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長想著的是,羊毛可不能隻逮著一隻羊,更何況路是大家一起走的,沒有讓一家人出錢的道理,說出去人不叫,狗都會吠的。


    宋清明也是知道村長的心裏所想的,於是溫聲說道:“好的,那就村子出一些,剩下的我來補上。”


    他沒有說讓村子出多少,他也不在乎能出多少,但無論多少與否,這都是心意,心意是沒有價格,隻有價值。


    “修路是件大事情,也要靠大家,待會我就喊大家一起到村口集合商量一下。”雖說是一村之長,但也不能是一言堂,還要聽聽大家的意見的。


    接下來,他們兩個人也商討了一些具體的事情,待細節確認後,村長就說:“讓大夥開個會。”


    很快,村子就響起了鑼聲。


    沒一會兒至少每家每戶都有一個代表聚集在村口的那棵大榕樹下。


    “大家靜一靜,現在有一件大事和大家說一下。”村長大聲地喊道。


    聽到村長的聲音後,大家都安靜了下來,看著村長。


    “是這樣的,通向我們村子的那條路,你們都知道,現在是破破爛爛的,特別是下雨天,根本就沒有法子可以走,現在清明提議要修路,而且他會出錢,同時,村子也會出錢,但每家每戶都需要出人幫忙修路,當然,如果實在出不了人手的,那就交錢,畢竟這路是大家走的,也是惠及子子孫孫的,你們覺得怎樣?”說完後,村長就看了一圈大家。


    大家聽到要修路的時候還是挺開心的,畢竟那條泥路正如村長說的爛得都不成樣子了。


    同時大家也是你一言我一語地討論著。


    “這修路是件好事呀!”


    ”就是!“


    “......”


    “村長,如果不出人,那需要給多少錢呀?”有人問道。


    他這麽一問,大家就投來了關注的目光,他們也是很關心這個的。


    “二十文一天。”村長說道,這個價錢是他和清明商量決定的,因為他們也是按照現在普遍的工人的工錢算的,“來幫忙修路的,都會有補貼,也是二十文一天。”


    啊?


    這下他們就不明白了。


    不來修路倒貼二十文,來修路反而有錢收。


    村民們聽到這個消息後,紛紛開始議論起來。


    接著有人問出了關鍵問題:“那這出二十文一天的,是按照戶數計算嗎?”


    村長迴答道:“是的。”


    又有人問道:“那補貼的二十文是按照戶數計算嗎?”


    村長搖了搖頭,解釋說:“不是,而是按照人頭計算的。例如,二狗子一家有三個人過來修路,那麽一天就能得到六十文的補貼!”


    聽到這裏,大家都興奮地叫了起來,表示非常驚訝和高興。


    許多人立刻想到自家的情況,紛紛說道:“我家孩子也可以去呀!”


    “我家公爹和婆母也行呀!”


    “靜一靜,但有一點就是,年齡不滿十三的,或是高於六十的,不準前來上工。”村長及時補充提醒道,要不然下麵的人都想讓在繈褓中的奶娃子出來搬磚了。


    果然,聽到村長的話後,討論的聲音就少了很多。


    之所以這麽安排不出人的每家給二十文一天,上工的二十文一天,這是宋清明想讓大家都能積極參與到修路,當然這個工錢是比他的工坊少了很多,但畢竟這可是一項建設村子的事,這都是為自己好,為後代好的。


    一開始村長是說不給補貼的,但宋清明堅持要給,解釋說道:“大家都是要養家糊口的,所說路是大家走的,但村長你想想,現在的路是不能走嗎?不,還是可以走的,隻不過沒有那麽方便而已,有些人未必願意的,他們可能寧願走爛路也不想來出力修路,換一個角度,他們寧願出去外麵打工,也不想修路的,若是有了補貼,加上修路確實是為自己好的,那麽他們肯定會更加賣力的!”


    村長聽完後,覺得也是這個道理,於是就答應了下來。


    “村長,啥時候開始修路呀!”有人問道。


    “明天就開始,要趕在農忙前給修好,今年大家都增種了很多東西,到時候肯定忙不過來的。”村長笑著說道。其實他心裏清楚得很,今年大家不僅種了水稻,還種了很多紅薯,連往年少有人種植的棉花,今年也都跟著宋清明種了起來,雖然數量不多,但各種農作物加起來,還是挺多的。


    “另外,村尾的那一大片荒地,宋清明已經買了下來,他準備在那再建工坊。”村長補充道。


    聽到這話,人群中頓時炸開了鍋。


    “什麽?他們沒有聽錯吧,清明又要開工坊了!”


    “清明,你準備開什麽工坊嗎?”


    “你需要男工還是女工?”


    村民們紛紛圍攏過來,七嘴八舌地問著。


    現在眾人的心思已完全從修路轉移到新工坊上來。


    親朋好友們對他們能找到如此好的工作羨慕不已,時常詢問何時才有機會前來務工。


    然而,他們深知目前石河村的兩座鹹鴨蛋工坊隻雇傭本村村民,並未對外招工。他們明白,若要建新工坊,宋清明必定會招聘外部人員。


    因為村裏合適的人選已然有限,不可能所有人都到工坊工作而棄家中田地不顧,這顯然是不現實的。


    作為農民,豈能自毀生計?即便他們心甘情願,宋清明也絕不允許這種事情發生。他總是根據每個家庭的實際狀況進行錄用,確保家家戶戶都有人在工坊掙錢,同時也有人在家裏照料田地、照顧孩子和老人。


    這樣一來,既保證了家庭經濟收入,又兼顧了農田的耕種和家庭生活的正常運轉。


    宋清明是知道大家是想什麽的,不就是想自己的親朋好友也能來這裏上工,笑了笑,溫聲說道:“男工和女工都需要。至於是什麽工坊,到時候你們就知道了。”


    “好了,正如清明說的那樣,到時候你們就知道了,就不要打聽那麽多了,你們今天之內和家裏人商量一下,看怎樣安排修路的,下午的時候就把名單給一下我。”村長說完後,還叫了幾個漢子過來,這幾個人他是想讓他們一起管理修路的。


    宋清明說了修路的事就由他全權負責,一定要把路給修好,參照官道的標準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棄文從農,人人喊我大神農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薑蔥白切雞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薑蔥白切雞並收藏棄文從農,人人喊我大神農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