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4章 方清決策。
都修仙了誰跟你單打獨鬥? 作者:沒麵子的天王老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此刻,北疆大梁的丞相府內,氣氛凝重。
方清正襟危坐在中堂之上,靜靜聆聽著幾名錦衣衛詳述京城近日的民怨。
待他們言畢,方清微微點頭,神色冷峻道:“民怨須得先行壓製,絕不能任其煽動輿論,釀成大禍。”
若任由一星半點的異議之聲肆意蔓延,日後必定如星火燎原,
待那民怨如沸水般徹底沸騰,京城內部必將引發一係列難以預料的連鎖反應。
一名錦衣衛微微抬頭,小心翼翼地覷著方清的神色,試探道:“方相,依卑職之見,不妨略施小惠,將他們打發了,以此安撫人心…… 您意下如何?”
方清手中的動作陡然一滯,緩緩挪開那覆於眼上的手,目光如電般射向那名錦衣衛,挑眉反問:“安撫?”
旋即,語氣轉厲,怒斥道:“吾令汝等壓製民怨,爾卻提什麽安撫?!”
這突如其來的怒斥,讓那名錦衣衛瞬間懵了神,一臉茫然道:“不安撫的話,那…… 那該如何壓製呢?”
方清冷笑一聲,喝道:“讓他們閉嘴!這難道不是你們錦衣衛最拿手的事嗎?!”
此言一出,兩名錦衣衛不禁倒吸一口涼氣,彼此對視一眼,眼中滿是驚愕。
方清素日裏一向推行 “仁政”,屢屢反對他們錦衣衛嚴刑拷打、冷酷無情的辦案手段。
今日,本想討好方清,卻不想馬屁拍到了馬腿上。
誰能料到,方清此次對於此事的處理手段,竟比他們更為極端。
“方相!若真如此行事,隻怕會適得其反啊……” 那名錦衣衛心有不甘,還欲再諫,卻被方清抬手打斷。
方清深吸一口氣,強捺住心頭的煩躁,耐著性子道:“罷了,吾給你二人講個故事,且聽好。”
二人麵麵相覷,趕忙齊聲應道:“卑職等洗耳恭聽。”
方清微微頷首,眼神微微上飄,似陷入迴憶之中,緩緩說道:“昔有一書生,養了一頭驢。某夜,書生挑燈夜讀,那驢卻在院中慘叫不止,擾得書生無法靜心。書生遂起身,至院中查看究竟。”
“待他近前,方知驢的屁股上紮了一根刺,疼得它嘶鳴不斷。”
說到此處,方清稍作停頓,目光掃向二人,問道:“你們且猜,那書生是如何做的?”
一名錦衣衛試探著迴答:“書生可是將刺拔了?”
方清輕輕搖頭,嘴角浮起一抹意味深長的笑意,道:“他卻是取來繩索,將驢嘴給綁了起來。”
“什麽?這書生莫不是糊塗了?有問題不解決,卻隻知……” 另一名錦衣衛剛說到此處,像是突然意識到了什麽,猛地閉上了嘴巴。
因為他赫然發覺,此刻方清的所作所為,竟與那書生如出一轍。
“覺得那書生愚蠢?” 方清似笑非笑地問道。
兩名錦衣衛尷尬一笑,忙不迭地擺手否認。
方清亦是跟著一笑,隻是那笑容未達眼底,他接著問道:“連愚笨之人都曉得,拔掉刺,驢便不再嘶叫的道理,難道飽讀詩書的書生會不知?”
“你們就不曾想過,那書生或許另有考量?”
“是何考量?” 錦衣衛一臉好奇,實在想不通書生為何要如此行事。
方清卻隻是緩緩搖頭,神色有些莫測:“吾亦不知。”
“但吾深知,那書生絕非愚笨之人,他如此做,必有其緣由。而本相這般決策,亦是經過深思熟慮,有本相不得不為之的考量!”
方清目光一凜,神色凝重起來,沉聲道:“不妨直言告知你們,如今外麵反賊蠢蠢欲動,我大梁正麵臨外憂內患之局,哪有閑心顧及那些草民的死活?”
