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科教興國
挑戰曆史:在宋朝建設現代化國家 作者:昆工第一深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兩年來,東北生產建設兵團已經從最初靠朝廷接濟的境況中脫胎換骨,不僅能夠自給自足,還能每年為中央提供幾十億斤糧食。
在朝廷政策、技術、資金等全方位支持下,廣袤的荒原變良田,數百萬人從中原湧入東北,大量勞動力在此安家落戶,開墾出了上千萬畝農田。
司農寺選育改良的土豆、玉米、紅薯等高產作物在東北大麵積種植;以牲畜為動力的耕地機、播種機和收割機也被廣泛使用,一個農民拉著一頭牛一天就能耕作十幾畝土地。
東北產出的糧食流入中原,竟然把全國的糧價拉低了20%,大宋再也沒有吃不飽飯的人了。
碳水攝入量足夠了,蛋白質也得跟上。
各團場還利用天然的優質草場發展畜牧業,采取半牧半飼的方式養殖豬、牛、羊、馬等牲畜。
全年飼草飼料供應均衡,輔以科學的繁育管理,提高集約化程度,使得牲畜的群體水平好,繁殖率、出欄率、周轉率都大大提高。利用了營養豐富、廉價的天然牧草,既節省了勞力,又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牧民的經濟效益。
光是在唿倫貝爾一帶的團場,每年出產的牲畜就有幾百萬頭。
蒙古草原上的遊牧部落親眼見證了隔壁宋人從一窮二白到富得流油,個個心生羨慕,部落首領率眾來投。
趙構得知甚為欣喜,給出指示:“歸我華夏,從我王化,留爾長居。”
歸順的蒙古部落被打散成多個部分,遷移到各團場,分給耕地和草場,還幫助他們建設房屋。
蒙古人適應並喜歡上了半耕半牧的生活方式,這可比逐水草而居那種顛沛流離、居無定所的粗獷型放牧要舒服多了。一家人趕著牲畜到處跑,隨時會麵對自然災害、狼群、敵對部落等的威脅,經常是牲畜丟了,命也沒了。再說,蒙古包哪有房屋住著實在,冰天雪地的在家裏烤火吃肉,多是一件美事兒啊。
為了更好地融入大宋,蒙古人開始改漢名,穿漢服,講漢語,過漢節,相互之間都以漢人後裔自居。自雲:“先世為避安史之亂,率妻子邑人深入草原,遂與中原間隔,逐漸胡化。”
對於那些自稱漢人的蒙古人,如果誰說他長得像胡人,他會感覺受到了侮辱,脾氣大的直接拔刀相向,據理力爭,列舉出十條以上的證據來證明自己是漢人。
過上幸福生活的蒙古人,發自內心地認同大宋,就像移民美國的亞裔也都以美國人的身份而自豪。
為了表達對大宋的感恩,他們寫了一封萬言書遞交到朝廷,信中寫到:“父母生我蠻夷軀,大宋賜我華夏魂;胡無人,漢道昌,陛下之壽三萬霜……”
其實,遊牧和農耕的界限本就沒有那麽明確,現代基因檢測結果顯示——成吉思汗都是劉邦的子孫。胡漢交界地帶,漢人北上草原躲避戰亂,胡人南下討生活的故事隨時都在上演。
久而久之,胡漢之別也就沒那麽明顯了,隻要換上同樣的衣冠,講一樣的語言,反正都是黃皮膚、黑頭發,沒啥區別。
在建國之初劃分56個民族的時候也很粗糙。比方說,河流上遊的人放牧為生就劃分為蒙古族,下遊種地的就分成漢族,其實都是漢族……
解決了邊患問題,吃飯問題,經濟問題,大宋的重心轉移到工業化建設上來。
全國各行各業發展對人才的需求急劇增長,經濟社會發展要求與人才資源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尤其是科技型人才嚴重缺乏。
雖然工農兵大學的學生已經學有所成,但人才缺口依然巨大,遠遠無法滿足市場需求。
“貿易富國—火器強國—科教興國”的發展方針終於走到了第三步——科教興國。
“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建立人才強國體係”成為了大宋人才事業發展的新目標,對發展工業化的意義重大深遠。
國以才興,業以才旺。
在任何一個時代,科學技術都是第一生產力,人才資源都是是第一資源。
隨著大宋的綜合國力和世界影響力不斷提升,比曆史上任何一個朝代都更有條件、更有能力吸引和培養高素質人才隊伍。
為了確保漢民族在複雜多變的世界上始終處於主導地位,大宋必須在政治領域、經營管理、科學技術等方麵擁有朝氣蓬勃、與時俱進的人才隊伍。從而為國家的科研、創新、管理、服務等諸多方麵提供智力支持。
提升人才培養、任用、激勵等工作質量,加快構築人才製度體係的任務迫在眉睫。
而人才的培養離不開教育。
再窮的國家都知道不能窮教育,更何況大宋現在富得流油,有的是錢!
