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時辰後,尚食局庭院的廚藝比試也迎來了終點。


    典膳方含英將子衿、紫萍、月華三人引到兩位司膳麵前。


    “二位司膳,此三人各有所長,評官也難分優劣,還請司膳做主,從中擇出頭名。”


    眾人一瞧,子衿做的是扒三白,蘇月華是炒肉絲,殷紫萍的則是一盤金包銀。


    胡司膳往三道菜品上瞥了一眼。


    “都是看似簡單卻很考驗功力的菜,不過高下難分……倒是從未有過!”


    話未說完,就被王司膳打斷了:“你們三人可知曉,何為飲饌之道?”


    蘇月華略一思忖,第一個迴答。


    “世人皆以詩文繪畫為藝術,不錯,一幅好畫、一首佳詞可流傳千古,但我以為,民以食為天,食之道,乃天之道,手藝高超的庖人可化庸常為神奇。我入宮,正是為學習真正的飲饌之道,烹製亙古未見的盛宴,成為天下第一的名廚。”


    眾人意外於她的豪言壯語,一時都震住。


    大家在後邊交頭接耳地議論,隻覺得蘇月華好大的口氣!


    王司膳看向殷紫萍,殷紫萍毫不猶豫:“我是市井出身,隻知在饑荒之年,一碗米湯,便可救人一命!當今天子,更是崇尚簡樸,體恤民生。所謂製膳,便是用最廉價的食材,烹製足以飽腹的美味。那些所謂名饌盛宴,不過奢靡浪費,徒增虛名罷了!”


    聞聽此言,蘇月華看向殷紫萍,殷紫萍眼帶挑釁,二人之間頓時火光四濺。


    王司膳目光落在了子衿身上。


    “你呢?”


    子衿笑意晏晏,半真半假道:“若我不入宮,我爹就要逼我嫁人啦!”


    頓了頓,又一臉認真道:“所以,我有非入宮不可的理由!”


    院內眾人頓時哄堂大笑。


    旁邊的殷紫萍一臉鄙夷,蘇月華則隻是搖頭歎息。


    子衿唇畔漾笑,對此不以為意。


    王司膳突然發話,厲喝道:“此三人,一並逐出宮去!”


    此話一出,這三人連帶著院內其餘一眾人登時驚得瞪大了眼。


    胡司膳皺眉,低聲向王司膳:“他們三人烹飪技藝皆算出挑,為何未通過複驗?”


    王司膳沒有理會胡司膳,冷厲目光掃過三人。


    指著殷紫萍斥責道:“你,世間名饌盛宴,全都通曉了麽,既是沒有,怎敢輕易出言詆毀。”


    接著又看向蘇月華:“還有你!小小年紀,恃才傲物,你懂什麽是飲饌之道,更遑論天下第一?”


    最後,視線定格在子衿身上:“至於你,心不正,則意不誠,宮禁森嚴之地,滿口荒唐之言!全都逐出去!”


    三人驟然變色,齊聲道:“王司膳!司膳大人!王司膳!”


    宦官上前,將三人往外拖。


    殷紫萍大驚,一下子拜伏在地。


    “司膳大人,是我錯了,今後一定改過!您不要趕我走!求您,我一定要留下,求求您,給我一個機會!求您寬恕我,不要趕我走!”


    她衝著王司膳重重磕頭,額頭瞬間青紫一片。


    子衿不忍,上去攙扶,卻被殷紫萍冷漠推開,幸好蘇月華及時扶了一把,才沒有摔倒。


    胡司膳麵露難色。


    “她們皆是可造之材,當真不可饒恕麽?”


    王司膳眸中閃過一抹厭惡,漠然道:“送走!”


    宦官們上前帶人,蘇月華一把推開他們,清高道:“別碰我,我自己會走。”


    殷紫萍跪地不起,目光堅定。


    “我不走,我絕不離開這兒!我不要走!放手!你們放開!”