“非但如此,為應對即將來臨的戰事,本相還需加重稅賦,盡快斂財,以充實國庫,方能有備無患!”
“還要加稅?” 兩名錦衣衛聽聞方清此言,皆被驚得瞠目結舌。
如今京城之中民怨已然沸騰,局勢本就岌岌可危,若再加重稅賦,無異於火上澆油,隻怕頃刻間便會引發大亂。
“方相,此舉萬萬不可啊!若真如此行事,恐生官逼民反的大禍!” 一名錦衣衛滿臉憂色,急切諫言。
方清眉頭緊皺,深吸一口氣,眼神中閃過一絲不屑,冷哼道:“一群泥腿子,就算反了又能掀起多大風浪?”
他微微眯起雙眼,似在思索,又似在向二人灌輸自己的理念:“戰爭,打的便是錢糧。你且想想,這些毫無組織的烏合之眾,能湊得出錢財來造反嗎?”
“縱觀古今,那些所謂的百姓起義,哪一次背後沒有權勢者的推波助瀾?這些打著起義旗號的爭鬥,究其本質,不過是權勢階層之間的博弈。那些百姓,不過是被推上戰場的炮灰,是他們出師有名的借口罷了。”
方清緩緩起身,背著手踱步,神色愈發冷峻:“他們自以為在為自己而戰,卻不知根本無人在乎他們的死活。即便是他們所推崇之人登上皇位,又怎會真正在意這些草芥之民?”
“國家得以存續的根本,並非百姓,而是國家自身的存在。若國之將傾,連軍餉都拿不出,難道你以為僅憑幾句空話,或是往昔些許小恩小惠,便能說動他們投身行伍,保家衛國?”
方清猛地一拍桌子,眼中閃過一絲狠厲,厲聲道:“他們不會被說動的!想要為國續命,便不能將他們當人,而是要將他們視為國家壯大的養料!”
“國與人本就相輔相依,各取所需!”
“盛世之時,可多施些恩澤,讓他們休養生息,多多繁衍子嗣,為大梁的繁榮昌盛效力。可如今身處亂世,便不得不采取非常之策,行殺雞取卵之舉!隻要大梁能存續下去,度過這眼前的危難,屆時再施恩安撫,一切自會平息。”
一名錦衣衛聽聞方清這般決然的言論,心中忐忑,忍不住小心翼翼地問道:“方相,若是如此行事,終究未能平息民怨,又當如何?”
方清微微眯起雙眼,目光悠悠投向窗外那高聳入雲的聚賢塔,似在看著什麽人,又似在思索著天下大勢,緩緩開口道:“會平息的……”
“這群庶民,心思單純得很。日子過得順遂,便會對掌權者歌功頌德;一旦生計艱難,便會口出怨言。”
“若連溫飽都成問題,他們便會揭竿而起。至於坐在皇位上的是誰,國號是大梁、大乾,亦或是大唐,於他們而言,皆無足輕重。”
“他們所關心者,唯有自身能否安樂度日。故而,與他們談情義,不過是對牛彈琴,唯有以強權馭之!”
“若我等勝了,隻需三十年,便可重獲他們的擁戴。即便不幸落敗,新的掌權者亦不過是讓他們過上一段安穩日子。待新朝國力衰退,內憂外患之際,他們依舊會走上我們的老路。”
“如此周而複始,不停地起義,朝廷不停地更替…… 又有何意義?”
“真正能主宰局勢的,永遠是權勢階層!隻要能穩住朝中權貴,便是將那些賤民壓榨殆盡,又有何妨?即便餓死些許,又有何懼?”
“能左右大梁存亡者,豈會是那等鄉野賤民!”
