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
眼下這個時候,蘇大為的人這般大張旗鼓的站出來。
總有一種隱隱逼宮的味道。
太後麵子上估計不太好看吧?
閻立本心中思忖著,忍不住目光投向狄仁傑。
這位大唐的神探,據聞與蘇大為也是知交好友,被視為蘇大為一黨。
不過此時,狄仁傑臉上並無異狀。
隻是平靜的站在那裏。
仿佛對出列站成數排的那些將軍們視而不見。
沒有異狀,就是最大的反常。
這次,蘇大為必然是想做點什麽。
他究竟想做什麽?
閻立本心中思忖著,決心看下去。
他是忠厚本分之人。
也是實幹型的官員。
並無意於朝爭。
在太後與李弘之間,並不想選邊站隊。
隻要是朝廷的旨意,他按著本份遵照便是。
大殿上,香氣氳氤。
珠簾後的武媚娘似在沉吟。
還未開口,就聽到李弘抬頭,頭上金冠冕旒珠玉碰撞,發出清越聲響。
「準奏。」
這是李弘第一次搶在武媚娘前出聲。
聲音裏有一種難掩的興奮之意。
像是衝破某種禁忌。
珠簾後的武媚娘,暗自皺了一下眉頭,但卻沒出言發對。
隻是眼神頗冷的看了一眼李弘的背影,繼續投向下麵站立的眾將身上。
停留片刻,目光移開,落在一直站在將領中,手持笏板,沉默不語的蘇大為身上。
他高大的身形,就算站在一眾大將軍中,也是異常醒目。
如同一個巨人。
阿彌,究竟想做什麽?
片刻之後,兩副地圖在殿上被掛了起來。
地圖旁,還各有一個巨大的沙盤,分別是遼東和西域的地勢地形。
雖然還比較粗陋,但比之過去平麵的地圖,已經是立體太多。
一眼能分出個大概來。
沙盤之法,是當年蘇大為獻出的。
被蕭嗣業大加讚許,引入兵部。
但可惜也沒向唐軍全軍推廣,一向被朝廷和兵部珍而視之,等閑密不示人。
朝中傳聞,兵部和工部,已經著手在做大唐萬裏疆域沙盤。
已經做了好幾個年頭。
究竟進展到哪一步,無人得知。
總之在聖人眼裏,此物乃國之利器,鎮國之寶。
乃唐軍中最高機密。
除非聖人參與的最高軍事會議,等閑不得示人。
此時,軍事地圖,與沙盤都列出來。
而都察寺卿嚴守鏡,以及掌管兵部情報的高級書吏,也被徵召上殿。
武媚娘帶著威嚴的聲音響起:「如今圖已備好,各位將軍,有什麽想問?」
程處嗣微微側臉看一眼身旁。
蘇慶節上前幾步,叉手道:「迴太後,臣曾在西域從軍,由臣來說西域之事。」
在蘇慶節身後,大將軍程務挺也跟著道:「臣曾隨總管征過遼東,遼東之事,由臣來說。」
程務挺乃是東夷都護程名振之子。
向為大唐年輕一代名將,戰功卓著,由他來說遼東之事,極為合適。
武媚娘微微頷首:「開始吧。」
蘇慶節再次行禮,走到西域地圖,隨手拿起一支竹杆,點向地圖道:「此處為長安,從長安出隴右……若全速奔襲,三個月可至武威。」
點了一點瓜洲一側:「這裏是酒泉,昔年我等在此地阻擋吐蕃人的攻勢,再往前,便是安西大都護的領地,以安西大都護為首,繼續向西,便是安西四鎮,為我大唐前出哨所,也是大唐在西域保持威懾的象徵。
過了四鎮,再前出,便是碎葉水,昔年我軍在這裏追擊過西突厥叛亂可汗沙缽羅。
碎葉水以西百裏,便是怛羅斯,這裏……」
蘇慶節對西域地名,娓娓道來,如數家珍。
經過他這般解釋,朝堂上三省六部,各部重臣,都對西域環境,有了一個直觀的了解。
坐在龍椅上的李弘也有些興奮的瞪大眼睛。
身子略有些不安的扭動了幾下。
過去十幾年,他都被養在深宮中,經受的是儒學經學大師的教導。
何曾這般接觸軍事。
這一切,對他是極新奇的體驗。
介紹完地圖地名。
蘇慶節的臉色變得嚴肅了許多:「臣現在,想說一下我軍在西域兩次大敗的情況,然後請太後、陛下,還有各位大臣、將軍們定奪,對西域用兵之策。」
「準。」
蘇慶節此次目光投在沙盤上,繞著沙盤走了半圈,似在迴憶著什麽。
這個攤開的沙盤,足有三丈寬,四丈長。
如此巨大,就算在兵部所製的沙盤裏也極為罕見。
殿上朝臣,隱隱有些猜測。
估摸著這大概是兵部與工部聯合製的大唐萬裏疆域的部份。
光是隴右到西域部分已經如此巨大。
若是大唐萬裏疆界,隻怕能鋪滿兵部的議事廳吧?
想想真讓人心潮澎湃。
也隻有親眼看到如此立體的圖樣,才知道,大唐是如何的恢宏偉大。
「陛下、太後,請看這裏。」
蘇慶節白皙的麵上,兩眼凜然有光。
頭盔無法將全部長發遮掩,有幾縷略帶蜷曲的鬢髮從縫隙伸出,透著幾分野性。
眼下這個時候,蘇大為的人這般大張旗鼓的站出來。
總有一種隱隱逼宮的味道。
太後麵子上估計不太好看吧?
