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郢往戈陽郡下去了,今年春汛早至,太子代天子南下慰問民情,又要同郡守布陣防洪,手上事多,怕是十天半月都難迴。
自申安國那日迴去,申容每日除了清早去一趟蘭房殿,此後便待在金陽殿不出,劉郢不在宮的日子,她少了幾分應付,也省心許多。
隻偶爾想起申安國當日的話,心中仍舊沉悶。
一日南宮外頭傳了消息入宮,是申安國來與申容報喜:說葉氏女兒申嫻產子,讓她有空可托人書信迴家,以儲妃名義祝賀一番自家妹妹。
上次入宮,申安國已經看清申容的能力,深知以她如今的才智,在宮中必定養尊處優,若要給申嫻的孩子一個恩,定然不是什麽難事。
父親都如此說了,申容又怎麽能不照辦?
不過譏笑幾聲,當即就往蘭房殿過去了,體體麵麵地與鄭皇後說了其中經過,又重複了申安國當時的話——感慨葉氏母女從始至終的貼心,自己也想還恩感謝。
申容臉上溫存的笑意太自然,半點瞧不出心底的異樣,鄭皇後隻當她是當真接受了她後母一家,遂沒多深究,爽快應下,又出於對申容的喜愛,以皇後的名義贈下許多珠寶,就隨著儲妃的賀禮一道下賞申府。
當日下午申府就遣了人進宮迴話,代合族老小磕頭謝過皇後娘娘與太子妃娘娘的恩。
剛出世的孩子就能得皇後和儲妃的雙雙慶賀,申嫻那個兒子將來就算是個無用之才,地位也必定低不了。
申容臉上除了一層淡淡的笑意,再不見其他。
夕食陪鄭皇後一同用過飯,飯畢在蘭房殿坐了會,後來阿權阿思兩個小皇子被抱上來,拉著幾個宮女要玩鬧,申容加入其中,幾人就圍著座彩繪漆屏玩了會捉迷藏,你追我趕,酣嬉淋漓,鄭皇後在邊上看得捧腹大笑,這樣的遊戲一直到戌時方才散去。
瘋鬧是件力氣活,到她迴金陽殿沐浴過後,已經不知是幾時了,周身疲乏到來不及想旁的,就直接上了榻,兩個大宮女默契滅燈,輕聲退出寢殿。
屋中一時昏暗寧靜,博山爐上輕煙繚繞,在月下匯聚出團團瑩白,申容的視線便追隨著升騰的輕煙一路瞟到窗外,沉默須臾,又起身下榻,從木施上取下件風毛裘服,悄然出了金陽殿……
仲春之際,深夜的寒氣並不算重,她按著原路不帶半點猶豫的——前往了南宮的那座闕樓。
凡有喜事,申府門前必定會掛上一對大紅燭籠,以申安國那樣的性子,經曆了去年那樣的磨難,他的心中恐怕是早將申嫻視作了親閨女,連帶著申嫻和韓萇的兒子也一同視作親孫兒——不然,今日也不會特定與她這個儲妃來討恩。
她不是不可以大大方方、甚至滿麵笑容的去祝賀,隻是她幾多希望申安國也能問問她。
上次問起她在宮中過得如何,好似還是孟氏在世時,那時她初入宮,住在蘭房殿習禮,不敢多吃東西,迴家便是狼吞虎咽,申安國就曾問過她在宮中的生活,後來葉氏一家搬入申府,申安國送入宮的書信之中,便逐漸被葉氏母女所取代。
她如何能不在意?今日與皇後討恩時,她麵上的笑有多燦爛,心裏的冷漠便有多深。
可她又不能顯現出半點積壓的怨恨,畢竟她不在申安國身邊,孟氏去後,中饋猶虛,有葉氏母女照顧他,不論真情利益與否,也確實令她放心,而若之後韓萇被提拔起來,她也確實需要用到葉家的人。
她隻是……也著實難受。
從前在這宮裏虛與委蛇,是為保申家平安渡過太康七年的磨難;而今集聚起自己手中的勢力,是為順利走到後位,而這背後的最終目的,說到底也還是為了申家。
可短短這幾日下來,她忽然又覺得自己好像並非申家的一份子了。
她甚至不知道白日自己笑著和鄭皇後提起申嫻,說她是自己的好妹妹時,心裏真正的想法到底是什麽?
