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西夏欲伐吐蕃
挑戰曆史:在宋朝建設現代化國家 作者:昆工第一深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趙耀的到來,對這個時代產生了“蝴蝶效應”式的影響,一個小小的決定就影響了曆史軌跡的走向。
二百多年前,巔峰時期的吐蕃疆域遼闊、軍力強盛,東麵與大唐以隴山為界,北到賀蘭山麓,西抵克什米爾地區,南麵控製橫斷山,隨時可以到南詔國搞零元購。
真乃一世之雄也!
到了後期,最後一任讚普達瑪大搞滅佛運動,導致達瑪被信佛派刺客殺死。
王室成員一分為二,分別挾持了他的兩個幼子,都以正統自居,爭奪吐蕃讚普的寶座。
兩派勢力連年征戰,導致吐蕃的國力日漸衰弱,民不聊生。
同時,各地的將領也擁兵自重,互相攻伐,曾經歸屬吐蕃的部落也相繼脫離吐蕃的管轄。
緊接著,又爆發了一場奴隸平民起義,席卷整個藏區,徹底摧毀了吐蕃王朝的統治體係。
在此期間,被吐蕃奴役已久的黨項族也趁勢崛起,割據一方,逐漸在河隴地區站穩腳跟,成為了西夏建國的基本盤。
遼、金相繼覆滅,適合耕種和放牧的土地都被大漢控製,西夏除了占據大同,並沒有撈到太多好處。
整個西夏境內被巴丹吉林、騰格裏、毛烏素三大沙漠覆蓋,降水稀少、物產匱乏,到處都是無人區。
麵對日益增長的人口,西夏國王李乾順不得不對外征伐,以此來拓寬黨項人的生存空間。
西遼、大漢都不是西夏敢碰瓷的,柿子要挑軟的捏,這種情況下,吐蕃成為了西夏唯一的擴張方向。
李乾順這人處事謹慎,總能夠左右逢源,在夾縫中求生存,在多方撈好處。見大漢如日中天以後馬上改弦更張,奉為宗主,自願朝貢。
因此,在對吐蕃用兵之前,李乾順還專門派使者攜帶大量禮物到訪大漢,想要征求同意。
青藏高原、河西走廊是漢人的固有領土,遲早都要收複,但不是現在。
那些地方雖然戰略位置關鍵,但脫離王化太久,難以控製;而且物產匱乏、基礎設施建設難度大,現在收迴隻會成為朝廷的拖油瓶。
沙漠、雪原上那點可憐的稅收,給官員和士兵發工資都不夠,趙耀從來不打不掙錢的仗。
為表誠意,李乾順直接把世子李仁孝派為使臣,這可是李乾順的指定繼承人,足以可見其對大漢的敬畏。
另外,李乾順還把最寵愛的女兒——銀川公主李如霜,也送來給趙耀為妃。
本來想讓鴻臚寺隨便敷衍一下的,人家把閨女都送來了,算是半個老丈人啊,趙耀也不好意思怠慢,允許李仁孝參與次日的朝會。
為了消除漢人的奴性,趙耀把自上而下的禮儀都改了個遍,朝會也不再是站著或跪著,而是坐而論道。
上朝時,趙耀坐在龍椅上,龍椅被單獨放置在靠裏的最高處,下有九層台階,坐在龍椅上可以俯視群臣。
台階下方分左右兩列,文臣在左,武將在右,每個人都有一把椅子,麵前還放著一張桌子,便於書寫和記錄會議內容,桌子上可以擺放紙筆、茶水。
自從有了這項製度,官員們再也不害怕上朝了,坐著開會真舒服啊!皇上聖明!
……
朝會開始,李仁孝也得到一個臨時座位,不過位置比較靠後,官員們個個正襟危坐,仿佛沒看見他一樣。
他心裏犯嘀咕:“上次一個小官來都能跟皇帝一起吃火鍋,我堂堂世子竟然就這麽點待遇。”但同時他也清楚,現在的大漢已經不是從前的“大送”了,時代變了啊。
三四個小時過去,太監已經開始說“有事起奏,無事退朝”了,全程還沒提到“西夏”兩個字,李仁孝還以為皇帝把自己給忘了。
然後從座位上起身,拱手道:“陛下,臣有事啟奏。”
這時,一名官員厲聲嗬斥道:“大膽,跟皇上講話,為何不跪?”