言罷,一陣寒風唿嘯而過,吹得窗欞嘎吱作響,似也在為這冷酷無情的言語而顫栗。
那名錦衣衛聽聞此言,心中一凜,下意識地低下頭,不敢再直視方清那透著森冷寒意的雙眼。
領了方清的命令,二人如履薄冰地走出丞相府。
凜冽的寒風如刀割般刮過,丞相府門前的石獅子在昏黃的天色下顯得越發猙獰。
二人站在門口,皆沉默不語,麵色凝重。
許久之後,他們緩緩轉過頭,目光交匯。
“我好像明白柳公為何舍棄這天下了……” 一名錦衣衛忍不住低聲開口,聲音被風扯得支離破碎。
“慎言!!!” 另一名錦衣衛神色驟變,像驚弓之鳥般左顧右盼,待確認附近無人後,才微微鬆了口氣,額頭上卻已沁出細密的汗珠。
“怕什麽?!” 那名錦衣衛非但沒有住口,反而理直氣壯起來,激動地握緊了拳頭,
臉上滿是憤懣,“往昔柳公總是勸慰我等要為自己而活,想必他早就看透了這荒唐的世道。就憑這點小事,他又怎會怪罪我們?”
“但現在咱們可是在替方相做事,不得不防啊!”
“……”
二人再度陷入沉默,腳步不自覺地挪動,不知不覺間,來到了一處略顯陳舊的宅邸前。
周圍的街道冷冷清清,唯有風聲在耳邊唿嘯。
二人對視一眼,默契地緩緩拔出腰間長刀,刀刃在黯淡的光線下閃爍著森冷的光。
臨進宅門之前,其中一人停在門前,轉頭看向同伴,問道:“你還記得柳公說的那句話嗎?”
另一人身形猛地一頓,緩緩轉過頭,目光中帶著一絲疑惑:“哪句?”
“英雄主義。”
那人微微一怔,思索片刻後,有些不確定地說道:“是不是即便看透了這世間的黑暗麵…… 仍能熱愛生活的人?”
他輕輕點了點頭,眼神中閃過一絲複雜的情緒:“怪不得柳公稱這種人為英雄…… 麵對方相這般冷酷的指令,我幾乎要對這世界絕望,可想想柳公所說的英雄主義,我才明白堅守內心的可貴。就在剛才,我的心差點就亂了。”
另一人也跟著重重歎了口氣,壓低聲音道:“還是跟著柳公做事痛快…… 最起碼他不會讓我們去做這種違心之事!”
說罷,他眉頭緊皺,眼中滿是無奈與掙紮。
緊接著,他緩緩將臉湊近門縫,朝裏窺探,眼神中閃過一絲不忍,惋惜道:“隻不過是言辭激烈了些...... 唉!可惜這一家人了。”
確認庭院中無人後,他咽了咽口水,額頭上已滿是汗珠,雙手微微顫抖著將長刀從門縫處探了進去,試圖輕輕勾起門栓。
每一個動作都小心翼翼,仿佛生怕發出一點聲響。
隨著 “哢噠” 一聲輕響,門栓終於被成功勾起。
門緩緩打開,發出一陣輕微的 “嘎吱” 聲,在這靜謐的氛圍中顯得格外刺耳。
二人腳步放輕,緩緩進去後,又迅速迴身,輕輕將身後的門重新插好門栓。
…………
夜幕如墨,緩緩暈染了整個天際。凜冽的寒風在崖頂唿嘯盤旋,似要將世間萬物都卷入它的肆虐之中。
柳一與第五叔牙並肩佇立在崖頂,俯瞰著遠處那如黑色洪流般浩浩蕩蕩的護國軍,士兵們的盔甲在黯淡的月光下閃爍著冷冽的光,行軍的腳步聲如同沉悶的戰鼓,敲打著夜幕下的寂靜。
第五叔牙眉頭微蹙,神色略顯不自在,他不著痕跡地往旁邊挪了挪,而後湊近柳一,壓低聲音說道:“若早知你將他請來,我等何苦來此?”
他口中所指,正是與柳一一同前來的無極。
“就算是百萬護國軍,對他來說也隻是頃刻之事,那次聖地大戰若不是雲天臨陣請下國運,輸贏還未可知呢!”
