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再請趙工
棄文從農,人人喊我大神農 作者:薑蔥白切雞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迴到家後,宋清明就趕著驢車出門了,他要去李家村找他的外祖父。
來到李家村,宋清明先去宅子那邊找外祖父,但湯氏說他不在家,在工坊那邊,於是他就過去工坊那邊找李金山了。
路上,他看到時不時有做好的東西運出去,也有一些木頭料子運進來。
“請問你找誰?”有一個小哥在門口攔住了準備走向工坊裏麵的宋清明。
“我找李金山,他是我的外祖父。”宋清明停下腳步,溫聲答道。
“啊,原來是宋公子呀,裏麵請。”那個小哥聽到是李金山的外孫,那不就是那個赫赫有名的宋清明宋大人嗎?他可是一個厲害的人物呀,年紀輕輕就發明了那麽多厲害的神器,還得到了當今聖上的封賞,而且現在這個木頭工坊也是因為他才開起來。
宋清明不知道自己現在是如此一個名人,於是笑著問道:“你認識我?”
“當然認識呀,你那麽厲害,就算以前不認識,但在這裏上工的,就沒有一個不認識你的,如果不認識你的,那就證明那個人入職的時候沒有好好聽員工培訓了。”那個小哥有點興奮地說道。
他是李家村的,之前是在縣城那邊的酒樓做一個跑腿的,一個月也賺不了多少工錢迴家不說,還經常被掌櫃的欺負,無端克扣工錢,但出門在外的,哪有不被欺負的道理,特別是他們這種沒有背景的,隻能出賣體力的人來說。
但因為家裏的老母親病了,他不得不迴來照顧老母親,這個時候李金山的木頭工坊開了起來,他也想來,但知道自己沒有本事,不會做木頭活,就眼巴巴得看著別人去。
他真的很想來,因為工錢什麽的都很好,起碼比縣城的要好。
突然,有一天,李有全上門找他,問他為什麽不來工坊應聘工作的。
他隻能迴答他什麽都不懂,就不要過去湊熱鬧了。
“機會是自己爭取迴來的,你不試過,怎麽就知道不合適呢?”李有全有點恨鐵不成鋼地說道,他隻是比他大一歲,兩個人以前都是一起玩的,他也知道他現在的難處。
“明天你過來上工吧,看大門的,如果你對木頭活感興趣的,有空我可以教你。”李有全說完後就走了。
就這樣,那個小哥就在木頭工坊做起了門口保安,輪班的時候會跟著李有全打下手,學做木頭活。
“員工培訓?”宋清明很是好奇。
“是的,有全哥給入職的新員工培訓的時候,都誰說你光輝事跡,沒有你,就不會有這個工坊,沒有這個工坊就不會有現在我們的工作,所以讓我們要好好記住這個工作都是因為有你的存在。”那個小哥解釋說道。
宋清明聽完後有點尷尬,不知道說些什麽好,這個好像那種個人崇拜呀,他感覺現在有點社死了。
很快,那個小哥就帶宋清明來到了一個小院就離去了,聽小哥說,這個小院是李金山專用的,主要是弄一些特別的東西。
宋清明走了進去,在一堆木頭前看到李金山正在賣力地刨著木頭。
“外祖父~”宋清明喊了一聲。
“哎呀,清明是你呀,你怎麽就過來呀。”李金山聽到聲音後,很是開心,馬上將手上的工具放下來,一邊走過來,一邊用手拍了拍身上的木屑。
“想你們了,所以過來看看你們,當然我也有東西讓您幫忙做出來。”宋清明說道。
“哦,來這裏坐。”李金山心裏有點激動,帶著宋清明來到一處類似書房的地方,這裏麵都放了很多圖紙,都是一些設計圖。
“具體是要做什麽?”李金山張口問道。
宋清明將圖紙拿出來後,然後平鋪在桌子上,說道:“這次要做的東西一共有兩樣,一個是紡車,一個是織布機。”
“紡車?織布機?”這兩個東西李金山是知道的,沒什麽特別的。
當他看清楚了圖紙上的東西後,整個人都很震驚。
這是紡車?
這是織布機?
