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
蘇大為翻身躍下。
沙彌道:「法師和行者師兄都在殿中等候,請隨我來。」
蘇大為輕拍了下龍子的馬背,在它耳旁道:「我去見見故人,你就在附近等我。」
龍子通靈,甩了甩脖頸上的鬃毛,沖蘇大為點點頭,輕嘶一聲。
轉身自顧自去了。
蘇大為跟著沙彌跨入玉華宮。
宮殿壯麗恢弘,然而蘇大為卻無心去欣賞。
心中隱隱感覺到一絲沉重。
玄奘法師身體真的不成了嗎?
雖然知道許多事都是命中注定的,但一個自己熟悉的師長,歷史中赫赫有名的一代高僧,眼看著一步步遠去。
心裏頭,竟生出萬般悵然與痛惜。
當年在長安裏,無數個日夜到玄奘法師坐前,聽他講經,得他指點,領悟到許多道理。
也使他在異人的修行中,進境一日千裏。
也正是玄奘法師,令他明白,修行一途,不光是身體的錘鍊,更重心靈修為。
要想「悟」,須得守住心猿與意馬。
心中念頭紛亂,各種迴憶與雜念,紛遝而至。
一時間,穩定的心境都有些動搖。
蘇大為立時察覺,忙深吸了口氣,將這些雜念壓下。
跟著沙彌行走,不知不覺已穿過前殿。
很快來到中間一座大殿。
但見院中幹淨整潔。
許多靜默的僧人席地而坐。
院內擺置著許多木架,上麵堆滿著無數經文。
那些僧人或研讀,或校對。
在幫玄奘一起做著譯經工作。
譯經是一個浩大的工程,需要龐大的僧團相助。
見到沙彌帶著陌生人來,院中僧人也無人抬頭,都在忙著手裏的工作。
蘇大為一眼看到,在殿門旁,立著一個熟悉的人影。
他加快腳步,越過沙彌,來到行者麵前:「行者師兄,法師他?」
「在裏麵,法師在等你。」
行者喉頭微微蠕動,側身讓開。
蘇大為匆匆掃了行者一眼,隻覺得行者的神情有些怪異。
與往日不同。
但是具體哪裏不同,一時又說不出來。
踏入殿中,首先是覺得眼前光線微微一黯。
鼻中隱隱嗅到一種檀香味。
隨即看到倚著照壁,在蒲團上盤膝而坐的玄奘法師。
蘇大為看到玄奘時,恰好對方的也張開雙眼,與之對視。
「法師,我迴來了。」
蘇大為心中微震,快步上去,單膝跪在玄奘身前。
「你迴來了,甚好。」
玄奘的麵上,無喜無輩。
聲音略有些沙啞。
主動伸手握住蘇大為的手:「地上涼,你且起來。」
蘇大為心裏又是一驚。
玄奘的手,瘦骨嶙峋,簡直就是皮包著骨。
而且這幹癟而蒼老的手,觸之冰涼,仿佛沒有一絲血氣。
「行者師兄,法師的手怎麽這般冷?法師還盤坐地上,這……」
「毋須擔心。」
玄奘手上微微用力,想將蘇大為拉起。
但他連坐著都吃力了,這拉的力氣,甚至不如孩童。
蘇大為不敢與之相抗,忙隨著站起。
「法師,地上寒冷,我幫你換個暖和的地方可好?」
「不必……」
行者在這時,忍不住開口:「法師已經數日水米未進了。」
「法師,這如何使得?不吃東西可不成。」
蘇大為急道。
他身為異人四品,如今的飯量隻大不小。
就算以他年輕力壯,如果數日不吃,也會極度虛弱下去。
更何況以玄奘的年紀和身體。
別說病痛,這麽餓幾天,哪還有命在。
「貧僧不餓。」
玄奘堅決的搖頭道:「阿彌,你來了,很好,就陪我坐一會。」
蘇大為心中那種不安感越來越強烈。
他有些著急的迴頭看了一眼行者,卻見行者眼帶霧氣,微微搖頭。
心知不可勸。
隻能心中嘆息一聲,迴頭看向玄奘。
聽說高僧大德,在生命走到盡頭時,都會有感應,有異象。
玄奘法師喝令怕是,已經知道自己涅盤之日。
「阿彌,不必多想,金剛經世尊說頌曰,諸和合所為,如星翳燈幻,露泡夢電雲,應作如是觀。」
玄奘法師說的,乃是他翻譯的《能斷金剛經》。
《金剛經》有多個譯版,以鳩摩羅什版最為朗朗上口,皆因鳩摩羅什既通漢文,又有極高的音律造詣,翻譯以意為先,以節奏易上口,易記頌為要。
玄奘法師卻是堅持直譯。
就是完全按天竺佛經原旨,不改其音意,以求將佛經原貌示人。
蘇大為略一沉吟,拖來一個蒲團,在玄奘法師麵前,依樣盤膝坐下。
低頭道:「願聽法師教誨。」
「自從顯慶五年,來到玉華宮,我始譯《大般若經》。
此經梵本計二十萬頌,卷帙浩繁,門徒每請刪節精簡,貧僧堅持不刪一字。
至龍朔今年,終於譯完這部多達六百卷的長經巨著。」
玄奘微微喘息了一口氣道:「譯完這部,貧僧已感心力枯竭,雖還有諾幹經文未及譯,但此後還有門徒繼續把譯經之事繼承下去,貧僧在此事,已無遺憾。」
蘇大為翻身躍下。
沙彌道:「法師和行者師兄都在殿中等候,請隨我來。」
蘇大為輕拍了下龍子的馬背,在它耳旁道:「我去見見故人,你就在附近等我。」
龍子通靈,甩了甩脖頸上的鬃毛,沖蘇大為點點頭,輕嘶一聲。
轉身自顧自去了。
蘇大為跟著沙彌跨入玉華宮。
宮殿壯麗恢弘,然而蘇大為卻無心去欣賞。
心中隱隱感覺到一絲沉重。
玄奘法師身體真的不成了嗎?
