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釗娶妻張氏,生下兒子楚昕和女兒楚映。
楚昕時年十六歲,已請封世子,楚映年方十二,跟楊妧一般年紀。
去年臘月,老夫人秦蓉生了場重病,險些沒命,得虧太醫輪番用針用藥,才把她從閻羅殿拉了迴來。
病好後的老夫人突然想起多年未見的堂姐,輾轉打聽到在濟南府,就寫了信過來。
人在病中喜歡胡思亂想,加上年事已高,愈發願意迴憶從前。
秦蓉想見見堂姐的後人也是情理之中。
楊溥溫聲解釋,「……我明年任滿,本也想往京裏活動。你們先去打聽打聽哪裏房子便宜,早點置辦好宅院,免得屆時拖家帶口沒有住所。」
前世,楊溥調任京都,確實因為沒有事先置辦宅院,隻好暫借在同窗一處閑置院子裏落腳。
那處院子離護國寺非常近。
楊家姑娘乍乍進京沒有玩伴,得閑就往護國寺聽經,遇到了前去上香的陸知海。
求娶時,陸知海已經承爵。
二十剛出頭的長興侯,斯文儒雅風采卓然。
楊妧暗自歡喜。楊溥卻不同意,打聽之後覺得陸府沒有規矩,陸知海沒有擔當。
是她瞎了眼,非要嫁。
想起陸知海,楊妧就對京都提不起興致,現在又多了個楚家。
假如楚家重蹈覆轍,楊家豈不被牽連?
可這話又沒法跟楊溥說,說自己做了個夢,夢見楚昕吊在午門前,被活剮三千多刀,楚家家破人亡?
說出去誰信?
楊妧攥著荷包心事重重地走出書房。
一路走,一路思量。
前世,家裏並沒有楊嬋。
父親過世後,三房隻有她跟關氏,一直跟隨長房到處赴任。
進京時,她跟大伯父一家先去,秦氏跟關氏則要晚兩年。
楊溥專程告假迴濟南府去接,順便帶了個男嬰迴家,說是抱養的弟弟,已經記在了父親名下。
弟弟相貌隨楊家人。
大家都說這是難得的緣分。
現在想來,弟弟十有八九是關氏跟楊溥的兒子。
迴到偏院,關氏俯在炕邊,手裏抄一把剪刀正 「哢嚓」「哢嚓」裁衣裳,「再給你做兩條裙子,裙子簡單,三四天工夫就做成了。」
楊妧見布料已經剪了,沒多說什麽,將荷包放在炕邊,「伯父給的,娘收著吧。」
關氏頭也不抬地說:「你收著,我在家裏花不著銀子,你出門在外,總不能一根針一匝線都伸手跟別人要……」
趙氏不曾剋扣她們母女的用度,月錢都是按月發,衣裳也都應季做,可多餘的布卻是一匹都沒有,月錢也一文不多給。
這次進京又是趙氏領著,關氏不願意楊妧受委屈。
關氏裁好布,抓起來給楊妧比試,「桃紅的嬌嫩、湖藍的雅致,不用太花哨,裙角加幾片蘭草或者竹葉就行。你模樣好,怎麽穿都漂亮。」
楊妧打趣道:「我隨了娘的好相貌。」
抬頭,瞧見關氏眼角一滴淚,不由怔了怔。
她跟關氏素有不合,可畢竟是母女,她要遠行,關氏總會不舍。
楊妧掏出帕子,低聲道:「娘別難過,我想好了,不去京都。」
「去,為什麽不去?」關氏扯過帕子摁摁眼角,「去了說不定能給自己掙個前程,留在濟南府有什麽好?楊姮比你大一歲,楊婉比你小半歲,有好親事哪裏輪得上你?別再說不去的話,否則娘不認你這個閨女。」
