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柿子
楊妧有意放慢了腳步, 可視線卻不受控製地朝那邊望去。
楚昕走在最前麵,楚映和廖十四錯後一個台階,手挽著手有說有笑, 後麵跟著藤黃藕紅和兩個麵生的丫鬟。
應該是廖十四的貼身丫頭。
最後麵是含光。
另有四個侍衛護在旁邊,以免上香的信眾衝撞了他們。
楚映並不信佛,平常多吟誦詩詞, 從來不讀經, 也不知為什麽竟然來寺廟?
想必是陪廖十四吧?
楚映喜歡詩詞歌賦,又能作畫,廖十四也素有才名,兩人肯定合得來。
隻廖十四心機太深……
可心機深又如何,如果嫁到楚家能一門心思對楚昕好, 有心機倒比沒心機強。
楊妧胡亂思量著, 冷不防見楚昕轉過身,似是搜尋著什麽, 楊妧心頭一驚, 猛地別開頭。
好在有信眾們遮擋著, 楚昕並未瞧見她。
楊妧深吸口氣, 專心往上走。
可這台階好像比往常更陡峭似的, 楊妧還沒走到一半就覺兩腿酸軟, 後背心一片汗濕。
她忙把披風褪了下來。
清娘接在手裏笑道:「你身體也太弱了, 每天跑上十裏地, 不到兩個月,身體就能強壯起來。」
青劍淡淡開口, 「從四條胡同跑到雙碾街,來迴兩圈差不多就十裏。」
「我不去,」楊妧喘著粗氣嘟噥, 「一個姑娘家在大街上,跟瘋子似的,丟死人了。」
清娘道:「那你打扮成小子就是,當年在遼東,我們寅正時分起來操練,圍著演武場一跑就是二十圈,腿上還得綁沙袋。」
楊妧訝然道:「你不是軍醫嗎,軍醫也操練?」
「你以為?」清娘不屑地瞥她一眼,「前麵士兵打仗,軍醫得緊跟著,看有人受傷趕緊過去包紮,難道還要坐在營帳裏等著打完仗,別人把傷者抬迴來?要是這樣的話,章雲闊也不會死。」
想起亡夫,清娘神情有些黯淡,隨即又振奮起來,「有日子沒動過刀槍了,手腳都生疏,我也得練起來,哪天到戰場上再過把癮。」
說著話,楊妧唿哧帶喘地上了台階。
秋風蕭瑟,適才熱汗已消,倒有些寒涼,楊妧忙又把披風穿好。
幾人隨著人群走進正殿,各自在佛像前敬獻了香火。
初一、十五是淨空大師講經的日子,想聽經可以到殿後的講經室等候,不想聽經可以隨意在寺裏走動。
楊妧帶著關氏等人逕自往西側殿走,不期然在殿門口又遇到了圓真。
圓真記性極好,竟然還認得她,單手豎在胸前,「楊姑娘一向可好,你又要點長明燈嗎?」
「是,」楊妧點頭,從懷裏掏出個油紙包,「鬆仁糖,淨明大師可在?」
圓真飛快地把油紙包塞進袖袋,眯起眉眼笑,「在,師叔除了用齋和安置,從不離開這裏。」
話音剛落,隻聽殿內傳來沙啞的聲音,「多話!」
楊妧迴頭去看。
窗扇半開,身穿灰衣的淨明提著油壺正站在窗口,他身後一排排油燈發出微弱的火苗,火苗被風吹動,好像下一息就要熄滅,卻偏偏仍是燃著。
楊妧從門口走進去,「大師,我想點長明燈。」
淨明仍是那句話,「給別人點還是自己點?」
不等楊妧迴答,扔給她一個木牌,「香油錢五兩。」
楊妧先在阿彌陀佛像前拜了三拜,一筆一劃地寫上何文雋的名字,恭敬地掏出個五兩的銀元寶。
