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門監盧懷慎不久生病死了,去世前留下遺言向李隆基舉薦宋璟、李傑、李朝隱、盧從願四個人。他說這四個人有德有才。
李隆基頗為認可他舉薦的這些人,為盧懷慎去世深感悲傷。
盧懷慎這人名如其人,為人膽小謹慎,才能有限。
但是他兩袖清風、為官清廉,平時不私攢個人財產。
朝廷發給他的工資,他大部分都接濟給了親戚朋友。
往往到了冬天,他老婆沒有錢買件棉襖禦寒,揮著薄薄的袖子偷偷抹淚,他兒子沒有飯吃,餓得坐在家裏嗷嗷地哭個不停。
他的家也破爛不堪,屋頂漏雨,牆壁漏風。夏天熱得屋裏待不住,冬天屋裏冷,穿牆賊風凍死人。
這哪裏像在朝廷當到宰相的家庭?正史記載他家就是這樣。
他病重的時候,宋璟、盧從願去看望他。
宋璟一看,哎呀,隻見他睡的柴草墊子很破舊,蘆葦席子也破了邊,縫著塊舊布護著破席邊子。
他家缺錢買不起竹編門簾,門口光禿禿的像缺了啥。缺了啥?缺了竹編門簾。
宋璟、盧從願和盧懷慎相見時,盧懷慎拉著他倆的手,歎息著說:
“好今皇上治理國家,不算不盡心盡力。
但坐享太平時間久了,慢慢懈怠放鬆,難免變的奢靡,將來必須有克謹克儉的人在一邊提醒他。
盼兩位為國運長久多用心了。”
沒幾天盧懷慎死了,給盧懷慎辦喪事,家裏沒有錢可用,他妻子隻會哀哀怨怨得哭。
隻有一個蒼老消瘦的老頭兒是他親戚,願意把自己賣身給有錢人家當奴仆,換點錢給盧懷慎辦喪事。
四門博士張晏,跟李隆基說:
“盧懷慎家太難了,給他料理後事的錢都沒有,這情況讓人淚目。”
李隆基下詔賜給盧懷慎家絹帛一百匹,小米二百斛,用這些財產治喪。
下詔追贈他為荊州大都督,諡號“文成”。
升任尚書右丞源乾曜為黃門侍郎,同平章事。
源乾曜剛當了宰相,姚崇就得了瘧疾,他互冷互熱地哆嗦,打擺子打得站不住,無力地躺在床上,又上不了班了,請假在家養病。
遇到軍國大事,李隆基必令源乾曜去他姚崇家征求意見。
源乾曜奏事完全符合李隆基心意時,李隆基必然問:
“你的想法是從姚崇那裏得來的麽?”
源乾曜迴答說:
“是我自己想的。”
李隆基就說:
“你快去問問,看姚崇怎麽想的。”
姚崇的家住在長安城外,離皇宮太遠,上下班走很遠的路。
姚崇就借住在罔極寺,離皇宮稍近些。
李隆基去探望姚崇,對他說:
“你住在這寺廟裏離禁宮也不近,大臣有事找你也不方便,你搬到四方館住吧。”
姚崇說:
“四方館房屋豪華,又寬大又敞亮,我不敢去住。
再說那裏存放官署文書,我這個常犯瘧疾的病人去住不大合適。”
李隆基說:
“我恨不得你住禁宮大內,可禁宮有規定不準許,四方館那邊你何必謙讓推辭?”