人前得體慣了,她早已分不清哪一麵才是真正的自己。
不知到了幾時,闕樓高台迎來一股強風,吹落了她搭在腦袋上的裘帽,低紮起來的長發散下幾綹。
這風一止,宮牆腳下迎來一片歡聲笑語,她吸了吸鼻子墊腳往下瞧,才發現是從城陽樓中出來的酒客——國喪期不得宴飲,尤其長安行在管控最嚴,聽說城裏的人若想喝酒玩鬧,便隻能等到深夜,興許是怕引得巡夜的衙內注意,幾人笑過後便迅速往一條小巷鑽去,隨即不見了身影。
連這些深夜的酒客都迴了……
她雙腳放平,再望了眼申府,思索也該迴北宮了,正欲迴身,石梯那頭傳來幾道腳步聲,步伐一致,沉穩有力。
不消多想,也知道是宮中上夜的禁衛兵。
她迴首愣神隻片刻,便同那一年一般——找了個最近的內牆躲去,隨即靠在牆角蹲下,在寒風之中抱住了雙膝。
今時不同往日,那一年她驚慌失措,不知若被發現該如何是好,這一年她的心緒漸漸平穩,隻思忖著若是被發現了,之後該如何通過自己手下的人去化解——總之辦法多的是,她既敢深夜獨身過來,就已是想好了應對之策的。
牆側一端,那幾道步子稍稍一停,似是調轉了方向,便又步調統一的下了石梯。
應當是就巡視至此罷,她剛生出些慶幸,又聽右側牆邊傳來男人的歎氣聲,風止雲散,盈盈月光重現,映照在地上的人影便格外清晰。
她的目光挪去,正瞧著那道影子靠在她右側的石牆邊,緩緩坐了下來。
“這兩年我夜夜至此,總想著還會不會有人再深夜上來,不想還真又遇著個。如何?你也是受了欺負?今年這護欄我可是特令人加固加高了許多,想你們這些人應該再跳不下去了。”
這聲音,是劉子昭。
申容迴首消化了許久這話。
難怪兩迴深夜至此都能遇著他,想來在這座南宮闕樓上,曾跳下去過不少人罷。宮規森嚴,也有數不清的等級製度,主人們尚且壓抑,更莫說那些低層的奴人們了,再有些想不開的,好像也唯有這個死法自由些了。
再一迴憶那年在此遇著……難怪他開口就問她是不是受了欺負。
“這裏,跳下去過很多人嗎?”過了許久,她才決定出聲。依舊是掐尖了嗓子,再用上一些綏陽地方的口音,就連她自己都覺得不像自己。
話落見那影子似是垂下了頭,“不多,就一個。”他似深吸了口氣,“我親眼看著他跳下去的。”
申容微微怔住,下意識地問,“沒能救下嗎?”
“是。”就這一個字,仿佛用盡了這位益北王全身的力氣。
她忽而也沒了話,不知如何是好,心底在一瞬間閃過許多,忽然徹底理解了劉子昭對高門貴族的厭惡——不僅僅是源於他自己的身世,等再見識過宮中的階級鄙視,誰能不寒心?
“你還是那年的宮女罷。”這停頓的時間並未太久,劉子昭又問她。
看來掐尖後的聲音,隻能大差不差,她便輕輕“嗯”了聲。
“你是為了什麽要上來?”他繼續問。
為了什麽?她在心底重複了一遍這話,頓了頓,不知要如何迴答,為了太多太多的事了,和父親漸漸疏遠的親情,和高門貴族內疏外親的交際,還有這般似我非我的活著。
“被誰欺負了?”
“沒有。”她迴得很輕,也很迅速。
氣氛頓時凝固,二人就都沒了話,她往後仰去,不禁感慨起這個益北王——平時看著那般冷漠,可麵對這些宮奴時,仿佛就總有十二分的耐心,隻怕就是為了那個沒能救下來的宮奴罷。
申容眺望遠處宮城,思索至此,一時放鬆,感歎他內心罕見的純善,便漸漸鬆開了抱住雙膝的手,又聽他認真說起,“我可以幫你還迴去,怎麽樣?”
