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老三是想自己上位呢
雙重生,四爺福晉不好惹 作者:用戶10377626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玉琦看弘暉一副迷糊樣,“一團和氣盡虛囂,滿麵春風笑裏刀。俗稱笑麵虎。”
弘暉想了想,認真的點點頭,“阿瑪說過:內藏虎狼之心,外飾溫恭之貌。該是他這樣的。”
玉琦摸摸他的頭,“是不是覺得很難?”
弘暉點點頭,“還覺得有點怕!八叔……怎麽能這樣?”
玉琦把他摟進懷裏,“弘暉不用怕,額娘和阿瑪會好好保護你的!”別說你八叔,就是天王老子也不能傷害你!
晚上,
胤禛迴來笑說:“城裏這會可熱鬧了,老八謀害弘晳的事傳的有聲有色的。”
玉琦一怔,笑問:“誰這麽有心?”
胤禛一笑,“我沒幹,太子和老大顧不到京城,你猜能是誰?”
玉琦指指隔壁三阿哥府,“他?”
胤禛點點頭,“傳旨太監還在老八府上讀聖旨,他那邊就派人去散消息了,動作可真是快。”
玉琦想了想問:“他這是……在向太子示好?”
胤禛搖搖頭,“未必,之前老九說太子和那個玉貴人有兩三年了,不該突然有孕,你猜是誰換的藥?”
玉琦一驚,不敢相信的指指三阿哥府,“該不會也是他?”
胤禛又點了頭:“所以,他怎麽會真心向著太子呢?”
玉琦驚詫不已,“這是什麽意思?他投靠了老大胤褆了?”
胤禛笑說:“怎麽可能,他是最看不上老大的,投靠誰也不可能投靠他的。老三是想自己上位呢。”
玉琦不屑一笑,“不是我看不上他,就他那散漫性子,還是好好修書的好!”
胤禛又是一笑,“隨他!他在前麵折騰倒給我省了不少事,到日子就讓他把戶部欠款曝出來,賑災前就省得我去查賬了。”
玉琦眼睛一亮,“這主意不錯!”
胤禛又說起田文鏡來,“田文鏡進京了,這會正給他小女兒說親呢,他又看上了那個吏部員外郎的兒子了。”
玉琦掩嘴一笑,點點他,“你難道還要壞人姻緣不成?”
胤禛不屑的說:“那小子文不成武不就的,本來就不是良配,田文鏡那樣大的功勞,我想提拔提拔他都下不去手。”
“還有他那個大女婿……勉強在書畫上有些造詣,隻能往翰林院去修書、修畫了。這個小的是真不能要。”
“田文鏡求過我,我沒應;沒本事的人就算讓他坐了高位,那也是給他家招禍!還不如讓他好好當個平頭百姓呢。”
玉琦深以為然,又問:“你不是給田文鏡尋過生子秘方嗎?如今他才四十吧?你再給他弄幾個唄。”
胤禛看她笑不茲的,也不惱,笑著說:“我還真讓人給他送了幾張方子,就怕他命裏無子呀!”
玉琦沒想到他還真做了,想了想說:“要不你給他選個好女婿,以後也能頂門立戶。”
胤禛一笑,“嘿嘿,我還真幫他想好了,就李紱的二兒子。”
玉琦都驚了,李紱和田文鏡那就是一對冤家對頭,互相彈劾不說,李紱還因此進過大牢,差點被砍頭。
胤禛又說:“李紱是個有才的,就是太優柔寡斷了些;田文鏡又太剛強了,雖然好用,卻也容易得罪人。”
玉琦看他一眼:“你是想讓兩人互相影響?”
胤禛點頭,“我這裏變通了,他們也要換換思路,事情要辦,人也要攏住,這就要有些智慧了。”
“田文鏡要用,李紱也要用,先讓他們磨合磨合,等將來見著了,我也省些心。”
“再說他倆都是苦寒人家走出來的,都廉潔,老底子都一樣,兩人該是能和諧的。”
玉琦又問:“萬一將來兩人狼狽為奸呢?”
胤禛大笑,肯定的說:“這兩個是出了名的清廉,萬萬不會貪的,”
玉琦一笑,對於改善兩人關係這事並不看好,人的性格一旦形成哪那麽容易改的。
一直到萬壽節後,康熙再沒有別的旨意到京城。
八阿哥害弘晳的閑話京城盛行了一陣子,就漸漸平淡了。
八阿哥夫妻鬆了一口氣,把張氏守的密不透風。
安郡王馬爾渾也鬆了一口氣,自從皇上傳旨斥責了八阿哥,安王府裏就暗潮不斷,
同母兄弟經希、務爾占鬧騰的很,還有那些侄子們,一個個都盯著他的爵位吵吵不停。
經希膽小,私下說過八阿哥會倒,要給家裏留後路的話。
安郡王馬爾渾就想著往八貝勒府去一趟,看看外甥女,也見見八貝勒。
誰知他才騎馬出門就被人攔住了,一個書生打扮的少年拽著他的馬籠頭就嚷嚷:“賠我大哥命來!”