姚崇這才搬家搬到四方館。
姚崇離皇宮近便了,每天皇宮宦官前往問候他,禦醫負責給他治病,宮中尚食宦官負責給他送飯。
皇宮的人來來往往出入四方館,一天到晚絡繹不絕。
姚崇有三個兒子健在,大兒子姚彝,二兒子姚異,三兒子姚弈。他三個兒子名字,發音都是同音字“yi”。
不知道姚崇是不是真的廉潔不貪,他大兒子姚彝出任鄧州刺史,曾收受賄賂。
紫微史趙誨,是姚崇親信,因貪汙受賄,事發後應該判刑處死。
姚崇得知要處死趙誨,急忙上奏章請求寬大處理。
姚崇心出於私心護短,涉嫌抗旨,李隆基非常生氣和失望。
李隆基改判趙誨杖打脊背,流放嶺南。
這些事發生後,姚崇自知李隆基對他的寵遇衰減,主動請求讓出宰相職位,推薦了廣州都督宋璟接替自己。
李隆基同意免去姚崇宰相職務,派內侍楊思勖去迎接宋璟進京。
宋璟應召離開廣州,踏上迴歸長安的漫漫征途。
雖然和楊思勖一路同行,宋璟不和他交談,不說一句巴結討好他的話。
楊思勖平常深得李隆基寵信,迴到長安後,楊思勖對李隆基說:
“宋璟這個人很罕見,知道我是您最寵信的人,一路上不跟我說話。”
李隆基慨歎說:
“他這個有文人風骨氣節。”
李隆基格外器重宋璟的人品。授任宋璟為宰相,罷免了源乾曜宰相職務。
又任蘇頲為同平章事。
蘇頲和宋璟同心輔佐朝政。宋璟正直,不怕觸怒皇帝、敢犯顏直諫。
有時李隆基不聽宋璟的意見,蘇頲隨後向李隆基詳解宋璟的意圖,直到李隆基認可為止。
姚崇時推崇應變,宋璟推崇法治。
他整頓綱紀,任用能官,減輕稅賦和刑罰,海內安寧,百姓富裕。
人們把姚崇宋璟並稱,叫做“姚宋之治”。
他倆助成開元盛世,與貞觀之治同為千年美談。
太常卿薑皎,是李隆基的好朋友,大平公主被除掉,薑皎立過大功。
從那李隆基對薑皎特別恩寵。薑皎曾出入後宮,和李隆基的皇後皇妃坐在一張床上吃喝,還和她們一起打球鬥雞。
李隆基還賞賜給薑皎宮女和良馬。
有一次,李隆基和薑皎在殿廷中欣賞一棵景觀樹,薑皎說:
“這棵樹真好看!”
李隆基說:
“你既然那麽喜歡,我吩咐人移栽到你家去就是。”
宋璟對李隆基說:
“要保全功臣名節,不能過於恩寵放縱”。
李隆基頒詔旨說:
“老朋友因為悠閑,得以自保安然。
薑皎應放歸田園養養花、種種菜,勳爵封賞不變。”
開元八年,宋璟下令嚴禁質量低劣的錢幣流通。
先發出太府錢二萬緡,通用民間,又令官府各賣粟米十萬石,迴收集民間低劣錢幣,收上來送少府銷熔成銅汁改鑄新幣。
市麵的上劣幣減少。隻有長江、淮河之間一帶劣幣還沒有收繳上來,宋璟派監察禦史蕭隱之去清查,限期銷毀。
蕭隱之要求太嚴,操之過急,引發民眾仇恨。
宋璟又嫉惡如仇,對貪官汙吏處罰極為嚴厲。對已經犯罪的官吏,交禦史台史從嚴審判,他因此得罪的人很多。
李隆基好看戲,曾在宮中設置左右教坊,排練表演戲曲,選樂工幾百人,親自教演,那些演員被稱為皇帝的梨園弟子。
這時天氣幹旱,以樂舞戲謔為業的藝人打扮成兇神旱魃的模樣,在李隆基麵前舞蹈。
至此演員入戲,故意作向台詞問答。
一個演員及對演旱魃的演員說:
“天下百姓不喜歡你出現,你來了就會天下大旱!
不受歡迎的你,你為什麽這時出現?”
旱魃說:“是宋宰相讓我來的。”
那個演員故意問旱魃:
“宋宰相為什麽讓你來?”
旱魃說:
“宰相嚴酷刑罰,獄中含冤的關押三百多人。
我不得不降旱災來人間警示宰相的過錯了!”
