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師……」
「我雖精修佛法,但身體已經枯朽,近來已經感覺涅盤之日近,對於弘揚佛法之事,貧僧已無愧於佛,唯有一件……」
「法師請說。」
蘇大為心中驚訝,不知除了譯經外,還有何事能讓玄奘念念不忘。
「貞觀三年秋,有來自秦州的僧侶孝達在長安學涅槃經,學成返鄉,我與孝達一起去秦州,在秦州停留一夜後,又與人結伴去了蘭州,再轉涼州。
當時大唐與突厥交戰,邊關封鎖,但我心中求佛法心切,仍偷偷出關。
盡量伏夜行,至瓜州,再經玉門,越過五烽,渡流沙,備嚐艱苦,抵達伊吾,至高昌國。
在那裏,我受到高昌王麴文泰的禮遇。
麴文泰希望我留下,承諾舉國都會聽我教誨,並說如果不從,便遣我迴大唐。
但我當時答說,西行之心隻可日日堅強,豈使中途而止。
並以絕食明誌。
最終,麴文泰被打動,不但沒有為難,還以舉國之力,助我西行。
貧僧至今記得,麴文泰贈我四沙彌,以充給侍。
製法服三十具。
以西土多寒,又造麵衣、手衣、靴等,並黃金一百兩,銀錢三萬,綾及絹等五百匹,充我往返二十年所用之資。
並給馬三十匹,手力二十五人。」
事情已過去三十餘年了,但玄奘說起這些事,仍字字清晰,如在昨日。
蘇大為也不由為之動容。
高昌國小,這些金銀物事,按高昌國力,恐怕也是多力的積蓄。
那麴文泰居然捨得拿出來,全都奉送給玄奘法師。
「此外,麴文泰給西行沿路二十四國國王,都寫了國書,每書附大綾一匹為信。」
蘇大為心中默默算著。
大綾比普通的綾貴重,二十四匹至少得有一萬銀錢。
「為了尋求西突厥葉護可汗相助,麴文泰又獻綾綃五百匹,果味兩車。」
蘇大為聽到這裏,一時無言。
這位麴文泰,當真是有當世孟嚐的風骨。
一下子把國家數十年積蓄都送了出去,而且為玄奘法師考慮如此周全。
讓人除了感動,又復何言?
「法師,我聽說高昌……」
「是啊,貧僧在天竺學成歸來,按與麴文泰的約定,要留在高昌替他傳法三年,可是等貧僧原路返迴的時候,才知道……高昌已經不在了。」
蘇大為知道,高昌國,在貞觀十四年,為大唐所滅。
玄奘法師從天竺歸大唐時,本來可以走海路,並且有兩個崇佛國家願意傾囊相助。
若是走海路,將免去許多旅途勞苦。
但玄奘法師牢記與高昌王麴文泰十幾年前的約定,繞行上萬裏,重履險地,隻為去高昌國說法三年。
但是等他到達,才知道,世上已無高昌。
原處隻有大唐的高昌縣。
後來又變成大唐安西都護府。
至於高昌國王麴文泰,沒人知道他的確切下落。
隻知道是俘迴了大唐,又遷往別處安置。
幾經碾轉,下落已不可查。
玄奘法師一向平靜如古井的麵上,竟露出一絲苦澀。
「貧僧此生,言出必行,隻有這一件事,無法實現承諾,引為憾事。」
「法師,一切因緣際會,無常非常,法師何必執著。」
「執與非執,空與非空,又哪裏能說得那麽清楚。」
玄奘雙手合十道:「我輩學佛,所謂者何,無非心所安處,此念即起,若刻意去當它為空,便又落入執中。
阿彌,貧僧有一事相托。」
「法師請說。」
玄奘法師是蘇大為最為敬仰的師長,也是大唐佛法的引路人。
蘇大為心中,願為玄奘做點什麽。
看著此時老邁,力不能支的玄奘,心裏總覺得堵得慌。
第八章 一諾千金
「我西行往返共計十九年,行程五萬裏,所經所聞一百三十八國,返長安後,在太宗與陛下支持下,又召集大寺高僧組成譯場,又經十九年,嘔心瀝血譯出佛經七十五部,凡一千三百三十五卷,一千三百萬言……
當年佛前許的願,貧僧還了。
我此生於佛,已無憾事。
唯有欠下高昌國主的承諾……」
玄奘法師的喉頭微微蠕動了一下。
伸出顫巍巍的手,在身旁摸索著。
行者一閃身,上前替他拾起一個包裹。
包裹打開,裏麵有幾卷散發出墨香的經卷。
玄奘將其拿在手裏,雙手捧著遞向蘇大為:「這是由我口述,經由辯機等為我執筆,完成的《大唐西域記》,將來……若將來有機會,請將它替我,交給高昌國主後人,以全貧僧之念。」
「是。」
蘇大為肅容,雙手接過,低聲道:「領法旨。」
後世1981年,《大唐西域記》殘卷在新疆鄯善縣吐峪溝鄉石窟寺出土。
此即蘇大為完成玄奘法師遺願,將《大唐西域記》,交予麴氏後人,麴智諶。
後來安史之亂,麴氏為避禍,逃迴高昌故地,並將《大唐西域記》原本埋藏。
這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縱觀《大唐西域記》裏,並沒有關於高昌國主這一段記錄。
