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封賞百官
三國:武力升滿,開局殺穿草原 作者:萌島伯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李昭宣布了第一檔武將的安排,接下來就是第二檔了。
這第二檔的武將,主要以西涼降將為主。
“徐榮,任軍長、上將,封玄菟公!”
徐榮可謂是西涼降將們之首,其實是可以比肩第一檔武將們的,但可惜跟隨李昭晚了些。
“馬騰,任軍長、上將,封茂陵公!”
“張繡,任軍長、上將,封祖厲公!”
與徐榮的郡公不同,馬騰和張繡隻是得了個縣公的爵位。
而這之後的武將,爵位就隻能到侯、伯了。
“龐德,任軍長、上將,封狟道侯!”
“管亥,任軍長、上將,封都昌侯!”
“甘寧,輔佐太史慈總領水師,任上將,封臨江侯!”
至此,李昭設想中的二十萬常備軍的軍長皆已經分配完畢。
這其中,管亥是因為考慮黃巾係將領而安排上去的,同時也有獎勵其屯田多年的意思在。
接下來的便是第三檔武將了,主要充當各軍下的師長之職。
其中有:華雄、閻行、樊稠、張濟、段煨、郭太、張任、嚴顏、吳懿、李嚴、閻柔、文聘……
這些武將都獲封中將、伯爵。
至於剩下的諸如馬超、黃敘、郭淮、孫禮、郝昭等年輕小將,則是隻能獲得官職上的升遷了。
李昭也就沒有當麵宣告,而是之後擬封詔書即可。
“爾等任職以後,當速速整編軍隊,將新軍製落實下去!”李昭交代道。
“諾!”眾將齊聲道。
如此,武將們算是封賞完畢了。
該到文人們了!
“戲誌才,任內閣大學士,封鄭國公!”
“田豐,任吏部尚書,封衛國公!”
最早跟隨李昭的兩位謀士,田豐因為常年幫助李昭處理政務,因此李昭還是讓他擔任六部之一,負責行政。而戲誌才,李昭知道他跟郭嘉一樣,性情懶散,故而讓他入內閣,當李昭的顧問即可。
“謝陛下!”戲誌才與田豐出列謝道。
眾人看著兩人無不羨慕,兩人以後就會是百官之首了。
“賈詡,任內閣大學士,封涼國公!”
“荀攸,任內閣大學士,封許國公!”
“郭嘉,任內閣大學士,封韓國公!”
“沮授,任禮部尚書,封邢國公!”
李昭將幾位謀主們統統封為了國公,他們的功績都有目共睹,沒有人會有意見的。
“杜畿,任戶部尚書,封召國公!”
杜畿也是早期跟隨李昭的那批人,且一直幫助李昭治理地方,政績突出,故而李昭也封其為國公。
“田豫,任兵部尚書,封漁陽公!”
“國淵,任工部尚書,封樂安公!”
田豫、國淵是李昭在幽州時加入李昭的,田豫文武雙全,幫助李昭占領洛陽有功,而國淵治理地方有能,兩人都封為郡公,且入六部任職。
一係列封賞下來,文臣中的重要人物已經封的差不多了。
而此時,六部還剩一個位置,內閣也還缺一人,眾人紛紛猜測會是誰?
“李儒,任內閣大學士,封合陽伯!”
李昭這句話讓眾人莫不陷入沉默。
李儒擔任內閣,能力是夠的,至於品行吧……
不過李昭才不管李儒的品行,還是讓他入了內閣之中,但也為了讓眾人平衡,李昭才隻給李儒封了個伯爵。
“謝陛下!”李儒一臉媚笑地站出來謝道。
他沒想到李昭會讓他進入內閣之中,這種恩情宛如當年的董卓對他一般。
為此,李儒心中默默發誓,定要為李昭效死!
“鍾繇,任刑部尚書,封長社公!”
六部之一的最後一個位置被李昭拿給了鍾繇!
作為李昭陣營中不多的世家大族出身,鍾繇此刻也是一種押對了寶的心情。
“臣謝陛下隆恩!”鍾繇叩首道。
那麽現在,隻剩下三院院長之位還空著了。
而另外一個識大體的世家,也受了李昭封賞。
“楊彪,任都察院院長,封華陰伯!”