然後其他人紛紛附和:“跪下,跪下。”雄渾而又威嚴的聲音響徹整個大殿,把李仁孝嚇得連忙跪倒在地。
趙耀淡淡地問道:“西夏世子,所為何事啊?”
李仁孝跪在地上,漲紅了臉,頭也不敢抬,在西夏哪裏受過這等委屈啊,但還是鼓足勇氣說:“陛下,西夏是大漢的藩屬國,我也算是大漢臣子,為何其他臣子不必下跪,而隻有我跪呢?”
“因為我們是漢人,漢人從不下跪,就像牛戰士從來不會脫下他的麵具!”一位官員自信昂揚地說道。
李仁孝雖然心裏憋著氣,但更多的還是出於對漢人身份地位的羨慕,以及對黨項人出身的抱怨和唾棄。
沉默半分鍾後,李仁孝又開口說道:“我的母親曹氏是漢人,我又精通漢文化,識漢語,寫漢字,穿漢服,我也是漢人!”
“咳咳咳,既然如此,那朕便賜予你漢人身份,從今以後不必行跪禮!起來吧。”趙構壓低嗓門說道。
“臣多謝陛下。”李仁孝重重地磕了一個頭才站起身來。
……
李仁孝不僅沒覺得自己被君臣聯合pua了,還為自己獲得了漢人身份而感到沾沾自喜。
他暗自下定決心,迴到西夏以後,要大力推行漢文化,讓所有的黨項人都成為漢人!
這時,有些脾氣火爆的武將又開始罵罵咧咧地說:“有啥事兒快說啊,咱們都要下班了,待會兒迴家飯菜都涼了。”
“對啊,趕緊的。”
……
李仁孝這才從幻想世界走出來,連忙從衣袖裏掏出曾經與大漢簽訂的《滅金條約》,請求大漢兌現承諾,幫助西夏攻伐吐蕃。
韓世忠怒斥道:“當年西夏趁機占領大同,至今尚未歸還,今日竟然還有臉提條件?要想讓大漢出兵,除非讓出大同!”
“大同自古以來就是大漢的領土,速速交還!”
……
李仁孝沒想到漢人把大同看得這麽重,差點又嚇跪了。
其實,趙耀早就準備對大同用兵,那兒的煤炭資源足足可供幾百年之用,要發展工業絕對不能沒有大同。
二百多年前,巔峰時期的吐蕃疆域遼闊、軍力強盛,東麵與大唐以隴山為界,北到賀蘭山麓,西抵克什米爾地區,南麵控製橫斷山,隨時可以到南詔國搞零元購。
真乃一世之雄也!
到了後期,最後一任讚普達瑪大搞滅佛運動,導致達瑪被信佛派刺客殺死。
王室成員一分為二,分別挾持了他的兩個幼子,都以正統自居,爭奪吐蕃讚普的寶座。
兩派勢力連年征戰,導致吐蕃的國力日漸衰弱,民不聊生。
同時,各地的將領也擁兵自重,互相攻伐,曾經歸屬吐蕃的部落也相繼脫離吐蕃的管轄。
緊接著,又爆發了一場奴隸平民起義,席卷整個藏區,徹底摧毀了吐蕃王朝的統治體係。
在此期間,被吐蕃奴役已久的黨項族也趁勢崛起,割據一方,逐漸在河隴地區站穩腳跟,成為了西夏建國的基本盤。
遼、金相繼覆滅,適合耕種和放牧的土地都被大漢控製,西夏除了占據大同,並沒有撈到太多好處。
整個西夏境內被巴丹吉林、騰格裏、毛烏素三大沙漠覆蓋,降水稀少、物產匱乏,到處都是無人區。
麵對日益增長的人口,西夏國王李乾順不得不對外征伐,以此來拓寬黨項人的生存空間。
西遼、大漢都不是西夏敢碰瓷的,柿子要挑軟的捏,這種情況下,吐蕃成為了西夏唯一的擴張方向。
李乾順這人處事謹慎,總能夠左右逢源,在夾縫中求生存,在多方撈好處。見大漢如日中天以後馬上改弦更張,奉為宗主,自願朝貢。
因此,在對吐蕃用兵之前,李乾順還專門派使者攜帶大量禮物到訪大漢,想要征求同意。
青藏高原、河西走廊是漢人的固有領土,遲早都要收複,但不是現在。
那些地方雖然戰略位置關鍵,但脫離王化太久,難以控製;而且物產匱乏、基礎設施建設難度大,現在收迴隻會成為朝廷的拖油瓶。