安郡王嚇一跳,伺候的長隨、小廝趕緊把人拉開,
長隨狠狠一腳踢向那少年的腿彎,喝道:“胡說什麽?這是安郡王,還不趕緊跪下!”
少年受不住力,“噗通”就跪倒了,“郡王又如何?我大哥有舉人功名,入你王府吃一頓酒就吐血而亡,你就得賠命!”
聽他口音是南方人,死者又是舉人,這要是牽扯到江南士子就不好辦了,安郡王心驚不已,就想去問問怎麽迴事,
門房看見路上的人圍過來,趕緊出聲示意:“王爺,把人帶進府再問吧?”
安郡王看一眼四下圍攏過來的路人,擰著眉揮揮手,仆人立刻把少年押進府裏。
少年也不掙紮,安靜的隨著他們往府裏去。
尋了一個安靜的院子,安郡王讓人放開那少年,“你說說怎麽迴事?”
少年也不怕他,紅著眼睛開口:“昨兒你府上辦詩會,我大哥周清受邀而來,傍晚迴家就吐了血,今兒一早咽的氣。”
安郡王一驚,安王府愛辦文會,尤其是春日花木繁盛的時候,出這樣的事還是第一次,
他迴頭對長隨低語幾句,長隨趕緊退下去,顯然是去查問了。
少年又說:“我大哥說:昨兒世子也在文會上,我大哥還跟他一起唱和詩詞,王爺可以直接問他。”
安郡王一聽眉頭擰的更緊了,若這少年所言不虛,這毒隻怕是衝著世子去的,難道是小兒子華彬?
他隻有兩個兒子,若老大沒了,老大的兒子還小,這世子之位就是老二的了。
安郡王想想就覺得頭疼的很,閉上眼睛也止不住思緒;
不多會,長隨迴來了,“王爺,昨兒是二爺辦的文會,周清也是二爺請的,世子爺和二爺都跟周清有過交談,是二爺給過周清酒水。”
安郡王精神一震,不是兒子們兄弟鬩牆就好,又怕自己聽錯了,急問:“可問清楚了?”
長隨躬身道:“很多人都看見了,不會錯的。”
安郡王鬆了一口氣,對那少年說:“你也聽到了,你大哥是代我兒子喝的毒酒,你先迴去,我會把事情查清楚,給你一個交待的。”
少年緊緊盯著他:“要多久?”
安郡王有些不高興了,自己一個郡王跟你個小屁孩說話已經給你臉了,這樣追著問算什麽?
長隨立刻喝道:“堂堂安王府還能騙你個平頭百姓?”
少年冷聲道:“你記住了,我哥是舉人,我是秀才!三天,三天若查不出,我就去告禦狀,便是告上九重天,我也要為他討迴公道。”
弘暉想了想,認真的點點頭,“阿瑪說過:內藏虎狼之心,外飾溫恭之貌。該是他這樣的。”
玉琦摸摸他的頭,“是不是覺得很難?”
弘暉點點頭,“還覺得有點怕!八叔……怎麽能這樣?”
玉琦把他摟進懷裏,“弘暉不用怕,額娘和阿瑪會好好保護你的!”別說你八叔,就是天王老子也不能傷害你!
晚上,
胤禛迴來笑說:“城裏這會可熱鬧了,老八謀害弘晳的事傳的有聲有色的。”
玉琦一怔,笑問:“誰這麽有心?”
胤禛一笑,“我沒幹,太子和老大顧不到京城,你猜能是誰?”
玉琦指指隔壁三阿哥府,“他?”
胤禛點點頭,“傳旨太監還在老八府上讀聖旨,他那邊就派人去散消息了,動作可真是快。”
玉琦想了想問:“他這是……在向太子示好?”
胤禛搖搖頭,“未必,之前老九說太子和那個玉貴人有兩三年了,不該突然有孕,你猜是誰換的藥?”
玉琦一驚,不敢相信的指指三阿哥府,“該不會也是他?”
胤禛又點了頭:“所以,他怎麽會真心向著太子呢?”
玉琦驚詫不已,“這是什麽意思?他投靠了老大胤褆了?”
胤禛笑說:“怎麽可能,他是最看不上老大的,投靠誰也不可能投靠他的。老三是想自己上位呢。”
玉琦不屑一笑,“不是我看不上他,就他那散漫性子,還是好好修書的好!”
胤禛又是一笑,“隨他!他在前麵折騰倒給我省了不少事,到日子就讓他把戶部欠款曝出來,賑災前就省得我去查賬了。”
玉琦眼睛一亮,“這主意不錯!”
胤禛又說起田文鏡來,“田文鏡進京了,這會正給他小女兒說親呢,他又看上了那個吏部員外郎的兒子了。”
玉琦掩嘴一笑,點點他,“你難道還要壞人姻緣不成?”
胤禛不屑的說:“那小子文不成武不就的,本來就不是良配,田文鏡那樣大的功勞,我想提拔提拔他都下不去手。”
“還有他那個大女婿……勉強在書畫上有些造詣,隻能往翰林院去修書、修畫了。這個小的是真不能要。”
“田文鏡求過我,我沒應;沒本事的人就算讓他坐了高位,那也是給他家招禍!還不如讓他好好當個平頭百姓呢。”
玉琦深以為然,又問:“你不是給田文鏡尋過生子秘方嗎?如今他才四十吧?你再給他弄幾個唄。”
胤禛看她笑不茲的,也不惱,笑著說:“我還真讓人給他送了幾張方子,就怕他命裏無子呀!”