她不禁笑了兩聲,雙腿也放平了,心中鬱結之氣漸漸隨風散去,就撐著地上的石磚,放空了好一會。
高樓夜風拂麵,迴望兩世至此的日夜,那些時候沒有一刻她是快樂的,可唯有此刻,在得知了劉子昭為何會常至此的原因之後,她竟難得的感到心安。
就好像……在麵對著一個可以令她完全放下防備的人。
她抬頭緩了一會,不由自主地說起來,“我和你說個故事罷。”
自申安國那日迴去,申容每日除了清早去一趟蘭房殿,此後便待在金陽殿不出,劉郢不在宮的日子,她少了幾分應付,也省心許多。
隻偶爾想起申安國當日的話,心中仍舊沉悶。
一日南宮外頭傳了消息入宮,是申安國來與申容報喜:說葉氏女兒申嫻產子,讓她有空可托人書信迴家,以儲妃名義祝賀一番自家妹妹。
上次入宮,申安國已經看清申容的能力,深知以她如今的才智,在宮中必定養尊處優,若要給申嫻的孩子一個恩,定然不是什麽難事。
父親都如此說了,申容又怎麽能不照辦?
不過譏笑幾聲,當即就往蘭房殿過去了,體體麵麵地與鄭皇後說了其中經過,又重複了申安國當時的話——感慨葉氏母女從始至終的貼心,自己也想還恩感謝。
申容臉上溫存的笑意太自然,半點瞧不出心底的異樣,鄭皇後隻當她是當真接受了她後母一家,遂沒多深究,爽快應下,又出於對申容的喜愛,以皇後的名義贈下許多珠寶,就隨著儲妃的賀禮一道下賞申府。
當日下午申府就遣了人進宮迴話,代合族老小磕頭謝過皇後娘娘與太子妃娘娘的恩。
剛出世的孩子就能得皇後和儲妃的雙雙慶賀,申嫻那個兒子將來就算是個無用之才,地位也必定低不了。
申容臉上除了一層淡淡的笑意,再不見其他。
夕食陪鄭皇後一同用過飯,飯畢在蘭房殿坐了會,後來阿權阿思兩個小皇子被抱上來,拉著幾個宮女要玩鬧,申容加入其中,幾人就圍著座彩繪漆屏玩了會捉迷藏,你追我趕,酣嬉淋漓,鄭皇後在邊上看得捧腹大笑,這樣的遊戲一直到戌時方才散去。
瘋鬧是件力氣活,到她迴金陽殿沐浴過後,已經不知是幾時了,周身疲乏到來不及想旁的,就直接上了榻,兩個大宮女默契滅燈,輕聲退出寢殿。
屋中一時昏暗寧靜,博山爐上輕煙繚繞,在月下匯聚出團團瑩白,申容的視線便追隨著升騰的輕煙一路瞟到窗外,沉默須臾,又起身下榻,從木施上取下件風毛裘服,悄然出了金陽殿……
仲春之際,深夜的寒氣並不算重,她按著原路不帶半點猶豫的——前往了南宮的那座闕樓。
凡有喜事,申府門前必定會掛上一對大紅燭籠,以申安國那樣的性子,經曆了去年那樣的磨難,他的心中恐怕是早將申嫻視作了親閨女,連帶著申嫻和韓萇的兒子也一同視作親孫兒——不然,今日也不會特定與她這個儲妃來討恩。
她不是不可以大大方方、甚至滿麵笑容的去祝賀,隻是她幾多希望申安國也能問問她。
上次問起她在宮中過得如何,好似還是孟氏在世時,那時她初入宮,住在蘭房殿習禮,不敢多吃東西,迴家便是狼吞虎咽,申安國就曾問過她在宮中的生活,後來葉氏一家搬入申府,申安國送入宮的書信之中,便逐漸被葉氏母女所取代。
她如何能不在意?今日與皇後討恩時,她麵上的笑有多燦爛,心裏的冷漠便有多深。
可她又不能顯現出半點積壓的怨恨,畢竟她不在申安國身邊,孟氏去後,中饋猶虛,有葉氏母女照顧他,不論真情利益與否,也確實令她放心,而若之後韓萇被提拔起來,她也確實需要用到葉家的人。
她隻是……也著實難受。
從前在這宮裏虛與委蛇,是為保申家平安渡過太康七年的磨難;而今集聚起自己手中的勢力,是為順利走到後位,而這背後的最終目的,說到底也還是為了申家。
可短短這幾日下來,她忽然又覺得自己好像並非申家的一份子了。
她甚至不知道白日自己笑著和鄭皇後提起申嫻,說她是自己的好妹妹時,心裏真正的想法到底是什麽?
