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菊花火鍋
尚食:紫禁城的美味愛情 作者:手抓蔥油餅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眾人都忙著清洗菜蔬、烹飪菜肴,準備午膳。
殷紫萍端著菜蔬走到廊下,望著正在忙碌的姚子矜,腳步微頓。
蘇月華從她身邊經過,被她一把拉住。
“何事?”蘇月華蹙眉,顯然有些不耐煩。
殷紫萍聲音壓得很低:“你覺不覺得,她很奇怪。”
蘇月華疑惑:“哪裏奇怪?”
殷紫萍像是喃喃自語:“生得這麽標致,於女德、庖廚都有心得,那天我看到她幫方典膳登記賬冊,一手字寫得漂亮極了。這人像是什麽都會!”
蘇月華不以為然,反駁道:“皇室從民間采選後妃,不少人家都精心栽培女兒,德言容功,四者鹹備,才有機會參選。她性情柔順,談吐雅致,一看便是好人家的女兒。別說廚藝女紅,便是精通琴棋書畫、歌辭音律,又有什麽奇怪?”
她轉身欲離開,才邁出步子,就聽殷紫萍又疑神疑鬼道:“可是一個閨閣女子,還懂得辨蛐蛐,你真不以為意?”
蘇月華冷哼一聲,鄙夷地瞪了殷紫萍一眼。
“幹卿何事?明日的考校,我拭目以待。”
旋即頭也不迴地離去。
徒留殷紫萍冷愣在原地,靜盯著遠處子衿那張姣好的麵容,若有所思。
孟尚食走到正在切菜的方含英身邊。
“太子妃叮囑下來,入秋後天氣太燥,皇太孫微染風寒,時常喉痛,你們備些清淡飲食。”
方含英、姚子矜異口同聲地應了聲是。
吩咐完正事,她又檢查了一下姚子矜切的菜蔬,滿意點頭,這才轉身離去。
子衿扭頭看向旁邊切菜的方含英。
“方典膳,今日皇太孫的膳食,可不可以交予我?”
方含英切菜的動作一滯,雖有些驚訝,卻也微微點頭。
門口,眼見孟尚食如此器重姚子矜,殷紫萍臉色更陰沉,轉身就走。
因著孟尚食的吩咐,子衿便做起了神仙粥。
準備糯米、生薑、蔥白,以糯米、生薑、水下鍋同煮,然後取七八根帶須蔥白放入燉煮,最後加入半盅食醋攪勻,一碗熱乎乎的神仙粥便能出鍋了。
可不知何時,王司膳竟站在了她身後。
姚子矜微微一怔,行禮,解釋道:“王司膳,剛才我已看過皇太孫的醫案,才敢采用此方。”
王司膳沒有吭聲,隻冷冷看她一眼,轉身走了,姚子矜這才鬆了口氣。
王司膳前腳剛走,袁琦便帶著幾個小宦官大步進了廚房。
方含英有些吃驚,她連忙迎上去。
“袁公公,您怎麽來了?”
袁琦眼珠子轉來轉去,在尚食局宮女們身上一一掃過。
“殿下邀請楊大人賞菊,中午要吃暖鍋,你們好好準備。”
方含英麵露難色:“太子妃早有吩咐,皇太孫近日飲食需格外清淡——”
袁琦眉頭緊皺,明顯不耐煩了。
“殿下怎麽說,我就怎麽傳達,一個字兒也不差。要是辦不好,罪責——你們自個兒看著辦!”
他隨手一指子衿,不陰不陽地哼了一聲:“以後的膳食就讓她送!”
“袁公公!袁公公!袁公公!”
方含英還想周旋,可袁琦似是沒聽到一般,頭也不迴地離開了尚食局。
姚子矜自是注意到這一幕,可也並未多說什麽。
方含英走到子衿身側,愁眉緊鎖,唉聲歎氣:“子矜,這可怎麽辦呢?”
