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宮


    康熙心情愉悅地和胤禛說起西征的火器,說起火器,難免說到戴梓。


    “那些槍炮都出自戴梓之手,他這個人很不錯,等西征這仗打完,戴梓的爵位還應該再升一升。”


    胤禛笑說:“皇阿瑪說的是,打倭人的時候,那些火器起了大用,”


    “如今軍中裝備了更多火器,西征軍的戰力比打倭人時更強,這都是戴梓的功勞。”


    康熙點點頭,看向一邊若有所思的弘暉,“你在想什麽?”


    弘暉說:“戴梓年紀大了。”


    康熙一怔。


    胤禛的心提了起來,心說:兒子,你皇瑪法年紀也大了,你小子真是哪壺不開提哪壺!


    弘暉瞬間意識到自己的話不妥當,怕皇瑪法不高興了,立刻調整思路,


    “朝廷在火器上隻有戴梓一人可大用,孫兒原想戴梓有四個兒子,總有能繼承他衣缽的,”


    “現在發現戴京和戴亨在欽天監裏很得用,估計也不願意去鑽研火器。”


    “老二戴亮是個愛讀書的,考過舉人後就開館教書了,老四戴高讀書也不錯。”


    “戴梓的手藝估計他們都不會想繼承,火器不能繼續改進,於朝廷實在不利,”


    “孫兒想網羅人才辦官學,專門把這些手藝傳下去。一是有傳承,二也為保密。”


    “火器洋人也在造,咱們大清的火器要一直是最好的,最厲害的,跟誰打都不怕!”


    康熙聽了立刻點了頭,對胤禛說:“弘暉這是未雨綢繆,十分必要,永遠不要忘了那些洋人,他們的野心不小。”


    胤禛恭敬應是,又記起和洋人的仇來,在心裏盤算起來。


    等乾清宮散了,胤禛一身疲憊地迴到毓慶宮,玉琦把康親王崇安送來的那張紙給他看。


    胤禛看過,不屑一笑,“這幾個人都是下五旗的宗室,粘杆處都查到了,一直讓人盯著呢,上次給你看的名單裏就有他們。”


    玉琦說:“這不是重點,大軍出發在即,糧草交給了英誠公父子,”


    “這上麵可是寫著呢,他們有心推舉英誠公掛帥,你就不擔心!”


    胤禛搖搖頭,“若英誠公掛帥,那可是開疆拓土之功,朝廷要怎麽封賞?封異姓王嗎?”


    “別說他們攛掇,就是皇阿瑪下旨他都未必願意,異姓王可沒有好下場的。放心吧!英誠公心裏明白著呢!”


    玉琦勉強安心一些,又說:“你還是要多盯著一些。”


    胤禛笑著應好,又說:“蓬萊有消息迴來,大哥他們三個鬧了一路,老三那棵牆頭草當真是兩邊倒。”說著就打了個哈欠。


    玉琦抿嘴一笑,催著他趕緊睡覺。


    胤禛累狠了,片刻就睡熟了。


    隔日一早,胤禛才起身,蘇培盛就著急忙慌地過來了,


    他站在門外,焦急道:“主子,乾清宮來人了。”


    胤禛一下站起身,玉琦正給胤禛編辮子,胤禛心急,拉著她一起到了門邊,


    瑪瑙趕緊拉開一條門縫。


    胤禛急問:“怎麽迴事?”


    蘇培盛低聲道:“皇上有些發熱!偏又不肯叫禦醫瞧瞧,乾清宮都跪一地了,都在那求呢。”


    玉琦快手快腳地幫胤禛收拾好,囑咐道:“你別急!皇阿瑪清醒著,不然魏珠也不會跪求。”


    胤禛一想也是,稍微冷靜一些,對玉琦點點頭,拿起帽子火急火燎地走了。


    玉琦心裏擔心,遣了小太監先給弘暉報信,又點了個小太監去乾清宮聽消息。


    她想了想又讓人給皇貴妃報信,她是兒媳婦不好去乾清宮侍疾,皇貴妃能去。


    等到天光大亮,小太監來報:“太子爺去後,皇上就叫了禦醫,”


    “之後皇貴妃娘娘、貴妃娘娘都去了,現在皇上已經喝過藥,睡下了。”


    玉琦鬆了一口氣,心裏不免嘀咕:蓬萊才有消息過來,皇上這是知道繼礽平安到蓬萊,這是心氣鬆了,所以才病的?


    她越想越覺得可能性很大,讓人叫來小林子,“蓬萊那邊有什麽消息?細細說給我聽。”


    小林子一聽太子妃問蓬萊,立刻就笑了,“太子妃不知道,三位爺往蓬萊去的一路可熱鬧了。”


    “還沒出京城地界,大爺就要跟純郡王賽馬,純郡王沒答應,說太陽太曬,翻出一本棋譜,躲車裏自個兒打譜去了。”


    “大爺譏笑了幾句,純郡王依舊不理他,大爺就去找三爺,三爺推不掉就陪著跑了兩迴,”


    “哪知道,隔天,大爺的坐騎就鬧肚子了,小廝從馬槽裏撿出不少巴豆,把大爺氣壞了。”


    玉琦嘴角一抽,“誰幹的?”


    小林子說:“是三爺幹的,不過,大爺認為是純郡王幹的,堵在純郡王門口,罵得可難聽了。”


    “等到了天津衛,大爺嫌分給他的船又小又破,非要跟純郡王換,還把皇子宗親的話拿來說。”


    玉琦說:“兵部可是按品級安排的船隻?”


    小林子說:“太子妃英明,按品級算郡王、貝子、鎮國公自然不同,”


    “之後,兵部也怕惹大爺不高興,就給大爺和三爺換了純郡王一樣的船隻,”


    “等開船了,按品級該純郡王先行,大爺又不幹了,非要超過去,可把船上的兵丁累壞了。”


    “到了蓬萊,大爺有些水土不服,又拉又吐的,跟去的太醫也束手無策。”


    “最後是純郡王府的老奴用一塊從京城帶去的土,泡了水給大爺喝,才治好的。”


    玉琦一笑,“這個我聽栓子說過,是個土方子,很多出遠門做生意的人都會帶一包家鄉的土,就是為了防止水土不服。”


    小林子恭維道:“太子妃知道的真多。”


    他又接著說:“病好之後,大爺消停了一陣子,因為先到的是純郡王府,大爺還特意逛了一遍才啟程。”


    “等到了他自己的封地,逛過貝子府,他立刻就不高興了,張羅著要修府邸,要不是弘昱阿哥攔著,安家銀子都霍霍沒了。”


    玉琦問:“純郡王一路都這麽隱忍?”


    小林子應是,“奴才們也奇怪呢!實在太能忍了,跟以前簡直判若兩人。”


    “不過,聽說純郡王一路都在抄經,估計也被大爺氣得夠嗆。”


    玉琦點點頭,“把他們三個送過去確實很有意思。對了,女眷和孩子們都好嗎?”


    小林子恭敬道:“太子妃心慈,女眷和孩子們都好,除了有幾個暈船的,一點事都沒有。”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雙重生,四爺福晉不好惹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用戶10377626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用戶10377626並收藏雙重生,四爺福晉不好惹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