人前得體慣了,她早已分不清哪一麵才是真正的自己。
不知到了幾時,闕樓高台迎來一股強風,吹落了她搭在腦袋上的裘帽,低紮起來的長發散下幾綹。
這風一止,宮牆腳下迎來一片歡聲笑語,她吸了吸鼻子墊腳往下瞧,才發現是從城陽樓中出來的酒客——國喪期不得宴飲,尤其長安行在管控最嚴,聽說城裏的人若想喝酒玩鬧,便隻能等到深夜,興許是怕引得巡夜的衙內注意,幾人笑過後便迅速往一條小巷鑽去,隨即不見了身影。
連這些深夜的酒客都迴了……
她雙腳放平,再望了眼申府,思索也該迴北宮了,正欲迴身,石梯那頭傳來幾道腳步聲,步伐一致,沉穩有力。
不消多想,也知道是宮中上夜的禁衛兵。
她迴首愣神隻片刻,便同那一年一般——找了個最近的內牆躲去,隨即靠在牆角蹲下,在寒風之中抱住了雙膝。
今時不同往日,那一年她驚慌失措,不知若被發現該如何是好,這一年她的心緒漸漸平穩,隻思忖著若是被發現了,之後該如何通過自己手下的人去化解——總之辦法多的是,她既敢深夜獨身過來,就已是想好了應對之策的。
牆側一端,那幾道步子稍稍一停,似是調轉了方向,便又步調統一的下了石梯。
應當是就巡視至此罷,她剛生出些慶幸,又聽右側牆邊傳來男人的歎氣聲,風止雲散,盈盈月光重現,映照在地上的人影便格外清晰。
她的目光挪去,正瞧著那道影子靠在她右側的石牆邊,緩緩坐了下來。
“這兩年我夜夜至此,總想著還會不會有人再深夜上來,不想還真又遇著個。如何?你也是受了欺負?今年這護欄我可是特令人加固加高了許多,想你們這些人應該再跳不下去了。”
這聲音,是劉子昭。
申容迴首消化了許久這話。
難怪兩迴深夜至此都能遇著他,想來在這座南宮闕樓上,曾跳下去過不少人罷。宮規森嚴,也有數不清的等級製度,主人們尚且壓抑,更莫說那些低層的奴人們了,再有些想不開的,好像也唯有這個死法自由些了。
再一迴憶那年在此遇著……難怪他開口就問她是不是受了欺負。
“這裏,跳下去過很多人嗎?”過了許久,她才決定出聲。依舊是掐尖了嗓子,再用上一些綏陽地方的口音,就連她自己都覺得不像自己。
話落見那影子似是垂下了頭,“不多,就一個。”他似深吸了口氣,“我親眼看著他跳下去的。”
申容微微怔住,下意識地問,“沒能救下嗎?”
“是。”就這一個字,仿佛用盡了這位益北王全身的力氣。
她忽而也沒了話,不知如何是好,心底在一瞬間閃過許多,忽然徹底理解了劉子昭對高門貴族的厭惡——不僅僅是源於他自己的身世,等再見識過宮中的階級鄙視,誰能不寒心?
“你還是那年的宮女罷。”這停頓的時間並未太久,劉子昭又問她。
看來掐尖後的聲音,隻能大差不差,她便輕輕“嗯”了聲。
“你是為了什麽要上來?”他繼續問。
為了什麽?她在心底重複了一遍這話,頓了頓,不知要如何迴答,為了太多太多的事了,和父親漸漸疏遠的親情,和高門貴族內疏外親的交際,還有這般似我非我的活著。
“被誰欺負了?”
“沒有。”她迴得很輕,也很迅速。
氣氛頓時凝固,二人就都沒了話,她往後仰去,不禁感慨起這個益北王——平時看著那般冷漠,可麵對這些宮奴時,仿佛就總有十二分的耐心,隻怕就是為了那個沒能救下來的宮奴罷。
申容眺望遠處宮城,思索至此,一時放鬆,感歎他內心罕見的純善,便漸漸鬆開了抱住雙膝的手,又聽他認真說起,“我可以幫你還迴去,怎麽樣?”
她不禁笑了兩聲,雙腿也放平了,心中鬱結之氣漸漸隨風散去,就撐著地上的石磚,放空了好一會。
高樓夜風拂麵,迴望兩世至此的日夜,那些時候沒有一刻她是快樂的,可唯有此刻,在得知了劉子昭為何會常至此的原因之後,她竟難得的感到心安。
就好像……在麵對著一個可以令她完全放下防備的人。
她抬頭緩了一會,不由自主地說起來,“我和你說個故事罷。”