閻立本心中思忖著,忍不住目光投向狄仁傑。
這位大唐的神探,據聞與蘇大為也是知交好友,被視為蘇大為一黨。
不過此時,狄仁傑臉上並無異狀。
隻是平靜的站在那裏。
仿佛對出列站成數排的那些將軍們視而不見。
沒有異狀,就是最大的反常。
這次,蘇大為必然是想做點什麽。
他究竟想做什麽?
閻立本心中思忖著,決心看下去。
他是忠厚本分之人。
也是實幹型的官員。
並無意於朝爭。
在太後與李弘之間,並不想選邊站隊。
隻要是朝廷的旨意,他按著本份遵照便是。
大殿上,香氣氳氤。
珠簾後的武媚娘似在沉吟。
還未開口,就聽到李弘抬頭,頭上金冠冕旒珠玉碰撞,發出清越聲響。
「準奏。」
這是李弘第一次搶在武媚娘前出聲。
聲音裏有一種難掩的興奮之意。
像是衝破某種禁忌。
珠簾後的武媚娘,暗自皺了一下眉頭,但卻沒出言發對。
隻是眼神頗冷的看了一眼李弘的背影,繼續投向下麵站立的眾將身上。
停留片刻,目光移開,落在一直站在將領中,手持笏板,沉默不語的蘇大為身上。
他高大的身形,就算站在一眾大將軍中,也是異常醒目。
如同一個巨人。
阿彌,究竟想做什麽?
片刻之後,兩副地圖在殿上被掛了起來。
地圖旁,還各有一個巨大的沙盤,分別是遼東和西域的地勢地形。
雖然還比較粗陋,但比之過去平麵的地圖,已經是立體太多。
一眼能分出個大概來。
沙盤之法,是當年蘇大為獻出的。
被蕭嗣業大加讚許,引入兵部。
但可惜也沒向唐軍全軍推廣,一向被朝廷和兵部珍而視之,等閑密不示人。
朝中傳聞,兵部和工部,已經著手在做大唐萬裏疆域沙盤。
已經做了好幾個年頭。
究竟進展到哪一步,無人得知。
總之在聖人眼裏,此物乃國之利器,鎮國之寶。
乃唐軍中最高機密。
除非聖人參與的最高軍事會議,等閑不得示人。
此時,軍事地圖,與沙盤都列出來。
而都察寺卿嚴守鏡,以及掌管兵部情報的高級書吏,也被徵召上殿。
武媚娘帶著威嚴的聲音響起:「如今圖已備好,各位將軍,有什麽想問?」
程處嗣微微側臉看一眼身旁。
蘇慶節上前幾步,叉手道:「迴太後,臣曾在西域從軍,由臣來說西域之事。」
在蘇慶節身後,大將軍程務挺也跟著道:「臣曾隨總管征過遼東,遼東之事,由臣來說。」
程務挺乃是東夷都護程名振之子。
向為大唐年輕一代名將,戰功卓著,由他來說遼東之事,極為合適。
武媚娘微微頷首:「開始吧。」
蘇慶節再次行禮,走到西域地圖,隨手拿起一支竹杆,點向地圖道:「此處為長安,從長安出隴右……若全速奔襲,三個月可至武威。」
點了一點瓜洲一側:「這裏是酒泉,昔年我等在此地阻擋吐蕃人的攻勢,再往前,便是安西大都護的領地,以安西大都護為首,繼續向西,便是安西四鎮,為我大唐前出哨所,也是大唐在西域保持威懾的象徵。
過了四鎮,再前出,便是碎葉水,昔年我軍在這裏追擊過西突厥叛亂可汗沙缽羅。
碎葉水以西百裏,便是怛羅斯,這裏……」
蘇慶節對西域地名,娓娓道來,如數家珍。
經過他這般解釋,朝堂上三省六部,各部重臣,都對西域環境,有了一個直觀的了解。
坐在龍椅上的李弘也有些興奮的瞪大眼睛。
身子略有些不安的扭動了幾下。
過去十幾年,他都被養在深宮中,經受的是儒學經學大師的教導。
何曾這般接觸軍事。
這一切,對他是極新奇的體驗。
介紹完地圖地名。
蘇慶節的臉色變得嚴肅了許多:「臣現在,想說一下我軍在西域兩次大敗的情況,然後請太後、陛下,還有各位大臣、將軍們定奪,對西域用兵之策。」
「準。」
蘇慶節此次目光投在沙盤上,繞著沙盤走了半圈,似在迴憶著什麽。
這個攤開的沙盤,足有三丈寬,四丈長。
如此巨大,就算在兵部所製的沙盤裏也極為罕見。
殿上朝臣,隱隱有些猜測。
估摸著這大概是兵部與工部聯合製的大唐萬裏疆域的部份。
光是隴右到西域部分已經如此巨大。
若是大唐萬裏疆界,隻怕能鋪滿兵部的議事廳吧?
想想真讓人心潮澎湃。
也隻有親眼看到如此立體的圖樣,才知道,大唐是如何的恢宏偉大。
「陛下、太後,請看這裏。」
蘇慶節白皙的麵上,兩眼凜然有光。
頭盔無法將全部長發遮掩,有幾縷略帶蜷曲的鬢髮從縫隙伸出,透著幾分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