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034年七月,慶州柔遠砦蕃部巡檢嵬通率兵攻李元昊的後橋堡,這下捅了馬蜂窩,李元昊聲稱報仇雪恨,率兵攻打慶州,沿邊都巡檢楊遵、柔遠砦監押盧訓統兵七百應敵,戰於龍馬嶺,官軍敗績。


    環慶路都監齊宗矩、走馬承受(皇帝親派,特務身份,路級監察官員,位卑權重)趙德宣、寧州都監王文率軍救援,在節義峰遭到李元昊埋伏,一戰下來,官軍又敗,老齊被俘,很久才被放迴來。趙禎隻得下詔約束邊境官軍,不得擅自動武!


    再說華州(陝西渭南)有張、吳兩書生,考場失意,鬱鬱不得誌,眼看年齡漸長,華發漸生,聽聞李元昊有窺視中原的野心,兩人一合計,覺得前途遠大。於是背棄祖先,相約投靠李元昊。


    兩人投奔李元昊後,舌燦蓮花,貢獻了幾條妙策,李元昊大喜,留在身邊顧問,日漸寵信,以後李元昊立國稱帝,入侵大宋,大多出於這兩人的鬼點子。


    公元1033年,李元昊向西發展,攻占迴鶻政權,前後兩百多天,占領了瓜州(甘肅安西)、沙州(甘肅敦煌)、肅州(甘肅酒泉),河西走廊完全收入李元昊囊中。


    公元1036年,李元昊改元“大慶”,用嵬名守全、張陟、張絳、楊廓、徐敏宗、張文顯等文臣謀劃;用鍾鼎臣主管文書;用成逋、克成賞、都臥、多多馬竇、惟吉等武將主持軍事;用野利仁榮主持蕃學(黨項族學校)。


    另外在國內設置十二監軍司,分別委任當地豪族統領。黃河以北屯兵七萬,防禦契丹;黃河南鹽州路(陝西定邊)屯兵五萬,防禦大宋環慶、鎮戎、原州;左廂宥州路屯兵五萬,防禦大宋鄜延、麟州;右廂甘州路屯兵三萬,防禦吐蕃、迴鶻;賀蘭山屯兵五萬;靈州留守五萬兵;興州王府鎮守兵七萬,總共兵力達五十餘萬。


    李元昊還挑選豪族中善於弓馬騎射的五千人作為近衛軍,名為“六班直”,每月發米兩石。鐵騎三千,分為十部。出兵時用銀牌召部長麵授機宜。


    內政方麵,李元昊在興州設置十六司,總領全國政務。


    為了完善黨項族的各項製度,李元昊還著手創製一種記錄黨項族語言的文字,即西夏文字。他在戎馬倥傯之餘,親自籌劃和主持創製文字的工作,命大臣野利仁榮等整理演繹,編纂成12卷。有的史書記載稱之為“蕃書”。李元昊下令尊為“國字”頒行,凡紀事盡用蕃書。又設立“蕃字院”,將《孝經》、《爾雅》、《四言雜字》等翻譯成蕃文,以傳授學習,推廣使用。


    經過六年的經營,李元昊地盤擁有夏、銀、綏、宥、靜、靈、會、勝、甘、涼、瓜、沙、肅等州,王府仍設在興州(寧夏銀川),憑借黃河、賀蘭山為天險,東接黃河,西界玉門,南臨蕭關,北控大漠,地方萬餘裏,各項製度也基本完善了,李元昊的黨項政權已初具規模。


    萬事俱備之後,李元昊祭出了東風。


    公元1038年十月十一日,李元昊在野利仁榮、楊守素等親信大臣的擁戴下,在興慶府南郊築壇,李元昊一改中原崇尚黃色的傳統,身穿白袍,戴紅冠,正式登上了皇帝的寶座,國號稱“大夏”(史稱西夏),改元“天授禮法延祚”(六個字的年號也是開創性的啊)。並大封群臣,追諡祖父和父母諡號、廟號、墓號。又封野利氏為憲成皇後,立子寧明為皇太子。


    次年正月,李元昊以臣子的身份,遣使到宋朝給趙禎上表,深情追述和表彰他的祖先,闡述同中原皇朝的關係及其功勞,說明其建國稱帝的合法性,最後提出要求,請宋朝正式承認他的皇帝稱號。


    得到的迴應是可想而知的,宋朝不願意自己的“臣子”轉變為“兄弟”,雖然一直賞賜多於進貢,似乎吃力不討好,但是法理很重要!趙禎發“雷霆之怒”,下詔“削奪賜姓官爵”,停止互市。在宋夏邊境張貼榜文,懸賞捉拿李元昊或獻其首級者,即為“定難軍節度使”。


    李元昊在有五十萬軍隊為靠山,底氣十足,頻繁派出哨騎到邊境刺探軍情,引誘宋朝境內的黨項人和漢人歸附夏國。公開斷絕了西夏同宋朝的使節往來,派賀永年向宋朝送“嫚書”(言辭輕慢的書信),在“嫚書”中,李元昊對大宋橫加指責,並挖苦宋軍腐敗無能。


    元昊向宋朝遞“嫚書”目的,意在激怒宋朝,把圖謀對宋朝發動的戰爭的責任歸於宋朝。夏宋之間的關係終於到了戰爭的邊沿。


    性格決定命運,一個人如此,一個民族也如此!黨項族在李元昊帶領下,瘋狂的膨脹,整個民族高峰也就三百萬人左右,卻保持五十萬的軍隊,立國之後,先和大宋撕逼,再和契丹鬥狠,後來又和金國較量,最後被蒙古消滅。立國近兩百年時間,一直戰爭、戰爭、戰爭!基本沒有消停過,最終整個民族滅種在蒙古鐵蹄之下,令人扼腕!


    佐料:據唐榮堯的《西夏帝國傳奇》載,兩位投奔李元昊的書生,一位叫張元、一位叫吳昊,兩人的名剛好就是“元”“昊”兩字。顯然這兩個名字是他們到興州後故意取的,就是想引起李元昊的注意。


    兩人於公元1037年五月來到興州,由於初來乍到,人生地不熟,無處安頓,隻好整日流連酒樓茶肆,有天,兩人豪飲後,乘著酒興在牆壁上題書“張元、吳昊到此一遊!”


    巡邏士卒見他們不避“元昊”名諱,將他逮捕,交李元昊處置。李元昊問他們為什麽不避諱?張元道:“你的\\u0027姓\\u0027都不在乎,還在意\\u0027名\\u0027嗎?”李元昊,又叫趙元昊,“李”、“趙”都是宋朝皇帝賜姓!


    李元昊慧眼識才,收留他們,張元建議李元昊改姓、暫緩稱帝,李元昊一一采納,宋夏之間三大戰役:三川口、好水川、定川寨,都有張元的影子,張元後來做了西夏宰相,吳昊也做了西夏高官。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精彩紛呈宋王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山穀吹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山穀吹風並收藏精彩紛呈宋王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