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頊說是向王安石請教,實有辯論成份,幾番交鋒,趙頊認定,王安石不是浪得虛名,他是有幾把刷子的!但自己說不過他,大臣中總有能人啊!誰、誰?趙頊在頭腦裏快速檢索一下,首先想到了司馬光。


    司馬光,稱他學富五車似乎貶低了,應該是學富十車、百車!對,就他,讓他來和王安石過過招,自己坐山觀虎鬥,從而可以考察,王安石是不是自己一直要尋找的人選,因為趙頊胸膛,懷著一盤大棋局!而這盤大棋的操盤手,必須經過自己的層層考研!


    趙頊心中暗自拿定了主意,著意牽牛鬥架!


    兩位名聞天下的翰林學士掐架,肯定是棋逢對手,將遇良才。但用什麽機會、什麽話題呢?王安石能不能通過自己的考驗,趙頊心中充滿期待,也在等待時機。


    公元1068年十一月,朝廷舉行平常的祭天典禮,宰輔大臣提出,河朔地區旱情嚴重,國家財政用度不足,請求不要按慣例賞賜大臣金帛!


    趙頊覺得機會來了,便召翰林學士討論,該怎樣處置這件事。


    司馬光不知就裏,首先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救災節用,顯貴大臣、近臣應該帶頭做表率,宰輔的建議,可以采納!”


    王安石卻引經據典道:“常袞(唐朝宰相)拒絕朝廷提供的公膳(公共食堂),當時的有識之士都認為,常袞自知無才能,應該自動辭職,而不是拒絕吃公膳。再者說,造成國家財政不足的原因,是因為朝廷沒有選拔善於理財的能幹大臣!”


    司馬光不以為然地道:“所謂善於理財的人,不過是采取苛捐雜稅的手段而已!”


    王安石糾正道:“不能這樣說,善於理財者,不加賦稅就能讓國家財政充盈!”該怎樣理財?王安石沒有明說!


    司馬光笑著說:“天下有這個道理嗎?天地生長的財物百貨,不在民間,就在官府,國庫增加,必然要從民眾手裏奪取,這種災難更甚於增加賦稅。這是桑弘羊(漢代理財專家)欺騙漢武帝的話,司馬遷在《史記》裏記載,實際是指責漢武帝不明事理!”


    兩人爭論不已,趙頊聽了一陣,做出最後裁決:“朕的意見和司馬光相同,然而先以''不同意停止賞賜''的意見答複宰相們!”


    趙頊安排王安石草詔迴複宰輔。王安石引用常袞的事例譴責兩府大臣,宰輔大臣不敢再堅持!


    趙頊的結論是個什麽意思?兩邊說好,和稀泥啊?


    現在看來,此事司馬光的見識應該說略遜一籌,他沒有看到國家發展生產、促進工商貿易、繁榮市場的積極性,消極地認為國家財富是一個平衡的指數,它們合理地分配在民間和政府。


    王安石顯然看到了創造財富的主觀能動性,但沒有明白無誤地全部的說出來。因為這事一下子說不清楚。但是趙頊聰明透頂,聽出了個中味道。但他不能表態完全支持王安石。


    這是因為,在封建社會,士大夫看不起工商業,他們眼裏除了讀書,就是農業耕作,司馬光代替了當時的主流觀點,所以趙頊口頭上支持司馬光,行動上支持王安石,看似模棱兩可,實際間接的表明了自己的真實態度。趙頊年紀不大,政治手段可真是不一般!


    經過這件事,趙頊堅定了自己的想法,王安石不僅是宰相之才,而且和自己很多想法很契合!王安石當用、要用、馬上用!


    公元1069年二月,富弼再任宰相,朝中宰相有曾公亮和富弼兩人。同時,王安石進位參知政事。任命之前,宰相曾公亮極力推薦,另一位參知政事唐介卻極力阻止,他說王安石難以勝任。


    趙頊很奇怪,連聲質問唐介:“王安石哪方麵不能勝任?是他的文學不能勝任?經學不能勝任?還是政事不能勝任?”言下之意,這幾方麵王安石不如你唐介?就你唐介能?


    唐介是有名的鯁,不在乎地道:“王安石好學但拘泥古製,所談論的都不切實際,如果讓他成為執政,朝廷製度一定會有很多變更!”


    趙頊不暢快,又問侍讀孫固:“王安石能做宰相嗎?”


    孫固迴答道:“王安石的文章寫得固然好,做侍從翰林等職可行。可宰相要有大度量,王安石性格偏激狹隘,不容於物,陛下想要賢相,呂公著、司馬光、韓維都是很好的人選!”趙頊不以為然。


    趙頊下完任命書後,又親自對王安石道:“世人都不能了解愛卿,隻知道你通曉經術,認為你不曉世務!”


    王安石很自信地道:“知經術便是曉世務!”


    趙頊又問:“愛卿的執政措施,打算先從何著手?”


    王安石胸有成竹地迴答道:“如今世道,賢能之士不能行''正道'',沒有出息者得以行''無道''。普通人不能''行禮'',顯貴者得以行''無禮''。臣認為,當務之急就是,變風俗,立法度!”


    佐料:唐介是和包拯齊名的人物,仁宗後期四大諍臣分別為包拯、吳奎、趙拚、唐介。吳奎、趙拚、唐介都是公元1010年左右出生,而且都做到了參知政事的職位,唯有包拯早出道十年,也曾擔任過樞密副使。


    順便說一句,樞密使在宋朝是個很重要的職位,上朝押班排序時,樞密使在參知政事之前。相當於現在國務院常務副總理兼國防部長。樞密副使大概相當於副總理兼國防部副部長。


    唐介在英宗時為禦史中丞,趙頊即位,先拜為三司使,公元1068年為參知政事。王安石任翰林學士,中書省對除授官吏拿不定主意事,趙頊的第一句話就是:“應該問王安石!”可見趙頊對王安石的信任。


    趙頊說得多了,唐介聽得多了,就來氣了,強勁一發,便對趙頊道:“陛下認為王安石可以大用,就提拔他,怎麽能讓翰林學士參決中書宰相的政事?如此,要執政大臣何用?陛下認為臣不行,就請罷免臣!”


    等王安石做了參知政事後,唐介與他多次發生爭論,趙頊基本都偏向於王安石,唐介氣憤填膺,兼之背上生癰瘡,公元1069年四月十一日卒,享年六十歲。


    趙頊一聽,正中下懷!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精彩紛呈宋王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山穀吹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山穀吹風並收藏精彩紛呈宋王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