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朱勝非黯然下台,前後做宰相僅有三十三天,而且擔任宰相期間,就是應付“苗劉叛亂”這件大事,一直如履薄冰,殫精竭慮,總算處置得不錯,可仍然逃脫不了下台的命運。
四月六日,趙構任命呂頤浩為尚書右仆射兼中書侍郎,即宰相。李邴為尚書右丞,鄭瑴為簽書樞密院事,兩人位列執政。趙構此時不用張浚而用呂頤浩,顯然是覺得呂頤浩年近六十,老成持重。張浚年輕,還有的是機會!
七日,以劉光世為禦營副使,韓世忠、張俊為禦前左、右都統製,凡參與勤王的將佐、僚屬,全部論功行賞,加官進爵。
再說苗傅、劉正彥從杭州西城湧金門逃出後,一路奔西南,先到杭州富陽,再到杭州桐廬,禦營統製官喬仲福、王德跟在屁股後麵追擊。
四月九日,苗劉竄至白沙渡(杭州建德西六十裏),過河後,焚毀橋梁妄圖阻止王德、喬仲福的追兵。十日,苗劉等逃至建德所屬的壽昌鎮,並在壽昌抓壯丁充軍。第二天,喬仲福終於在壽昌不遠的梅嶺追上苗傅,苗劉本來惶惶然如喪家之犬,哪裏有戰鬥力,兩軍一交戰,苗劉敗走。
四月十三日,苗劉一路南逃到衢州,知衢州胡唐老率軍民據城抵抗,苗劉見一口吃不下衢州,引軍再往南。四月十九日,抵達衢州西南常山縣。
韓世忠見喬仲福、王德久久無功,二十日,進言道:“苗傅、劉正彥擁精兵,已接近甌閩(福建古稱),如讓他們坐大,恐怕一時難以剿滅!”趙構即命韓世忠為江浙製置使,領兵追剿苗劉。
韓世忠入宮向趙構辭行,並問道:“臣出征撲滅二賊,不知陛下是要活的還是要死的?”
趙構道:“殺了他們就行!”
韓世忠遲疑片刻,還是道:“臣誓死生擒二賊,在都市將他們斬首,為祖宗社稷雪恥!”韓世忠對自己的戰鬥力自信滿滿,對苗劉的戰鬥值拿捏得死死的!
趙構很讚賞,用大杯敬酒為韓世忠踐行。
四月二十三日,苗劉南下到信州(江西上饒)東北的沙溪鎮,喬仲福、王德官軍搶先入信州,阻斷了苗劉再行南下的去路。苗傅隻得退迴,流竄在信州和衢州之間。
苗劉逃命,一直是讓王鈞甫、馬柔吉等人率“赤心軍”打前鋒,自己跟在赤心軍後麵十裏,而朝廷隻懲罰苗傅、劉正彥、王鈞甫、馬柔吉、苗翊、苗瑀不追究其他人的詔書各州郡都有張貼,此時發揮了作用,“赤心軍”統領張翼等七人,不想再跟著苗傅一條路走到黑,乘機斬殺了王鈞甫、馬柔吉,投降了韓世忠的前鋒周望。
所以有時候不僅要能力,運氣也很重要。喬仲福、王德一路攆在叛軍屁股後麵,剛進信州堵住叛軍去路,韓世忠一出馬,叛軍一半人馬就向他的部將投降,這到哪裏講理去?
苗劉聞韓世忠一出手,就滅了自己一半勢力,心慌意亂,往福建方向南撤,王德率軍從信州尾隨在後。
而韓世忠早判斷,信州被阻,苗劉兩人必將竄往福建、廣東,預先領軍往福建浦城斜插,在浦城北麵的仙陽鎮,與苗劉殘兵遭遇。
韓世忠仍然是下馬步行,持槍走在最前列,劉正彥遠遠望見官軍打頭一員威風凜凜的戰將,失聲驚唿道:“我以為是王德,沒想到是韓將軍!”未戰先逃。如果說前麵是運氣,這就是真功夫了!