    子衿並不求饒,徑自往外走,這般從容鎮定之態看得胡司膳滿臉驚奇。


    眼看他們都要被迫離開,方含英卻突然目露驚喜。


    “孟尚食,您迴來了!”


    孟尚食走到廊下台階處,掃視眾人,平靜道:“聖駕迴鸞,剛接到諭旨,今夜宮中大宴群臣,城外犒賞三軍,光祿寺、尚膳監皆措手不及,急命尚食局協力籌辦。凡今日參與複驗者,暫且留差!”


    殷紫萍等人一聽這話,臉上露出驚喜之意,連忙道謝。


    午後,尚食局大廚房內。


    三位典膳及四個掌膳帶領女使、宮女們在準備重陽夜宴的物品。


    有人在做迎霜麻辣兔、糟瓜茄,還有人在製作各式菜蔬,廚房裏一派忙碌盛景。


    子衿三人從未見過如此場麵,全都驚呆了。


    方含英耐心向三人介紹起了尚食局的女官的品階和分工。


    待介紹完這些,她又順口補了句:“你們到底能不能留下,還得看自己的本事。”


    這時,殷紫萍急忙問道:“方典膳,宮中不是要舉辦重陽宴會嗎?”


    一旁的典膳聞宴桃聽後,噗嗤一聲笑了,她隨手一指。


    “你的活兒啊,在那兒呢!”


    三人順著她指的方向望去,不遠處是堆積如山的盤碟與成捆待清洗的菜蔬。


    半晌後,三人便高卷起袖子,坐在角落裏刷碗洗菜。


    聞宴桃走過來,吩咐蘇月華:“你的菜很見功力,胡司膳另有安排,隨我來吧!”


    蘇月華應了聲是,跟著聞宴桃走了。


    望著兩人離去的背影,殷紫萍憤恨不平,一不小心被瓷杯劃破了手,疼得齜牙咧嘴。


    子衿將幹淨的手絹遞過去,讓她包紮傷口,自己的手埋入木盆中,賣力清洗。


    殷紫萍不由更生氣了。


    “你怎麽還笑得出來!”


    子衿歪歪頭,淡然一笑。


    “不笑,難道還要哭麽?哭了,你就不必洗了?眼淚落在傷口,不是更痛麽!”


    清寧宮中殿,張太子妃在殿內焦慮地來迴踱步。


    迴首望去,太陽漸沉,已是日薄黃昏。


    她隻盼著皇太孫能及早趕迴宮,好解了今晚奉天廣場上的這場困局。


    可已行至郊外的車隊突然停下休整。


    朱瞻基坐在車外,耐心地給鴿子喂食。


    陳蕪上前稟報:“殿下,時近黃昏,縱日夜不停地趕路,也要過了明日子時才能入京。”


    袁琦窺了一眼朱瞻基的臉色:“要不,騎…馬……?”


    朱瞻基長歎一聲,一副憂心傷神的模樣。


    “陪侍父親身側,本是為人子的本分,隻是道路遇阻,耽誤時辰,也是無可奈何啊,這迴,父親少不得要受些委屈了。”


    他突然捧起鴿子,細看它的綠豆小眼。


    “你瞧,遠處雲銷雨霽、山花爛漫,一派少有的野趣,遲都遲了,咱們賞個景再走吧!”


    他抱起鴿子,抬腿就走。


    隻留下陳蕪和袁琦杵在原地麵麵相覷。


    --


    奉天廣場外。


    上首雕龍桌案前,端坐著一位身形健碩,氣度雄偉的男子,儼然一副天下雄主的英武氣魄。


    此人正是已年屆六旬的朱棣。


    禦座東側皇太子座上的朱高熾本就身形肥碩,此刻承受著朱棣沉沉的目光,內心隱隱不安,態度愈發恭謹。


    文武大臣已按各自品級入座。


    司禮監宦官黃儼往前邁了幾步,昂首宣讀朱棣口諭。


    有功勞地坐前列,功過相抵的坐次列,功過皆無的去坐下列,更有十餘人麵色尷尬地立在一旁,個個以袖遮麵,幾無容身之處。


    聽完這道口諭,一眾文武大臣皆麵麵相覷,不知所措。


    朱高熾欲言又止:“父皇——”


