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隻有單瓣芍藥開了花,重瓣的都隻坐了花骨朵,還得些日子才能開花。
餘新梅指著一盆純白如雪的芍藥道:「我最喜歡這種顏色,前年在洛陽看牡丹,有跟這差不多花型的,但比這個還要大,麵碗似的。」
楊妧想起「眼光見識」的話,笑問:「你去過許多地方嗎?」
「先前在蘇州待過六年,後來在洛陽待過兩年,都是隨我爹上任,前年祖母說我年紀不小了,把我哥和我接迴京裏,四妹妹和弟弟都還在洛陽……我娘天天巴望著我爹能調到京裏任職。」
楊妧輕嘆:「京官何其難,我大伯父也想往京裏活動。」
明心蘭問道:「你們這房一直跟你大伯父赴任?」
楊妧把往事簡略地說了說:「大伯父養活一大家子著實不容易,兩位堂兄還要讀書,往年祖母總拿出嫁妝來貼補,後來升了同知日子才寬裕些……先前,大伯母跟我娘還有過不愉快。」
「可憐天下父母心,」餘新梅長嘆,「你娘完全是為了你們好……跟著你伯父,總歸是官家小姐,可要扔下你們三人在村子裏,那真是一輩子沒有出頭之日了。別說讀書認字延醫問藥,就是吃口飽飯也不容易……沒想到你日子這麽難,也難怪祖母一定要照拂你。」
楊妧愕然地瞪大雙眸,「為什麽?」
餘新梅笑笑,輕聲向她解釋,「我祖母娘家在廣平府,廣平府你知道吧,那邊家家都會武,她的侄子侄孫好幾位在何大人麾下任職,何大人和何公子待他們多有關照。大概十天前吧,祖母收到何公子的信,提起你要上京。原本楚家不辦花會我們也要想法來拜會,這會兒倒省了找藉口……你是何公子的義妹,應該見過他,他是什麽樣的人?聽說形貌非常可怖,宛如鍾馗……」
「不,完全不是。」楊妧斷然否認,「何大哥因為受傷雖然損了容貌,風儀卻極其出眾,又有一身好才學。」
楊妧頓時想到墨綠色窗框裏如水墨畫般淡雅的玄色身影、想到白色紗幔後伏案用功的身影,想到那張浮著溫柔笑意的臉,一股酸辣的熱流猛地衝上來,眼底一片潤濕。
餘新梅瞧見,極快地側開頭,指著另一株花苞鼓脹,幾乎馬上要綻開的芍藥,「這朵像是深紅色的,等開了可以簪發。」
明心蘭斜睨她一眼,「別糟踐東西了,還少了你的花兒戴?你要喜歡,我那裏有幾朵宮紗堆的山茶和牡丹,迴頭送給你,這種單瓣花太單薄,不如重瓣的戴著富貴。」
餘新梅笑道:「絹花沒有香味兒……嗯,芍藥似乎也不香,倒是有幾種牡丹的香氣很濃鬱。」
幾人正圍著芍藥看,有個穿紅綾小襖薑黃色挑線裙子的丫鬟從小路上笑盈盈地走過來,「原來三位姑娘在這裏,表姑娘那邊正等你們過去賽詩,夫人特地送了隻翡翠鐲子過來當彩頭,姑娘和表姑娘也分別出了一支釵,用來獎賞最佳的三首詩作。」
餘新梅大喇喇地說:「我們可沒那才學,肯定得不到彩頭。」
楊妧笑道:「不作詩可以品鑑啊,給她們做評判……我二姐姐也在嗎?」
丫鬟笑應,「二姑娘她們在浮翠閣投壺盪鞦韆。」
「咱們也去浮翠閣吧,」明若蘭建議,「我想看看你二姐姐的裙子。」
楊妧從善如流,「行啊。」迴頭去瞧楊嬋,楊嬋站在花圃旁,盯著朵玫紅色的花出神。
春笑解釋,「六姑娘在看蜜蜂采蜜。」