雖說他已盡量壓低聲音,然而在無極麵前,卻如同耳邊低語般清晰。
無極緩緩睜開雙眸,那目光仿若實質,雖未看向第五叔牙,可僅是那森冷的語氣,便已讓第五叔牙瞬間膽戰心驚。
“怎麽?本座來此觀摩,叔牙你可是頗有微詞?” 無極的聲音冰冷刺骨,仿佛裹挾著這寒夜的冰霜。
柳一見狀,趕忙上前打圓場:“師尊隻是來觀摩,並不會插手。此番行動,最主要的還是磨煉他們。”
就在眾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護國軍之時,無極的神色陡然一凜,如鷹般銳利的目光猛地射向一側,對著那空蕩的空氣,一聲怒喝猶如炸雷般響起:“既已到此,何故藏頭露尾?!”
柳一渾身一震,心髒猛地一縮,順著無極所指的方向看去。
隻見,那原本空無一物的地方,空間竟泛起一陣微微的漣漪,緊接著,一道身影緩緩浮現。
待看清來人麵容,柳一心中 “咯噔” 一下,下意識地扭頭看向第五叔牙。
隻見第五叔牙麵色瞬間變得煞白如紙,嘴唇微微顫抖,像是遭遇到了什麽極其可怕的事情。
他緩緩抬起手,死死地捂住臉,身子微微顫抖,卻始終一言不發,仿佛隻要這樣就能將自己隱匿起來。
“晚輩納蘭雨墨,見過無極前輩。” 那道身影盈盈下拜,聲音雖輕柔,卻在這寂靜的夜空中清晰可聞。
來者正是納蘭雨墨,如今百花聖地的聖主。
當年聖地之戰慘烈非常,百花聖地在那場浩劫中死傷無數,元氣大傷。
就連那大乘期的聖主,也不幸隕落在柳雲天之手。
雖說在柳雲天的暗中扶持下,百花聖地勉強維持著,可如今也隻能勉強躋身一流勢力之列,在這風雲變幻的亂世中苟延殘喘。
無極雙眼微微眯起,眸中寒芒閃爍,猶如兩把利刃。
他冷哼一聲,臉上滿是不屑,譏諷話語如冰碴般刺人:“哦?這不是百花聖主嗎?本座記得你是靠著背叛自己的師尊才上位的?”
“哦,對了…… 林影被柳雲天耍得團團轉,本座記得這裏也有你的‘功勞’吧?”
方清正襟危坐在中堂之上,靜靜聆聽著幾名錦衣衛詳述京城近日的民怨。
待他們言畢,方清微微點頭,神色冷峻道:“民怨須得先行壓製,絕不能任其煽動輿論,釀成大禍。”
若任由一星半點的異議之聲肆意蔓延,日後必定如星火燎原,
待那民怨如沸水般徹底沸騰,京城內部必將引發一係列難以預料的連鎖反應。
一名錦衣衛微微抬頭,小心翼翼地覷著方清的神色,試探道:“方相,依卑職之見,不妨略施小惠,將他們打發了,以此安撫人心…… 您意下如何?”
方清手中的動作陡然一滯,緩緩挪開那覆於眼上的手,目光如電般射向那名錦衣衛,挑眉反問:“安撫?”
旋即,語氣轉厲,怒斥道:“吾令汝等壓製民怨,爾卻提什麽安撫?!”
這突如其來的怒斥,讓那名錦衣衛瞬間懵了神,一臉茫然道:“不安撫的話,那…… 那該如何壓製呢?”
方清冷笑一聲,喝道:“讓他們閉嘴!這難道不是你們錦衣衛最拿手的事嗎?!”
此言一出,兩名錦衣衛不禁倒吸一口涼氣,彼此對視一眼,眼中滿是驚愕。
方清素日裏一向推行 “仁政”,屢屢反對他們錦衣衛嚴刑拷打、冷酷無情的辦案手段。
今日,本想討好方清,卻不想馬屁拍到了馬腿上。
誰能料到,方清此次對於此事的處理手段,竟比他們更為極端。
“方相!若真如此行事,隻怕會適得其反啊……” 那名錦衣衛心有不甘,還欲再諫,卻被方清抬手打斷。
方清深吸一口氣,強捺住心頭的煩躁,耐著性子道:“罷了,吾給你二人講個故事,且聽好。”
二人麵麵相覷,趕忙齊聲應道:“卑職等洗耳恭聽。”
方清微微頷首,眼神微微上飄,似陷入迴憶之中,緩緩說道:“昔有一書生,養了一頭驢。某夜,書生挑燈夜讀,那驢卻在院中慘叫不止,擾得書生無法靜心。書生遂起身,至院中查看究竟。”
“待他近前,方知驢的屁股上紮了一根刺,疼得它嘶鳴不斷。”
說到此處,方清稍作停頓,目光掃向二人,問道:“你們且猜,那書生是如何做的?”
