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清晨,李昭正在蔡琰榻上唿唿大睡,昨夜小別勝新婚,兩人顛鸞倒鳳了一整夜,很是疲憊。


    “夫君,快醒醒!”蔡琰將李昭推醒。


    “去告訴元皓,今天我休息!”李昭剛迴幽州,想要翹一天班。


    “夫君忘了,你昨夜說過今日有大事的。”蔡琰笑著提醒道。


    李昭這才不情不願地爬起,今天是要讓劉辯上朝的。


    李昭很快來到州牧府,因為過於倉促,劉辯上朝隻能到州牧府來。


    李昭也沒打算給他蓋個宮殿,就這樣講究著來吧。反正也不需要劉辯處理事務,所有公文都會送至州牧府。


    就這樣,沒有宮殿,沒有侍者,沒有百官,在簡約的州牧府內,劉辯完成了重登帝位的第一次朝會。


    李昭在朝會上宣布,今年仍是昭寧二年,與長安劉協的初平元年對著幹,並且拒不承認董卓在長安設的百官。


    李昭要自己設置三公!


    董卓那邊的三公就是個擺設,李昭這邊當然也同樣。


    但擺設歸擺設,若不設置,李昭這邊的這個朝廷就不太讓人信服了。


    首先李昭自然會是三公之一,劉辯在何太後的示意下,任命李昭為太尉。


    李昭很是謙虛,這種重任哪裏能擔得起呢!


    於是幾番推辭之下,李昭迫不得已,隻得接受了太尉的職位。


    二十多歲的太尉,這要是在長安那,得有多少老頭站出來反對。


    但這是薊縣,除了李昭的人,還是李昭的人。


    大家一致表決,太尉非李昭莫屬。


    李昭榮升太尉,自然要給手下們升官。


    張遼、高順、徐晃、黃忠、趙雲五人資曆最老,都升遷將軍,張遼、徐晃、黃忠在地方駐軍,而高順、趙雲則在薊縣待命。


    其次典韋、張合、公孫瓚、太史慈、馬騰、龐德、閻行、張繡、徐榮皆為中郎將。


    典韋為虎賁中郎將,明麵上是天子親衛,實際還是保護李昭。


    張合駐紮河內,配合張遼防備司隸。


    公孫瓚為護鮮卑中郎將,負責警戒外族。


    太史慈依然在遼東負責艦隊,其餘中郎將則也在幽州駐紮待命。


    周倉也得了個校尉的官職,繼續跟著典韋。


    李昭還任命了管亥、郭太為校尉,繼續分別在東北和並州屯田。


    田豐為光祿大夫、戲誌才為侍中,賈詡為太尉長史,沮授為光祿丞,荀攸為尚書郎。


    地方上,杜幾被任命為河南尹,國淵被任命為並州刺史,田豫被任命為幽州刺史。


    李昭同時讓黃忠兼任並州牧,趙雲兼任幽州牧,想要通過這種方法,使得刺史管內政,州牧管軍事。等到時機成熟,李昭便要讓地方文武分治。


    朝鮮方麵,李昭任命王烈、田疇分管,東北則交給了韓浩、閻柔來治理。


    手底下官員都升遷完畢,李昭開始物色司徒、司空的人選。


    作為三公,李昭肯定不能讓資曆淺的人來當,畢竟已經有他這個年輕人了 再來兩個小年輕,那就不會被世人認可的。


    那麽如今他麾下德高望重,配得上三公的人隻有一個!


    “不行!此事絕對不行!”蔡邕聽到李昭的請求後厲聲拒絕。


    “嶽父,我的好嶽父,你就答應吧!我知道你也想成為三公的!當上了司徒,你老蔡家得多長臉啊!”李昭好聲好氣地哄著蔡邕道。


    “哼,長臉?我看我會被天下人戳著脊梁骨罵!”蔡邕怒道。


    “我早和你說過,有了這天,不要給我高官厚祿,你當初可是答應了。”


    “有嗎?我怎麽不記得了?”李昭厚著臉皮道。


    “你!”蔡邕拿這女婿沒辦法。


    “嶽父,你不當司徒還有誰能當呢?”


    “子陽,放過我吧,老夫老了,讓我教教書,修修史,就足夠了。”


    一提起教書、修史,李昭頓時有了辦法。


    “嶽父,你也知道洛陽如今落入我手,那蘭台可是保護得十分完整!”李昭故意說道。


    “蘭台!”蔡邕來了精神,作為愛書之人,他自然知道大漢的這座藏書館。


    “蘭台裏可是藏書無數,嶽父你是知道的!更何況, 東館還有一直沒修完的《漢記》呢!”


    《漢記》是從班固就開始修撰的史書,記載了光武帝到如今,還沒有完工,如今已經擱置了下來。


    而蔡邕平生的一大願望就是完成這部史書的編撰,成為太史公那樣的史學家。


    蔡邕聽到這個消息,頓時語氣溫柔了下來,說道:“賢婿,你就讓我去洛陽修史吧。”


    李昭搖搖頭:“嶽父答應當司徒,我就讓你去。”


    “當了司徒還怎麽修?”


    “嶽父放心,這不過是虛職,你沒活幹的。”李昭直接道。


    蔡邕聽到這個消息,不知是該喜還是該憂,自己的女婿這樣將大漢踩在腳下,而自己卻去修漢史,這真的合適嗎?


    “你讓我修史,就不怕我將你幹的現在事全部寫出來?”蔡邕問道,他在幽州待了許久了,李昭的事他都知道,這些事可都是離經叛道的。


    好聽點叫素有大誌,難聽的就是早有不臣之心,任憑修史人怎麽寫了。


    李昭哈哈一笑:“身後事自由後人評說,我李昭豈會在意?”


    李昭完全不擔心這些,哪怕蔡邕抹黑自己,李昭也相信後世的網友們會替自己翻案的,畢竟他們的想象力足夠豐富。


    “你倒還豁達,不知多少人就期望著能在史書中有個好名聲而無所不用其極呢!”蔡邕讚賞李昭的這種態度。


    “怎麽樣,嶽父答不答應?”


    蔡邕斟酌了許久,最終答應了李昭的條件,李昭以讓蔡邕去修史換得了他掛名司徒之職。


    “司徒已有人選,剩下的就是司空了。”李昭仔細一想,卻發現自己治下沒有合適的人選了。


    僅次於蔡邕名氣的就是邴原,邴原如今在燕山書院教書。


    邴原雖然才學出眾,但當司空有些資曆不足。


    李昭正在煩惱之時,蔡邕提醒李昭道:“你莫非忘了,如今幽州還有一名大儒正在家中呢!”


    “誰?”


    “盧植!”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武力升滿,開局殺穿草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萌島伯爵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萌島伯爵並收藏三國:武力升滿,開局殺穿草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