都察院負責檢舉百官不法之舉,由楊彪來擔任正合適。
楊彪聽見李昭的聲音,不禁有些老淚縱橫。
如此也不枉他放下身段來保全家族了。
“臣謝陛下!”楊彪拜道。
“法衍,任大理院院長,封郿縣伯!”
一直以來是小透明的法衍頓時大喜:“臣法衍謝陛下!”
他投靠李昭也算早,且對法家經典有些造詣,因此任職大理院,來審理百官案件正為合適。
李昭讓法衍得此位置也有其他用意,那就是為法正鋪路。
之前法正在軍中任參軍,但未能獲得戰功,之後李昭打算讓他由軍中轉入朝中,作為下一代內閣來培養。
故而,李昭打算親自為法正鋪一下路。
眾人沒想到大理院會落在法衍的頭上,都有些眼紅,而現在,隻剩下一個科學院了。
不知道科學院意思的人還在猜測李昭會不會給自己,而知道的人已經明白會是誰來擔任了。
“邴原,任科學院院長,封朱虛公!”
邴原也是一名李昭老人了,是從幽州起跟隨李昭的。
因為其在治學上有才能,連續在燕山書院、太學任職。
如今,燕山書院自從搬至洛陽改為太學之後,便一直由蔡邕擔任院長。
對於太學,李昭打算打造成後世清北一樣的大學,就還是讓無心政壇的蔡邕來管理。
至於科學院,李昭將其交給了邴原來管。
邴原跟著李昭多年,早已經明白了李昭的理念,對於各學說都能包容,是個好人選。
“臣多謝陛下了!”邴原謝道。
至此,中央官已經安排完畢,李昭又任命了一些中央佐官如侍郎之類的。
當年一同在幽州跟隨李昭的王烈,李昭自然也沒有忘記。
“王烈,任平州刺史,封榆次侯。”
而後,李昭又任命了一下地方。
“田疇,任揚州刺史,封無終侯!”
“韓浩,任青州刺史,封山陽侯!”
“諸葛玄,任荊州刺史,封陽都伯!”
“陸康,任幽州刺史,封吳縣伯!”
……
大唐各州都被李昭任命了刺史,如張燕、臧霸等得到李昭承諾過的,則直接也轉為刺史,李昭沒有卸磨殺驢。
一大串任命名單下來,李昭是終於將百官們都封賞完畢了。
百官對李昭的安排都十分滿意,無不歡喜。
這第二檔的武將,主要以西涼降將為主。
“徐榮,任軍長、上將,封玄菟公!”
徐榮可謂是西涼降將們之首,其實是可以比肩第一檔武將們的,但可惜跟隨李昭晚了些。
“馬騰,任軍長、上將,封茂陵公!”
“張繡,任軍長、上將,封祖厲公!”
與徐榮的郡公不同,馬騰和張繡隻是得了個縣公的爵位。
而這之後的武將,爵位就隻能到侯、伯了。
“龐德,任軍長、上將,封狟道侯!”
“管亥,任軍長、上將,封都昌侯!”
“甘寧,輔佐太史慈總領水師,任上將,封臨江侯!”
至此,李昭設想中的二十萬常備軍的軍長皆已經分配完畢。
這其中,管亥是因為考慮黃巾係將領而安排上去的,同時也有獎勵其屯田多年的意思在。
接下來的便是第三檔武將了,主要充當各軍下的師長之職。
其中有:華雄、閻行、樊稠、張濟、段煨、郭太、張任、嚴顏、吳懿、李嚴、閻柔、文聘……
這些武將都獲封中將、伯爵。
至於剩下的諸如馬超、黃敘、郭淮、孫禮、郝昭等年輕小將,則是隻能獲得官職上的升遷了。
李昭也就沒有當麵宣告,而是之後擬封詔書即可。
“爾等任職以後,當速速整編軍隊,將新軍製落實下去!”李昭交代道。
“諾!”眾將齊聲道。
如此,武將們算是封賞完畢了。
該到文人們了!
“戲誌才,任內閣大學士,封鄭國公!”
“田豐,任吏部尚書,封衛國公!”
最早跟隨李昭的兩位謀士,田豐因為常年幫助李昭處理政務,因此李昭還是讓他擔任六部之一,負責行政。而戲誌才,李昭知道他跟郭嘉一樣,性情懶散,故而讓他入內閣,當李昭的顧問即可。
“謝陛下!”戲誌才與田豐出列謝道。
眾人看著兩人無不羨慕,兩人以後就會是百官之首了。
“賈詡,任內閣大學士,封涼國公!”