玉琦沒想到他還真做了,想了想說:“要不你給他選個好女婿,以後也能頂門立戶。”
胤禛一笑,“嘿嘿,我還真幫他想好了,就李紱的二兒子。”
玉琦都驚了,李紱和田文鏡那就是一對冤家對頭,互相彈劾不說,李紱還因此進過大牢,差點被砍頭。
胤禛又說:“李紱是個有才的,就是太優柔寡斷了些;田文鏡又太剛強了,雖然好用,卻也容易得罪人。”
玉琦看他一眼:“你是想讓兩人互相影響?”
胤禛點頭,“我這裏變通了,他們也要換換思路,事情要辦,人也要攏住,這就要有些智慧了。”
“田文鏡要用,李紱也要用,先讓他們磨合磨合,等將來見著了,我也省些心。”
“再說他倆都是苦寒人家走出來的,都廉潔,老底子都一樣,兩人該是能和諧的。”
玉琦又問:“萬一將來兩人狼狽為奸呢?”
胤禛大笑,肯定的說:“這兩個是出了名的清廉,萬萬不會貪的,”
玉琦一笑,對於改善兩人關係這事並不看好,人的性格一旦形成哪那麽容易改的。
一直到萬壽節後,康熙再沒有別的旨意到京城。
八阿哥害弘晳的閑話京城盛行了一陣子,就漸漸平淡了。
八阿哥夫妻鬆了一口氣,把張氏守的密不透風。
安郡王馬爾渾也鬆了一口氣,自從皇上傳旨斥責了八阿哥,安王府裏就暗潮不斷,
同母兄弟經希、務爾占鬧騰的很,還有那些侄子們,一個個都盯著他的爵位吵吵不停。
經希膽小,私下說過八阿哥會倒,要給家裏留後路的話。
安郡王馬爾渾就想著往八貝勒府去一趟,看看外甥女,也見見八貝勒。
誰知他才騎馬出門就被人攔住了,一個書生打扮的少年拽著他的馬籠頭就嚷嚷:“賠我大哥命來!”
安郡王嚇一跳,伺候的長隨、小廝趕緊把人拉開,
長隨狠狠一腳踢向那少年的腿彎,喝道:“胡說什麽?這是安郡王,還不趕緊跪下!”
少年受不住力,“噗通”就跪倒了,“郡王又如何?我大哥有舉人功名,入你王府吃一頓酒就吐血而亡,你就得賠命!”
聽他口音是南方人,死者又是舉人,這要是牽扯到江南士子就不好辦了,安郡王心驚不已,就想去問問怎麽迴事,
門房看見路上的人圍過來,趕緊出聲示意:“王爺,把人帶進府再問吧?”
安郡王看一眼四下圍攏過來的路人,擰著眉揮揮手,仆人立刻把少年押進府裏。
少年也不掙紮,安靜的隨著他們往府裏去。
尋了一個安靜的院子,安郡王讓人放開那少年,“你說說怎麽迴事?”
少年也不怕他,紅著眼睛開口:“昨兒你府上辦詩會,我大哥周清受邀而來,傍晚迴家就吐了血,今兒一早咽的氣。”
安郡王一驚,安王府愛辦文會,尤其是春日花木繁盛的時候,出這樣的事還是第一次,
他迴頭對長隨低語幾句,長隨趕緊退下去,顯然是去查問了。
少年又說:“我大哥說:昨兒世子也在文會上,我大哥還跟他一起唱和詩詞,王爺可以直接問他。”
安郡王一聽眉頭擰的更緊了,若這少年所言不虛,這毒隻怕是衝著世子去的,難道是小兒子華彬?
他隻有兩個兒子,若老大沒了,老大的兒子還小,這世子之位就是老二的了。
安郡王想想就覺得頭疼的很,閉上眼睛也止不住思緒;
不多會,長隨迴來了,“王爺,昨兒是二爺辦的文會,周清也是二爺請的,世子爺和二爺都跟周清有過交談,是二爺給過周清酒水。”
安郡王精神一震,不是兒子們兄弟鬩牆就好,又怕自己聽錯了,急問:“可問清楚了?”
長隨躬身道:“很多人都看見了,不會錯的。”
安郡王鬆了一口氣,對那少年說:“你也聽到了,你大哥是代我兒子喝的毒酒,你先迴去,我會把事情查清楚,給你一個交待的。”
少年緊緊盯著他:“要多久?”
安郡王有些不高興了,自己一個郡王跟你個小屁孩說話已經給你臉了,這樣追著問算什麽?
長隨立刻喝道:“堂堂安王府還能騙你個平頭百姓?”
少年冷聲道:“你記住了,我哥是舉人,我是秀才!三天,三天若查不出,我就去告禦狀,便是告上九重天,我也要為他討迴公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