子衿望著翻滾的白粥,迅速思索起來。
--
瓊苑,兩名宦官攙扶著朱高熾來迴跑動,朱高熾熱得滿身大汗,幾乎癱軟在地。
劉公公跑到案前,用力吹了吹燃香。
“太子,半炷香了,再堅持一會兒。”
“走不動了,我真的走不動了,殺了我算了!”朱高熾扶著腰大口喘氣。
話音未落,他往宦官身上一躺。
宦官哎呦呦地叫著、往地下一趴,朱高熾竟是真的寧死也不肯站起來了。
劉公公端著燃得隻剩半截的香湊上去。
“殿下?!殿下!哎喲我的殿下哎,這可怎麽好喲!”
朱高熾眼睛一掃,遠處走廊上袁琦領著數名宦官,捧著一長串的各色名菊經過,他一骨碌坐了起來。
草舍內外,數十株菊花盛放,皆是珍貴品種,清雅異常。
門口那棵身披金甲的銀杏樹在陣陣秋風中搖曳,金黃的銀杏葉嵌著陽光,撲簌簌地飄落滿院。
樹下,朱瞻基負手立在楊士奇身側,端的是爽朗清舉。
楊士奇環顧四周,被草舍內外的景致所吸引。
“臣從前疑惑,殿下為何棄華殿而就草廬,如今瞧這雅事雅景,方才明白。”
朱瞻基眸色深沉,金燦燦的陽光灑在他頎長的身影上,顯得溫潤又矜貴。
他側目淡淡瞥了眼楊士奇,不緊不慢道:“楊師傅不是說過麽,養天地浩然之氣,而後足以任天下之大事,天下大事,莫大於君父。沒有康健的身心,何以為國家君父效忠呢。”
話音甫落,朱高熾氣喘籲籲地趕到了。
“父親?”朱瞻基有些意外。
朱高熾大口喘著粗氣,半天說不出話來。
眾人看得著急。
他一把拖住楊士奇的手,熱情地晃了晃。
“士奇,今日留下用膳!”
楊士奇驚訝地望望朱瞻基,又看看一臉殷切的朱高熾,一頭霧水。
朱瞻基掩唇虛咳一聲,忍住笑。
小半晌的工夫,袁琦便已經領著宦官們端上一盤盤佳肴。
朱高熾望著滿桌的菜,露出夢幻般的滿意笑容。
楊士奇望著他,似乎明白了什麽,不由看向朱瞻基,朱瞻基手指貼在唇畔,示意楊士奇不要拆穿朱高熾。
劉公公總算明白朱高熾風風火火趕來草舍的緣由了,他有些急了。
“太子殿下,太子妃還要陪您進膳呢,是不是迴去呀——”
朱高熾莫說是搭腔了,連看也不看他,隻一邊盯著菜,一邊對楊士奇:“民為國之邦本。撥發給鳳陽、潁州的賑災糧,一定要派人再去督查。先前廣州府颶風潮水泛濫,廬舍倉糧損毀;應天、揚州、濟南府等地霪雨傷稼,戶部前去撫問的人到底迴來了沒有?”
楊士奇恭敬道:“昨日剛到京城,已覲見過皇上。”
朱高熾滿意頷首,頓了頓,又認真叮囑:“現今父皇北征歸來,我雖然不管事了,但是南北直隸並山東、河南遭受水災的府縣,百姓實在苦得很,務必遣人馳告各府州縣,馬上停了征稅。”
這時,袁琦親自端上了一隻暖鍋,朱高熾一把抓起箸,激動得手發抖。
劉公公見狀,連連哀求:“陛下早有嚴旨,讓您三月內精習騎射,這要是讓太子妃知曉您留下用膳,奴婢可吃罪不起啊!”
朱高熾臉頓時垮了。
朱瞻基冷冷睇了劉公公一眼,沉聲道:“父親心中明白,何須你來置喙?”
說到此處,他又用餘光瞥了眼朱高熾,莞爾笑道:“偶爾破個小例,倒是無傷大雅。”
朱高熾眼睛頓時亮起。
自家兒子平日裏都是一副清清冷冷的模樣,今兒個倒是知道體貼他這個當父親的了。
心裏正美滋滋呢,耳邊又傳來朱瞻基溫潤的嗓音。
朱瞻基故作為難道:“母親不會怪罪,就怕皇爺爺知曉……”
一聽這話,朱瞻基頓時像泄了氣的皮球,耷拉著腦袋垂頭喪氣,他有些不舍地放下箸。
朱瞻基挑挑眉,一本正經道:“好在草舍的消息也傳不到乾清宮。”
朱高熾有些氣惱,側頭,狠狠瞪了朱瞻基一眼。
朱瞻基忍著笑,一臉無辜道:“父親,何以無故瞪我?”
