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冠軍侯
三國:武力升滿,開局殺穿草原 作者:萌島伯爵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縱使皇甫嵩明白李昭是個打仗的好手,他也沒想到李昭會這麽快結束戰鬥。
韓遂、馬騰可是有將近十萬的軍隊啊!
皇甫嵩自問要是他自己上,他自信能贏,但無法贏得這麽快,這麽徹底!
李昭在戰報中說韓遂已經逃往金城,卻是隻字不提馬騰投降的事。
“看來我還是小瞧這李子陽了!”皇甫嵩更加認為李昭是個威脅,甚至在董卓之上。
“這等良將,可惜了!”皇甫嵩心想要是李昭不做那些僭越之事,能對大漢忠心耿耿該多好啊。
“全軍出發,去漢陽!”皇甫嵩一聲令下,大軍迅速動身,皇甫嵩現在要馬上找到李昭。
“倒是讓這李昭出了風頭!”董卓也得知了漢陽的戰報,與李昭的大勝一比,他的功勞也顯得沒那麽獨一無二了。
“主公不必懊惱,這李昭與主公倒是一路人!”李儒道。
“何以見得?”
“我說過,李昭與主公的處境相同,都為手握重兵的邊疆大將,朝廷怎麽都會有所忌憚的。”
李儒低聲對董卓說道:“皇甫嵩早已不滿主公多時,必會讓朝廷下旨解除主公兵權,到時,主公隻需跟著李昭便可!”
“跟著李昭?朝廷要除了兵權,也定會除他的,他有什麽辦法?”董卓問道。
“主公忘了,李昭可是跟張讓關係匪淺。”李儒提醒道。
董卓這才恍然大悟,說道:“那我是不是該先備些財物?”
李儒點點頭,又道:“主公也可為大將軍準備一份。”
董卓深以為然。
皇甫嵩、董卓帶兵到了漢陽郡的冀縣,卻根本沒找到李昭的人馬。
“右將軍呢?”皇甫嵩對薑隱問道,薑隱如今是話事人。
“啟稟左將軍,右將軍已經啟程迴幽州了。”薑隱道。
“什麽!”皇甫嵩沒想到李昭跑得這麽快,這要是讓他迴了幽州,還怎麽控製他?
“快!快拿筆墨,我要寫份奏書!”皇甫嵩想要上奏朝廷,將李昭調任。
“陛下,涼州的戰事有結果了!”
翌日早朝,大將軍何進站出來上奏道,他拿著的是皇甫嵩送來的戰報。
“哦,叛軍退出三輔了嗎?”劉宏隻關心叛軍有沒有離開三輔,長安是否受擾。
“陛下,大勝啊!”何進將戰報呈上。
劉宏一看,大喜,這下長安無憂了,他再也不用擔心曆代先祖的帝陵被叛軍給掘了。
“好好好!皇甫嵩做得好啊!”劉宏讚賞道。
“陛下,這功勞不隻是左將軍一人的吧。”張讓陰沉著臉說道,他十分生氣這奏書沒有經過他看過就呈了上來。
張讓冷冷看了眼何進,何進挺了挺身板以示迴應 他們倆關係已經降到了冰點。
“陛下,董卓斬了敵首王國是為頭功,而李昭大破敵軍卻是至關重要,也是大功一件啊!”張讓幾句話就將皇甫嵩的功勞隱去。
“陛下,皇甫嵩作為主帥,功不可沒!”何進替皇甫嵩說話道。
劉宏點點頭,如何問道:“該如何封賞這三人?”
何進早有準備,說道:“陛下,皇甫嵩可以恢複其槐裏侯的爵位,至於董卓和李昭,如今朝廷之中少府與大司農尚缺,可以讓征召他們入朝擔任九卿。”
這乃是皇甫嵩的建議。
劉宏一聽,覺得不錯,正想下旨,卻被張讓攔住。
李昭早就料到這種結果,早已經和張讓通過氣了。
張讓拿出一份奏書,說道:“陛下,李昭不可動啊!”
“為何?”
“陛下,這是幽州邊境的奏書,鮮卑蠢蠢欲動,隱隱有斷絕朝貢之意,主因有李昭在,這才不敢!此時若是將李昭調離,恐怕我大漢邊境有將遭受鮮卑的騷擾!”張讓獻上奏書,這些當然是李昭準備的。
劉宏看了之後犯了難,這涼州叛亂才剛剛解決,他實在是不想再對付鮮卑了。
“陛下,我大漢邊疆不隻有幽州,怎麽就幽州這樣說,怕不是李昭自己想要養寇自重!”何進見張讓想壞自己的事,不甘心道。
張讓一笑,又拿出一份奏書,道:“陛下,不隻幽州,連並州也有上書!”