一名錦衣衛試探著迴答:“書生可是將刺拔了?”
方清輕輕搖頭,嘴角浮起一抹意味深長的笑意,道:“他卻是取來繩索,將驢嘴給綁了起來。”
“什麽?這書生莫不是糊塗了?有問題不解決,卻隻知……” 另一名錦衣衛剛說到此處,像是突然意識到了什麽,猛地閉上了嘴巴。
因為他赫然發覺,此刻方清的所作所為,竟與那書生如出一轍。
“覺得那書生愚蠢?” 方清似笑非笑地問道。
兩名錦衣衛尷尬一笑,忙不迭地擺手否認。
方清亦是跟著一笑,隻是那笑容未達眼底,他接著問道:“連愚笨之人都曉得,拔掉刺,驢便不再嘶叫的道理,難道飽讀詩書的書生會不知?”
“你們就不曾想過,那書生或許另有考量?”
“是何考量?” 錦衣衛一臉好奇,實在想不通書生為何要如此行事。
方清卻隻是緩緩搖頭,神色有些莫測:“吾亦不知。”
“但吾深知,那書生絕非愚笨之人,他如此做,必有其緣由。而本相這般決策,亦是經過深思熟慮,有本相不得不為之的考量!”
方清目光一凜,神色凝重起來,沉聲道:“不妨直言告知你們,如今外麵反賊蠢蠢欲動,我大梁正麵臨外憂內患之局,哪有閑心顧及那些草民的死活?”
“非但如此,為應對即將來臨的戰事,本相還需加重稅賦,盡快斂財,以充實國庫,方能有備無患!”
“還要加稅?” 兩名錦衣衛聽聞方清此言,皆被驚得瞠目結舌。
如今京城之中民怨已然沸騰,局勢本就岌岌可危,若再加重稅賦,無異於火上澆油,隻怕頃刻間便會引發大亂。
“方相,此舉萬萬不可啊!若真如此行事,恐生官逼民反的大禍!” 一名錦衣衛滿臉憂色,急切諫言。
方清眉頭緊皺,深吸一口氣,眼神中閃過一絲不屑,冷哼道:“一群泥腿子,就算反了又能掀起多大風浪?”
他微微眯起雙眼,似在思索,又似在向二人灌輸自己的理念:“戰爭,打的便是錢糧。你且想想,這些毫無組織的烏合之眾,能湊得出錢財來造反嗎?”
“縱觀古今,那些所謂的百姓起義,哪一次背後沒有權勢者的推波助瀾?這些打著起義旗號的爭鬥,究其本質,不過是權勢階層之間的博弈。那些百姓,不過是被推上戰場的炮灰,是他們出師有名的借口罷了。”
方清緩緩起身,背著手踱步,神色愈發冷峻:“他們自以為在為自己而戰,卻不知根本無人在乎他們的死活。即便是他們所推崇之人登上皇位,又怎會真正在意這些草芥之民?”
“國家得以存續的根本,並非百姓,而是國家自身的存在。若國之將傾,連軍餉都拿不出,難道你以為僅憑幾句空話,或是往昔些許小恩小惠,便能說動他們投身行伍,保家衛國?”
方清猛地一拍桌子,眼中閃過一絲狠厲,厲聲道:“他們不會被說動的!想要為國續命,便不能將他們當人,而是要將他們視為國家壯大的養料!”
“國與人本就相輔相依,各取所需!”
