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村民大會
棄文從農,人人喊我大神農 作者:薑蔥白切雞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聽完宋清明的話後,屋子裏的人都一臉認真地看著他。
幾人一起商討好具體的細節後,宋樹榮摸了摸胡子,“我現在就通知村民此事,也讓他們有所準備。”說完就帶著一個破鑼就出門了。
很快,村子裏就響起陣陣鑼聲。塘山村有個規定,不論什麽時候,若是聽到鑼聲,一刻鍾內每家每戶必須派一個人到村頭的大榕樹底下集合,村裏有大事商討或是通知。
一刻鍾不到,榕樹底下的空地上就站滿了人。有些本來就吃完飯,正在此處乘涼的,三三兩兩地聊著家長裏短的。
“不知道出了什麽事?”
“以前好像沒有這個時候敲鑼的”
“是有什麽急事嗎?”
……
宋樹宋搬來了一張凳子,站在上麵,看著下麵一群烏泱泱,七嘴八舌說著話的村民,敲了幾下鑼,剛才說話的村民頓時閉了嘴,整個場麵鴉雀無聲。
“都安靜,聽我說。”
“有收到消息,隔壁縣陽山縣出現了蝗災。”一聽到蝗災二字,下麵的村民又嘰嘰喳喳地說了起來。
“我的天呀,居然有蝗災。”
“會不會來到我們村子裏呀”
“聽說蝗蟲啥都吃的,到時候把我們的莊稼都吃光可怎麽辦啊!”
“我一家人就靠地裏的糧食過活的”
“村長,現在怎麽辦”
……
宋樹榮又狠狠地敲了幾下鑼,“都安靜,聽我說。”
“剛才清明找了我,並提出了一些建議,我覺得可行,所以和大家說說,看看大家的意思。”
宋樹榮說完後看了看現在身旁的宋清明,宋清明含笑點了點頭。
宋清明往前走了幾步,大聲說道:“現在已經有一些靠近陽山縣的錯落都出現了大量蝗蟲的身影,而我們村子外圍也略有,所以現在事態很緊急,我們大家必須要團結起來,一起抵禦蝗災。”
“第一,蝗災出現,糧食必會減產,減產後糧價必會上漲,嚴重的,可能有價無市,因此,我們要提前囤好糧。我知道,有些很可能覺得是大驚小怪,糧食都是每天都吃,每天都需要,都買點放家裏放著也不礙事,糧食隻要保管得當也不會壞。萬一,真的蝗災過境,顆粒無收的時候,我們還有東西吃,要不然怎樣挺過即將到來的冬天?”
“第二,我這裏有一個從土方子,是一種可以預防病蟲害的土農藥,對人體是無害的,不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明天早上我會在家等你們過來,我會教你們做,自願原則,你們願意來,我就願意教。”
“第三,若發現大量的蝗災,我們可以采用火攻的方式直接對蝗蟲進行滅殺。因此,我們大家都準備多點柴火,和製作多點火把,以便需要。”
“第四……”宋清明說到這兩個字後迴頭看了看宋樹榮。
宋樹榮走了出來,說:“第三點就是,組建巡邏隊。從明天開始,每家每戶都出一個人進行巡邏,主要是下午開始。三人一小隊,每個一個半小時輪換一次,若發現有大量蝗蟲飛過來的跡象,立馬敲鑼警告。這個不是自願原則,是必須。你們換個角度想想,巡邏不隻是讓你們看蝗蟲,更是讓你們保護自己的財物,臨近秋收,偷糧食的賊人還是有的。”
說完話後,宋樹榮環顧了四周,“你們現在有什麽疑問的,可以提了。”
“清明,哪個土農藥真的可以滅蝗嗎?”
“我不能保證完全可以,但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有作用起碼比沒作用的好,你說是不是”
“我知道大家現在會有疑慮,這很正常。但我們認真仔細地想一想,如果我們什麽都不做,那麽蝗蟲過境,我們什麽都沒有了;如果我們做了預防或是抵抗,不敢保證沒有受到傷害,但我相信,這個損失是最低!”
“隻要我們團結一致,全村民一條心,我相信我們一定能抵禦蝗災,挺過這次蝗災的!”
“你們有沒有信心!?”
“有!”
“有!”
“有!”
下麵的人本來有些猶猶豫豫,不相信的,但聽了宋清明的一番話,再結合以前聽到老人們說蝗災過後慘狀後。想到現在自己有辦法抵禦蝗災了,頓時熱血沸騰起來。
宋健聽完兒子的話後都整個人都熱了起來,感覺自己都能抵禦千軍萬馬了。
而混在人群中的李氏,宋繁星和宋朝陽此時都滿眼星星地看著宋清明。
此時此刻的宋清明如一顆閃耀的巨星,閃閃發光。
看到如此激昂的村民,宋清明也是很激動。
“既然現在大家都團結一心,我建議,明天一早我們就都行動起來,事宜早不宜遲,畢竟蝗蟲飛過來的時候,不會提前通知我們。”
“還有,大家不要恐慌,隻要我們按部就班,各司其職,一定能走過這個坎!”
