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008年春正月的一天早上,開封左承天門守門校尉塗榮,像往常一樣,帶領幾個軍卒,大搖大擺地到大門口四周巡視。


    突然,其中一位軍卒指著遠方大叫:“那是什麽?”


    塗榮等抬頭順著軍卒手指,看到不遠的承天門南鴟尾(鴟尾是中國古建築屋頂正脊兩端的獸形裝飾,因外形狀如鴟鳥尾巴,故稱\\u0027鴟尾\\u0027)上,有一條長長的黃帛掛在上麵,黃帛在風中飄飄蕩蕩,煞是耀眼。


    塗榮等人仔細觀察,見黃帛長約二丈,如同一隻長長的袋子,裏麵似乎裝有書卷,另外有三道神秘的青煙圍繞黃帛盤旋,袋子的封口處隱隱有字跡。


    塗榮不敢造次,立即啟動應急措施,上報上級主管領導“皇城司”,“皇城司”的政治敏銳性相當高,一邊命承天門軍卒保護現場,一邊呈報中書省。


    很快,報告便交由內侍轉送皇帝內庭。


    此時,趙恆正召集宰相王旦、資政殿大學士王欽若等大臣,在朝元殿開禦前會議。


    趙恆滔滔不絕地道:“去年十一月二十七日,夜半時分,朕剛要就寢,忽然宮中一道白光閃過,一位神人驀地出現在禦榻前,他戴道士帽子、穿深紅色衣服,對朕說:下個月初三日,你應該在正殿建黃籙道場一個月,屆時,將有‘天書大中祥符’三篇降臨人世。朕竦然起身,打算迴複,神人已不見蹤影,朕即命內侍用筆墨記載這件事。自去年十二月初一日,朕即齋戒於朝元殿,建道場用以等候神靈的恩賜……”


    趙恆還沒有說完,內侍都知李神福,匆匆從後殿走到趙恆禦座旁,用眼光示意趙恆。


    趙恆見狀,立即停下,望著李神福,問道:“有事?”


    李神福忙將手中的奏章呈給趙恆,趙恆疑惑地接過,低頭瀏覽起來,未幾,趙恆突然站立起來,興奮地大叫:“天意果然如此!”


    王旦等麵麵相覷,不明所以。


    趙恆意識到自己過於興奮,略有失態,穩住心神,重新坐下,喜悅地道:“天書果然在承天門降臨,上天不欺朕啊!眾愛卿且看一看。”


    趙恆說完,將“皇城司”的奏章交身邊內侍,內侍忙下丹墀,遞與王旦。幾位大臣陸續看完,也很激動,王旦率眾臣跪拜稱賀。


    趙恆隨即口諭,要親自到承天門去瞻望“天書”。


    君臣一幹人,急切切,興衝衝,趕赴左承天門。果見一塊黃帛迎風飄揚,歡快舞動,似乎在迎接自己的主人。


    趙恆仰頭看了一陣,對著黃帛拜了三拜,王旦等大臣也跟著烏壓壓跪下。趙恆命兩內侍架梯升屋,恭敬地將黃帛取下。王旦上前從內侍手裏接過,向趙恆跪下,雙手呈上。


    趙恆又對著黃帛拜三拜,然後親手穩穩接住,小心翼翼地放入早已準備好的禦車中,趙恆禦駕在前,放黃帛“天書”的禦車隨後,各大臣尾隨,浩浩蕩蕩,送入一個月之前,趙恆於朝元殿準備的道場裏。


    宋廷君臣大員集聚朝元殿,人聲鼎沸,熱鬧非凡,勝似節日。大家都對黃帛裏有什麽東西充滿了好奇。都想打開一探究竟,趙恆將這個光榮的任務交給了陳堯叟。


    陳堯叟激動萬分,顫抖著雙手將黃帛啟封。黃帛隨著陳堯叟的雙手慢慢打開,二十一個隸書出現在眾人麵前:“趙受命,興於宋,付於眘,居其器,守於正,世七百,九九定。”


    趙恆跪著接受黃帛後,又命陳堯叟宣讀黃帛裏麵的三幅黃書,黃書言詞類似道德經,先讚揚趙恆能極盡孝道、推崇道德,繼承家世;接著規勸趙恆清淨簡樸,愛民如子;最後預祝趙氏江山世代相傳!(王欽若作的幾篇好文章啊!)


    陳堯叟讀完,雙手恭敬地捧給趙恆,趙恆親自將三篇黃書及黃帛,用金匱裝好。


    之後,趙恆到崇政殿賜宴群臣。派遣相關官員告祭天地、宗廟、社稷,同時大赦天下,將公元1008年改元為“大符祥中”元年,改左承天門為“承天祥符”,任命王旦為天書儀仗使。


    王旦內心萬分不情願,不過吃人嘴短、拿人手軟,何況拿的還是皇帝的禮物,隻得接受這個“光榮”使命。


    天書下降,陳堯叟、陳彭年、丁謂、杜鎬都以經義附和解釋,唯獨龍圖閣待製孫奭上疏趙恆道:“臣愚鈍無知,見識短淺。天有何書,又有何言?”


    趙恆默然,趙恆為什麽默然,不發脾氣?因為心虛啊!


    至此,王欽若的計劃完美施行。從此,大宋進入了神奇虛幻的天書年代。


    佐料:李沆做宰相時,王旦為參知政事,當時邊境用兵,宰相、輔相有時候忙得不能按時進食。王旦喟歎道:“我輩什麽時候能坐享太平,優遊無事啊!”


    李沆告誡道:“你還年輕,有點憂勞,可以作為警戒,以後四方安寧,朝廷就未必沒有煩事!”


    “澶淵之盟”後,王旦問李沆對此事的看法,李沆道:“好是好事,然而邊患寧息,恐怕人主逐漸產生奢侈之心。”王旦當時不以為然(這事《宋史.李沆傳》記載,但此事明顯不可靠,李沆死於公元1004年七月,當時宋遼尚未結盟)。


    李沆又經常將四方水旱盜賊的小事上奏真宗,王旦認為如此細事不應該讓皇上煩心。


    李沆道:“皇上年少,我們做臣子的,應該讓他知道治國的艱辛。不如此,他血氣方剛,縱使不流連聲色犬馬,也會生出土木、甲兵、禱祠等事來,我年紀大了,看不到那番場景,未來王參政憂心的就是這些事啊!”王旦仍不以為意。


    李沆死後,趙恆果然認為契丹已和,西夏歸降,四方太平,於是在王欽若、丁謂的支持下,封泰山、祀汾陰、大修宮觀、搜求以往的典章製度,忙得不亦樂乎。王旦想勸諫又上了賊船,想辭職又覺得趙恆恩遇太厚,不忍心,此時才真正體會到李沆的遠見卓識,經常感歎道:“李文靖公(李沆死後諡\\u0027文靖\\u0027)真聖人也!”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精彩紛呈宋王朝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山穀吹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山穀吹風並收藏精彩紛呈宋王朝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