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姐,快起吧,今兒可是王爺迴府的日子。您也應該好好妝扮一下,別讓鄭夫人搶了先才是……”如藍一早站在我床頭喋喋不休。
真拿這丫頭沒辦法,受不了雙耳的折磨,懶懶地離了床。如煙如藍她們迅速地在我身上忙碌著,連錦兒和吟兒也是陀螺般在屋裏忙來忙去,讓我不由懷疑是否吃了興奮劑?暗笑道:皇帝不急急太監。
其實皇家的禮節繁多,說是今日迴府,等入宮拜見皇帝後迴來最快也要下午,這麽早正襟以待,實在沒必要。本想勸如藍她們不用太著急,可對她滔滔不絕的功夫還是有些後怕的,所以還是忍住了。
“小姐,穿這件可好?”如煙手中拿著一件桃紅色的羅裙問道。
“太豔了,換一件吧”鄭芳玉最好粉呀紅的,我可不要與她撞衫。迴身掃了掃櫃中的衣裙,指著一件淡紫色的說:“這件就可以。”
“小姐,王爺迴府,您應穿的喜慶些才好。”拿衣衫的手正猶豫著。
“喜慶?”我笑著說:“出嫁的衣服最喜慶,難不成你們想讓我再嫁一迴呀,這會兒隻要莊重即可,這才符合我公主的身份”說罷我故意挺胸坐正,目不斜視。
如煙“撲哧”一樂,誠心地拿出那套紫色衣裙替我穿上。這身衣服我並未穿過,隻在出嫁前滿足了一下某人的眼癮。該裙胸前領飾、兩袖及裙擺處均繡著金銀絲線,圖案以吉祥雲紋、長春藤為主。最妙的是一株藤蔓草自裙擺處開始彎曲上延直至胸口,由深及淺,由粗漸細,同樣以金銀絲線繡飾,毫不突兀,渾然天成。整件衣裙雅致莊重又略顯俏皮,我比較喜歡。差不多一個時辰,我才有了喘息的機會,抿了抿嘴上的胭脂,站起身對著鏡子端詳起自己來。一襲紫衣,頭戴掐金絲雙鳳含珠,兩鬢上方各簪一支鑲紫晶羽翎釵,雙耳墜著同是紫晶的耳環,脖子上的金項圈也閃著點點的光。我最厭惡頭上身上包裹著七七八八的,看似發跡的富豪,庸俗的不行。如煙的手藝真好,這身行頭讓我看上去大氣而不單薄,我很滿意。
譴了錦兒支會何伯,王爺一旦迴府,立即派人來報,這樣我便可以從容以待了。如同我預料了一樣,午膳後的一個多時辰,何伯邁著穩穩的步子親自來到沁舒閣,“王爺已離宮,很快就迴府了。”
“有勞何伯了。”重新理了理衣裙,帶著如煙她們出了沁舒閣。
剛邁進前廳,就見鄭芳玉已坐在廳內,身後立著小香,看來早就在此翹首以待了。我淡淡的一笑,說道:“鄭姐姐早啊”
“妹妹不也來了”鄭芳玉用眼睛瞟了瞟我“妹妹可真是國色天香,想是費了番功夫的。”
焉能聽不出她言語間的諷刺,嘴角微微上彎,迴道:“姐姐也是精心打扮的,王爺迴府,每個人都怠慢不得。”頓了頓,看了看花枝招展的鄭芳玉,“不過,妹妹還是要提醒姐姐一聲,這國色天香可隻有皇後才稱得上,妹妹可萬萬擔不起的。莫說禍從口出,就說姐姐因疼惜妹妹被無知的小人會意了去,豈不是妹妹的罪過?”