“對!”
“我們塘山村的人一定會團結一心!”
“團結一心!”
……
宋樹榮剛開始還以為自己要花費一些時間才能說得動村民們行動起來,想不到經過宋清明的一番話後,大家都很士氣高漲,這是他今天之前所沒有看到如此有凝聚力的場麵。
以前通知要集體行動的事,總會有一兩家埋怨的。哪像現在都心甘情願的去做。
果然是讀過書的人,後生可畏呀!
“好了,大家都散了吧,今晚早點休息,明天該做什麽就做什麽。”
宋樹榮見大家都沒有異議便讓大家迴家早點休息。
村民們很快就三三兩兩的走迴家的。有在商量明天早上一起去鎮上或是縣城裏買糧的,有的還在迴味剛才宋清明話,覺得非常有道理,有的則表示自己明天抽空迴一趟娘家,讓娘家注意一下,畢竟正如宋清明所說,有備無患。
迴家的路上,宋清明也和李氏說,讓她明天抽空就迴一趟娘家,和他們說說蝗災的事,讓他們早做好準備。
李氏點頭表示知道,明天她就迴一趟娘家。說實在,她也很久沒迴娘家了,也挺想爹娘他們的。
迴到家的幾人,宋健和李氏洗漱完就去休息了。而宋清明則帶著宋繁星和宋朝陽讀書寫字。
他今天也買了挺多燈油迴來的,現在晚上也可以安排讀書寫字了。但時間不宜過長,因為燈光還是比較昏暗的,沒有現代照明那麽好。
一個時辰很快就過去了,宋清明讓宋繁星和宋朝陽各自迴屋休息去。
而自己繼續拿著筆在寫寫畫畫,盤算著得做些生意才行,要不然賣參得來的一千兩總有一天會被用完,他可不能坐吃山空。
人們的日常生活主要還是圍繞衣食住行來展開,現在這裏的吃食還是比較單一,沒有現代那麽豐富,宋清明打算從吃食入手。他相信,經過幾千年沉澱,演變的美食絕對可以拿捏住這個時候的人們。
幾人一起商討好具體的細節後,宋樹榮摸了摸胡子,“我現在就通知村民此事,也讓他們有所準備。”說完就帶著一個破鑼就出門了。
很快,村子裏就響起陣陣鑼聲。塘山村有個規定,不論什麽時候,若是聽到鑼聲,一刻鍾內每家每戶必須派一個人到村頭的大榕樹底下集合,村裏有大事商討或是通知。
一刻鍾不到,榕樹底下的空地上就站滿了人。有些本來就吃完飯,正在此處乘涼的,三三兩兩地聊著家長裏短的。
“不知道出了什麽事?”
“以前好像沒有這個時候敲鑼的”
“是有什麽急事嗎?”
……
宋樹宋搬來了一張凳子,站在上麵,看著下麵一群烏泱泱,七嘴八舌說著話的村民,敲了幾下鑼,剛才說話的村民頓時閉了嘴,整個場麵鴉雀無聲。
“都安靜,聽我說。”
“有收到消息,隔壁縣陽山縣出現了蝗災。”一聽到蝗災二字,下麵的村民又嘰嘰喳喳地說了起來。
“我的天呀,居然有蝗災。”
“會不會來到我們村子裏呀”
“聽說蝗蟲啥都吃的,到時候把我們的莊稼都吃光可怎麽辦啊!”
“我一家人就靠地裏的糧食過活的”
“村長,現在怎麽辦”
……
宋樹榮又狠狠地敲了幾下鑼,“都安靜,聽我說。”
“剛才清明找了我,並提出了一些建議,我覺得可行,所以和大家說說,看看大家的意思。”
宋樹榮說完後看了看現在身旁的宋清明,宋清明含笑點了點頭。
宋清明往前走了幾步,大聲說道:“現在已經有一些靠近陽山縣的錯落都出現了大量蝗蟲的身影,而我們村子外圍也略有,所以現在事態很緊急,我們大家必須要團結起來,一起抵禦蝗災。”
“第一,蝗災出現,糧食必會減產,減產後糧價必會上漲,嚴重的,可能有價無市,因此,我們要提前囤好糧。我知道,有些很可能覺得是大驚小怪,糧食都是每天都吃,每天都需要,都買點放家裏放著也不礙事,糧食隻要保管得當也不會壞。萬一,真的蝗災過境,顆粒無收的時候,我們還有東西吃,要不然怎樣挺過即將到來的冬天?”