雖然知道許多事都是命中注定的,但一個自己熟悉的師長,歷史中赫赫有名的一代高僧,眼看著一步步遠去。
心裏頭,竟生出萬般悵然與痛惜。
當年在長安裏,無數個日夜到玄奘法師坐前,聽他講經,得他指點,領悟到許多道理。
也使他在異人的修行中,進境一日千裏。
也正是玄奘法師,令他明白,修行一途,不光是身體的錘鍊,更重心靈修為。
要想「悟」,須得守住心猿與意馬。
心中念頭紛亂,各種迴憶與雜念,紛遝而至。
一時間,穩定的心境都有些動搖。
蘇大為立時察覺,忙深吸了口氣,將這些雜念壓下。
跟著沙彌行走,不知不覺已穿過前殿。
很快來到中間一座大殿。
但見院中幹淨整潔。
許多靜默的僧人席地而坐。
院內擺置著許多木架,上麵堆滿著無數經文。
那些僧人或研讀,或校對。
在幫玄奘一起做著譯經工作。
譯經是一個浩大的工程,需要龐大的僧團相助。
見到沙彌帶著陌生人來,院中僧人也無人抬頭,都在忙著手裏的工作。
蘇大為一眼看到,在殿門旁,立著一個熟悉的人影。
他加快腳步,越過沙彌,來到行者麵前:「行者師兄,法師他?」
「在裏麵,法師在等你。」
行者喉頭微微蠕動,側身讓開。
蘇大為匆匆掃了行者一眼,隻覺得行者的神情有些怪異。
與往日不同。
但是具體哪裏不同,一時又說不出來。
踏入殿中,首先是覺得眼前光線微微一黯。
鼻中隱隱嗅到一種檀香味。
隨即看到倚著照壁,在蒲團上盤膝而坐的玄奘法師。
蘇大為看到玄奘時,恰好對方的也張開雙眼,與之對視。
「法師,我迴來了。」
蘇大為心中微震,快步上去,單膝跪在玄奘身前。
「你迴來了,甚好。」
玄奘的麵上,無喜無輩。
聲音略有些沙啞。
主動伸手握住蘇大為的手:「地上涼,你且起來。」
蘇大為心裏又是一驚。
玄奘的手,瘦骨嶙峋,簡直就是皮包著骨。
而且這幹癟而蒼老的手,觸之冰涼,仿佛沒有一絲血氣。
「行者師兄,法師的手怎麽這般冷?法師還盤坐地上,這……」
「毋須擔心。」
玄奘手上微微用力,想將蘇大為拉起。
但他連坐著都吃力了,這拉的力氣,甚至不如孩童。
蘇大為不敢與之相抗,忙隨著站起。
「法師,地上寒冷,我幫你換個暖和的地方可好?」
「不必……」
行者在這時,忍不住開口:「法師已經數日水米未進了。」
「法師,這如何使得?不吃東西可不成。」
蘇大為急道。
他身為異人四品,如今的飯量隻大不小。
就算以他年輕力壯,如果數日不吃,也會極度虛弱下去。
更何況以玄奘的年紀和身體。
別說病痛,這麽餓幾天,哪還有命在。
「貧僧不餓。」
玄奘堅決的搖頭道:「阿彌,你來了,很好,就陪我坐一會。」
蘇大為心中那種不安感越來越強烈。
他有些著急的迴頭看了一眼行者,卻見行者眼帶霧氣,微微搖頭。
心知不可勸。
隻能心中嘆息一聲,迴頭看向玄奘。
聽說高僧大德,在生命走到盡頭時,都會有感應,有異象。
玄奘法師喝令怕是,已經知道自己涅盤之日。
「阿彌,不必多想,金剛經世尊說頌曰,諸和合所為,如星翳燈幻,露泡夢電雲,應作如是觀。」
玄奘法師說的,乃是他翻譯的《能斷金剛經》。
《金剛經》有多個譯版,以鳩摩羅什版最為朗朗上口,皆因鳩摩羅什既通漢文,又有極高的音律造詣,翻譯以意為先,以節奏易上口,易記頌為要。
玄奘法師卻是堅持直譯。
就是完全按天竺佛經原旨,不改其音意,以求將佛經原貌示人。
蘇大為略一沉吟,拖來一個蒲團,在玄奘法師麵前,依樣盤膝坐下。
低頭道:「願聽法師教誨。」
「自從顯慶五年,來到玉華宮,我始譯《大般若經》。
此經梵本計二十萬頌,卷帙浩繁,門徒每請刪節精簡,貧僧堅持不刪一字。
至龍朔今年,終於譯完這部多達六百卷的長經巨著。」
玄奘微微喘息了一口氣道:「譯完這部,貧僧已感心力枯竭,雖還有諾幹經文未及譯,但此後還有門徒繼續把譯經之事繼承下去,貧僧在此事,已無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