“荀攸,任內閣大學士,封許國公!”
“郭嘉,任內閣大學士,封韓國公!”
“沮授,任禮部尚書,封邢國公!”
李昭將幾位謀主們統統封為了國公,他們的功績都有目共睹,沒有人會有意見的。
“杜畿,任戶部尚書,封召國公!”
杜畿也是早期跟隨李昭的那批人,且一直幫助李昭治理地方,政績突出,故而李昭也封其為國公。
“田豫,任兵部尚書,封漁陽公!”
“國淵,任工部尚書,封樂安公!”
田豫、國淵是李昭在幽州時加入李昭的,田豫文武雙全,幫助李昭占領洛陽有功,而國淵治理地方有能,兩人都封為郡公,且入六部任職。
一係列封賞下來,文臣中的重要人物已經封的差不多了。
而此時,六部還剩一個位置,內閣也還缺一人,眾人紛紛猜測會是誰?
“李儒,任內閣大學士,封合陽伯!”
李昭這句話讓眾人莫不陷入沉默。
李儒擔任內閣,能力是夠的,至於品行吧……
不過李昭才不管李儒的品行,還是讓他入了內閣之中,但也為了讓眾人平衡,李昭才隻給李儒封了個伯爵。
“謝陛下!”李儒一臉媚笑地站出來謝道。
他沒想到李昭會讓他進入內閣之中,這種恩情宛如當年的董卓對他一般。
為此,李儒心中默默發誓,定要為李昭效死!
“鍾繇,任刑部尚書,封長社公!”
六部之一的最後一個位置被李昭拿給了鍾繇!
作為李昭陣營中不多的世家大族出身,鍾繇此刻也是一種押對了寶的心情。
“臣謝陛下隆恩!”鍾繇叩首道。
那麽現在,隻剩下三院院長之位還空著了。
而另外一個識大體的世家,也受了李昭封賞。
“楊彪,任都察院院長,封華陰伯!”
都察院負責檢舉百官不法之舉,由楊彪來擔任正合適。
楊彪聽見李昭的聲音,不禁有些老淚縱橫。
如此也不枉他放下身段來保全家族了。
“臣謝陛下!”楊彪拜道。
“法衍,任大理院院長,封郿縣伯!”
一直以來是小透明的法衍頓時大喜:“臣法衍謝陛下!”
他投靠李昭也算早,且對法家經典有些造詣,因此任職大理院,來審理百官案件正為合適。
李昭讓法衍得此位置也有其他用意,那就是為法正鋪路。
之前法正在軍中任參軍,但未能獲得戰功,之後李昭打算讓他由軍中轉入朝中,作為下一代內閣來培養。
故而,李昭打算親自為法正鋪一下路。
眾人沒想到大理院會落在法衍的頭上,都有些眼紅,而現在,隻剩下一個科學院了。
不知道科學院意思的人還在猜測李昭會不會給自己,而知道的人已經明白會是誰來擔任了。
“邴原,任科學院院長,封朱虛公!”
邴原也是一名李昭老人了,是從幽州起跟隨李昭的。
因為其在治學上有才能,連續在燕山書院、太學任職。
如今,燕山書院自從搬至洛陽改為太學之後,便一直由蔡邕擔任院長。
對於太學,李昭打算打造成後世清北一樣的大學,就還是讓無心政壇的蔡邕來管理。
至於科學院,李昭將其交給了邴原來管。
邴原跟著李昭多年,早已經明白了李昭的理念,對於各學說都能包容,是個好人選。
“臣多謝陛下了!”邴原謝道。
至此,中央官已經安排完畢,李昭又任命了一些中央佐官如侍郎之類的。
當年一同在幽州跟隨李昭的王烈,李昭自然也沒有忘記。
“王烈,任平州刺史,封榆次侯。”
而後,李昭又任命了一下地方。
“田疇,任揚州刺史,封無終侯!”
“韓浩,任青州刺史,封山陽侯!”
“諸葛玄,任荊州刺史,封陽都伯!”
“陸康,任幽州刺史,封吳縣伯!”
……
大唐各州都被李昭任命了刺史,如張燕、臧霸等得到李昭承諾過的,則直接也轉為刺史,李昭沒有卸磨殺驢。
一大串任命名單下來,李昭是終於將百官們都封賞完畢了。
百官對李昭的安排都十分滿意,無不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