李隆基聽他們這樣說,開始懷疑宋璟執政重大失誤,隨後罷免了宋璟和蘇頲。
李隆基又貶蕭隱之的官職,不再禁用劣幣。
改任源乾曜、張嘉貞為宰相。
張嘉貞曾任監察禦史,擔任過朔方節度使,儀表英俊,身材高大,言語溫和,李隆基讓他當副相。
沒多久,姚崇生病去世,終年七十二歲。
姚崇不信佛教、道教,臨終前囑咐幾個兒子:
“我死後,不準像別人家一樣,也搞請和尚道士念佛念經、超度祈福那一套。”
姚崇臨終時還囑咐幾個兒子:
“我當宰相幾年,所說所做,都值得記載。
我死後墓誌銘不是文學名家撰寫,還不如不寫。當今文章大師,首推張說。
他和我從來脾氣不和,如果你們前往求他為我立傳記寫碑文,他必定推辭不寫。
我傳下一計,可在我靈牌前,陳設珍貴物品,等張說來吊奠。
他來祭拜時,如果遇到這些珍奇寶物,他連仔細看都不肯,著急離去,說明他心裏記著前仇,這樣很是可憂,你們兄弟幾個趕緊別當官了,都迴家鄉種地去。
如果他逐件拿起來把玩,有愛不釋手的意思,你們趕緊向他傳達我的遺命,把這些寶物全部奉送給他。並且求他寫一篇碑文,寫得越快越好!
待他撰寫好碑文,立即把文字刻入石碑。並且你們記著把他為我寫的碑文立即交給皇帝看。
我估計張說性情貪戀珍寶,足夠讓他一時昏頭昏腦。
他做了這些事,事後想明白了必定後悔。
如果能像料想的那樣,他在碑文中肯定美言讚揚我,他以後再想尋機報複,已經自相矛盾了。”
說完,姚崇眼睛一閉,不再說話。沒幾天就死了。
姚學的兒子姚彝等,治喪遍發訃告,擺設帳幔接受來人吊唁。
張說正任戍邊防,入朝奏事,聽說姚崇死了,順便前往吊唁。
姚彝、姚異等按著父親遺言,早把珍奇寶物擺列在牌位前。
張說入吊後,見到擺放的珍奇寶物,頓時觸發他的愛好,不禁上前伸手扶摸這些流光溢彩的寶貝。
姚彝上前對張說說:
“先父曾有遺言,同僚中如有肯寫作碑文的,當即將這遺留的珍寶贈送。
您是當代文學家,如果您願意寫碑文,可是您又不喜歡這些珠玉珍寶,我們幾個兒子就今後再想別的辦法報答您。
這些東西可算是微不足道呢。”
張說想要這些寶貝,高興地答應下來。
姚彝再拜稱謝,並且請求張說從速寫成。
張說說:“行。行。”
張說迴去當天,就寫成一篇詞句優美給姚崇歌功頌德的碑文。
文稿剛寫好,姚家人已把珍奇寶物送到張說府上。張說當即把文稿交付來人。
文稿拿迴,姚彝雇來石匠,連夜趕工,把碑文一字一句鐫刻在石碑上。
姚彝第二天就把碑文底稿呈送宮廷。
李隆基看完碑文底稿,極為讚賞地說:
“張說好文筆!姚崇這樣的賢相,不可沒有這樣的好文章頌揚。”
張說事後省悟,暗想:自己和姚崇有矛盾,為什麽還寫碑文褒揚讚美他?
想到這裏,張說連忙派人去索還原稿,來人隻說:
“前文草率,應該拿迴再加修改。”
沒想到派去索要文稿的使者迴報說:
“文稿已刻在了石碑上。並且交給皇上看了。”
張說跺著腳說:
“這都是姚崇生前留下的計策!我一個活著的張說,反被已死的姚崇算計了!”