淨明在最後排的燈台上點了燈,將何文雋的名牌擺在燈前。
青劍和清娘順次拜了三拜。
楊妧找到楊洛的長明燈,對關氏道:「我給爹也點了燈,希望爹在那世能得佛光護佑,康泰平安。」
緊挨著楊洛是寧姐兒的長明燈。
楊妧目光溫柔地掃過木牌上「婉寧」兩個字,掉頭走出門外。
圓真仍在,口中塞了滿嘴糖,含混不清地說:「世子爺到後山摘柿子了,姑娘要去找他嗎?」
想必以為她跟楚昕仍舊是一道來的。
楊妧笑著搖頭,「不去了,我們在寺裏隨便走走。」
圓真把糖渣咽下,「上次含光拿來的《往生咒》是圓能師兄持誦的,現在我也能讀經了,你要不要我誦讀?」
「是嗎?」楊妧真誠地誇讚,「那你認識很多字了,能不能幫我讀《往生咒》,迴向給何文雋何公子和楊洛。」
隨手撿根樹枝,在地上寫下兩個名字,「楊洛是我父親,何文雋是我義兄,剛才的長明燈就是給何公子點的。」
圓真認真地把字記在心裏,「我能讀《往生咒》,也能讀《金剛經》和《觀無量壽佛經》,每天得空我就會讀……楊姑娘中午要不要在寺裏用齋飯,膳房做了素雞,可好吃了,跟真雞的味道差不多。」
「咦?你吃過真的雞肉?」
「沒有,」圓真搖搖頭,「是圓能師兄說的,他吃過烤野雞和烤兔子,還烤過青蛙。」
楊妧臉上露出不可思議的表情,「你們不是要戒葷腥?」
「世子爺在後山抓了兔子偷偷烤的,圓能師兄、圓光師兄還有智如師侄都吃過,好幾年以前前的事,那會我還沒到寺裏。可惜現在世子爺已經不抓兔子了。」圓真不無遺憾地說。
楊妧有意放慢了腳步, 可視線卻不受控製地朝那邊望去。
楚昕走在最前麵,楚映和廖十四錯後一個台階,手挽著手有說有笑, 後麵跟著藤黃藕紅和兩個麵生的丫鬟。
應該是廖十四的貼身丫頭。
最後麵是含光。
另有四個侍衛護在旁邊,以免上香的信眾衝撞了他們。
楚映並不信佛,平常多吟誦詩詞, 從來不讀經, 也不知為什麽竟然來寺廟?
想必是陪廖十四吧?
楚映喜歡詩詞歌賦,又能作畫,廖十四也素有才名,兩人肯定合得來。
隻廖十四心機太深……
可心機深又如何,如果嫁到楚家能一門心思對楚昕好, 有心機倒比沒心機強。
楊妧胡亂思量著, 冷不防見楚昕轉過身,似是搜尋著什麽, 楊妧心頭一驚, 猛地別開頭。
好在有信眾們遮擋著, 楚昕並未瞧見她。
楊妧深吸口氣, 專心往上走。
可這台階好像比往常更陡峭似的, 楊妧還沒走到一半就覺兩腿酸軟, 後背心一片汗濕。
她忙把披風褪了下來。
清娘接在手裏笑道:「你身體也太弱了, 每天跑上十裏地, 不到兩個月,身體就能強壯起來。」
青劍淡淡開口, 「從四條胡同跑到雙碾街,來迴兩圈差不多就十裏。」
「我不去,」楊妧喘著粗氣嘟噥, 「一個姑娘家在大街上,跟瘋子似的,丟死人了。」
清娘道:「那你打扮成小子就是,當年在遼東,我們寅正時分起來操練,圍著演武場一跑就是二十圈,腿上還得綁沙袋。」
楊妧訝然道:「你不是軍醫嗎,軍醫也操練?」