    朱棣冷哼一聲,剛落座的文武大臣驚恐萬狀,連忙站起。


    黃儼一臉諂媚笑容,目光落在文淵閣大學士兼翰林院學士楊榮、金幼孜身上。


    “楊大人,金大人,二位有扈從之勞,聖上口諭,特命坐列前,食上肴,各賜二品金織紵絲衣一襲,鈔五千貫。”


    楊榮、金幼孜二人聞言,連忙拜倒謝恩。


    朱高熾望著站在宴會兩側無地自容的十來名官員,無聲歎息。


    突然,席上響起朗聲大笑。


    “兒臣來遲,還請父皇恕罪!”


    眾人愣住,隻見一個身形高大,體魄強健的男子大步上殿行禮。


    朱棣眉梢微挑,眸中浮過一絲訝異之色。


    “未奉宣召,你怎麽敢擅自迴京?!”


    朱高煦笑容滿麵,跪下行禮。


    “兒臣近日在封地發現一莖三穗的瑞麥,昭示大明國泰民安,父皇洪福齊天,英武蓋世。正好屬下要進京貢獻特產,兒臣便冒昧迴京,親來貢獻,請父皇恕罪。”


    朱高熾離座跪地求情。


    “二弟也是急於想父皇報喜,請父皇寬恕。”


    朱棣冷哼:“你倒是做得好哥哥!”


    朱高熾低頭不語。


    朱棣瞪了朱高煦一眼,冷聲道:“下不為例!”


    “謝父皇寬宥!”說罷,朱高煦起身麵向太子,“哎呀,大哥,半年不見,你又胖了!”


    朱高熾費力站起來,寬容笑笑。


    “比不得二弟,神采奕奕,風姿依舊啊!”


    兄弟二人不鹹不淡地寒暄了幾句,待朱高煦落座後,宮人們上菜。


    一道道佳肴呈上,朱棣目光冷峻,看也不看。


    黃儼一揮手,又一道道撤下。


    眾人見皇帝如此,皆不敢舉筷,朱高熾愈發警惕。


    而對麵坐著的朱高煦則笑容如常,對席上古怪氣氛恍如未見,舉筷自如。


    晚上,西邊天際團雲漸收,灰蒙蒙的夜空浮出銀燦燦的大圓盤。


    尚食局大廚房內,王司膳正在烹製糖醋活鯉魚。


    她在處理後的活鯉魚背上剞瓦楞刀,拍上幹澱粉,一手利落地抓住魚頭,待油滾起後下鍋,又迅速提起放入盤中,澆上糖醋汁,撒上熟蝦仁。


    蘇月華睜大了眼睛,那條鯉魚已在盤中,但魚嘴、魚鰓兀自張合,就好似那魚還活著。


    殷紫萍驚訝捂嘴:“你們瞧,魚嘴魚鰓仍舊在動,那是活的嗎?”


    蘇月華喃喃自語:“鯉魚猶如生時,她烹調的速度該有多麽驚人!”


    而旁邊的子衿淩空重複了一遍王司膳的動作,斷然否定。


    “不!這並非真正的活魚,讓它“複生”的關鍵在於酒!”


    二人陡然想起,王司膳在烹飪時,曾將細膩的宣紙團起,蘸上白酒,擠在魚鰓裏,魚嘴才開始一張一合。


    另一側,胡司膳正在烹飪,身邊的聞宴桃熟練地將青蝦去皮,白金笙將香菇與玉蘭片有條不紊地切丁。


    子衿目光掃過桌上的青蝦、玉蘭片、香菇、鍋巴等物,暗暗奇怪。


    尚食局的一切都在井然有序地進行著,可奉天廣場前,卻風詭雲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尚食:紫禁城的美味愛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手抓蔥油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手抓蔥油餅並收藏尚食:紫禁城的美味愛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