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傳詔把歸降的突厥百姓,安置長城內外。


    東起幽州(今北京),西到靈州(寧夏靈武),都成為突厥百姓的聚居地。


    又劃分突利舊地為四個州,頡利舊地為六個州。


    左設定襄都護府,右設雲中都護府,分別管理歸降突厥百姓。


    李世民封授突利為右衛大將軍,北平郡王,兼順州都督。


    突利接受任命後,向李世民辭行,李世民囑咐他說:


    “你的爺爺啟民可汗,被兄弟追殺,逃往隋朝避難。


    隋朝幫他平定內亂,又幫他成為大可汗,他才擁有了北方草原大地。


    你爹始畢可汗,反而成了隋朝禍患,他領兵搶掠,生性好戰,作惡極多,天理難容,快速自招滅國,才使你逃亡到長安這邊。


    我本想立你為可汗,因為想起隋立啟民可汗後發生的那些事,我就感到特別寒心失望了。


    所以我忽然醒悟,得改變辦法。


    今任命你擔任順州都督,你應該遵守大唐法律,不能再幹侵犯搶掠那些事。


    這樣不但華夏大地長久安寧,你的族群也不會因為作惡太多絕了種,可以永遠世代傳承。”


    突利說:


    “感謝陛下囑咐提醒,臣默記在心!不敢稍忘!”


    突利拜謝赴任而去。


    李世民又任命頡利為右衛大將軍,留住在京城長安。


    阿史那蘇尼失擒拿突厥首領頡利,為大唐立下大功,被封為懷德郡王,寧州都督。


    阿史那思摩,隨頡利進京,未曾自請投降,李世民念他忠誠舊主人,封授右武侯將軍。


    又封阿史那思摩為懷化郡王,化州都督,統領頡利原部落百姓。


    其他降附的突厥小頭目,如執失思力以下,都封給官職。


    突厥頭目封官五品以上的有一百多人,幾乎和朝廷群臣各占一半。


    突厥人在長安有當了唐朝官員的,有販賣牛羊及牛皮羊皮畜產到長安的,有販賣絲綢瓷器鐵器到突厥部落的,有殺牛宰羊的,有在長安開設牛肉店、羊肉館的。


    不少突厥人買了住宅在長安定居,成為京城居民。


    官府統計,這時長安有突厥人接近家。


    隻是頡利住在長安時間久了,鬱悶不樂,漸漸的麵目憔悴,看上去又老又瘦。


    他臉色枯黃透著黝黑,像被柴煙熏壞了一般。


    李世民有時見到他,暗自驚訝頡利臉上如出土幹屍般沒有神采。


    李世民心裏一陣可憐他,忍不住對頡利說:


    “你臉上幹枯沒有光澤,瘦得皮包骨頭,身上也瘦骨嶙峋,看了教人心疼。


    我想大約是你在長安生活不習慣,才會這樣。


    要不這樣吧,我聽說虢(guo)州荒山野嶺上有很多麋鹿,可以騎馬射箭遊獵。


    你如果願意去,我不妨任命你為虢州刺史。


    工作時間之外,你騎上馬去打獵消遣,或許可以在那邊安享天年。”


    頡利聽了跪下說道:


    “我帶著罪行苟且偷生,蒙受陛下大恩大德,能夠陪住你身邊。


    你恩德浩蕩,能夠保護我這把老骨頭活在世上,已經是千恩萬謝啦。


    所以再有別的特別照顧,我一個也不敢接受了。”


    李世民於是作罷。


    633年冬天,十一月二十四,是太上皇李淵67歲生日。


    李世民敬迎李淵到未央宮,特意在未央宮大擺筵席慶賀。


    族人、親戚、群臣赴宴道賀。


    頡利也收到參加宴會的邀請,前去參加。


    喝過幾輪酒,李世民令頡利舞蹈助興。


    李世民還吩咐南蠻首領馮智戴即興詠唱禮讚詩詞。


    黑瘦乏力的頡利沒法推辭,萬不得已,從酒桌上起身走下台階,在空場上作蠻夷胡人舞蹈。


    頡利舞動胳膊、挪動瘦腿,隨便扭了一會兒。


    李淵喜悅對李世民說:


    “如今北方胡人和南越蠻族同華夏成為一家人,這是古代從沒有實現過的事啊。”


    李世民舉著酒杯,給李淵祝壽說:


    “如今四方蠻夷歸順,都是父皇教導有方,兒臣才得以實現。


    以兒臣智力,沒法實現這樣的盛況。


    過去漢高祖劉邦,也曾經在這個未央宮裏,給他父親設宴祝壽。


    他那天口出狂言,對他父親誇耀自己的功績,我很不認可他當年那麽驕傲。”


    李淵聽了更加高興。


    殿上群臣齊聲歡唿:


    “太上皇萬歲!”


    “皇帝萬歲!”


    席罷人散,熱鬧過後是寂寞,頡利迴到住處,越想越鬱悶,覺得自己是遠離大草原,淪為寄人籬下討要吃喝一隻喪家狗。


    他這個曾經的突厥大可汗,有百萬牧民擁戴,唿風喚雨,一唿百應,如今身處異地他鄉,身邊隻剩聽話的兒子還陪護著他。


    頡利為自己的處境感到羞愧恥辱,漸漸地變成了抑鬱症。不到兩個月,就不吃不喝,食欲廢絕,嗝屁,死了。


    李世民吩咐民部尚書唐儉,安排職能官員給頡利操辦後事。


    唐朝廷按照突厥風俗為頡利舉行葬禮。


    在長安城東邊的荒郊野外用疊積木柴焚屍火化頡利,並安葬於灞水河東岸。


    長安及外地突厥人接到皇帝詔令前來給他舉行葬禮。


    居住長安的突厥人也有聞訊自發前來。


    李世民追贈他“歸義王”稱號。


    頡利的兒子疊羅支,從被俘進入京城長安,李世民特意安排他侍奉照顧父親頡利日常生活。


    疊羅支和父親朝夕共處,他獨具卓越的天賦本性,對父親特別孝順。


    他爹死了,他哭得悲慟欲絕。


    這事讓李世民知道了,歎息一聲說:


    “天性仁德孝順,和華夏人沒區別,不能說胡虜人沒有好人啊。”


    於是事後不久賞賜給疊羅支金銀絲綢,讓他終生擔任重要官職。


    阿史那蘇尼失聽說頡利死了,悲傷難過得抑製不住自己的情緒,整天病病懨懨的樣子,不吃飯不睡覺了,沒多久也死了。


    突利住在順州幾年,有一天奉詔入朝。


    半途走到並州,騎在馬上突然頭暈,身體失控,一頭從馬上栽下來,也死了。


    李世民命侍郎岑文本把這些事寫文章記下來,吩咐石匠刻記在墓碑上,石碑上的字到今天一千多年了,還清晰可辨認,我們後人才知道了這些細節。


    用堆疊木柴焚化頡利那天,疊羅支一邊哭著,一邊給亡父紮製了紙馬,晚上把紙馬和焚屍木柴一起焚化。


    熊熊火光照亮長安城東郊外的夜空,火焰跳躍中,他仿佛看見父親頡利騎馬奔迴草原。


    他想起了在李世民賞賜給他的美宅裏,他學習漢文化才學會的北朝民歌。


    那首歌裏描寫他的故鄉大草原是那麽無限美好,歌詞說: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


    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


    他想那片廣闊無垠的大草原才是他父親日思夜想、難以忘懷的地方。


    那天晚上,疊羅支在心裏默念:


    魂歸草原吧,父親!


    一遍遍這樣默念著,疊羅支揮淚如雨,沾濕衣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唐朝那些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堯天舜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堯天舜日並收藏唐朝那些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