「你以為?」清娘不屑地瞥她一眼,「前麵士兵打仗,軍醫得緊跟著,看有人受傷趕緊過去包紮,難道還要坐在營帳裏等著打完仗,別人把傷者抬迴來?要是這樣的話,章雲闊也不會死。」
想起亡夫,清娘神情有些黯淡,隨即又振奮起來,「有日子沒動過刀槍了,手腳都生疏,我也得練起來,哪天到戰場上再過把癮。」
說著話,楊妧唿哧帶喘地上了台階。
秋風蕭瑟,適才熱汗已消,倒有些寒涼,楊妧忙又把披風穿好。
幾人隨著人群走進正殿,各自在佛像前敬獻了香火。
初一、十五是淨空大師講經的日子,想聽經可以到殿後的講經室等候,不想聽經可以隨意在寺裏走動。
楊妧帶著關氏等人逕自往西側殿走,不期然在殿門口又遇到了圓真。
圓真記性極好,竟然還認得她,單手豎在胸前,「楊姑娘一向可好,你又要點長明燈嗎?」
「是,」楊妧點頭,從懷裏掏出個油紙包,「鬆仁糖,淨明大師可在?」
圓真飛快地把油紙包塞進袖袋,眯起眉眼笑,「在,師叔除了用齋和安置,從不離開這裏。」
話音剛落,隻聽殿內傳來沙啞的聲音,「多話!」
楊妧迴頭去看。
窗扇半開,身穿灰衣的淨明提著油壺正站在窗口,他身後一排排油燈發出微弱的火苗,火苗被風吹動,好像下一息就要熄滅,卻偏偏仍是燃著。
楊妧從門口走進去,「大師,我想點長明燈。」
淨明仍是那句話,「給別人點還是自己點?」
不等楊妧迴答,扔給她一個木牌,「香油錢五兩。」
楊妧先在阿彌陀佛像前拜了三拜,一筆一劃地寫上何文雋的名字,恭敬地掏出個五兩的銀元寶。
淨明在最後排的燈台上點了燈,將何文雋的名牌擺在燈前。
青劍和清娘順次拜了三拜。
楊妧找到楊洛的長明燈,對關氏道:「我給爹也點了燈,希望爹在那世能得佛光護佑,康泰平安。」
緊挨著楊洛是寧姐兒的長明燈。
楊妧目光溫柔地掃過木牌上「婉寧」兩個字,掉頭走出門外。
圓真仍在,口中塞了滿嘴糖,含混不清地說:「世子爺到後山摘柿子了,姑娘要去找他嗎?」
想必以為她跟楚昕仍舊是一道來的。
楊妧笑著搖頭,「不去了,我們在寺裏隨便走走。」
圓真把糖渣咽下,「上次含光拿來的《往生咒》是圓能師兄持誦的,現在我也能讀經了,你要不要我誦讀?」
「是嗎?」楊妧真誠地誇讚,「那你認識很多字了,能不能幫我讀《往生咒》,迴向給何文雋何公子和楊洛。」
隨手撿根樹枝,在地上寫下兩個名字,「楊洛是我父親,何文雋是我義兄,剛才的長明燈就是給何公子點的。」
圓真認真地把字記在心裏,「我能讀《往生咒》,也能讀《金剛經》和《觀無量壽佛經》,每天得空我就會讀……楊姑娘中午要不要在寺裏用齋飯,膳房做了素雞,可好吃了,跟真雞的味道差不多。」
「咦?你吃過真的雞肉?」
「沒有,」圓真搖搖頭,「是圓能師兄說的,他吃過烤野雞和烤兔子,還烤過青蛙。」
楊妧臉上露出不可思議的表情,「你們不是要戒葷腥?」
「世子爺在後山抓了兔子偷偷烤的,圓能師兄、圓光師兄還有智如師侄都吃過,好幾年以前前的事,那會我還沒到寺裏。可惜現在世子爺已經不抓兔子了。」圓真不無遺憾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