“第二,我這裏有一個從土方子,是一種可以預防病蟲害的土農藥,對人體是無害的,不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明天早上我會在家等你們過來,我會教你們做,自願原則,你們願意來,我就願意教。”
“第三,若發現大量的蝗災,我們可以采用火攻的方式直接對蝗蟲進行滅殺。因此,我們大家都準備多點柴火,和製作多點火把,以便需要。”
“第四……”宋清明說到這兩個字後迴頭看了看宋樹榮。
宋樹榮走了出來,說:“第三點就是,組建巡邏隊。從明天開始,每家每戶都出一個人進行巡邏,主要是下午開始。三人一小隊,每個一個半小時輪換一次,若發現有大量蝗蟲飛過來的跡象,立馬敲鑼警告。這個不是自願原則,是必須。你們換個角度想想,巡邏不隻是讓你們看蝗蟲,更是讓你們保護自己的財物,臨近秋收,偷糧食的賊人還是有的。”
說完話後,宋樹榮環顧了四周,“你們現在有什麽疑問的,可以提了。”
“清明,哪個土農藥真的可以滅蝗嗎?”
“我不能保證完全可以,但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有作用起碼比沒作用的好,你說是不是”
“我知道大家現在會有疑慮,這很正常。但我們認真仔細地想一想,如果我們什麽都不做,那麽蝗蟲過境,我們什麽都沒有了;如果我們做了預防或是抵抗,不敢保證沒有受到傷害,但我相信,這個損失是最低!”
“隻要我們團結一致,全村民一條心,我相信我們一定能抵禦蝗災,挺過這次蝗災的!”
“你們有沒有信心!?”
“有!”
“有!”
“有!”
下麵的人本來有些猶猶豫豫,不相信的,但聽了宋清明的一番話,再結合以前聽到老人們說蝗災過後慘狀後。想到現在自己有辦法抵禦蝗災了,頓時熱血沸騰起來。
宋健聽完兒子的話後都整個人都熱了起來,感覺自己都能抵禦千軍萬馬了。
而混在人群中的李氏,宋繁星和宋朝陽此時都滿眼星星地看著宋清明。
此時此刻的宋清明如一顆閃耀的巨星,閃閃發光。
看到如此激昂的村民,宋清明也是很激動。
“既然現在大家都團結一心,我建議,明天一早我們就都行動起來,事宜早不宜遲,畢竟蝗蟲飛過來的時候,不會提前通知我們。”
“還有,大家不要恐慌,隻要我們按部就班,各司其職,一定能走過這個坎!”
“對!”
“我們塘山村的人一定會團結一心!”
“團結一心!”
……
宋樹榮剛開始還以為自己要花費一些時間才能說得動村民們行動起來,想不到經過宋清明的一番話後,大家都很士氣高漲,這是他今天之前所沒有看到如此有凝聚力的場麵。
以前通知要集體行動的事,總會有一兩家埋怨的。哪像現在都心甘情願的去做。
果然是讀過書的人,後生可畏呀!
“好了,大家都散了吧,今晚早點休息,明天該做什麽就做什麽。”
宋樹榮見大家都沒有異議便讓大家迴家早點休息。
村民們很快就三三兩兩的走迴家的。有在商量明天早上一起去鎮上或是縣城裏買糧的,有的還在迴味剛才宋清明話,覺得非常有道理,有的則表示自己明天抽空迴一趟娘家,讓娘家注意一下,畢竟正如宋清明所說,有備無患。
迴家的路上,宋清明也和李氏說,讓她明天抽空就迴一趟娘家,和他們說說蝗災的事,讓他們早做好準備。
李氏點頭表示知道,明天她就迴一趟娘家。說實在,她也很久沒迴娘家了,也挺想爹娘他們的。
迴到家的幾人,宋健和李氏洗漱完就去休息了。而宋清明則帶著宋繁星和宋朝陽讀書寫字。
他今天也買了挺多燈油迴來的,現在晚上也可以安排讀書寫字了。但時間不宜過長,因為燈光還是比較昏暗的,沒有現代照明那麽好。
一個時辰很快就過去了,宋清明讓宋繁星和宋朝陽各自迴屋休息去。
而自己繼續拿著筆在寫寫畫畫,盤算著得做些生意才行,要不然賣參得來的一千兩總有一天會被用完,他可不能坐吃山空。
人們的日常生活主要還是圍繞衣食住行來展開,現在這裏的吃食還是比較單一,沒有現代那麽豐富,宋清明打算從吃食入手。他相信,經過幾千年沉澱,演變的美食絕對可以拿捏住這個時候的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