楊妧無言以對。
吃過晚飯,娘倆一人拿半幅裙裾湊在燈燭麵前縫。
關氏人美手也巧,前世楊妧便是跟她學得一手好女紅,這世做針線的時候不多,可十幾年的功夫並沒拉下,針腳勻稱又細密。
關氏掃兩眼,得意道:「你在針線上倒是有天分,大房那幾個就是拍馬追也追不上。」
「嗯,」楊妧隨聲附和,「長得也比她們好看。」
關氏「咯咯」笑得歡暢。
第二天,楊妧在家等到錦繡閣的繡娘量過尺寸,又挑選了布料,才匆匆趕到何家。
何文雋一身玄衣靜默地站在洞開的窗欞前。
春風吹動,他墨色長髮在肩頭飛揚。
整個人被墨綠色窗框框著,宛如魏晉時期濃厚朗潤的水墨畫……
第6章 拒絕
楊妧上前行禮,「家裏有事來得遲了,且請公子恕罪……今兒要抄什麽?」
何文雋將手裏紙張遞給她,「原打算寫興國十策,隻寫出六條,你先謄錄出來。」
頭兩張字跡非常工整,改動也不大,後麵幾張卻很潦草,需要仔細辨認才成,語句也不通順,顛三倒四的。
縱然楊妧對他的字體已經熟悉,也花費了不少時候才辨認出來。
那些語句不通之處,她本打算請教何文雋,可看到他一動不動地站在窗前像是沉思的模樣,不敢貿然打擾,隻得先按照自己的理解補全了。
待墨幹,楊妧按照紙張順序整理好,奉給何文雋。
何文雋沒接,溫聲道:「放書桌上就好,今天隻這些,阿妧迴吧。」
楊妧遲疑著沒有動,低頭瞧著他半截空蕩蕩的袖口,鼓足勇氣開口:「公子,我有事相求。」
何文雋側眸,「何事?」
楊妧兩手下意識地絞在一起,目光躲閃著,「京都親戚來信,大伯母要帶我跟二姐姐進京……我不想去,留在公子身邊……侍候,可好?」
楚昕時年十六歲,已請封世子,楚映年方十二,跟楊妧一般年紀。
去年臘月,老夫人秦蓉生了場重病,險些沒命,得虧太醫輪番用針用藥,才把她從閻羅殿拉了迴來。
病好後的老夫人突然想起多年未見的堂姐,輾轉打聽到在濟南府,就寫了信過來。
人在病中喜歡胡思亂想,加上年事已高,愈發願意迴憶從前。
秦蓉想見見堂姐的後人也是情理之中。
楊溥溫聲解釋,「……我明年任滿,本也想往京裏活動。你們先去打聽打聽哪裏房子便宜,早點置辦好宅院,免得屆時拖家帶口沒有住所。」
前世,楊溥調任京都,確實因為沒有事先置辦宅院,隻好暫借在同窗一處閑置院子裏落腳。
那處院子離護國寺非常近。
楊家姑娘乍乍進京沒有玩伴,得閑就往護國寺聽經,遇到了前去上香的陸知海。
求娶時,陸知海已經承爵。
二十剛出頭的長興侯,斯文儒雅風采卓然。
楊妧暗自歡喜。楊溥卻不同意,打聽之後覺得陸府沒有規矩,陸知海沒有擔當。
是她瞎了眼,非要嫁。
想起陸知海,楊妧就對京都提不起興致,現在又多了個楚家。
假如楚家重蹈覆轍,楊家豈不被牽連?
可這話又沒法跟楊溥說,說自己做了個夢,夢見楚昕吊在午門前,被活剮三千多刀,楚家家破人亡?
說出去誰信?