韓世忠進軍,劉正彥慌不擇路,竟然墜下馬來,被韓世忠生擒,苗傅棄軍逃亡。苗瑀、苗翊被趕來的王德擒獲。
苗傅逃到建陽縣(福建南平),被當地土豪詹標擒獲,獻給韓世忠。
七月,苗傅、劉正彥被送至趙構行宮所在地建康(南京),淩遲處死,梟首示眾!臨刑前,劉正彥瞪著眼睛罵苗傅道:“苗傅蠢貨,不聽我的話,活該!”
處死苗劉之前,禦營司“提舉一行事務”範瓊,竟然上書為苗劉求情。十一天後,張浚設計將範瓊擒拿,被趙構賜死。
誅滅苗劉後,韓世忠因功被趙構進爵位為少保、封為武勝軍、昭慶軍節度使,禦書“忠勇”讚揚他的忠心,另外封韓世忠夫人梁氏為護國夫人。大宋一人兼兩鎮節度使及功臣之妻受封賞,都是從韓世忠才開始的。
苗傅、劉正彥叛亂,純屬兩位愣頭青將軍臨時起意,兩人沒有長期謀劃,沒有行動綱領,沒有最終目的。叛亂後甚至都不會掌握朝廷政權,幾乎是被宰相朱勝非牽著鼻子走。本來,趙構、孟太後、小皇子控製在手中是多大的砝碼?可勤王兵一來,完全不知道應付,唯一想到的是逃跑,這樣的才能,失敗是必然!
他們逃跑之前,在杭州擁有絕對軍事勢力,但他們沒有劫持孟太後和小皇子,更沒有劫持趙構,走得相當“純粹”,死得也就相當“徹底”,所以他們的反叛並不“純粹”,也並不能算很“徹底”的叛臣!
苗劉叛亂,雖然沒有成功,但對南宋產生了很大影響。一是促使趙構進行了部分政治改革,比如四月十日,下詔限製宦官與領軍將領交結、嚴厲製止宦官幹預朝政;再如整合官製,四月十三日下詔,恢複宰相名稱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恢複參知政事等,調整三省職能;
二是讓趙構對武將產生了極度不信任感,此後頻繁調動武將,就是想讓將和兵之間不熟悉,威脅不了他的統治,而後來的“嶽家軍”、“韓家軍”“吳家軍”的出現,讓他坐立不安。
三是造成了皇子趙旉的早夭,趙旉被苗劉扶上皇位,隻有三歲,但在動蕩的兵變中受盡驚嚇,八月就一病不起,不幸夭折,趙構本失去了生育能力,自此絕嗣,繼承人的問題始終是趙構心中的傷痛。
佐料:本書第二部敘述過,金軍占領開封,範瓊是屈膝依附金人的主要骨幹,也是金人立張邦昌為“楚帝”的重要幫手。
《三朝北盟會編》記載,金人立張邦昌,開封軍民喧嘩,金人命時任“京城四壁守禦使”範瓊撫慰。範瓊對軍民大喊:“我們隻是換個主人,東也是吃飯,西也是吃飯,比如軍營裏,姓張的來管,就是張司空;姓李的來管,就是李司空,你們都迴去,照管好自家老小就行!”真是一副十足的漢奸嘴臉。
趙構即位後,忌憚他擁有兵權,沒有對他下手,這次又不知死活為苗劉求情,趙構大怒,密令張浚設計將其擒拿。
張浚和部屬“樞密院檢詳文字”劉子羽策劃了一條妙計。先傳言朝廷出兵剿滅盜匪,命張俊率軍一千入城。接著召範瓊、張俊、劉光世到政事堂商議剿匪事宜,還特意安排了飯食。而劉子羽領著張俊帶來的軍士埋伏在政事堂外麵走廊裏。
吃完飯後,劉子羽突然手拿黃紙,走到飯桌邊範瓊麵前道:“範瓊請下桌,有詔書讓你到大理寺迴話。”範瓊愕然,劉子羽側頭示意身邊的軍卒,幾位軍卒一擁而上,推範瓊到外麵囚車中,送入大牢。
劉光世則到範瓊軍營,安撫範瓊部下道:“範瓊附從金人、脅迫二帝、支持叛逆,罪不可赦!陛下下詔,將他治罪,其餘不問!”