看似像,但又不像呀。
“外祖父,這兩個東西是是我改良後,主要是借助水力使用的,就好像水車那樣運作,我準備開一個紡織工坊。”
宋清明是看到了李金山臉上的疑惑以及震驚之前,就和他說了開紡織工坊的事。
“這個好呀,這個好呀!”李金山激動地說道。如果真的如宋清明所說的那樣,到時候織布的速度上來了,產出的布就多了,價格也就相對便宜一點,那麽老百姓就能買得起布了。
他的外孫腦子裏到底是怎樣的,怎麽可以想到這些東西呢?
“你什麽時候要?”李金山問道。
“盡快吧,但也不是很急,質量第一。”宋清明說道,雖然他也很想能夠馬上做好的,但這個東西也是急不來的,慢工出細活。
兩人開始深入討論一些細節問題,每一個環節都仔細斟酌,確保萬無一失。
不知不覺已到中午時分,宋清明的幾位舅媽精心準備了一桌子豐盛的菜肴,熱情地款待著宋清明。
用過午餐後,大家圍坐在一起品茶聊天,享受這難得的悠閑時光。
隨後,宋清明趕著驢車匆匆向縣城出發。
原來,宋清明此次前往縣城是為了尋求趙連環趙工的幫助。他計劃建造工坊,但規模並非僅僅局限於一兩間,而是需要建造一係列相關的配套設施,如員工宿舍等。
如果趙連環有空,那自然最好不過,但即使他沒有時間,隻要能幫忙介紹一些可靠的人手前來協助,對宋清明來說也是非常寶貴的支持。
畢竟,他對趙工的專業能力和信譽深信不疑。
很快,宋清明就趕著驢車來到了縣城,他來到吳宅,將一封書信給到吳憂,說道:“這個書信麻煩你找人幫我帶給趙連環趙工。”
吳憂並沒有多問什麽,他是知道宋清明找趙工是做什麽的,趙工他也知道是誰,蓋房子的,找他的,不就是蓋工坊。
他馬上喊了一個小廝進來,“將這個書信趕緊送去府城。”
那個小廝領命就跑了出去。
兩人坐下來也聊了很多,宋清明也告知吳憂現在紡織工坊裏麵的東西已經在打造了。
來到李家村,宋清明先去宅子那邊找外祖父,但湯氏說他不在家,在工坊那邊,於是他就過去工坊那邊找李金山了。
路上,他看到時不時有做好的東西運出去,也有一些木頭料子運進來。
“請問你找誰?”有一個小哥在門口攔住了準備走向工坊裏麵的宋清明。
“我找李金山,他是我的外祖父。”宋清明停下腳步,溫聲答道。
“啊,原來是宋公子呀,裏麵請。”那個小哥聽到是李金山的外孫,那不就是那個赫赫有名的宋清明宋大人嗎?他可是一個厲害的人物呀,年紀輕輕就發明了那麽多厲害的神器,還得到了當今聖上的封賞,而且現在這個木頭工坊也是因為他才開起來。
宋清明不知道自己現在是如此一個名人,於是笑著問道:“你認識我?”