楊妧攥著荷包心事重重地走出書房。
一路走,一路思量。
前世,家裏並沒有楊嬋。
父親過世後,三房隻有她跟關氏,一直跟隨長房到處赴任。
進京時,她跟大伯父一家先去,秦氏跟關氏則要晚兩年。
楊溥專程告假迴濟南府去接,順便帶了個男嬰迴家,說是抱養的弟弟,已經記在了父親名下。
弟弟相貌隨楊家人。
大家都說這是難得的緣分。
現在想來,弟弟十有八九是關氏跟楊溥的兒子。
迴到偏院,關氏俯在炕邊,手裏抄一把剪刀正 「哢嚓」「哢嚓」裁衣裳,「再給你做兩條裙子,裙子簡單,三四天工夫就做成了。」
楊妧見布料已經剪了,沒多說什麽,將荷包放在炕邊,「伯父給的,娘收著吧。」
關氏頭也不抬地說:「你收著,我在家裏花不著銀子,你出門在外,總不能一根針一匝線都伸手跟別人要……」
趙氏不曾剋扣她們母女的用度,月錢都是按月發,衣裳也都應季做,可多餘的布卻是一匹都沒有,月錢也一文不多給。
這次進京又是趙氏領著,關氏不願意楊妧受委屈。
關氏裁好布,抓起來給楊妧比試,「桃紅的嬌嫩、湖藍的雅致,不用太花哨,裙角加幾片蘭草或者竹葉就行。你模樣好,怎麽穿都漂亮。」
楊妧打趣道:「我隨了娘的好相貌。」
抬頭,瞧見關氏眼角一滴淚,不由怔了怔。
她跟關氏素有不合,可畢竟是母女,她要遠行,關氏總會不舍。
楊妧掏出帕子,低聲道:「娘別難過,我想好了,不去京都。」
「去,為什麽不去?」關氏扯過帕子摁摁眼角,「去了說不定能給自己掙個前程,留在濟南府有什麽好?楊姮比你大一歲,楊婉比你小半歲,有好親事哪裏輪得上你?別再說不去的話,否則娘不認你這個閨女。」
楊妧無言以對。
吃過晚飯,娘倆一人拿半幅裙裾湊在燈燭麵前縫。
關氏人美手也巧,前世楊妧便是跟她學得一手好女紅,這世做針線的時候不多,可十幾年的功夫並沒拉下,針腳勻稱又細密。
關氏掃兩眼,得意道:「你在針線上倒是有天分,大房那幾個就是拍馬追也追不上。」
「嗯,」楊妧隨聲附和,「長得也比她們好看。」
關氏「咯咯」笑得歡暢。
第二天,楊妧在家等到錦繡閣的繡娘量過尺寸,又挑選了布料,才匆匆趕到何家。
何文雋一身玄衣靜默地站在洞開的窗欞前。
春風吹動,他墨色長髮在肩頭飛揚。
整個人被墨綠色窗框框著,宛如魏晉時期濃厚朗潤的水墨畫……
第6章 拒絕
楊妧上前行禮,「家裏有事來得遲了,且請公子恕罪……今兒要抄什麽?」
何文雋將手裏紙張遞給她,「原打算寫興國十策,隻寫出六條,你先謄錄出來。」
頭兩張字跡非常工整,改動也不大,後麵幾張卻很潦草,需要仔細辨認才成,語句也不通順,顛三倒四的。
縱然楊妧對他的字體已經熟悉,也花費了不少時候才辨認出來。
那些語句不通之處,她本打算請教何文雋,可看到他一動不動地站在窗前像是沉思的模樣,不敢貿然打擾,隻得先按照自己的理解補全了。
待墨幹,楊妧按照紙張順序整理好,奉給何文雋。
何文雋沒接,溫聲道:「放書桌上就好,今天隻這些,阿妧迴吧。」
楊妧遲疑著沒有動,低頭瞧著他半截空蕩蕩的袖口,鼓足勇氣開口:「公子,我有事相求。」
何文雋側眸,「何事?」
楊妧兩手下意識地絞在一起,目光躲閃著,「京都親戚來信,大伯母要帶我跟二姐姐進京……我不想去,留在公子身邊……侍候,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