範瓊部將都丟下手中兵刃,歡唿道:“聖上英明!”
四月六日,趙構任命呂頤浩為尚書右仆射兼中書侍郎,即宰相。李邴為尚書右丞,鄭瑴為簽書樞密院事,兩人位列執政。趙構此時不用張浚而用呂頤浩,顯然是覺得呂頤浩年近六十,老成持重。張浚年輕,還有的是機會!
七日,以劉光世為禦營副使,韓世忠、張俊為禦前左、右都統製,凡參與勤王的將佐、僚屬,全部論功行賞,加官進爵。
再說苗傅、劉正彥從杭州西城湧金門逃出後,一路奔西南,先到杭州富陽,再到杭州桐廬,禦營統製官喬仲福、王德跟在屁股後麵追擊。
四月九日,苗劉竄至白沙渡(杭州建德西六十裏),過河後,焚毀橋梁妄圖阻止王德、喬仲福的追兵。十日,苗劉等逃至建德所屬的壽昌鎮,並在壽昌抓壯丁充軍。第二天,喬仲福終於在壽昌不遠的梅嶺追上苗傅,苗劉本來惶惶然如喪家之犬,哪裏有戰鬥力,兩軍一交戰,苗劉敗走。
四月十三日,苗劉一路南逃到衢州,知衢州胡唐老率軍民據城抵抗,苗劉見一口吃不下衢州,引軍再往南。四月十九日,抵達衢州西南常山縣。
韓世忠見喬仲福、王德久久無功,二十日,進言道:“苗傅、劉正彥擁精兵,已接近甌閩(福建古稱),如讓他們坐大,恐怕一時難以剿滅!”趙構即命韓世忠為江浙製置使,領兵追剿苗劉。
韓世忠入宮向趙構辭行,並問道:“臣出征撲滅二賊,不知陛下是要活的還是要死的?”
趙構道:“殺了他們就行!”
韓世忠遲疑片刻,還是道:“臣誓死生擒二賊,在都市將他們斬首,為祖宗社稷雪恥!”韓世忠對自己的戰鬥力自信滿滿,對苗劉的戰鬥值拿捏得死死的!
趙構很讚賞,用大杯敬酒為韓世忠踐行。
四月二十三日,苗劉南下到信州(江西上饒)東北的沙溪鎮,喬仲福、王德官軍搶先入信州,阻斷了苗劉再行南下的去路。苗傅隻得退迴,流竄在信州和衢州之間。
苗劉逃命,一直是讓王鈞甫、馬柔吉等人率“赤心軍”打前鋒,自己跟在赤心軍後麵十裏,而朝廷隻懲罰苗傅、劉正彥、王鈞甫、馬柔吉、苗翊、苗瑀不追究其他人的詔書各州郡都有張貼,此時發揮了作用,“赤心軍”統領張翼等七人,不想再跟著苗傅一條路走到黑,乘機斬殺了王鈞甫、馬柔吉,投降了韓世忠的前鋒周望。
所以有時候不僅要能力,運氣也很重要。喬仲福、王德一路攆在叛軍屁股後麵,剛進信州堵住叛軍去路,韓世忠一出馬,叛軍一半人馬就向他的部將投降,這到哪裏講理去?
苗劉聞韓世忠一出手,就滅了自己一半勢力,心慌意亂,往福建方向南撤,王德率軍從信州尾隨在後。
而韓世忠早判斷,信州被阻,苗劉兩人必將竄往福建、廣東,預先領軍往福建浦城斜插,在浦城北麵的仙陽鎮,與苗劉殘兵遭遇。
韓世忠仍然是下馬步行,持槍走在最前列,劉正彥遠遠望見官軍打頭一員威風凜凜的戰將,失聲驚唿道:“我以為是王德,沒想到是韓將軍!”未戰先逃。如果說前麵是運氣,這就是真功夫了!