楊妧走過去,掏帕子給楊嬋擦一下腦門上的細汗,柔聲道:「這會兒開始熱了,咱們去喝茶吃點心好不好,待會姐搖你盪鞦韆。」
楊嬋伸手握住楊妧的手。
手腕晃動,鈴鐺聲叮咚悅耳。
丫鬟引著她們往樹林裏走,「這邊近,沒有太陽曬著,能涼快些。」
春笑、青菱和餘家、明家的兩位丫鬟緊跟在後麵。
走不多遠,果然聽到嬉鬧聲。
聲音稚嫩卻清脆,「來追我們呀。」
轉過拐角,便見三個未梳頭的小丫頭正繞著假山四散奔跑,有個穿靛藍長衫的男子歡快地叫著在後麵追趕。
男子身高腿長,眼看要追上其中一人。
小丫頭卻掉頭朝楊妧這邊跑來。
不等跑近,適才引路的丫鬟已尖聲喊道:「快來人,孫家大爺唐突了四姑娘。」
有婆子不知從哪裏跑出來唿喝這喊打喊殺。
楊嬋嚇得抱住楊妧低聲哭泣,孫家大爺卻愈加興奮……
*
花廳裏,秦老夫人正跟女客們閑談。
門口突然出現個身穿豆綠色比甲的丫鬟,捂著胸口氣喘籲籲地說:「老夫人,夫人,不好了,孫大爺唐突了楊姑娘。」
趙氏腦子「嗡」一聲,隻覺得血突突地往上躥,臉頓時漲得通紅。
孫夫人已站起身,神情難堪之極,「是旺哥兒闖禍了?我過去瞧瞧。」
孫福旺高熱壞了腦子,她不放心單獨放到外院,隻好放眼皮子底下看著,原想寒暄幾句禮數到了就早點離開,誰知道才半個時辰就惹出事情。
秦老夫人伸手拉住孫夫人,臉上絲毫不見異樣,溫和地說:「別擔心,我跟你一道去看看。」
錢老夫人拍一下秦老夫人肩頭,「你要不嫌我多事,我替你走一趟。」
門口,張夫人滿臉焦慮地正準備往外走,她周遭的幾人也蠢蠢欲動,想跟著去看熱鬧。
餘新梅指著一盆純白如雪的芍藥道:「我最喜歡這種顏色,前年在洛陽看牡丹,有跟這差不多花型的,但比這個還要大,麵碗似的。」
楊妧想起「眼光見識」的話,笑問:「你去過許多地方嗎?」
「先前在蘇州待過六年,後來在洛陽待過兩年,都是隨我爹上任,前年祖母說我年紀不小了,把我哥和我接迴京裏,四妹妹和弟弟都還在洛陽……我娘天天巴望著我爹能調到京裏任職。」
楊妧輕嘆:「京官何其難,我大伯父也想往京裏活動。」
明心蘭問道:「你們這房一直跟你大伯父赴任?」
楊妧把往事簡略地說了說:「大伯父養活一大家子著實不容易,兩位堂兄還要讀書,往年祖母總拿出嫁妝來貼補,後來升了同知日子才寬裕些……先前,大伯母跟我娘還有過不愉快。」
「可憐天下父母心,」餘新梅長嘆,「你娘完全是為了你們好……跟著你伯父,總歸是官家小姐,可要扔下你們三人在村子裏,那真是一輩子沒有出頭之日了。別說讀書認字延醫問藥,就是吃口飽飯也不容易……沒想到你日子這麽難,也難怪祖母一定要照拂你。」
楊妧愕然地瞪大雙眸,「為什麽?」
餘新梅笑笑,輕聲向她解釋,「我祖母娘家在廣平府,廣平府你知道吧,那邊家家都會武,她的侄子侄孫好幾位在何大人麾下任職,何大人和何公子待他們多有關照。大概十天前吧,祖母收到何公子的信,提起你要上京。原本楚家不辦花會我們也要想法來拜會,這會兒倒省了找藉口……你是何公子的義妹,應該見過他,他是什麽樣的人?聽說形貌非常可怖,宛如鍾馗……」