姚崇死後,李隆基贈他諡號“文獻”,追贈太子太保。
姚崇的三個兒子姚彝、姚異、姚弈,都做官做到了公卿刺史。
李隆基頗為認可他舉薦的這些人,為盧懷慎去世深感悲傷。
盧懷慎這人名如其人,為人膽小謹慎,才能有限。
但是他兩袖清風、為官清廉,平時不私攢個人財產。
朝廷發給他的工資,他大部分都接濟給了親戚朋友。
往往到了冬天,他老婆沒有錢買件棉襖禦寒,揮著薄薄的袖子偷偷抹淚,他兒子沒有飯吃,餓得坐在家裏嗷嗷地哭個不停。
他的家也破爛不堪,屋頂漏雨,牆壁漏風。夏天熱得屋裏待不住,冬天屋裏冷,穿牆賊風凍死人。
這哪裏像在朝廷當到宰相的家庭?正史記載他家就是這樣。
他病重的時候,宋璟、盧從願去看望他。
宋璟一看,哎呀,隻見他睡的柴草墊子很破舊,蘆葦席子也破了邊,縫著塊舊布護著破席邊子。
他家缺錢買不起竹編門簾,門口光禿禿的像缺了啥。缺了啥?缺了竹編門簾。
宋璟、盧從願和盧懷慎相見時,盧懷慎拉著他倆的手,歎息著說:
“好今皇上治理國家,不算不盡心盡力。
但坐享太平時間久了,慢慢懈怠放鬆,難免變的奢靡,將來必須有克謹克儉的人在一邊提醒他。
盼兩位為國運長久多用心了。”
沒幾天盧懷慎死了,給盧懷慎辦喪事,家裏沒有錢可用,他妻子隻會哀哀怨怨得哭。
隻有一個蒼老消瘦的老頭兒是他親戚,願意把自己賣身給有錢人家當奴仆,換點錢給盧懷慎辦喪事。
四門博士張晏,跟李隆基說:
“盧懷慎家太難了,給他料理後事的錢都沒有,這情況讓人淚目。”
李隆基下詔賜給盧懷慎家絹帛一百匹,小米二百斛,用這些財產治喪。
下詔追贈他為荊州大都督,諡號“文成”。
升任尚書右丞源乾曜為黃門侍郎,同平章事。
源乾曜剛當了宰相,姚崇就得了瘧疾,他互冷互熱地哆嗦,打擺子打得站不住,無力地躺在床上,又上不了班了,請假在家養病。
遇到軍國大事,李隆基必令源乾曜去他姚崇家征求意見。
源乾曜奏事完全符合李隆基心意時,李隆基必然問:
“你的想法是從姚崇那裏得來的麽?”
源乾曜迴答說:
“是我自己想的。”
李隆基就說:
“你快去問問,看姚崇怎麽想的。”
姚崇的家住在長安城外,離皇宮太遠,上下班走很遠的路。
姚崇就借住在罔極寺,離皇宮稍近些。
李隆基去探望姚崇,對他說:
“你住在這寺廟裏離禁宮也不近,大臣有事找你也不方便,你搬到四方館住吧。”
姚崇說:
“四方館房屋豪華,又寬大又敞亮,我不敢去住。
再說那裏存放官署文書,我這個常犯瘧疾的病人去住不大合適。”
李隆基說:
“我恨不得你住禁宮大內,可禁宮有規定不準許,四方館那邊你何必謙讓推辭?”