「我雖精修佛法,但身體已經枯朽,近來已經感覺涅盤之日近,對於弘揚佛法之事,貧僧已無愧於佛,唯有一件……」
「法師請說。」
蘇大為心中驚訝,不知除了譯經外,還有何事能讓玄奘念念不忘。
「貞觀三年秋,有來自秦州的僧侶孝達在長安學涅槃經,學成返鄉,我與孝達一起去秦州,在秦州停留一夜後,又與人結伴去了蘭州,再轉涼州。
當時大唐與突厥交戰,邊關封鎖,但我心中求佛法心切,仍偷偷出關。
盡量伏夜行,至瓜州,再經玉門,越過五烽,渡流沙,備嚐艱苦,抵達伊吾,至高昌國。
在那裏,我受到高昌王麴文泰的禮遇。
麴文泰希望我留下,承諾舉國都會聽我教誨,並說如果不從,便遣我迴大唐。
但我當時答說,西行之心隻可日日堅強,豈使中途而止。
並以絕食明誌。
最終,麴文泰被打動,不但沒有為難,還以舉國之力,助我西行。
貧僧至今記得,麴文泰贈我四沙彌,以充給侍。
製法服三十具。
以西土多寒,又造麵衣、手衣、靴等,並黃金一百兩,銀錢三萬,綾及絹等五百匹,充我往返二十年所用之資。
並給馬三十匹,手力二十五人。」
事情已過去三十餘年了,但玄奘說起這些事,仍字字清晰,如在昨日。
蘇大為也不由為之動容。
高昌國小,這些金銀物事,按高昌國力,恐怕也是多力的積蓄。
那麴文泰居然捨得拿出來,全都奉送給玄奘法師。
「此外,麴文泰給西行沿路二十四國國王,都寫了國書,每書附大綾一匹為信。」
蘇大為心中默默算著。
大綾比普通的綾貴重,二十四匹至少得有一萬銀錢。
「為了尋求西突厥葉護可汗相助,麴文泰又獻綾綃五百匹,果味兩車。」
蘇大為聽到這裏,一時無言。
這位麴文泰,當真是有當世孟嚐的風骨。
一下子把國家數十年積蓄都送了出去,而且為玄奘法師考慮如此周全。
讓人除了感動,又復何言?
「法師,我聽說高昌……」
「是啊,貧僧在天竺學成歸來,按與麴文泰的約定,要留在高昌替他傳法三年,可是等貧僧原路返迴的時候,才知道……高昌已經不在了。」
蘇大為知道,高昌國,在貞觀十四年,為大唐所滅。
玄奘法師從天竺歸大唐時,本來可以走海路,並且有兩個崇佛國家願意傾囊相助。
若是走海路,將免去許多旅途勞苦。
但玄奘法師牢記與高昌王麴文泰十幾年前的約定,繞行上萬裏,重履險地,隻為去高昌國說法三年。
但是等他到達,才知道,世上已無高昌。
原處隻有大唐的高昌縣。
後來又變成大唐安西都護府。
至於高昌國王麴文泰,沒人知道他的確切下落。
隻知道是俘迴了大唐,又遷往別處安置。
幾經碾轉,下落已不可查。
玄奘法師一向平靜如古井的麵上,竟露出一絲苦澀。
「貧僧此生,言出必行,隻有這一件事,無法實現承諾,引為憾事。」
「法師,一切因緣際會,無常非常,法師何必執著。」
「執與非執,空與非空,又哪裏能說得那麽清楚。」
玄奘雙手合十道:「我輩學佛,所謂者何,無非心所安處,此念即起,若刻意去當它為空,便又落入執中。
阿彌,貧僧有一事相托。」
「法師請說。」
玄奘法師是蘇大為最為敬仰的師長,也是大唐佛法的引路人。
蘇大為心中,願為玄奘做點什麽。
看著此時老邁,力不能支的玄奘,心裏總覺得堵得慌。
第八章 一諾千金
「我西行往返共計十九年,行程五萬裏,所經所聞一百三十八國,返長安後,在太宗與陛下支持下,又召集大寺高僧組成譯場,又經十九年,嘔心瀝血譯出佛經七十五部,凡一千三百三十五卷,一千三百萬言……
當年佛前許的願,貧僧還了。
我此生於佛,已無憾事。
唯有欠下高昌國主的承諾……」
玄奘法師的喉頭微微蠕動了一下。
伸出顫巍巍的手,在身旁摸索著。
行者一閃身,上前替他拾起一個包裹。
包裹打開,裏麵有幾卷散發出墨香的經卷。
玄奘將其拿在手裏,雙手捧著遞向蘇大為:「這是由我口述,經由辯機等為我執筆,完成的《大唐西域記》,將來……若將來有機會,請將它替我,交給高昌國主後人,以全貧僧之念。」
「是。」
蘇大為肅容,雙手接過,低聲道:「領法旨。」
後世1981年,《大唐西域記》殘卷在新疆鄯善縣吐峪溝鄉石窟寺出土。
此即蘇大為完成玄奘法師遺願,將《大唐西域記》,交予麴氏後人,麴智諶。
後來安史之亂,麴氏為避禍,逃迴高昌故地,並將《大唐西域記》原本埋藏。
這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縱觀《大唐西域記》裏,並沒有關於高昌國主這一段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