朱高熾哪能聽不出自家兒子的揶揄,他氣唿唿地哼了聲。
隨著銀製雞湯火鍋一起端進來的,還有切成薄片的魚肉、雞肉,一隻隻小碟子盛著醬醋等調味料。
朱高熾迫不及待淨了手,他舉箸夾了薄如蟬翼的魚片投入湯內。
很快,湯煮沸了,袁琦端來一隻盛著白色菊花瓣的銀盤。
待暖鍋蓋子一揭,菊花花瓣倒入熱氣騰騰的湯裏,須臾之間,肉香伴著菊花清香,整個屋子香氣四溢。
朱高熾深深嗅了一口,臉上露出滿足的神情。
朱瞻基看著暖鍋中的食材,心裏好奇,低聲問袁琦:“不是風羊火鍋?”
袁琦忙道:“殿下,菊花清火明目,疏風平肝,放進暖鍋裏頭格外有風味。”
朱瞻基下意識望向門口,似乎在期盼某個人出現。
袁琦湊到朱瞻基耳邊,低聲道:“送膳的已迴去了。”
朱瞻基低眉,望著熱湯裏浮浮沉沉的菊花,說不出失望還是遺憾。
朱高熾迫不及待夾起一塊魚片,燙得嘴巴發苦,卻不由自主滿足地喟歎:“我好像又活過來了。”
楊士奇舉箸,夾了一塊雞肉細細品嚐,感慨道:“世傳靖節先生視菊為友、以菊為飪,細細想來,今日這菊花鍋,清香淡雅,風姿獨具,所謂風雅,不外如是了。”
朱瞻基坐在一旁,默默吃著魚片。
朱高熾正吃得滿臉幸福,楊士奇卻冷不丁地說起前朝之事。
“太子,聽聞昨日漢王向陛下進言,稱受災之處未必都是顆粒無收,宜分出事情的輕重緩急,免得濫施恩典——”
正準備吃肉片的朱高熾,聞言立馬放下,一拍桌子,怒容滿麵。
“一派胡言!地方有災,不論真偽,一律先救災再查證,這是大明的祖訓!何況救民之窮當如救焚拯溺,國家再艱難,難道還能比受災的百姓更難!皇上是天下之主、是萬民之父,隻要是體恤百姓,如何寬厚都不為過,怎麽能與百姓寸寸計較,還說出濫施恩典四個字?!愚鈍至此,可笑!”
他騰得一下子站起來。
“我這就去見父皇!”
楊士奇沒想到他這麽大反應,驚得從座席上站起身。
“殿下,萬萬不可!”
朱瞻基放下筷子,抬頭望向怒不可遏的朱高熾,神色平靜:“父親,現在您去了,皇爺爺問起您午膳在哪兒用的,和誰一起用的,您怎麽迴話?”
果不其然,此話一出,朱高熾便猶豫了,愣愣地站在原地,不知所措。
這時,楊士奇又勸阻道:“太子殿下,漢王多讒言,您貿然前去,怕引得陛下雷霆震怒,於百姓不利。”
朱高熾神情眉目肅然,怔了怔,又坐迴了椅子上。
“你們是不是言過其實啊?”
楊士奇躬身,言辭懇切:“微臣所言,絕非恐嚇殿下,您這一去,後果不堪設想。”
朱高熾看向朱瞻基,輕“嘶”了聲:“當真如此嚴重?”
朱瞻基慢條斯理地涮肉,隨口應道:“就是這麽嚴重。”
朱高熾點點頭,“哦”了聲,略略沉吟:“可事關受災百姓,我不能不管啊,既然父皇不愛聽我說話,總要找個討父皇喜歡的人去勸諫,你們說,是不是?”