“盛世之時,可多施些恩澤,讓他們休養生息,多多繁衍子嗣,為大梁的繁榮昌盛效力。可如今身處亂世,便不得不采取非常之策,行殺雞取卵之舉!隻要大梁能存續下去,度過這眼前的危難,屆時再施恩安撫,一切自會平息。”
一名錦衣衛聽聞方清這般決然的言論,心中忐忑,忍不住小心翼翼地問道:“方相,若是如此行事,終究未能平息民怨,又當如何?”
方清微微眯起雙眼,目光悠悠投向窗外那高聳入雲的聚賢塔,似在看著什麽人,又似在思索著天下大勢,緩緩開口道:“會平息的……”
“這群庶民,心思單純得很。日子過得順遂,便會對掌權者歌功頌德;一旦生計艱難,便會口出怨言。”
“若連溫飽都成問題,他們便會揭竿而起。至於坐在皇位上的是誰,國號是大梁、大乾,亦或是大唐,於他們而言,皆無足輕重。”
“他們所關心者,唯有自身能否安樂度日。故而,與他們談情義,不過是對牛彈琴,唯有以強權馭之!”
“若我等勝了,隻需三十年,便可重獲他們的擁戴。即便不幸落敗,新的掌權者亦不過是讓他們過上一段安穩日子。待新朝國力衰退,內憂外患之際,他們依舊會走上我們的老路。”
“如此周而複始,不停地起義,朝廷不停地更替…… 又有何意義?”
“真正能主宰局勢的,永遠是權勢階層!隻要能穩住朝中權貴,便是將那些賤民壓榨殆盡,又有何妨?即便餓死些許,又有何懼?”
“能左右大梁存亡者,豈會是那等鄉野賤民!”
言罷,一陣寒風唿嘯而過,吹得窗欞嘎吱作響,似也在為這冷酷無情的言語而顫栗。
那名錦衣衛聽聞此言,心中一凜,下意識地低下頭,不敢再直視方清那透著森冷寒意的雙眼。
領了方清的命令,二人如履薄冰地走出丞相府。
凜冽的寒風如刀割般刮過,丞相府門前的石獅子在昏黃的天色下顯得越發猙獰。
二人站在門口,皆沉默不語,麵色凝重。
許久之後,他們緩緩轉過頭,目光交匯。
“我好像明白柳公為何舍棄這天下了……” 一名錦衣衛忍不住低聲開口,聲音被風扯得支離破碎。
“慎言!!!” 另一名錦衣衛神色驟變,像驚弓之鳥般左顧右盼,待確認附近無人後,才微微鬆了口氣,額頭上卻已沁出細密的汗珠。
“怕什麽?!” 那名錦衣衛非但沒有住口,反而理直氣壯起來,激動地握緊了拳頭,
臉上滿是憤懣,“往昔柳公總是勸慰我等要為自己而活,想必他早就看透了這荒唐的世道。就憑這點小事,他又怎會怪罪我們?”
“但現在咱們可是在替方相做事,不得不防啊!”
“……”
二人再度陷入沉默,腳步不自覺地挪動,不知不覺間,來到了一處略顯陳舊的宅邸前。
周圍的街道冷冷清清,唯有風聲在耳邊唿嘯。
二人對視一眼,默契地緩緩拔出腰間長刀,刀刃在黯淡的光線下閃爍著森冷的光。
臨進宅門之前,其中一人停在門前,轉頭看向同伴,問道:“你還記得柳公說的那句話嗎?”
另一人身形猛地一頓,緩緩轉過頭,目光中帶著一絲疑惑:“哪句?”
“英雄主義。”
那人微微一怔,思索片刻後,有些不確定地說道:“是不是即便看透了這世間的黑暗麵…… 仍能熱愛生活的人?”
他輕輕點了點頭,眼神中閃過一絲複雜的情緒:“怪不得柳公稱這種人為英雄…… 麵對方相這般冷酷的指令,我幾乎要對這世界絕望,可想想柳公所說的英雄主義,我才明白堅守內心的可貴。就在剛才,我的心差點就亂了。”
另一人也跟著重重歎了口氣,壓低聲音道:“還是跟著柳公做事痛快…… 最起碼他不會讓我們去做這種違心之事!”
