, 讓他倆繼續當高官。
這時李亨的母親張良媛已經去世,隻留下李亨和妹妹寧親公主,兩人血脈裏最親近。
寧親公主和張洎是恩愛夫妻,李亨想設法保全,讓她們夫妻團圓,白頭偕老。
但是李隆基不允許,隻赦免張洎死刑,仍然判張洎長期流放,從此寧親公主和張洎天各一方,難得一見。
法和情取舍兩難,顧法顧不了情。李亨愛莫能助,徒然一聲長歎。
識文解字的張洎在流放地,不僅沒有書籍可看,他生了病得幹熬著,沒有任何醫療條件,天天麵對殘酷的大自然,張洎不久在流放地一命歸天。
其它投降叛賊的唐朝廷官員,有達奚珣等十八個人被定罪斬殺。
這些被斬殺的叛徒們,沒有想到唐朝還能收複河山,還能對叛徒們秋後算賬拉清單。
李亨賜陳希烈、張均等七名叛徒自盡。
其它的有的被行刑棍杖打死,有的是差點打死。
有的被流放邊疆勞改。
一幫沒有氣節廉恥的唐朝官員,這時候才知道為自己叛變行為懊悔,但是後悔已經晚了。
隨後有人從叛賊那邊趕來長安,歸降了唐朝,說是叛賊頭子安慶緒兵敗後狼狽逃往鄴郡去了,還有不少唐朝舊官吏跟隨著他。
這些依附安慶緒的唐朝官吏,他們一開始聽說唐朝廷要免除陳希烈的叛國罪,都後悔自己當初心裏沒數身投身叛軍,也想再次迴來投降唐朝。
他們後來聽說陳希烈被處死,又隻好死心塌地跟著安慶緒繼續混,懷著吃香喝辣,活一天算一天的賭徒心。
得知他們怕迴來被問罪,都不敢歸降唐朝了,李亨性格優柔,又悔歎不該嚴懲叛徒。
當時老百姓都認為:
背叛朝廷投降叛賊的人就是該殺,這些人就像梟和獍兩種兇獸。
梟這種惡鳥有個惡習,它自己被父母養大了,就惡狠狠地吃了它的父母。
獍這種兇獸也惡毒,它小時候,它的爹娘出去辛苦找來食物,自己舍不得吃,先給它吃。
它長大了,比他爹娘強壯了,也鬥殺了它的爹娘,把爹娘當成食物嚼碎咽下去,充當了一頓頓飽飯。
心腸歹毒、無情無義的叛徒,他們就是人形的梟和獍,有什麽後悔不該殺的?
當時有人說:
狗都知道忠心報答主人恩情。
窮人家的狗,主人拿不出吃的給它充饑,它快餓死了也不變心,它餓死前不會背叛主人,跑到富人家裏去當狗。
馬也知道報答主人,主人騎乘著它,它還有一口力氣也馱著主人繼續跑,直到累死倒在地上,也不怨恨主人。
叛變投敵的人就是長了人臉沒有人味的畜牲,說叛徒是豬狗,豬基本沒有意見,狗聽了很不高興,因為侮辱了狗品。
狗是有氣節的忠臣。我說的隻是華夏人幾千年培養選育的中華田園犬。
禮部尚書李峴,
兵部侍郎呂嶁,
奉李亨詔令提審長安、洛陽被叛軍占領時投降了的官員。
簡單說來就是:皇帝讓他仨審叛徒。
崔器、呂嶁對肅宗李亨說:
“降了叛賊的朝臣,他們享用國家俸祿,不忠於國家,貪生怕死,全無氣節,應該全部處死。”
他倆這樣說,更顯得思想端正,嫉惡如仇,關鍵是審案也省事兒,反正全部處死,哪用逐個審問罪行輕重?逐個審案定罪確實怪麻煩。
還是禮部尚書李峴辯證思想強,政治品味高,他對李亨說:
“應該逐個審訊定罪。依據罪行大小輕重,分等級治罪。
大罪大治,中罪中治,小罪小治。”
李亨認為李峴說得對,商議決叛國罪為四級。
一等罪:斬首,人頭落地,身首異處,死得很慘。
二等罪:賜死。可以自己選擇死法,比如懸梁自盡,比如跳河淹死,隻要犯人自己想辦法,讓自己從人世間消失就行。
一般人不傻,都選擇屍身完好的死法,用了半輩子的肉身,在魂魄離開它飛升前,得善待它。
三等罪:打一百棍杖,有近一半的人沒等打完就疼死了,有一半可能疼得昏死過去還能醒來,撿迴一條命,再存活下來。
四等罪:流放到荒涼偏遠的地方去受苦。
流放地衣食住行條件惡劣,住的漏風破草棚,吃的野菜粗糧,要麽酷暑熱死人,要麽嚴寒凍死人,各種熬煎折磨不用說。
犯人還得在刑吏監督下,接受超強體力勞動。
身體不好的,抗逆能力差的,有不少人累病累死在流放地,把肉身扔在那裏,魂魄帶著無邊哀怨,一路遊蕩,魂歸故鄉。
張均、張洎身為朝廷高官,又跑到安祿山偽朝廷去去當高官,罪大應該處死。
肅宗李亨不想讓他倆死,去求太上皇李隆基,請他下特赦令。這幾個人原是李隆基的臣。
李隆基說:
“張均、張洎蒙受國家厚恩,仍然投降叛賊,他們為叛賊工作盡心盡力,幹盡了多少毀我朝廷的壞事!