“當然認識呀,你那麽厲害,就算以前不認識,但在這裏上工的,就沒有一個不認識你的,如果不認識你的,那就證明那個人入職的時候沒有好好聽員工培訓了。”那個小哥有點興奮地說道。
他是李家村的,之前是在縣城那邊的酒樓做一個跑腿的,一個月也賺不了多少工錢迴家不說,還經常被掌櫃的欺負,無端克扣工錢,但出門在外的,哪有不被欺負的道理,特別是他們這種沒有背景的,隻能出賣體力的人來說。
但因為家裏的老母親病了,他不得不迴來照顧老母親,這個時候李金山的木頭工坊開了起來,他也想來,但知道自己沒有本事,不會做木頭活,就眼巴巴得看著別人去。
他真的很想來,因為工錢什麽的都很好,起碼比縣城的要好。
突然,有一天,李有全上門找他,問他為什麽不來工坊應聘工作的。
他隻能迴答他什麽都不懂,就不要過去湊熱鬧了。
“機會是自己爭取迴來的,你不試過,怎麽就知道不合適呢?”李有全有點恨鐵不成鋼地說道,他隻是比他大一歲,兩個人以前都是一起玩的,他也知道他現在的難處。
“明天你過來上工吧,看大門的,如果你對木頭活感興趣的,有空我可以教你。”李有全說完後就走了。
就這樣,那個小哥就在木頭工坊做起了門口保安,輪班的時候會跟著李有全打下手,學做木頭活。
“員工培訓?”宋清明很是好奇。
“是的,有全哥給入職的新員工培訓的時候,都誰說你光輝事跡,沒有你,就不會有這個工坊,沒有這個工坊就不會有現在我們的工作,所以讓我們要好好記住這個工作都是因為有你的存在。”那個小哥解釋說道。
宋清明聽完後有點尷尬,不知道說些什麽好,這個好像那種個人崇拜呀,他感覺現在有點社死了。
很快,那個小哥就帶宋清明來到了一個小院就離去了,聽小哥說,這個小院是李金山專用的,主要是弄一些特別的東西。
宋清明走了進去,在一堆木頭前看到李金山正在賣力地刨著木頭。
“外祖父~”宋清明喊了一聲。
“哎呀,清明是你呀,你怎麽就過來呀。”李金山聽到聲音後,很是開心,馬上將手上的工具放下來,一邊走過來,一邊用手拍了拍身上的木屑。
“想你們了,所以過來看看你們,當然我也有東西讓您幫忙做出來。”宋清明說道。
“哦,來這裏坐。”李金山心裏有點激動,帶著宋清明來到一處類似書房的地方,這裏麵都放了很多圖紙,都是一些設計圖。
“具體是要做什麽?”李金山張口問道。
宋清明將圖紙拿出來後,然後平鋪在桌子上,說道:“這次要做的東西一共有兩樣,一個是紡車,一個是織布機。”
“紡車?織布機?”這兩個東西李金山是知道的,沒什麽特別的。
當他看清楚了圖紙上的東西後,整個人都很震驚。
這是紡車?
這是織布機?
看似像,但又不像呀。
“外祖父,這兩個東西是是我改良後,主要是借助水力使用的,就好像水車那樣運作,我準備開一個紡織工坊。”
宋清明是看到了李金山臉上的疑惑以及震驚之前,就和他說了開紡織工坊的事。
“這個好呀,這個好呀!”李金山激動地說道。如果真的如宋清明所說的那樣,到時候織布的速度上來了,產出的布就多了,價格也就相對便宜一點,那麽老百姓就能買得起布了。
他的外孫腦子裏到底是怎樣的,怎麽可以想到這些東西呢?
“你什麽時候要?”李金山問道。
“盡快吧,但也不是很急,質量第一。”宋清明說道,雖然他也很想能夠馬上做好的,但這個東西也是急不來的,慢工出細活。
兩人開始深入討論一些細節問題,每一個環節都仔細斟酌,確保萬無一失。
不知不覺已到中午時分,宋清明的幾位舅媽精心準備了一桌子豐盛的菜肴,熱情地款待著宋清明。
用過午餐後,大家圍坐在一起品茶聊天,享受這難得的悠閑時光。
隨後,宋清明趕著驢車匆匆向縣城出發。
原來,宋清明此次前往縣城是為了尋求趙連環趙工的幫助。他計劃建造工坊,但規模並非僅僅局限於一兩間,而是需要建造一係列相關的配套設施,如員工宿舍等。
如果趙連環有空,那自然最好不過,但即使他沒有時間,隻要能幫忙介紹一些可靠的人手前來協助,對宋清明來說也是非常寶貴的支持。
畢竟,他對趙工的專業能力和信譽深信不疑。
很快,宋清明就趕著驢車來到了縣城,他來到吳宅,將一封書信給到吳憂,說道:“這個書信麻煩你找人幫我帶給趙連環趙工。”
吳憂並沒有多問什麽,他是知道宋清明找趙工是做什麽的,趙工他也知道是誰,蓋房子的,找他的,不就是蓋工坊。
他馬上喊了一個小廝進來,“將這個書信趕緊送去府城。”
那個小廝領命就跑了出去。
兩人坐下來也聊了很多,宋清明也告知吳憂現在紡織工坊裏麵的東西已經在打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