說罷,他眉頭緊皺,眼中滿是無奈與掙紮。
緊接著,他緩緩將臉湊近門縫,朝裏窺探,眼神中閃過一絲不忍,惋惜道:“隻不過是言辭激烈了些...... 唉!可惜這一家人了。”
確認庭院中無人後,他咽了咽口水,額頭上已滿是汗珠,雙手微微顫抖著將長刀從門縫處探了進去,試圖輕輕勾起門栓。
每一個動作都小心翼翼,仿佛生怕發出一點聲響。
隨著 “哢噠” 一聲輕響,門栓終於被成功勾起。
門緩緩打開,發出一陣輕微的 “嘎吱” 聲,在這靜謐的氛圍中顯得格外刺耳。
二人腳步放輕,緩緩進去後,又迅速迴身,輕輕將身後的門重新插好門栓。
…………
夜幕如墨,緩緩暈染了整個天際。凜冽的寒風在崖頂唿嘯盤旋,似要將世間萬物都卷入它的肆虐之中。
柳一與第五叔牙並肩佇立在崖頂,俯瞰著遠處那如黑色洪流般浩浩蕩蕩的護國軍,士兵們的盔甲在黯淡的月光下閃爍著冷冽的光,行軍的腳步聲如同沉悶的戰鼓,敲打著夜幕下的寂靜。
第五叔牙眉頭微蹙,神色略顯不自在,他不著痕跡地往旁邊挪了挪,而後湊近柳一,壓低聲音說道:“若早知你將他請來,我等何苦來此?”
他口中所指,正是與柳一一同前來的無極。
“就算是百萬護國軍,對他來說也隻是頃刻之事,那次聖地大戰若不是雲天臨陣請下國運,輸贏還未可知呢!”
雖說他已盡量壓低聲音,然而在無極麵前,卻如同耳邊低語般清晰。
無極緩緩睜開雙眸,那目光仿若實質,雖未看向第五叔牙,可僅是那森冷的語氣,便已讓第五叔牙瞬間膽戰心驚。
“怎麽?本座來此觀摩,叔牙你可是頗有微詞?” 無極的聲音冰冷刺骨,仿佛裹挾著這寒夜的冰霜。
柳一見狀,趕忙上前打圓場:“師尊隻是來觀摩,並不會插手。此番行動,最主要的還是磨煉他們。”
就在眾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護國軍之時,無極的神色陡然一凜,如鷹般銳利的目光猛地射向一側,對著那空蕩的空氣,一聲怒喝猶如炸雷般響起:“既已到此,何故藏頭露尾?!”
柳一渾身一震,心髒猛地一縮,順著無極所指的方向看去。
隻見,那原本空無一物的地方,空間竟泛起一陣微微的漣漪,緊接著,一道身影緩緩浮現。
待看清來人麵容,柳一心中 “咯噔” 一下,下意識地扭頭看向第五叔牙。
隻見第五叔牙麵色瞬間變得煞白如紙,嘴唇微微顫抖,像是遭遇到了什麽極其可怕的事情。
他緩緩抬起手,死死地捂住臉,身子微微顫抖,卻始終一言不發,仿佛隻要這樣就能將自己隱匿起來。
“晚輩納蘭雨墨,見過無極前輩。” 那道身影盈盈下拜,聲音雖輕柔,卻在這寂靜的夜空中清晰可聞。
來者正是納蘭雨墨,如今百花聖地的聖主。
當年聖地之戰慘烈非常,百花聖地在那場浩劫中死傷無數,元氣大傷。
就連那大乘期的聖主,也不幸隕落在柳雲天之手。
雖說在柳雲天的暗中扶持下,百花聖地勉強維持著,可如今也隻能勉強躋身一流勢力之列,在這風雲變幻的亂世中苟延殘喘。
無極雙眼微微眯起,眸中寒芒閃爍,猶如兩把利刃。
他冷哼一聲,臉上滿是不屑,譏諷話語如冰碴般刺人:“哦?這不是百花聖主嗎?本座記得你是靠著背叛自己的師尊才上位的?”
“哦,對了…… 林影被柳雲天耍得團團轉,本座記得這裏也有你的‘功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