沙漠、雪原上那點可憐的稅收,給官員和士兵發工資都不夠,趙耀從來不打不掙錢的仗。
為表誠意,李乾順直接把世子李仁孝派為使臣,這可是李乾順的指定繼承人,足以可見其對大漢的敬畏。
另外,李乾順還把最寵愛的女兒——銀川公主李如霜,也送來給趙耀為妃。
本來想讓鴻臚寺隨便敷衍一下的,人家把閨女都送來了,算是半個老丈人啊,趙耀也不好意思怠慢,允許李仁孝參與次日的朝會。
為了消除漢人的奴性,趙耀把自上而下的禮儀都改了個遍,朝會也不再是站著或跪著,而是坐而論道。
上朝時,趙耀坐在龍椅上,龍椅被單獨放置在靠裏的最高處,下有九層台階,坐在龍椅上可以俯視群臣。
台階下方分左右兩列,文臣在左,武將在右,每個人都有一把椅子,麵前還放著一張桌子,便於書寫和記錄會議內容,桌子上可以擺放紙筆、茶水。
自從有了這項製度,官員們再也不害怕上朝了,坐著開會真舒服啊!皇上聖明!
……
朝會開始,李仁孝也得到一個臨時座位,不過位置比較靠後,官員們個個正襟危坐,仿佛沒看見他一樣。
他心裏犯嘀咕:“上次一個小官來都能跟皇帝一起吃火鍋,我堂堂世子竟然就這麽點待遇。”但同時他也清楚,現在的大漢已經不是從前的“大送”了,時代變了啊。
三四個小時過去,太監已經開始說“有事起奏,無事退朝”了,全程還沒提到“西夏”兩個字,李仁孝還以為皇帝把自己給忘了。
然後從座位上起身,拱手道:“陛下,臣有事啟奏。”
這時,一名官員厲聲嗬斥道:“大膽,跟皇上講話,為何不跪?”
然後其他人紛紛附和:“跪下,跪下。”雄渾而又威嚴的聲音響徹整個大殿,把李仁孝嚇得連忙跪倒在地。
趙耀淡淡地問道:“西夏世子,所為何事啊?”
李仁孝跪在地上,漲紅了臉,頭也不敢抬,在西夏哪裏受過這等委屈啊,但還是鼓足勇氣說:“陛下,西夏是大漢的藩屬國,我也算是大漢臣子,為何其他臣子不必下跪,而隻有我跪呢?”
“因為我們是漢人,漢人從不下跪,就像牛戰士從來不會脫下他的麵具!”一位官員自信昂揚地說道。
李仁孝雖然心裏憋著氣,但更多的還是出於對漢人身份地位的羨慕,以及對黨項人出身的抱怨和唾棄。
沉默半分鍾後,李仁孝又開口說道:“我的母親曹氏是漢人,我又精通漢文化,識漢語,寫漢字,穿漢服,我也是漢人!”
“咳咳咳,既然如此,那朕便賜予你漢人身份,從今以後不必行跪禮!起來吧。”趙構壓低嗓門說道。
“臣多謝陛下。”李仁孝重重地磕了一個頭才站起身來。
……
李仁孝不僅沒覺得自己被君臣聯合pua了,還為自己獲得了漢人身份而感到沾沾自喜。
他暗自下定決心,迴到西夏以後,要大力推行漢文化,讓所有的黨項人都成為漢人!
這時,有些脾氣火爆的武將又開始罵罵咧咧地說:“有啥事兒快說啊,咱們都要下班了,待會兒迴家飯菜都涼了。”
“對啊,趕緊的。”
……
李仁孝這才從幻想世界走出來,連忙從衣袖裏掏出曾經與大漢簽訂的《滅金條約》,請求大漢兌現承諾,幫助西夏攻伐吐蕃。
韓世忠怒斥道:“當年西夏趁機占領大同,至今尚未歸還,今日竟然還有臉提條件?要想讓大漢出兵,除非讓出大同!”
“大同自古以來就是大漢的領土,速速交還!”
……
李仁孝沒想到漢人把大同看得這麽重,差點又嚇跪了。
其實,趙耀早就準備對大同用兵,那兒的煤炭資源足足可供幾百年之用,要發展工業絕對不能沒有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