姚崇這才搬家搬到四方館。
姚崇離皇宮近便了,每天皇宮宦官前往問候他,禦醫負責給他治病,宮中尚食宦官負責給他送飯。
皇宮的人來來往往出入四方館,一天到晚絡繹不絕。
姚崇有三個兒子健在,大兒子姚彝,二兒子姚異,三兒子姚弈。他三個兒子名字,發音都是同音字“yi”。
不知道姚崇是不是真的廉潔不貪,他大兒子姚彝出任鄧州刺史,曾收受賄賂。
紫微史趙誨,是姚崇親信,因貪汙受賄,事發後應該判刑處死。
姚崇得知要處死趙誨,急忙上奏章請求寬大處理。
姚崇心出於私心護短,涉嫌抗旨,李隆基非常生氣和失望。
李隆基改判趙誨杖打脊背,流放嶺南。
這些事發生後,姚崇自知李隆基對他的寵遇衰減,主動請求讓出宰相職位,推薦了廣州都督宋璟接替自己。
李隆基同意免去姚崇宰相職務,派內侍楊思勖去迎接宋璟進京。
宋璟應召離開廣州,踏上迴歸長安的漫漫征途。
雖然和楊思勖一路同行,宋璟不和他交談,不說一句巴結討好他的話。
楊思勖平常深得李隆基寵信,迴到長安後,楊思勖對李隆基說:
“宋璟這個人很罕見,知道我是您最寵信的人,一路上不跟我說話。”
李隆基慨歎說:
“他這個有文人風骨氣節。”
李隆基格外器重宋璟的人品。授任宋璟為宰相,罷免了源乾曜宰相職務。
又任蘇頲為同平章事。
蘇頲和宋璟同心輔佐朝政。宋璟正直,不怕觸怒皇帝、敢犯顏直諫。
有時李隆基不聽宋璟的意見,蘇頲隨後向李隆基詳解宋璟的意圖,直到李隆基認可為止。
姚崇時推崇應變,宋璟推崇法治。
他整頓綱紀,任用能官,減輕稅賦和刑罰,海內安寧,百姓富裕。
人們把姚崇宋璟並稱,叫做“姚宋之治”。
他倆助成開元盛世,與貞觀之治同為千年美談。
太常卿薑皎,是李隆基的好朋友,大平公主被除掉,薑皎立過大功。
從那李隆基對薑皎特別恩寵。薑皎曾出入後宮,和李隆基的皇後皇妃坐在一張床上吃喝,還和她們一起打球鬥雞。
李隆基還賞賜給薑皎宮女和良馬。
有一次,李隆基和薑皎在殿廷中欣賞一棵景觀樹,薑皎說:
“這棵樹真好看!”
李隆基說:
“你既然那麽喜歡,我吩咐人移栽到你家去就是。”
宋璟對李隆基說:
“要保全功臣名節,不能過於恩寵放縱”。
李隆基頒詔旨說:
“老朋友因為悠閑,得以自保安然。
薑皎應放歸田園養養花、種種菜,勳爵封賞不變。”
開元八年,宋璟下令嚴禁質量低劣的錢幣流通。
先發出太府錢二萬緡,通用民間,又令官府各賣粟米十萬石,迴收集民間低劣錢幣,收上來送少府銷熔成銅汁改鑄新幣。
市麵的上劣幣減少。隻有長江、淮河之間一帶劣幣還沒有收繳上來,宋璟派監察禦史蕭隱之去清查,限期銷毀。
蕭隱之要求太嚴,操之過急,引發民眾仇恨。
宋璟又嫉惡如仇,對貪官汙吏處罰極為嚴厲。對已經犯罪的官吏,交禦史台史從嚴審判,他因此得罪的人很多。
李隆基好看戲,曾在宮中設置左右教坊,排練表演戲曲,選樂工幾百人,親自教演,那些演員被稱為皇帝的梨園弟子。
這時天氣幹旱,以樂舞戲謔為業的藝人打扮成兇神旱魃的模樣,在李隆基麵前舞蹈。
至此演員入戲,故意作向台詞問答。
一個演員及對演旱魃的演員說:
“天下百姓不喜歡你出現,你來了就會天下大旱!
不受歡迎的你,你為什麽這時出現?”
旱魃說:“是宋宰相讓我來的。”
那個演員故意問旱魃:
“宋宰相為什麽讓你來?”
旱魃說:
“宰相嚴酷刑罰,獄中含冤的關押三百多人。
我不得不降旱災來人間警示宰相的過錯了!”