朱瞻基正埋頭,一口一口吃菜,沒有吭聲。
而朱高熾、楊士奇的眼睛,全都落在了他的身上。
須臾,朱瞻基抬起頭,咧開白牙,衝二人露出一個極燦爛的笑容。
殷紫萍端著菜蔬走到廊下,望著正在忙碌的姚子矜,腳步微頓。
蘇月華從她身邊經過,被她一把拉住。
“何事?”蘇月華蹙眉,顯然有些不耐煩。
殷紫萍聲音壓得很低:“你覺不覺得,她很奇怪。”
蘇月華疑惑:“哪裏奇怪?”
殷紫萍像是喃喃自語:“生得這麽標致,於女德、庖廚都有心得,那天我看到她幫方典膳登記賬冊,一手字寫得漂亮極了。這人像是什麽都會!”
蘇月華不以為然,反駁道:“皇室從民間采選後妃,不少人家都精心栽培女兒,德言容功,四者鹹備,才有機會參選。她性情柔順,談吐雅致,一看便是好人家的女兒。別說廚藝女紅,便是精通琴棋書畫、歌辭音律,又有什麽奇怪?”
她轉身欲離開,才邁出步子,就聽殷紫萍又疑神疑鬼道:“可是一個閨閣女子,還懂得辨蛐蛐,你真不以為意?”
蘇月華冷哼一聲,鄙夷地瞪了殷紫萍一眼。
“幹卿何事?明日的考校,我拭目以待。”
旋即頭也不迴地離去。
徒留殷紫萍冷愣在原地,靜盯著遠處子衿那張姣好的麵容,若有所思。
孟尚食走到正在切菜的方含英身邊。
“太子妃叮囑下來,入秋後天氣太燥,皇太孫微染風寒,時常喉痛,你們備些清淡飲食。”
方含英、姚子矜異口同聲地應了聲是。
吩咐完正事,她又檢查了一下姚子矜切的菜蔬,滿意點頭,這才轉身離去。
子衿扭頭看向旁邊切菜的方含英。
“方典膳,今日皇太孫的膳食,可不可以交予我?”
方含英切菜的動作一滯,雖有些驚訝,卻也微微點頭。
門口,眼見孟尚食如此器重姚子矜,殷紫萍臉色更陰沉,轉身就走。
因著孟尚食的吩咐,子衿便做起了神仙粥。
準備糯米、生薑、蔥白,以糯米、生薑、水下鍋同煮,然後取七八根帶須蔥白放入燉煮,最後加入半盅食醋攪勻,一碗熱乎乎的神仙粥便能出鍋了。
可不知何時,王司膳竟站在了她身後。
姚子矜微微一怔,行禮,解釋道:“王司膳,剛才我已看過皇太孫的醫案,才敢采用此方。”
王司膳沒有吭聲,隻冷冷看她一眼,轉身走了,姚子矜這才鬆了口氣。
王司膳前腳剛走,袁琦便帶著幾個小宦官大步進了廚房。
方含英有些吃驚,她連忙迎上去。
“袁公公,您怎麽來了?”
袁琦眼珠子轉來轉去,在尚食局宮女們身上一一掃過。
“殿下邀請楊大人賞菊,中午要吃暖鍋,你們好好準備。”
方含英麵露難色:“太子妃早有吩咐,皇太孫近日飲食需格外清淡——”
袁琦眉頭緊皺,明顯不耐煩了。
“殿下怎麽說,我就怎麽傳達,一個字兒也不差。要是辦不好,罪責——你們自個兒看著辦!”
他隨手一指子衿,不陰不陽地哼了一聲:“以後的膳食就讓她送!”
“袁公公!袁公公!袁公公!”
方含英還想周旋,可袁琦似是沒聽到一般,頭也不迴地離開了尚食局。
姚子矜自是注意到這一幕,可也並未多說什麽。
方含英走到子衿身側,愁眉緊鎖,唉聲歎氣:“子矜,這可怎麽辦呢?”
子衿望著翻滾的白粥,迅速思索起來。
--
瓊苑,兩名宦官攙扶著朱高熾來迴跑動,朱高熾熱得滿身大汗,幾乎癱軟在地。
劉公公跑到案前,用力吹了吹燃香。
“太子,半炷香了,再堅持一會兒。”
“走不動了,我真的走不動了,殺了我算了!”朱高熾扶著腰大口喘氣。
話音未落,他往宦官身上一躺。
宦官哎呦呦地叫著、往地下一趴,朱高熾竟是真的寧死也不肯站起來了。
劉公公端著燃得隻剩半截的香湊上去。
“殿下?!殿下!哎喲我的殿下哎,這可怎麽好喲!”