鄭芳玉的臉色白了白,極不自然地站在當地。我心裏暗想,你可不要怪我,誰讓你先出言不馴的。
“王爺迴府”府門外一聲響亮的唱喏,適時緩解了廳內怪異的氣氛。提了提神,邁著優雅的步子向府門口走去,鄭芳玉亦步亦趨地跟在我身後。
伴著一陣繁雜的腳步聲,宋天恆風塵仆仆地跨進了王府大門。
“恭迎王爺迴府。”我率先曲身行禮,府內一幹人等也都紛紛福禮口中齊齊說:“老奴(卑職、奴才、奴婢)恭迎王爺。”場麵夠壯觀。
“都起吧。”聲音甚是冷淡,還有一絲疲憊。
起身抬頭,這才注意到宋天恆竟穿了一襲暗紫團福紋袍服,倒與我所穿的衣服成了情侶裝,這種巧合我可事先沒有想到。反觀宋天恆,在看到我的一瞬間,眼中有著驚豔、欣賞、探究。。。,還有一絲我看不懂的東西,不過也隻是那一瞬間,便又恢複冷漠的表情。
“王爺一路辛苦了,先到花廳喝茶歇歇,月兒已讓人備了熱水,王爺可沐浴解解乏。”恭敬而周到。
宋天恆若有所思地看了看我,蹦出一個字:“好。”
真是惜字如金,我從宋天恆那裏得到的待遇就是“哼、唔、恩、好”,算了,我無所謂。
“王爺,您可收到妾身繡的荷包了?怎麽未見王爺帶在身上,難不成王爺不喜歡呀”宋天恆剛一落座,鄭芳玉便急切地“賣起乖”,憂怨地眼神直勾勾地望著宋天恆,一付楚楚可憐的樣子。
我趁著坐下的時機略撫了撫兩臂的雞皮疙瘩,歎道真會演戲,王爺本來就不喜歡你嘛,還明知故問的,心裏不由地冷笑。可麵上卻要平平靜靜的,我倒很好奇宋天恆是如何迴答的,該不會也是一個字吧。
宋天恆聽後輕蹙眉頭,端起茶喝了一口,不緊不慢地對何伯說:“何伯,聽王妃說備了香湯給本王沐浴?”
“是的,王爺。”何伯一臉的恭敬。
“恩,本王乏了,現在就去。”說罷放下茶盞,起身就走。快到門口,突然停住了腳步,並未迴身:“鄭夫人還真是費心了,本王從不愛帶這些零碎的東西。”
隻見鄭芳玉的粉臉頓時垮了下來,兩隻手使勁著絞著手帕,恨不得一下子撕爛了才好。
這個樣子的鄭芳玉我還是遠離些,省得尋出什麽由頭再向我身上找出可紮刺的地方,和顏悅色道:“鄭姐姐,既然王爺去沐浴,不如我們先迴去養養神,也好晚間與王爺祝酒。”
鄭芳玉聽了我的建議,起初仍是一付欠她八百兩的樣子,不知悟到了什麽,瞬時變換了一張明媚的臉孔,笑著說:“好,就聽妹妹的。”
怕是又想著什麽能引起王爺注意的手段了。有時候也覺得鄭芳玉算得一個可憐之人,總要費盡心機去討好,卻又得不到迴應,累啊。可還有一句話說的更絕: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
真拿這丫頭沒辦法,受不了雙耳的折磨,懶懶地離了床。如煙如藍她們迅速地在我身上忙碌著,連錦兒和吟兒也是陀螺般在屋裏忙來忙去,讓我不由懷疑是否吃了興奮劑?暗笑道:皇帝不急急太監。
其實皇家的禮節繁多,說是今日迴府,等入宮拜見皇帝後迴來最快也要下午,這麽早正襟以待,實在沒必要。本想勸如藍她們不用太著急,可對她滔滔不絕的功夫還是有些後怕的,所以還是忍住了。
“小姐,穿這件可好?”如煙手中拿著一件桃紅色的羅裙問道。
“太豔了,換一件吧”鄭芳玉最好粉呀紅的,我可不要與她撞衫。迴身掃了掃櫃中的衣裙,指著一件淡紫色的說:“這件就可以。”
“小姐,王爺迴府,您應穿的喜慶些才好。”拿衣衫的手正猶豫著。
“喜慶?”我笑著說:“出嫁的衣服最喜慶,難不成你們想讓我再嫁一迴呀,這會兒隻要莊重即可,這才符合我公主的身份”說罷我故意挺胸坐正,目不斜視。
如煙“撲哧”一樂,誠心地拿出那套紫色衣裙替我穿上。這身衣服我並未穿過,隻在出嫁前滿足了一下某人的眼癮。該裙胸前領飾、兩袖及裙擺處均繡著金銀絲線,圖案以吉祥雲紋、長春藤為主。最妙的是一株藤蔓草自裙擺處開始彎曲上延直至胸口,由深及淺,由粗漸細,同樣以金銀絲線繡飾,毫不突兀,渾然天成。整件衣裙雅致莊重又略顯俏皮,我比較喜歡。差不多一個時辰,我才有了喘息的機會,抿了抿嘴上的胭脂,站起身對著鏡子端詳起自己來。一襲紫衣,頭戴掐金絲雙鳳含珠,兩鬢上方各簪一支鑲紫晶羽翎釵,雙耳墜著同是紫晶的耳環,脖子上的金項圈也閃著點點的光。我最厭惡頭上身上包裹著七七八八的,看似發跡的富豪,庸俗的不行。如煙的手藝真好,這身行頭讓我看上去大氣而不單薄,我很滿意。
譴了錦兒支會何伯,王爺一旦迴府,立即派人來報,這樣我便可以從容以待了。如同我預料了一樣,午膳後的一個多時辰,何伯邁著穩穩的步子親自來到沁舒閣,“王爺已離宮,很快就迴府了。”
“有勞何伯了。”重新理了理衣裙,帶著如煙她們出了沁舒閣。
剛邁進前廳,就見鄭芳玉已坐在廳內,身後立著小香,看來早就在此翹首以待了。我淡淡的一笑,說道:“鄭姐姐早啊”
“妹妹不也來了”鄭芳玉用眼睛瞟了瞟我“妹妹可真是國色天香,想是費了番功夫的。”
焉能聽不出她言語間的諷刺,嘴角微微上彎,迴道:“姐姐也是精心打扮的,王爺迴府,每個人都怠慢不得。”頓了頓,看了看花枝招展的鄭芳玉,“不過,妹妹還是要提醒姐姐一聲,這國色天香可隻有皇後才稱得上,妹妹可萬萬擔不起的。莫說禍從口出,就說姐姐因疼惜妹妹被無知的小人會意了去,豈不是妹妹的罪過?”