這其實是杜畿聽從李昭指示寫的,劉宏又信了幾分,何進見了麵色鐵青。
“陛下,我大漢除了李昭難道沒人了嗎?”何進道。
“敢問大將軍,我大漢有誰光憑名字,就能讓鮮卑不敢來犯?”張讓針鋒相對道。
“這……”何進無話可說,大漢雖有皇甫嵩?朱儁這些名將,但鮮卑人可不買賬。能鎮住鮮卑的還真就隻有李昭。
“好了!”劉宏結束了爭端。
“張常侍,依你之見,該怎麽封這李昭?”劉宏問道。
“陛下,何不再為李昭的封侯?”張讓道。
“再封侯?這李昭也是陽曲侯,還能如何封?”劉宏不解道。
陽曲侯作為縣侯,已經無法再升,隻能增加食邑。
“陛下,世人皆稱陛下乃孝武皇帝在世,而李昭就是陛下的霍去病啊!陛下何不封李昭為冠軍侯!”張讓不知不覺中又拍了劉宏一個馬屁。
冠軍侯乃是漢武帝為霍去病專門設的,獨一無二,取功冠全軍之意。
“好,就封李昭為冠軍侯!”劉宏覺得張讓的提議很好,當即下了旨意。
詔書下達,皇甫嵩得知後心有不甘,竟然讓李昭就這樣迴幽州了!
“罷了,能奪了董卓的兵權也好!”皇甫嵩覺得也不是沒有收獲,至少朝廷下旨調董卓入朝為少府。
然而,董卓知道這件事後,有樣學樣,直接上奏朝廷稱他手下的羌人和匈奴人攔住了他的車不讓他走,請求朝廷收迴命令。要是朝廷不收迴,董卓怕他們會叛亂。
同時,董卓的打款也到了,張讓和何進收到了一大筆錢財。
於是,張讓和何進也替董卓說話,說涼州的韓遂還在,需要有人鎮守三輔。
就這樣,朝廷不再催董卓入朝,隻是增加了董卓的食邑作為獎賞,董卓成功把握住了兵權。
皇甫嵩為此大發了一通火,大罵何進無腦!
韓遂、馬騰可是有將近十萬的軍隊啊!
皇甫嵩自問要是他自己上,他自信能贏,但無法贏得這麽快,這麽徹底!
李昭在戰報中說韓遂已經逃往金城,卻是隻字不提馬騰投降的事。
“看來我還是小瞧這李子陽了!”皇甫嵩更加認為李昭是個威脅,甚至在董卓之上。
“這等良將,可惜了!”皇甫嵩心想要是李昭不做那些僭越之事,能對大漢忠心耿耿該多好啊。
“全軍出發,去漢陽!”皇甫嵩一聲令下,大軍迅速動身,皇甫嵩現在要馬上找到李昭。
“倒是讓這李昭出了風頭!”董卓也得知了漢陽的戰報,與李昭的大勝一比,他的功勞也顯得沒那麽獨一無二了。
“主公不必懊惱,這李昭與主公倒是一路人!”李儒道。
“何以見得?”
“我說過,李昭與主公的處境相同,都為手握重兵的邊疆大將,朝廷怎麽都會有所忌憚的。”
李儒低聲對董卓說道:“皇甫嵩早已不滿主公多時,必會讓朝廷下旨解除主公兵權,到時,主公隻需跟著李昭便可!”
“跟著李昭?朝廷要除了兵權,也定會除他的,他有什麽辦法?”董卓問道。
“主公忘了,李昭可是跟張讓關係匪淺。”李儒提醒道。
董卓這才恍然大悟,說道:“那我是不是該先備些財物?”
李儒點點頭,又道:“主公也可為大將軍準備一份。”
董卓深以為然。
皇甫嵩、董卓帶兵到了漢陽郡的冀縣,卻根本沒找到李昭的人馬。
“右將軍呢?”皇甫嵩對薑隱問道,薑隱如今是話事人。
“啟稟左將軍,右將軍已經啟程迴幽州了。”薑隱道。
“什麽!”皇甫嵩沒想到李昭跑得這麽快,這要是讓他迴了幽州,還怎麽控製他?
“快!快拿筆墨,我要寫份奏書!”皇甫嵩想要上奏朝廷,將李昭調任。
“陛下,涼州的戰事有結果了!”