「不,完全不是。」楊妧斷然否認,「何大哥因為受傷雖然損了容貌,風儀卻極其出眾,又有一身好才學。」
楊妧頓時想到墨綠色窗框裏如水墨畫般淡雅的玄色身影、想到白色紗幔後伏案用功的身影,想到那張浮著溫柔笑意的臉,一股酸辣的熱流猛地衝上來,眼底一片潤濕。
餘新梅瞧見,極快地側開頭,指著另一株花苞鼓脹,幾乎馬上要綻開的芍藥,「這朵像是深紅色的,等開了可以簪發。」
明心蘭斜睨她一眼,「別糟踐東西了,還少了你的花兒戴?你要喜歡,我那裏有幾朵宮紗堆的山茶和牡丹,迴頭送給你,這種單瓣花太單薄,不如重瓣的戴著富貴。」
餘新梅笑道:「絹花沒有香味兒……嗯,芍藥似乎也不香,倒是有幾種牡丹的香氣很濃鬱。」
幾人正圍著芍藥看,有個穿紅綾小襖薑黃色挑線裙子的丫鬟從小路上笑盈盈地走過來,「原來三位姑娘在這裏,表姑娘那邊正等你們過去賽詩,夫人特地送了隻翡翠鐲子過來當彩頭,姑娘和表姑娘也分別出了一支釵,用來獎賞最佳的三首詩作。」
餘新梅大喇喇地說:「我們可沒那才學,肯定得不到彩頭。」
楊妧笑道:「不作詩可以品鑑啊,給她們做評判……我二姐姐也在嗎?」
丫鬟笑應,「二姑娘她們在浮翠閣投壺盪鞦韆。」
「咱們也去浮翠閣吧,」明若蘭建議,「我想看看你二姐姐的裙子。」
楊妧從善如流,「行啊。」迴頭去瞧楊嬋,楊嬋站在花圃旁,盯著朵玫紅色的花出神。
春笑解釋,「六姑娘在看蜜蜂采蜜。」
楊妧走過去,掏帕子給楊嬋擦一下腦門上的細汗,柔聲道:「這會兒開始熱了,咱們去喝茶吃點心好不好,待會姐搖你盪鞦韆。」
楊嬋伸手握住楊妧的手。
手腕晃動,鈴鐺聲叮咚悅耳。
丫鬟引著她們往樹林裏走,「這邊近,沒有太陽曬著,能涼快些。」
春笑、青菱和餘家、明家的兩位丫鬟緊跟在後麵。
走不多遠,果然聽到嬉鬧聲。
聲音稚嫩卻清脆,「來追我們呀。」
轉過拐角,便見三個未梳頭的小丫頭正繞著假山四散奔跑,有個穿靛藍長衫的男子歡快地叫著在後麵追趕。
男子身高腿長,眼看要追上其中一人。
小丫頭卻掉頭朝楊妧這邊跑來。
不等跑近,適才引路的丫鬟已尖聲喊道:「快來人,孫家大爺唐突了四姑娘。」
有婆子不知從哪裏跑出來唿喝這喊打喊殺。
楊嬋嚇得抱住楊妧低聲哭泣,孫家大爺卻愈加興奮……
*
花廳裏,秦老夫人正跟女客們閑談。
門口突然出現個身穿豆綠色比甲的丫鬟,捂著胸口氣喘籲籲地說:「老夫人,夫人,不好了,孫大爺唐突了楊姑娘。」
趙氏腦子「嗡」一聲,隻覺得血突突地往上躥,臉頓時漲得通紅。
孫夫人已站起身,神情難堪之極,「是旺哥兒闖禍了?我過去瞧瞧。」
孫福旺高熱壞了腦子,她不放心單獨放到外院,隻好放眼皮子底下看著,原想寒暄幾句禮數到了就早點離開,誰知道才半個時辰就惹出事情。
秦老夫人伸手拉住孫夫人,臉上絲毫不見異樣,溫和地說:「別擔心,我跟你一道去看看。」
錢老夫人拍一下秦老夫人肩頭,「你要不嫌我多事,我替你走一趟。」
門口,張夫人滿臉焦慮地正準備往外走,她周遭的幾人也蠢蠢欲動,想跟著去看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