鄭芳玉的臉色白了白,極不自然地站在當地。我心裏暗想,你可不要怪我,誰讓你先出言不馴的。
“王爺迴府”府門外一聲響亮的唱喏,適時緩解了廳內怪異的氣氛。提了提神,邁著優雅的步子向府門口走去,鄭芳玉亦步亦趨地跟在我身後。
伴著一陣繁雜的腳步聲,宋天恆風塵仆仆地跨進了王府大門。
“恭迎王爺迴府。”我率先曲身行禮,府內一幹人等也都紛紛福禮口中齊齊說:“老奴(卑職、奴才、奴婢)恭迎王爺。”場麵夠壯觀。
“都起吧。”聲音甚是冷淡,還有一絲疲憊。
起身抬頭,這才注意到宋天恆竟穿了一襲暗紫團福紋袍服,倒與我所穿的衣服成了情侶裝,這種巧合我可事先沒有想到。反觀宋天恆,在看到我的一瞬間,眼中有著驚豔、欣賞、探究。。。,還有一絲我看不懂的東西,不過也隻是那一瞬間,便又恢複冷漠的表情。
“王爺一路辛苦了,先到花廳喝茶歇歇,月兒已讓人備了熱水,王爺可沐浴解解乏。”恭敬而周到。
宋天恆若有所思地看了看我,蹦出一個字:“好。”
真是惜字如金,我從宋天恆那裏得到的待遇就是“哼、唔、恩、好”,算了,我無所謂。
“王爺,您可收到妾身繡的荷包了?怎麽未見王爺帶在身上,難不成王爺不喜歡呀”宋天恆剛一落座,鄭芳玉便急切地“賣起乖”,憂怨地眼神直勾勾地望著宋天恆,一付楚楚可憐的樣子。
我趁著坐下的時機略撫了撫兩臂的雞皮疙瘩,歎道真會演戲,王爺本來就不喜歡你嘛,還明知故問的,心裏不由地冷笑。可麵上卻要平平靜靜的,我倒很好奇宋天恆是如何迴答的,該不會也是一個字吧。
宋天恆聽後輕蹙眉頭,端起茶喝了一口,不緊不慢地對何伯說:“何伯,聽王妃說備了香湯給本王沐浴?”
“是的,王爺。”何伯一臉的恭敬。
“恩,本王乏了,現在就去。”說罷放下茶盞,起身就走。快到門口,突然停住了腳步,並未迴身:“鄭夫人還真是費心了,本王從不愛帶這些零碎的東西。”
隻見鄭芳玉的粉臉頓時垮了下來,兩隻手使勁著絞著手帕,恨不得一下子撕爛了才好。
這個樣子的鄭芳玉我還是遠離些,省得尋出什麽由頭再向我身上找出可紮刺的地方,和顏悅色道:“鄭姐姐,既然王爺去沐浴,不如我們先迴去養養神,也好晚間與王爺祝酒。”
鄭芳玉聽了我的建議,起初仍是一付欠她八百兩的樣子,不知悟到了什麽,瞬時變換了一張明媚的臉孔,笑著說:“好,就聽妹妹的。”
怕是又想著什麽能引起王爺注意的手段了。有時候也覺得鄭芳玉算得一個可憐之人,總要費盡心機去討好,卻又得不到迴應,累啊。可還有一句話說的更絕: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