其實早在北宋初,為了改變五代十國時期禮崩樂壞的風氣,恢複社會秩序,就已經開始興辦官學,也就是公立學校。
官學與科舉製度相輔相成,逐漸成為一種統治工具,用於選拔人才,打破階級壁壘,削弱士族門閥的權力,從而維護封建秩序。
與此同時,私立學校也遍地開花。各州縣的學者開辦鄉校、私塾、舍館、書會……構成了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但所教授的內容大多為封建禮儀、名人故事、曆史文化以及儒家的四書五經,局限性很大。
雖然全國各地都有學校,可無論是官學還是私學,都隻有家境殷實的人才上的起,窮苦人家的孩子根本沒有受教育的機會,能吃飽飯就已經感恩戴德了。
即使是在今天,在西南地區的大山深處,也有許多因為貧窮而輟學的孩子。
於是,趙構大手一揮,撥款兩千萬兩白銀用於興辦學校。
在鄉村設小學,縣設中學,所有適齡青少年,無論高低貴賤都可以免費入學,坐大廈之下而誦詩書。
為了提高識字率,大力推廣簡體字和白話文,降低了讀書識字的門檻。平常大臣寫的策論、奏折全都是些文言文,閱讀理解極為不便,白話文凝練簡潔,一眼明了。
孟子的母親對他說:“兒寒乎,欲食乎?”這應該是把白話文翻譯成文言文,顯得更有逼格。正常情況下應該是這樣的:“幺兒,冷不冷?想吃飯了不?”
文言文就是士族門閥標榜身份的銘牌,是將普通人隔絕在主流文化之外的階級壁壘,必須要破除!
還引入現代漢語拚音編著字典,囊括常用五千個漢字的字形和讀音,解決了各地口音不同的口語交流障礙。
不然,平常跟廣州來的官員講話,旁邊還得有個懂粵語的太監負責翻譯……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早就根植在每個人心中,許多窮苦人家即使揭不開鍋了也要把孩子送去讀書,因為讀書是階級躍遷的一條捷徑。
現在免費上學,免費發放書本,家家戶戶都把孩子送去了學校。
趙構對教育投資的同時,還帶動了一部分閑賦在家的學者再就業,促進了學校周邊的地攤經濟發展,增加了各地造紙廠和印刷廠的收入,盤活了地方經濟。
真正用到了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形成了一個良好的經濟循環。
在朝廷政策、技術、資金等全方位支持下,廣袤的荒原變良田,數百萬人從中原湧入東北,大量勞動力在此安家落戶,開墾出了上千萬畝農田。
司農寺選育改良的土豆、玉米、紅薯等高產作物在東北大麵積種植;以牲畜為動力的耕地機、播種機和收割機也被廣泛使用,一個農民拉著一頭牛一天就能耕作十幾畝土地。
東北產出的糧食流入中原,竟然把全國的糧價拉低了20%,大宋再也沒有吃不飽飯的人了。
碳水攝入量足夠了,蛋白質也得跟上。
各團場還利用天然的優質草場發展畜牧業,采取半牧半飼的方式養殖豬、牛、羊、馬等牲畜。
全年飼草飼料供應均衡,輔以科學的繁育管理,提高集約化程度,使得牲畜的群體水平好,繁殖率、出欄率、周轉率都大大提高。利用了營養豐富、廉價的天然牧草,既節省了勞力,又降低了成本,提高了牧民的經濟效益。
光是在唿倫貝爾一帶的團場,每年出產的牲畜就有幾百萬頭。
蒙古草原上的遊牧部落親眼見證了隔壁宋人從一窮二白到富得流油,個個心生羨慕,部落首領率眾來投。
趙構得知甚為欣喜,給出指示:“歸我華夏,從我王化,留爾長居。”
歸順的蒙古部落被打散成多個部分,遷移到各團場,分給耕地和草場,還幫助他們建設房屋。
蒙古人適應並喜歡上了半耕半牧的生活方式,這可比逐水草而居那種顛沛流離、居無定所的粗獷型放牧要舒服多了。一家人趕著牲畜到處跑,隨時會麵對自然災害、狼群、敵對部落等的威脅,經常是牲畜丟了,命也沒了。再說,蒙古包哪有房屋住著實在,冰天雪地的在家裏烤火吃肉,多是一件美事兒啊。
為了更好地融入大宋,蒙古人開始改漢名,穿漢服,講漢語,過漢節,相互之間都以漢人後裔自居。自雲:“先世為避安史之亂,率妻子邑人深入草原,遂與中原間隔,逐漸胡化。”
對於那些自稱漢人的蒙古人,如果誰說他長得像胡人,他會感覺受到了侮辱,脾氣大的直接拔刀相向,據理力爭,列舉出十條以上的證據來證明自己是漢人。
過上幸福生活的蒙古人,發自內心地認同大宋,就像移民美國的亞裔也都以美國人的身份而自豪。