韓世忠進軍,劉正彥慌不擇路,竟然墜下馬來,被韓世忠生擒,苗傅棄軍逃亡。苗瑀、苗翊被趕來的王德擒獲。
苗傅逃到建陽縣(福建南平),被當地土豪詹標擒獲,獻給韓世忠。
七月,苗傅、劉正彥被送至趙構行宮所在地建康(南京),淩遲處死,梟首示眾!臨刑前,劉正彥瞪著眼睛罵苗傅道:“苗傅蠢貨,不聽我的話,活該!”
處死苗劉之前,禦營司“提舉一行事務”範瓊,竟然上書為苗劉求情。十一天後,張浚設計將範瓊擒拿,被趙構賜死。
誅滅苗劉後,韓世忠因功被趙構進爵位為少保、封為武勝軍、昭慶軍節度使,禦書“忠勇”讚揚他的忠心,另外封韓世忠夫人梁氏為護國夫人。大宋一人兼兩鎮節度使及功臣之妻受封賞,都是從韓世忠才開始的。
苗傅、劉正彥叛亂,純屬兩位愣頭青將軍臨時起意,兩人沒有長期謀劃,沒有行動綱領,沒有最終目的。叛亂後甚至都不會掌握朝廷政權,幾乎是被宰相朱勝非牽著鼻子走。本來,趙構、孟太後、小皇子控製在手中是多大的砝碼?可勤王兵一來,完全不知道應付,唯一想到的是逃跑,這樣的才能,失敗是必然!
他們逃跑之前,在杭州擁有絕對軍事勢力,但他們沒有劫持孟太後和小皇子,更沒有劫持趙構,走得相當“純粹”,死得也就相當“徹底”,所以他們的反叛並不“純粹”,也並不能算很“徹底”的叛臣!
苗劉叛亂,雖然沒有成功,但對南宋產生了很大影響。一是促使趙構進行了部分政治改革,比如四月十日,下詔限製宦官與領軍將領交結、嚴厲製止宦官幹預朝政;再如整合官製,四月十三日下詔,恢複宰相名稱為“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恢複參知政事等,調整三省職能;
二是讓趙構對武將產生了極度不信任感,此後頻繁調動武將,就是想讓將和兵之間不熟悉,威脅不了他的統治,而後來的“嶽家軍”、“韓家軍”“吳家軍”的出現,讓他坐立不安。
三是造成了皇子趙旉的早夭,趙旉被苗劉扶上皇位,隻有三歲,但在動蕩的兵變中受盡驚嚇,八月就一病不起,不幸夭折,趙構本失去了生育能力,自此絕嗣,繼承人的問題始終是趙構心中的傷痛。
佐料:本書第二部敘述過,金軍占領開封,範瓊是屈膝依附金人的主要骨幹,也是金人立張邦昌為“楚帝”的重要幫手。
《三朝北盟會編》記載,金人立張邦昌,開封軍民喧嘩,金人命時任“京城四壁守禦使”範瓊撫慰。範瓊對軍民大喊:“我們隻是換個主人,東也是吃飯,西也是吃飯,比如軍營裏,姓張的來管,就是張司空;姓李的來管,就是李司空,你們都迴去,照管好自家老小就行!”真是一副十足的漢奸嘴臉。
趙構即位後,忌憚他擁有兵權,沒有對他下手,這次又不知死活為苗劉求情,趙構大怒,密令張浚設計將其擒拿。
張浚和部屬“樞密院檢詳文字”劉子羽策劃了一條妙計。先傳言朝廷出兵剿滅盜匪,命張俊率軍一千入城。接著召範瓊、張俊、劉光世到政事堂商議剿匪事宜,還特意安排了飯食。而劉子羽領著張俊帶來的軍士埋伏在政事堂外麵走廊裏。
吃完飯後,劉子羽突然手拿黃紙,走到飯桌邊範瓊麵前道:“範瓊請下桌,有詔書讓你到大理寺迴話。”範瓊愕然,劉子羽側頭示意身邊的軍卒,幾位軍卒一擁而上,推範瓊到外麵囚車中,送入大牢。
劉光世則到範瓊軍營,安撫範瓊部下道:“範瓊附從金人、脅迫二帝、支持叛逆,罪不可赦!陛下下詔,將他治罪,其餘不問!”
範瓊部將都丟下手中兵刃,歡唿道:“聖上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