他二人影響及其惡劣,民憤及其重大,怎能不殺?”
肅宗李亨說:
“當初如果不是他倆的親爹張說盡力保我性命,我都沒法出生來到這個人世間。
如今我如果不能保全張說的兒子張均、張洎,以後我老死了去陰間,有什麽臉麵去見張說?”
說到這裏,李亨趴在地上哭,不肯起來。
李隆基命侍從扶起肅宗李亨,對他說:
“看在你的麵子上,饒了張洎死罪,把他流放嶺南。
張均這個叛逆奴才,他眼裏既沒有國君,也沒有他父親,是張說養的逆子賊子,絕不能赦免他死罪。
你不必再為他求情了。”
李亨哭著接受下來。
肅宗李亨為什麽感恩張說,要免張說倆兒子張均、張洎死罪呢?因為張說是李亨的保命恩人。
李亨是李隆基嬪妃張良媛生的。
張良媛懷上李亨時,正遇上太平公主專橫朝廷,她和當時還是太子的李隆基有仇怨。
當時,張說正擔任太子李隆基的侍讀,時常出入太子東宮。
李隆基當時擔心地對張說說:
“張良媛已有身孕,恐怕這事讓太平公主知道了會拿這事大做文章。
她會對我父皇(睿宗李旦)說我沉迷女色,寵愛妃妾,不適合當太子。
為這事她又要對我父皇搬弄是非,不如用草藥墮胎,免得又被她當做進讒言的借口。”
張說說:
“龍種龍胎怎麽給輕易打掉?”
李隆基說:
“為了保全一個胎兒,轉而損害自身名譽、前程,實在不值得,我的主意已拿定。
請你為我尋找一種效果可靠的打胎藥,不要泄露這事,也不要忘了這事,快去張羅。”
李隆基生性好色,還不想擔當自己的行為帶來的後續影響。
張說走出太子東宮,自己尋思這事讓人左右兩難:
墮胎損害母親和胎兒的生命健康,一個新生靈想來到這個世界,他還沒能出生就把他打掉了是有罪的。
如果不墮胎,影響到李隆基太子儲位能不能當下去。
張說去中藥鋪買了兩種藥,一個是保胎藥,一個是墮胎藥。他決定把兩種藥都送去東宮,任憑天命安排。
張說見到李隆基說:“ 墮胎藥我已經買來了。”
李隆基接了藥,趁夜夜深人靜時,在密室用砂鍋親自煎熬草藥。
他知道熬藥再費時費力也不能讓奴仆去做,自己熬藥,知情的人少,自己不說就能保密。
嘴巴這東西,長在別人身上,有時任憑怎麽囑咐,都管不住它亂咧咧。
李隆基熬夜熬了一服藥汁,讓張良媛喝了下去,張良媛肚子裏毫無動靜。
張良媛安安穩穩地睡了一晚上,第二天仍然不見什麽動靜。
原來喝的第一服,是安胎藥。李隆基哪裏知道,隻認為第一服藥不管用,需要再給張良媛熬喝一服就行。
李隆基按照昨天晚上的熬藥方法,仍在深夜秘密熬煎。
李隆基因為連續辛苦熬夜,眼皮睜不開,盹得厲害。他就趴在桌子上打打盹,暗暗囑咐自己不能睡著了。
朦朧中快要睡著了,忽珍看見一個身材高大、身披金甲的神人,走到熬藥火爐前,繞著轉了一圈,突然用手裏拿的一柄金戈一下子把火爐撥倒了。
李隆基不由得突然驚醒,急忙起身查看。
熬藥的火爐已經翻倒在地,熬藥的砂鍋側翻傾扣,藥汁已經把木柴炭火澆滅。鍋裏的藥汁沒了。
自從李隆基定神細看,金甲神人就不見了。李隆基覺得不勝驚異,他無法理解眼前發生的一切。
第二天,張良媛沒有草藥可喝,李隆基把昨天下半夜發生的事,偷偷跟張說說了。
誰知那張說並不感到意外,反而向李隆基拜賀說:
“這便是天神在嗬護殿下!臣原說龍種不能輕易墮胎打掉,又害怕不去拿藥,違背你的命令。
所以我去拿藥時同時拿了兩種,拿迴來取決天命安排。一種是保胎藥,一種是打胎藥。
我想前天張良媛喝得顯然是保胎藥了。
昨天晚上您煎得是墮胎藥,可是天意不讓墮胎,還派神仙把熬第二服藥的熬藥鍋一下子打翻。