翌日早朝,大將軍何進站出來上奏道,他拿著的是皇甫嵩送來的戰報。
“哦,叛軍退出三輔了嗎?”劉宏隻關心叛軍有沒有離開三輔,長安是否受擾。
“陛下,大勝啊!”何進將戰報呈上。
劉宏一看,大喜,這下長安無憂了,他再也不用擔心曆代先祖的帝陵被叛軍給掘了。
“好好好!皇甫嵩做得好啊!”劉宏讚賞道。
“陛下,這功勞不隻是左將軍一人的吧。”張讓陰沉著臉說道,他十分生氣這奏書沒有經過他看過就呈了上來。
張讓冷冷看了眼何進,何進挺了挺身板以示迴應 他們倆關係已經降到了冰點。
“陛下,董卓斬了敵首王國是為頭功,而李昭大破敵軍卻是至關重要,也是大功一件啊!”張讓幾句話就將皇甫嵩的功勞隱去。
“陛下,皇甫嵩作為主帥,功不可沒!”何進替皇甫嵩說話道。
劉宏點點頭,如何問道:“該如何封賞這三人?”
何進早有準備,說道:“陛下,皇甫嵩可以恢複其槐裏侯的爵位,至於董卓和李昭,如今朝廷之中少府與大司農尚缺,可以讓征召他們入朝擔任九卿。”
這乃是皇甫嵩的建議。
劉宏一聽,覺得不錯,正想下旨,卻被張讓攔住。
李昭早就料到這種結果,早已經和張讓通過氣了。
張讓拿出一份奏書,說道:“陛下,李昭不可動啊!”
“為何?”
“陛下,這是幽州邊境的奏書,鮮卑蠢蠢欲動,隱隱有斷絕朝貢之意,主因有李昭在,這才不敢!此時若是將李昭調離,恐怕我大漢邊境有將遭受鮮卑的騷擾!”張讓獻上奏書,這些當然是李昭準備的。
劉宏看了之後犯了難,這涼州叛亂才剛剛解決,他實在是不想再對付鮮卑了。
“陛下,我大漢邊疆不隻有幽州,怎麽就幽州這樣說,怕不是李昭自己想要養寇自重!”何進見張讓想壞自己的事,不甘心道。
張讓一笑,又拿出一份奏書,道:“陛下,不隻幽州,連並州也有上書!”
這其實是杜畿聽從李昭指示寫的,劉宏又信了幾分,何進見了麵色鐵青。
“陛下,我大漢除了李昭難道沒人了嗎?”何進道。
“敢問大將軍,我大漢有誰光憑名字,就能讓鮮卑不敢來犯?”張讓針鋒相對道。
“這……”何進無話可說,大漢雖有皇甫嵩?朱儁這些名將,但鮮卑人可不買賬。能鎮住鮮卑的還真就隻有李昭。
“好了!”劉宏結束了爭端。
“張常侍,依你之見,該怎麽封這李昭?”劉宏問道。
“陛下,何不再為李昭的封侯?”張讓道。
“再封侯?這李昭也是陽曲侯,還能如何封?”劉宏不解道。
陽曲侯作為縣侯,已經無法再升,隻能增加食邑。
“陛下,世人皆稱陛下乃孝武皇帝在世,而李昭就是陛下的霍去病啊!陛下何不封李昭為冠軍侯!”張讓不知不覺中又拍了劉宏一個馬屁。
冠軍侯乃是漢武帝為霍去病專門設的,獨一無二,取功冠全軍之意。
“好,就封李昭為冠軍侯!”劉宏覺得張讓的提議很好,當即下了旨意。
詔書下達,皇甫嵩得知後心有不甘,竟然讓李昭就這樣迴幽州了!
“罷了,能奪了董卓的兵權也好!”皇甫嵩覺得也不是沒有收獲,至少朝廷下旨調董卓入朝為少府。
然而,董卓知道這件事後,有樣學樣,直接上奏朝廷稱他手下的羌人和匈奴人攔住了他的車不讓他走,請求朝廷收迴命令。要是朝廷不收迴,董卓怕他們會叛亂。
同時,董卓的打款也到了,張讓和何進收到了一大筆錢財。
於是,張讓和何進也替董卓說話,說涼州的韓遂還在,需要有人鎮守三輔。
就這樣,朝廷不再催董卓入朝,隻是增加了董卓的食邑作為獎賞,董卓成功把握住了兵權。
皇甫嵩為此大發了一通火,大罵何進無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