為了表達對大宋的感恩,他們寫了一封萬言書遞交到朝廷,信中寫到:“父母生我蠻夷軀,大宋賜我華夏魂;胡無人,漢道昌,陛下之壽三萬霜……”
其實,遊牧和農耕的界限本就沒有那麽明確,現代基因檢測結果顯示——成吉思汗都是劉邦的子孫。胡漢交界地帶,漢人北上草原躲避戰亂,胡人南下討生活的故事隨時都在上演。
久而久之,胡漢之別也就沒那麽明顯了,隻要換上同樣的衣冠,講一樣的語言,反正都是黃皮膚、黑頭發,沒啥區別。
在建國之初劃分56個民族的時候也很粗糙。比方說,河流上遊的人放牧為生就劃分為蒙古族,下遊種地的就分成漢族,其實都是漢族……
解決了邊患問題,吃飯問題,經濟問題,大宋的重心轉移到工業化建設上來。
全國各行各業發展對人才的需求急劇增長,經濟社會發展要求與人才資源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尤其是科技型人才嚴重缺乏。
雖然工農兵大學的學生已經學有所成,但人才缺口依然巨大,遠遠無法滿足市場需求。
“貿易富國—火器強國—科教興國”的發展方針終於走到了第三步——科教興國。
“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建立人才強國體係”成為了大宋人才事業發展的新目標,對發展工業化的意義重大深遠。
國以才興,業以才旺。
在任何一個時代,科學技術都是第一生產力,人才資源都是是第一資源。
隨著大宋的綜合國力和世界影響力不斷提升,比曆史上任何一個朝代都更有條件、更有能力吸引和培養高素質人才隊伍。
為了確保漢民族在複雜多變的世界上始終處於主導地位,大宋必須在政治領域、經營管理、科學技術等方麵擁有朝氣蓬勃、與時俱進的人才隊伍。從而為國家的科研、創新、管理、服務等諸多方麵提供智力支持。
提升人才培養、任用、激勵等工作質量,加快構築人才製度體係的任務迫在眉睫。
而人才的培養離不開教育。
再窮的國家都知道不能窮教育,更何況大宋現在富得流油,有的是錢!
其實早在北宋初,為了改變五代十國時期禮崩樂壞的風氣,恢複社會秩序,就已經開始興辦官學,也就是公立學校。
官學與科舉製度相輔相成,逐漸成為一種統治工具,用於選拔人才,打破階級壁壘,削弱士族門閥的權力,從而維護封建秩序。
與此同時,私立學校也遍地開花。各州縣的學者開辦鄉校、私塾、舍館、書會……構成了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但所教授的內容大多為封建禮儀、名人故事、曆史文化以及儒家的四書五經,局限性很大。
雖然全國各地都有學校,可無論是官學還是私學,都隻有家境殷實的人才上的起,窮苦人家的孩子根本沒有受教育的機會,能吃飽飯就已經感恩戴德了。
即使是在今天,在西南地區的大山深處,也有許多因為貧窮而輟學的孩子。
於是,趙構大手一揮,撥款兩千萬兩白銀用於興辦學校。
在鄉村設小學,縣設中學,所有適齡青少年,無論高低貴賤都可以免費入學,坐大廈之下而誦詩書。
為了提高識字率,大力推廣簡體字和白話文,降低了讀書識字的門檻。平常大臣寫的策論、奏折全都是些文言文,閱讀理解極為不便,白話文凝練簡潔,一眼明了。
孟子的母親對他說:“兒寒乎,欲食乎?”這應該是把白話文翻譯成文言文,顯得更有逼格。正常情況下應該是這樣的:“幺兒,冷不冷?想吃飯了不?”
文言文就是士族門閥標榜身份的銘牌,是將普通人隔絕在主流文化之外的階級壁壘,必須要破除!
還引入現代漢語拚音編著字典,囊括常用五千個漢字的字形和讀音,解決了各地口音不同的口語交流障礙。
不然,平常跟廣州來的官員講話,旁邊還得有個懂粵語的太監負責翻譯……
“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早就根植在每個人心中,許多窮苦人家即使揭不開鍋了也要把孩子送去讀書,因為讀書是階級躍遷的一條捷徑。
現在免費上學,免費發放書本,家家戶戶都把孩子送去了學校。
趙構對教育投資的同時,還帶動了一部分閑賦在家的學者再就業,促進了學校周邊的地攤經濟發展,增加了各地造紙廠和印刷廠的收入,盤活了地方經濟。
真正用到了取之於民,用之於民,形成了一個良好的經濟循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