朱高熾眼睛一掃,遠處走廊上袁琦領著數名宦官,捧著一長串的各色名菊經過,他一骨碌坐了起來。
草舍內外,數十株菊花盛放,皆是珍貴品種,清雅異常。
門口那棵身披金甲的銀杏樹在陣陣秋風中搖曳,金黃的銀杏葉嵌著陽光,撲簌簌地飄落滿院。
樹下,朱瞻基負手立在楊士奇身側,端的是爽朗清舉。
楊士奇環顧四周,被草舍內外的景致所吸引。
“臣從前疑惑,殿下為何棄華殿而就草廬,如今瞧這雅事雅景,方才明白。”
朱瞻基眸色深沉,金燦燦的陽光灑在他頎長的身影上,顯得溫潤又矜貴。
他側目淡淡瞥了眼楊士奇,不緊不慢道:“楊師傅不是說過麽,養天地浩然之氣,而後足以任天下之大事,天下大事,莫大於君父。沒有康健的身心,何以為國家君父效忠呢。”
話音甫落,朱高熾氣喘籲籲地趕到了。
“父親?”朱瞻基有些意外。
朱高熾大口喘著粗氣,半天說不出話來。
眾人看得著急。
他一把拖住楊士奇的手,熱情地晃了晃。
“士奇,今日留下用膳!”
楊士奇驚訝地望望朱瞻基,又看看一臉殷切的朱高熾,一頭霧水。
朱瞻基掩唇虛咳一聲,忍住笑。
小半晌的工夫,袁琦便已經領著宦官們端上一盤盤佳肴。
朱高熾望著滿桌的菜,露出夢幻般的滿意笑容。
楊士奇望著他,似乎明白了什麽,不由看向朱瞻基,朱瞻基手指貼在唇畔,示意楊士奇不要拆穿朱高熾。
劉公公總算明白朱高熾風風火火趕來草舍的緣由了,他有些急了。
“太子殿下,太子妃還要陪您進膳呢,是不是迴去呀——”
朱高熾莫說是搭腔了,連看也不看他,隻一邊盯著菜,一邊對楊士奇:“民為國之邦本。撥發給鳳陽、潁州的賑災糧,一定要派人再去督查。先前廣州府颶風潮水泛濫,廬舍倉糧損毀;應天、揚州、濟南府等地霪雨傷稼,戶部前去撫問的人到底迴來了沒有?”
楊士奇恭敬道:“昨日剛到京城,已覲見過皇上。”
朱高熾滿意頷首,頓了頓,又認真叮囑:“現今父皇北征歸來,我雖然不管事了,但是南北直隸並山東、河南遭受水災的府縣,百姓實在苦得很,務必遣人馳告各府州縣,馬上停了征稅。”
這時,袁琦親自端上了一隻暖鍋,朱高熾一把抓起箸,激動得手發抖。
劉公公見狀,連連哀求:“陛下早有嚴旨,讓您三月內精習騎射,這要是讓太子妃知曉您留下用膳,奴婢可吃罪不起啊!”
朱高熾臉頓時垮了。
朱瞻基冷冷睇了劉公公一眼,沉聲道:“父親心中明白,何須你來置喙?”
說到此處,他又用餘光瞥了眼朱高熾,莞爾笑道:“偶爾破個小例,倒是無傷大雅。”
朱高熾眼睛頓時亮起。
自家兒子平日裏都是一副清清冷冷的模樣,今兒個倒是知道體貼他這個當父親的了。
心裏正美滋滋呢,耳邊又傳來朱瞻基溫潤的嗓音。
朱瞻基故作為難道:“母親不會怪罪,就怕皇爺爺知曉……”
一聽這話,朱瞻基頓時像泄了氣的皮球,耷拉著腦袋垂頭喪氣,他有些不舍地放下箸。
朱瞻基挑挑眉,一本正經道:“好在草舍的消息也傳不到乾清宮。”
朱高熾有些氣惱,側頭,狠狠瞪了朱瞻基一眼。
朱瞻基忍著笑,一臉無辜道:“父親,何以無故瞪我?”