李隆基聽他們這樣說,開始懷疑宋璟執政重大失誤,隨後罷免了宋璟和蘇頲。
李隆基又貶蕭隱之的官職,不再禁用劣幣。
改任源乾曜、張嘉貞為宰相。
張嘉貞曾任監察禦史,擔任過朔方節度使,儀表英俊,身材高大,言語溫和,李隆基讓他當副相。
沒多久,姚崇生病去世,終年七十二歲。
姚崇不信佛教、道教,臨終前囑咐幾個兒子:
“我死後,不準像別人家一樣,也搞請和尚道士念佛念經、超度祈福那一套。”
姚崇臨終時還囑咐幾個兒子:
“我當宰相幾年,所說所做,都值得記載。
我死後墓誌銘不是文學名家撰寫,還不如不寫。當今文章大師,首推張說。
他和我從來脾氣不和,如果你們前往求他為我立傳記寫碑文,他必定推辭不寫。
我傳下一計,可在我靈牌前,陳設珍貴物品,等張說來吊奠。
他來祭拜時,如果遇到這些珍奇寶物,他連仔細看都不肯,著急離去,說明他心裏記著前仇,這樣很是可憂,你們兄弟幾個趕緊別當官了,都迴家鄉種地去。
如果他逐件拿起來把玩,有愛不釋手的意思,你們趕緊向他傳達我的遺命,把這些寶物全部奉送給他。並且求他寫一篇碑文,寫得越快越好!
待他撰寫好碑文,立即把文字刻入石碑。並且你們記著把他為我寫的碑文立即交給皇帝看。
我估計張說性情貪戀珍寶,足夠讓他一時昏頭昏腦。
他做了這些事,事後想明白了必定後悔。
如果能像料想的那樣,他在碑文中肯定美言讚揚我,他以後再想尋機報複,已經自相矛盾了。”
說完,姚崇眼睛一閉,不再說話。沒幾天就死了。
姚學的兒子姚彝等,治喪遍發訃告,擺設帳幔接受來人吊唁。
張說正任戍邊防,入朝奏事,聽說姚崇死了,順便前往吊唁。
姚彝、姚異等按著父親遺言,早把珍奇寶物擺列在牌位前。
張說入吊後,見到擺放的珍奇寶物,頓時觸發他的愛好,不禁上前伸手扶摸這些流光溢彩的寶貝。
姚彝上前對張說說:
“先父曾有遺言,同僚中如有肯寫作碑文的,當即將這遺留的珍寶贈送。
您是當代文學家,如果您願意寫碑文,可是您又不喜歡這些珠玉珍寶,我們幾個兒子就今後再想別的辦法報答您。
這些東西可算是微不足道呢。”
張說想要這些寶貝,高興地答應下來。
姚彝再拜稱謝,並且請求張說從速寫成。
張說說:“行。行。”
張說迴去當天,就寫成一篇詞句優美給姚崇歌功頌德的碑文。
文稿剛寫好,姚家人已把珍奇寶物送到張說府上。張說當即把文稿交付來人。
文稿拿迴,姚彝雇來石匠,連夜趕工,把碑文一字一句鐫刻在石碑上。
姚彝第二天就把碑文底稿呈送宮廷。
李隆基看完碑文底稿,極為讚賞地說:
“張說好文筆!姚崇這樣的賢相,不可沒有這樣的好文章頌揚。”
張說事後省悟,暗想:自己和姚崇有矛盾,為什麽還寫碑文褒揚讚美他?
想到這裏,張說連忙派人去索還原稿,來人隻說:
“前文草率,應該拿迴再加修改。”
沒想到派去索要文稿的使者迴報說:
“文稿已刻在了石碑上。並且交給皇上看了。”
張說跺著腳說:
“這都是姚崇生前留下的計策!我一個活著的張說,反被已死的姚崇算計了!”
姚崇死後,李隆基贈他諡號“文獻”,追贈太子太保。
姚崇的三個兒子姚彝、姚異、姚弈,都做官做到了公卿刺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