殿下應該順天而行,應該能避免災鍋,獲得後福。”
李隆基聽了,不再考慮給張良媛打胎的事了。
果然李亨出生給李隆基帶來了福,李亨出生後不久,接連發生了李隆基接受父皇李旦禪讓皇位,李隆基成了皇帝,太平公主謀反失敗,被抓住問罪處死的事。
李亨母親張良媛升為貴嬪,又生了一個女兒,即寧親公主。
寧親公主長大成人,李亨母親張良媛把自己這個女兒嫁給了張說的二兒子張洎,兩家人結成了兒女親家,算是報答了張說恩德。
李亨平生最恨奸詐狠毒的宰相李林甫,最親的是張說、張均、張洎他們父子仨。
李亨還是太子時,多次被李林甫陷害,李亨那時無權勢,沒有力量鬥倒李林甫,他隻能隱忍不發。
李亨當上皇帝後,李林甫已病死。李亨想挖開李林甫墳墓,讓人劈爛他棺材,焚毀他骸骨,把他的骨灰扔進廁所糞尿坑。
還是李泌極力勸諫阻止,他才沒有這樣做。
李亨感念張均、張洎兄弟,還想赦免他們投敵罪, 讓他倆繼續當高官。
這時李亨的母親張良媛已經去世,隻留下李亨和妹妹寧親公主,兩人血脈裏最親近。
寧親公主和張洎是恩愛夫妻,李亨想設法保全,讓她們夫妻團圓,白頭偕老。
但是李隆基不允許,隻赦免張洎死刑,仍然判張洎長期流放,從此寧親公主和張洎天各一方,難得一見。
法和情取舍兩難,顧法顧不了情。李亨愛莫能助,徒然一聲長歎。
識文解字的張洎在流放地,不僅沒有書籍可看,他生了病得幹熬著,沒有任何醫療條件,天天麵對殘酷的大自然,張洎不久在流放地一命歸天。
其它投降叛賊的唐朝廷官員,有達奚珣等十八個人被定罪斬殺。
這些被斬殺的叛徒們,沒有想到唐朝還能收複河山,還能對叛徒們秋後算賬拉清單。
李亨賜陳希烈、張均等七名叛徒自盡。
其它的有的被行刑棍杖打死,有的是差點打死。
有的被流放邊疆勞改。
一幫沒有氣節廉恥的唐朝官員,這時候才知道為自己叛變行為懊悔,但是後悔已經晚了。
隨後有人從叛賊那邊趕來長安,歸降了唐朝,說是叛賊頭子安慶緒兵敗後狼狽逃往鄴郡去了,還有不少唐朝舊官吏跟隨著他。
這些依附安慶緒的唐朝官吏,他們一開始聽說唐朝廷要免除陳希烈的叛國罪,都後悔自己當初心裏沒數身投身叛軍,也想再次迴來投降唐朝。
他們後來聽說陳希烈被處死,又隻好死心塌地跟著安慶緒繼續混,懷著吃香喝辣,活一天算一天的賭徒心。
得知他們怕迴來被問罪,都不敢歸降唐朝了,李亨性格優柔,又悔歎不該嚴懲叛徒。
當時老百姓都認為:
背叛朝廷投降叛賊的人就是該殺,這些人就像梟和獍兩種兇獸。
梟這種惡鳥有個惡習,它自己被父母養大了,就惡狠狠地吃了它的父母。
獍這種兇獸也惡毒,它小時候,它的爹娘出去辛苦找來食物,自己舍不得吃,先給它吃。
它長大了,比他爹娘強壯了,也鬥殺了它的爹娘,把爹娘當成食物嚼碎咽下去,充當了一頓頓飽飯。
心腸歹毒、無情無義的叛徒,他們就是人形的梟和獍,有什麽後悔不該殺的?
當時有人說:
狗都知道忠心報答主人恩情。
窮人家的狗,主人拿不出吃的給它充饑,它快餓死了也不變心,它餓死前不會背叛主人,跑到富人家裏去當狗。
馬也知道報答主人,主人騎乘著它,它還有一口力氣也馱著主人繼續跑,直到累死倒在地上,也不怨恨主人。
叛變投敵的人就是長了人臉沒有人味的畜牲,說叛徒是豬狗,豬基本沒有意見,狗聽了很不高興,因為侮辱了狗品。
狗是有氣節的忠臣。我說的隻是華夏人幾千年培養選育的中華田園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