朱高熾哪能聽不出自家兒子的揶揄,他氣唿唿地哼了聲。
隨著銀製雞湯火鍋一起端進來的,還有切成薄片的魚肉、雞肉,一隻隻小碟子盛著醬醋等調味料。
朱高熾迫不及待淨了手,他舉箸夾了薄如蟬翼的魚片投入湯內。
很快,湯煮沸了,袁琦端來一隻盛著白色菊花瓣的銀盤。
待暖鍋蓋子一揭,菊花花瓣倒入熱氣騰騰的湯裏,須臾之間,肉香伴著菊花清香,整個屋子香氣四溢。
朱高熾深深嗅了一口,臉上露出滿足的神情。
朱瞻基看著暖鍋中的食材,心裏好奇,低聲問袁琦:“不是風羊火鍋?”
袁琦忙道:“殿下,菊花清火明目,疏風平肝,放進暖鍋裏頭格外有風味。”
朱瞻基下意識望向門口,似乎在期盼某個人出現。
袁琦湊到朱瞻基耳邊,低聲道:“送膳的已迴去了。”
朱瞻基低眉,望著熱湯裏浮浮沉沉的菊花,說不出失望還是遺憾。
朱高熾迫不及待夾起一塊魚片,燙得嘴巴發苦,卻不由自主滿足地喟歎:“我好像又活過來了。”
楊士奇舉箸,夾了一塊雞肉細細品嚐,感慨道:“世傳靖節先生視菊為友、以菊為飪,細細想來,今日這菊花鍋,清香淡雅,風姿獨具,所謂風雅,不外如是了。”
朱瞻基坐在一旁,默默吃著魚片。
朱高熾正吃得滿臉幸福,楊士奇卻冷不丁地說起前朝之事。
“太子,聽聞昨日漢王向陛下進言,稱受災之處未必都是顆粒無收,宜分出事情的輕重緩急,免得濫施恩典——”
正準備吃肉片的朱高熾,聞言立馬放下,一拍桌子,怒容滿麵。
“一派胡言!地方有災,不論真偽,一律先救災再查證,這是大明的祖訓!何況救民之窮當如救焚拯溺,國家再艱難,難道還能比受災的百姓更難!皇上是天下之主、是萬民之父,隻要是體恤百姓,如何寬厚都不為過,怎麽能與百姓寸寸計較,還說出濫施恩典四個字?!愚鈍至此,可笑!”
他騰得一下子站起來。
“我這就去見父皇!”
楊士奇沒想到他這麽大反應,驚得從座席上站起身。
“殿下,萬萬不可!”
朱瞻基放下筷子,抬頭望向怒不可遏的朱高熾,神色平靜:“父親,現在您去了,皇爺爺問起您午膳在哪兒用的,和誰一起用的,您怎麽迴話?”
果不其然,此話一出,朱高熾便猶豫了,愣愣地站在原地,不知所措。
這時,楊士奇又勸阻道:“太子殿下,漢王多讒言,您貿然前去,怕引得陛下雷霆震怒,於百姓不利。”
朱高熾神情眉目肅然,怔了怔,又坐迴了椅子上。
“你們是不是言過其實啊?”
楊士奇躬身,言辭懇切:“微臣所言,絕非恐嚇殿下,您這一去,後果不堪設想。”
朱高熾看向朱瞻基,輕“嘶”了聲:“當真如此嚴重?”
朱瞻基慢條斯理地涮肉,隨口應道:“就是這麽嚴重。”
朱高熾點點頭,“哦”了聲,略略沉吟:“可事關受災百姓,我不能不管啊,既然父皇不愛聽我說話,總要找個討父皇喜歡的人去勸諫,你們說,是不是?”
朱瞻基正埋頭,一口一口吃菜,沒有吭聲。
而朱高熾、楊士奇的眼睛,全都落在了他的身上。
須臾,朱瞻基抬起頭,咧開白牙,衝二人露出一個極燦爛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